第035集 第八识体性略说(上)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4  浏览次数:1308
正才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前两集我们接续了前面老师的解说,讨论了安慧及陈那等人所主张的“根能生识”以及“识的种子就是根”等等的错误,并依据《成唯识论》与《唯识述记》来辨正安慧《大乘广五蕴论》及陈那《观所缘缘论》里面的错误说法。而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错误,都是因为否定第八阿赖耶识,或者对第八阿赖耶识的认识错误所导致,因此这一集我们就来讨论第八识的一些体性。
  前一位老师曾经举了 弥勒菩萨在根本论《瑜伽师地论》卷9里面所说“云何缘起体”的那一段,一直到“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犹如束芦,乃至命终,相依而转”,说明在这一段论文中所说的相续识、随业识、因识等等,都是指阿赖耶识,或称作异熟识。但是当时这一段的最后部分并没有解说,所以我们先来补充解说一下这一段论文的最后部分:
  
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种、若根处所,若彼能生大种曰色,所余曰名。由识执受诸根,堕相续法,方得流转;故此二种依止于识,相续不断。由此道理,于现在世,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犹如束芦,乃至命终,相依而转。

  我们的“五色根”(眼耳鼻舌身)以及“根所依大种”,这是说因为我们五色根要依地水火风四大和合才能存在与运作,没有四大不断新陈代谢,五色根就会坏掉,所以这地水火风四大种,就叫作“根所依大种”;接下来“若根处所”,是指五根依附的色身身体全部,因为五根要依附于五根合成的身体才能运作。那么以上这些都是色蕴的法。接着说“若彼能生大种曰色,所余曰名”,是说阿赖耶识能够出生由四大种所组成的五根都叫作“色”,色以外的其余四阴就叫作“名”。换句话说,七识心都属于名。也就是说,名与色等五阴十八界法都是由第八阿赖耶识或异熟果识所出生的法。既然如此,怎么可以将能生的阿赖耶识归到祂所出生的识蕴里面呢?
  论文接着说,由这个异熟果识执受五色根及意根,所以落在相续遍生的法里面,因此才能够在三界六道里相续流转;所以说名与色这两种法依止于这个异熟果识,而能够相续不断。由于这样的道理,在现在世可以观察到我们的五阴十八界这个名色与异熟果识的关系,就像是古时候以芦苇绑成的扫把,都是要三束和合才能成为一枝扫把。所以名、色跟异熟果识,就像是这样互相依止,它必须是三法和合并行运转,这样才能在人间正常运作。它们一直都是这样运转,乃至命终之时都是这样相依而转。
  由于名色是由异熟果识所出生,当然要依于这个识才能运转;但是异熟果识要在人间运作,也必须依于名与色才能正常运转,如果没有了名色,只剩下第八识单独存在的话,那就是无余涅槃的境界了。这里所讲的异熟果识或异熟识就是阿赖耶识,是同一个心体,因为阿赖耶识也是异熟识所含摄的范围;在阿赖耶识这个阶位,一定都还会有异熟果的;但是在异熟识的阶位就不一定还会有异熟果,譬如定性声闻四果人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以后,异熟果就永灭了;但是如果还没有入无余涅槃之前,还是不离异熟果的,所以阿罗汉的阿赖耶识改名叫作异熟识,因为不离异熟性的缘故;所以成为阿罗汉以后,还是要接受往世业种现前时的因果报应。那如果是菩萨不入无余涅槃,继续进修佛道,也还是会有往昔无量世所造的业种现行,也一样要受异熟果报。虽然八地以上菩萨的第八识心体没有了阿赖耶性,所以不叫作阿赖耶识,但还是叫作异熟识;这异熟识里还含藏着无始无明的随眠,还有一念无明的习气种子的随眠,当这些统统断尽了,就改名叫作无垢识,这是指成为究竟佛时候的第八识。无垢识的体性与名称,永无灭时,因为已经究竟清净了,而且是佛地一切善净法种所依止的根本心,能出生佛地的一切法,所以无垢识是佛地的实相心。
  那么由这一段 弥勒尊佛在《根本论》的开示中,可以证知一件事实:那就是阿赖耶识心体去掉阿赖耶性以后,不再称作阿赖耶识,但还是叫作异熟识;再去掉异熟性以后,改名为无垢识,但都是同一个心体。无垢识既然是从阿赖耶识心体转名而来,而阿赖耶识心体不论是教证上或理证上,都是金刚性,从来没有任何一法可以灭坏祂。从无量劫前到现在这一世,甚至到最后身菩萨成佛时的那一世,乃至成佛后尽未来际利乐有情永无穷尽,在这之间,阿赖耶识心体未曾有一剎那间断。既然阿赖耶识心体不是生灭法,当然也就不能含摄到识蕴里面。所以如果有人主张阿赖耶识心体是会灭的法,那岂不就是故意要违逆 佛与诸大菩萨的圣教?
  要是有人不信的话,我们可以再依教证来说,再举《佛地经论》卷7作为证明,这个论说:
  
