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答:]
问:【【四、要把阿赖耶识中有漏有为法种子,修到无漏无为法,才能证到真如唯识性。阿赖耶识性需要靠修行来修除,真如(彼等诸人此句所说真如乃是指初地真如)则是靠证知。】】
答:此一说法,乃是不懂唯识增上慧学之人所说者,乃是一知半解之错误知见者所说之语,岂堪为人师表?乃竟以如是邪见而修,更以如是邪见而传与随学之四众弟子,贻误众生,其过大矣! 所以者何?谓彼所说“阿赖耶识中之有漏有为法种子”一语,已经道尽法界之实相了也!而彼等说者竟不能知此一句语中之实相意旨,竟然继续否定阿赖耶识心体,妄说为生灭法;如是之人,何有智慧而可说向他人? 何以故?谓若非是实相心,则绝对不可能是受熏持种、含藏有漏法种之心也! 若是能藏有漏法种之心,则必定亦是能摄藏无漏法种之心也, 佛说有漏无漏法种皆由同一心所执持故, 佛与诸菩萨不曾说由二心分别执持有漏与无漏法种故, 佛不曾别设一心专持无漏法种故, 佛不曾别设一心专作圆成实性之体而不含摄依他起与遍计执性故, 佛亦不曾别设一心专显真如性而不持有漏性诸法故。彼等如是传言主张:圆成实性方是真如理体,圆成实性无有染污,唯有绝对清净之真如方是圆成实,唯有绝对不变易之法方是圆成实,方是真如;真如是从因地开始就已经永不变易者,同修会所证的阿赖耶识心体,却是含藏著有漏法种者,却是可以变成异熟识、无垢识者,要到佛地方才不变;因为不是本来不变,所以不是正法。
此等诸人,即是永明延寿所斥之人:“明知天亲亦用如来藏而成识体,但后释论之人 唯立不变 ,则过归后人。(宗镜录卷五)”今者彼等亦复如是,同堕古来错悟者 唯立不变 之过失中,全违 世亲菩萨唯识30颂等法,永明将此过失归于彼等 唯立不变 之人,终不归过于 天亲菩萨,终不归过于余所说“函盖变与不变等正确圆满之法”。而圆成实性却非彼等所说之理,彼等所解释之圆成实者,全违《解深密经》所说,全违成论所说,今不重赘。
若是能具足摄藏一切有漏与无漏法种之心,则必定是实相心也,诸经诸论中皆以众多篇幅说明“实相心同时含藏有漏及无漏等一切法种”之道理,是故说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也。彼等诸人如是否定阿赖耶识心之一句语中,其实已经道尽正理:执藏有漏法种之阿赖耶识即是实相心。 佛于诸经中说执藏有漏法种之阿赖耶识心,同时亦是执藏一切无漏法种之心故。此一正理之本质,其实正是支持彼自己所反对之阿赖耶识之法性也!正已指出阿赖耶识方是实相心也!可怜彼等诸人自己说已,却未曾知晓如是正理,犹自放言否定阿赖耶识心,岂是愚痴一语便可道尽者?
复次,【初地真如】当如何修证?彼等号称未来可能有法能证【初地真如】之人,皆不可不知也! 随彼诸人修学之四众弟子,于此【初地真如】修证之法,亦应知之也!
彼等舍我而去以后,不断指斥我法有误者,自称有法能证【初地真如】,初时亦以言语显示彼已亲证初地真如,后因余之破斥,则改谓人曰:“我今虽犹未证初地真如,但我会努力修证,今后半年、一年之中,我将努力修证之。”意谓半年一年之后便“有可能”亲证之。然而余闻此语已,又于每周讲经之时渐次举诸教证及理证,破斥其说之谬;彼辗转闻之,即随后改言:“须要一大阿僧祇劫以后方能证得初地真如”,由是缘故,我说随彼修学之四众等人,于此【初地真如】修证之理,亦应知之也!谓彼至今仍然不知【初地真如】应如何证故,彼今所说未来能证【初地真如】之理,根本邪谬而永无可能亲证故,则必将永无助彼四众学人亲证之时也。
【初地真如】当如何证?答曰:要依经中 佛语所说之理而证,不可否定阿赖耶识之后复欲求证【初地真如】也!阿赖耶识心体即是未来【初地真如】之体故,离阿赖耶识心体即无未来之【初地真如】可证故,初地菩萨之【遍行真如】仍是阿赖耶识故,其理如是:
证知阿赖耶识心体后,修除所知障中分别所生之异生性种子、修除凡夫性,进修道种智而得发起五分法身(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此唯是初发,未及十分之一,未具足初地之遍行真如),然后在佛前真实熏发十无尽愿,具足圆满此等条件之时,即已转此阿赖耶识心体成为 初地真如,增名为遍行真如,仍名阿赖耶识,是名初地之入地心也;如是初地心【初地真如】,仍是阿赖耶识也,要至七地满心位以后,方得改名为异熟识也。
