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集 意根为识蕴运作之俱有依根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4  浏览次数:1184
正彝老师

  各位观众朋友以及菩萨们: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针对这个主题,我们是依据 平实导师所著《识蕴真义》的内容来为大家说明。
  上一集已经为大家说明了识蕴的真实义理,应当依据 佛所说为准,以及依据已有道种智之菩萨所说为准,依此乃知识蕴是依他三法而生者,所谓“根、尘、触三法,生眼识”……,乃至“根、尘、触三法,生意识”。另外,我们也谈到了《摄大乘论》中所说“转识蕴得四智”的意涵,绝对不是说阿赖耶识即是识蕴,而是说转易识蕴七识心王,然后到达佛地时可以令无垢识生起大圆镜智。佛地的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及大圆镜智等四智心品之发起,皆在识蕴六、七识上用心转易,方得成功,绝非是在第八识心体上用心转易而得成功,而七识心摄在识蕴中,故说转识蕴得四智。有智慧的学人,对于大乘法中摄意根于识蕴中之方便说,应当要知道这是为了方便利益众生而施设的方便说,不可执言取义而认为是真实说。
  现在我们举二乘圣人—五百大阿罗汉—所造之《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为证,就能够了解二乘法中确实是以先前所说的三种正理,因而定位识蕴为六转识,不含摄意根在内,这是因为意根是识蕴出生之所依根,并且无始劫以来一直都可以外于识蕴而存在的缘故。《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有提到:【问:识蕴云何?答:六识身,谓眼识乃至意识。契经及阿毘达磨皆作是说。】(《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74)上面这段论文,即是小乘法中阿罗汉们都以六识作为识蕴之明显论述。亦如小乘圣人世友尊者所造《阿毘达磨品类足论》卷2〈品类足论辩七事品第4之1〉提到:“识蕴云何?谓六识身,即眼识乃至意识。”这段论文同样也是明白指出,识蕴之内容即是六识。
  乃至 世亲菩萨尚在小乘法中,未得兄长 无著菩萨度入大乘法之时,所造《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中也是如此说到:
  
论曰: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此复差别有六识身,谓眼识身至意识身。应知如是所说识蕴,于处门中立为意处,于界门中立为七界,谓眼识界至意识界,即此六识转为意界。