《摄大乘》说:“转诸转识得受用身。”然说转去阿赖耶识得法身者,此说转去第八识中二障种子,显得清净转依法身。

  这意思是说,《摄大乘论》中说:“转变七转识而获得受用身。”然而所说“转去阿赖耶识获得法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转去第八识心体所执藏的二障种子,来显示出佛地的究竟清净真如自性,而说转依真如法身。
  这是说,断尽二障种子随眠以后,第八识心体中的种子究竟清净,显示出佛地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性相,这时改名叫无垢识;由于转依这个究竟清净的佛地第八识的真如性相,而称为转依法身。所以并不是另外别有一个真如法身,而是说无垢识中的种子究竟清净了—说是显得清净—而转依这个无垢识的真如性相,就是转依真如法身。
  但是有些人误会了,就执言取义,主张另外还有一个真如法身,是能出生阿赖耶识心体的法;而不知道佛地真如法身,是以第八无垢识心体为根本,是由第八无垢识心体显示出来的,所以论文才说“显得清净、转依法身”。误会的人,他们读不懂论文中的“显”和“转依”这些字的真实义理,被文字障障住了,所以就因此而大胆否定正法,妄谤阿赖耶识心体是所生法、是生灭法,成为最严重的谤法者。
  刚刚所举证的《佛地经论》中所说,也就是第八识要转去阿赖耶识的体性,不再称作阿赖耶识,而称为异熟识;之后再转去异熟识的体性,改成无垢识;也就是“转去第八识中二障种子、随眠”,成为佛地五法为性的法身无垢识,常显佛地真如性相,究竟清净而且永不灭坏;而这个无垢识心体却仍然是因地时的阿赖耶识心体,因地、佛地的第八识心体所显示的真如法性并无不同,这就已经显示了阿赖耶识心体永不坏灭的金刚性了。所以法身就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而这个心体就像是经中所说的“乃至成佛常所宝持”,因此不可像那些误会的人一样妄说“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否则便成就谤法,谤法者即是谤佛,谤佛者不善,必堕地狱。所以千万要谨慎。
  又譬如《成唯识论》卷3中有一段说:
  
又不动地已上菩萨,一切烦恼永不行故,法驶流中任运转故,能诸行中起诸行故,剎那剎那转增进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萨。

  这意思是说,第八地不动地以上的菩萨,他对于所有的三界世间烦恼(也就是一切烦恼障所摄的一切粗重烦恼)都永远不会再现行的缘故,也因为他在佛法大海急速流驶之中都能够任运转变习气种子、能够任运而起作用地随意运转的缘故,又因为他能够在六度万行的一切行中任运进修一切法行、任运起种种正法行而利乐众生的缘故,更因为他能在每一剎那于佛法中任运而不断辗转增上进步的缘故,而说这个位阶的菩萨才可以称作真正的不退菩萨,因为到这个地步连“念退”也没有了,才算是真正的不退。“不退”在菩萨道中有不同的层次:十信位满足叫作信不退;七住位称为位不退,但还会有行退、念退;初地则是行不退,但还会有念退;八地的念不退才是菩萨阶位中真正的不退。至于究竟不退,则是佛地的功德。
  接着《成论》又说:
  