  这是 世亲菩萨以当时还在小乘法尚未回心大乘时的知见所造之论,这段论文是说:“各自了别各自所应了别的境界,总取六尘相的缘故而名为识蕴。这个识蕴的差别总共有六识各自独立的身相,也就是说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乃至意识身。应当要知道如是所说的识蕴,如果是依‘十二处门’来说的话,则此六识身都是建立在意根一个‘处’上面;那如果是依‘十八界门’来说的话,则建立为七界,也就是说从眼识界、耳识界……乃至意识界、意根界,总共七界;这是总取眼等六识界,合说为一个意根界。”
  上面这段论文,就是 世亲菩萨尚在弘扬小乘法时所造的《俱舍论》中的说法,当时他还没有回心进入大乘法中,还没有被他的兄长 无著菩萨所度,所以在这个时期,他的思想完全承袭自当时未证圣果的二乘人所说的误会二乘菩提后所产生的错误知见。为何说是误会二乘菩提后之错误知见呢?这是因为 世尊曾在二乘菩提中如此开示:“根、尘、触三,生眼识……乃至根、尘、触三,生意识。”这就是说,凡是根、尘、触三法和合所生的识,才是识蕴所摄的妄心;藉由眼根与色尘为缘,眼识方得以出生,而意识之所以能出生,则是要藉由意根与法尘为缘。这显示意根显然是在识蕴出生之前就已存在,不可能被识蕴所摄,所以意根与识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性,所以眼识乃至意识固然可以归类在意处中,但是意根、意处绝对不能归类在意处、意根所摄的识蕴之中,否则即是颠倒邪想、不明事理。所以,依二乘小法所说“六识都摄入意处中”,应当要知道意处不应与六识一同归类为识蕴,这也就是说意根不得归类在识蕴中。这个道理虽然极为明显,而当时尚在小乘法中之 世亲菩萨,仍然不知道如此的正理。
  既然意识心确实是因意根与法尘接触而生起意识,那么就可知道意识确实是由意根为缘方能出生。意识出生之后,即与意根同时同处运作,不是一识生而另一识灭,当然不应将意识归类在意根一处中;但因为若要“以十二处法摄尽十八界”的原则来归类时,因为十二处指的是六根处与六尘处,如此则六识便无处可归,是故此时方便将六识摄入意根一处之中,此乃是方便说,非如实说。
  如今《俱舍论》中却将眼识、耳识、鼻识、……乃至意识,归类在意根一处中,此论文的说法就是认为六识之综合即是意根、意处,则是只承认有六识,不承认有第七识意根,这样子即是违背正理,亦与 世尊“意根与法尘相触为缘而生意识”之实有意根之圣教违背,也违背了 世尊四阿含经中所说意根与意识同时同处运作故有十八界的圣教,同样地这也悖离了 世尊在四阿含中所说“夜夜眠熟时识蕴六识俱皆断灭而意根尚存”之圣教;因此,世亲菩萨尚在小乘法中所造之《俱舍论》的法义,犹未可全信。这主要是说《俱舍论》之意仍有可商榷之处。
  然而从 世亲菩萨尚在小乘法中时所造之论来观察,也可观见小乘法中之法师、居士,举凡尚未亲证声闻果者,所说之识蕴总为六识,乃是二乘人一般之共识。若是已证初果乃至四果之大乘行者,绝对不会作如上面所提到《俱舍论》中这段论文的说法;这是因为已经能够现观意根常存而意识易断灭的缘故,并且也能确实证解佛说“意根与法尘为缘而生起意识”之意根常存之正理,同时也已经能够证解意根不像识蕴一样夜夜断灭之正理,当然就不会将意根归类在识蕴之中了。由此可知,一切大师若有将意根归类在识蕴中而说是实义门者,这都是颠倒见者,唯除为众生方便说法;意根为识蕴之所依根,当然不应该是识蕴所摄。
  再者,意根并非是能了别五尘之心,如此非能了别五尘之心,而意根对法尘之了别性又极度昧略,如何能说意根为识蕴所摄?这是因为识蕴即是清楚了别六尘之心的缘故。意根对于自己所相应法尘之了别慧极度的低劣,因而不能清楚了别法尘的内涵,若是像是这样子对于法尘之了别极为低劣而不能清楚分别所触法尘之内涵者,怎么能说意根是识蕴所摄的呢?这是因为识蕴所摄之识,都是能清楚了别六尘万法的缘故。因此,识蕴应说为六识心,尚且不应说为七识心,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意根尚且不应说为识蕴所摄,何况识蕴及意根共同所依之俱有依根本心阿赖耶识,何况意根种子、识蕴种子所依之阿赖耶识心体,何况出生识蕴、出生意根之阿赖耶识心体。
  经由以上的说明,大家就应该能清楚地了解到阿赖耶识当然不可以摄在阿赖耶识所生的识蕴之中了。若是大家都能够了解:阿赖耶识绝对不可以摄在阿赖耶识所生的识蕴之中。当然就不会像有些人一样,将此等谬论写在书中,在其书中公然否定阿赖耶识,将 佛在经中所明说“本来而有、永生不灭”之阿赖耶识心体,谤为有生有灭之法。当然也不会像过去有些人竟然公开宣说:出生识蕴的阿赖耶识亦是识蕴所摄;这样错谬的说法,就好比有一位母亲出生了儿女,待儿女出生之后,母亲却也成了她所出生的儿女,诸如此类荒谬的说法一般。
  希望大家经由对识蕴之真义的胜解,而不会如前面所说的这些人,因为公开宣说错误的法义而成就谤法的大恶业;有智慧的学人一定能于听闻如上的解说之后,进而能够对于识蕴之成因、识蕴之本质,有了完整的了解;相反的,若对识蕴真义全然无知,或是有所误解,那就不能称为有智之人了。若是有人对于能生识蕴之阿赖耶识心体的认知极度欠缺,并且也不能显示其观行所得的智慧,因此,如此之人便可能会产生种种邪谬而悖逆 佛说圣教之言语,并将其说之于口、载之于“书”。
  从以上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像这样于阿赖耶识未具现观智慧的人,极有可能因为被误导、个人错误的见解,抑或是为了个人私心利益而犯下如下的过失:其一、以公开言说或者著作来公开否定三乘菩提根本之阿赖耶识心体;其二、以公开言说或者著作来否定传授其根本无分别智之法的根本上师;其三、诬谤真实正法为谬法、诬谤真实之见道为大妄语;其四、以常见外道所执“常住不坏离念灵知”之外道见意识心体,误认为佛地真如心;其五、经过真善知识以现观智慧并引经论为证,来说明此外道所执“常住不坏离念灵知心”仍为意识境界非为佛地真如心后,再改说此“离念灵知心”为初地真如心;其六、错误地以为有第八识以外的另一个真如心可以亲证。经由以上的说明,大家就应该能了解:为了避免犯下以上这些过失,应当要让自己能于阿赖耶识得现观智慧;为了能于阿赖耶识得现观智慧,就需要亲近与依止真善知识修学,这是因为真善知识已于阿赖耶识得现观而发起胜妙智慧的缘故。
  今天我们为大家说明了:对于大乘法中摄意根于识蕴中之方便说,应当要知道这只是为了方便利益众生而施设的方便说,不可执言取义而认为这是真实说。我们也列举了《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及《阿毘达磨品类足论》的内容,这两段论文皆明白指出识蕴之内容即是六识。我们也说明了:藉由意根与法尘为缘,意识才得以出生,这显示意根是在识蕴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当然不可能被识蕴所摄;既然意根不为识蕴所摄,而出生意根、意识以及前五识的阿赖耶识,当然就更加不可能为识蕴所摄。
  现在因为时间也已经到了,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也祝福大家:烦恼远离、安乐自在!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读书

本文标题: 第078集 意根为识蕴运作之俱有依根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1/299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第078集 意根为识蕴运作之俱有依根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