然此菩萨虽未断尽异熟识中烦恼种子,而缘此识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为自内我,由斯永舍阿赖耶名,故说不成阿赖耶识,此亦说彼名阿罗汉。(《成唯识论》卷3)

  是说到了这个阶位的八地以上的菩萨,虽然还没有断尽异熟识中所执藏的烦恼种子,也就是烦恼障的习气种子还没有断尽,只断了三界爱习气种子的现行,但是他们的七识缘于这个第八异熟识心体中所执藏的我见、我爱、我痴、我慢等等种子,不再像以前那样现行,已不会使执取第八识如来藏为自内我的无明再现行了,不再把阿赖耶识的功能性执著为己有。由于这个缘故,所以他们的第八识心体永远舍去了“阿赖耶识”这个名字,所以才说已经不再成就阿赖耶识的体性;由于八地菩萨的这种解脱境界,因此也可以说他们已经成为大乘法中的阿罗汉了。
  接着《成论》又说:
  
然阿罗汉断此识中烦恼粗重究竟尽故,不复执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由斯永失阿赖耶“名”说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勿阿罗汉无识持种,尔时便入无余涅槃。(《成唯识论》卷3)

  这意思是说,然而像这样的阿罗汉断除第八识心体中所含藏的烦恼障粗重烦恼的缘故,由于是究竟断尽阿赖耶性的现行的缘故,不再向内执藏阿赖耶识心体的种种无漏有为功德作为七转识的自内我的功德,由于这个缘故而说“永失阿赖耶名”,永远弃舍了阿赖耶的名字,而方便说为“舍阿赖耶识”,并不是舍掉一切位中的第八识心体;因为不可能说“证得阿罗汉果位以后就没有第八识心体执持异熟法种”,如果成为阿罗汉以后就真的没有第八异熟识执持一切种子的话,那么阿罗汉应该在成为阿罗汉的时候就应该立刻进入无余涅槃了,世间就不可能会有阿罗汉住世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话说回来,其实一般的有情众生都执著阿赖耶识的功能性,只是因为被无明遮障了,所以不能了知。阿赖耶识在众生身中无时无刻不断运作,众生一直都在执著祂,阿赖耶识被一切的有情把祂执著为“自内我”——自己里面的我;而八地以上菩萨就因为这种执著已经不现行了—不再执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因此叫作“永舍阿赖耶名”,方便说为“阿赖耶识不成就”;这个阶位就叫作菩萨阿罗汉,这就是断尽我执。但是阿罗汉断尽异熟识里面的“烦恼粗重”(烦恼粗重是指烦恼障的现行,不是讲烦恼障中的习气种子),阿罗汉只断烦恼障的现行,不能断除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所以叫作断除烦恼粗重;习气随眠是微细法,不是粗重法。虽然八地菩萨断尽烦恼障的现行,但其实早在初地心时就已经开始随分地断除习气种子了,所以初地菩萨的习气大多比阿罗汉轻微。而烦恼障的现行就是我执,我执已经究竟断尽了,所以不再执藏阿赖耶识作为自己里面的真实我;由这个缘故而说阿赖耶识这个名字已经永远都失掉了,这叫作“舍阿赖耶识”;但是并不是把阿赖耶识这个心体舍掉,只是把“阿赖耶”这个名字与体性舍掉,叫作舍阿赖耶识,不是舍这个第八识心。所以不能够像有些人一样误会这段论意,就依文解义、执言取义,就毁谤说阿赖耶识心体是可灭之法。
  由此可见“舍阿赖耶识、灭阿赖耶识”的意思是说:舍阿赖耶性、灭阿赖耶性。绝不是像那些误会法义等人所说的“灭掉阿赖耶识心体”,不是他们所说的“阿赖耶识心体是所生法、是生灭法”。第八识根本识只是在不同阶位有不同名称,但第八识心体却是常住法,是金刚性,永不可坏灭。
  我们今天这个单元就为各位说明到这里。谢谢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读书

本文标题: 第035集 第八识体性略说(上)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1/303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第035集 第八识体性略说(上)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