此一过程之完成者:若能精进如实履行、夙夜匪懈地破斥邪说、护持正法,不与诸方以常见法取代正法之大师和稀泥,如是精进救护一切学人“回向远离众生相”者,则能具足初回向位功德;若能继续精进弘传正法救护众生,并努力进修道种智、修除性障而不懈怠者,久后即能得 佛加持,一世即可进入初地之入地心中,其第八识虽仍名为阿赖耶识,然因已发圣性而起清净意乐、已证初分道种智、已证增上意乐,说名为证发心,说名亲证初地真如,此时之阿赖耶识心体增一名称:遍行真如。如是正确而迅速的证得【初地真如】,乃至后时复又得 佛加持而继续前进,身证犹如镜像现观而成满地心、身证犹如光影现观而成二地满心,一世成就初地二地满心功德,即名楞伽所说“得 佛加持”者,即名解深密所说“超劫精进”者。
或是菩萨久劫修行,累积功德,至此世中成就护持正法大功德,复又蒙 佛加持,超劫而证,成满初地或二地心而入三地心中……等。若不得 佛加持者,则须几近一大阿僧祇劫,次第历经23心位已,方得进入初地心中。如是二种依教依法修行者,方是真正亲证【初地真如】之行门也! 若能如是超劫而进之人,必定皆是守正不阿之人,皆是唯欲护持正法,而不顾身命、不和稀泥之人;皆是心性梗直,不考虑自己之世间名声利益者;皆是不乐夤缘诸方大师,不乐与诸方大师邪见和稀泥,不欲在此事上获得世间利益者,方有可能得 佛加持而超劫精进。
若人执著出家之身分,一心欲与诸方大师邪见和稀泥,执著“身穿僧衣之大法师即是自家人”,而不顾彼诸大法师破坏 佛所传正法之事实者,则成我见者,则是堕在身分之执著上,名为“我见尚未断尽者、不肯实事求是者”;由此我见及不肯实事求是之故,执著自己出家僧宝之身分,生起“同是出家僧宝身分”之想,是故明知诸方大法师之法义邪谬、误导众生而又暗中不断抵制 佛之正法,却因表相身分之相同而曲意维护之,不肯正视彼大法师之诽谤 佛之正法、抵制 佛之正法之事实,不肯为所应为、以护 佛之正法,乃是情执深重之人,非是愿意为 世尊正法久住而努力之人,焉有可能得 佛加持而超劫精进?
如是之人欲证【初地真如】者,必须整整一大阿僧祇劫,方能得证。其下焉者,乃至一大阿僧祇劫之后,仍在凡夫位中,仍未修除异生性:由因善知识破斥诸方出家在家大师之诽谤正法故,见已心生不忍,起而诽谤及抵制善知识所弘 佛之正法,舍寿后下堕地狱,沦转三途;久后辗转得生人间,又因如是习气种子未除故,再遇善知识破斥诸方大师之抵制正法等事,又起瞋心再谤善知识所弘正法,复又下堕。如是轮转不停,尚且难入十住位中,尚且难住七住位中安忍不退,何况能再进修而证【初地真如】?
由此缘故,说诸学人欲证【初地真如】者,必须断尽我见,必须断尽对自己出家身分之执著,必须断尽一己身分之私,然后为 佛之正法弘传,夙夜匪懈,全力护持;不为一己之私而夤缘诸方大师,不生“自己同为出家僧宝身分”之想,乃至不生一己“身命贵重”之想,精进为护正法而作,方有可能得 佛加持,在一世中超劫精进而入初地等。(注:异生性者,谓尚在十住位中,其阿赖耶识中仍含藏邪见种子--即是所知障中分别所生异生性种子--尚未全部修除,致令有时因于邪见而破坏正法,造作堕落三恶道之业行,却自以为是在弘扬正法、护持正法。亦如十住位中菩萨,尚有种种法性应修应学,故是习种性人;亦因仍有俱生之瞋慢种子现行,因于瞋慢而造作诽谤善知识及正法之行为。如是身口意行,皆导致其舍寿后堕落三恶道中,成为异生;由于第八识中尚有如是异生性之种子,故名异生性。第八识中若无此种子者,则是已除异生性者,则是进入十行位中,开始发起菩萨性者,是名性种性人。明心之人若不于此痛下功夫以求断此异生性者,后因瞋慢或邪见故,或因二者兼具故,仍将因之谤法及谤贤圣,舍寿后成为异生。如是退转于阿赖耶识心体之后,欲再别觅真如者,便如《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十劫之中无恶不作。明心者唯在七住位故,见性者唯在十住位故,尚是习种性人故,异生性尚未修除故;虽然亲证真如,尚未确实转依故,未入初行位中发起菩萨性故。)
如是精进护持 佛之正法,戮力弘扬 佛之正法,绝不考虑自己之名声与身命,然后方有可能得 佛加持,而在一世之中得证【初地真如】--遍行真如,若不如是,终此一生必无其分。若欲故作人情予诸方大师,不肯如是拚命为 佛正法而护持、而破邪显正、而救护众生皆归正道,却欲无因无缘而纯依研究经论,在一世之中超劫精进者,绝无可能也! 此为一切欲在一世之中得证【初地真如】--遍行真如者,所不能不知之真相与事实。
如是精进少障之人,复又进修而除二障随眠,次第进修、地地增上之后,始入八地,其【初地真如阿赖耶识】至此已舍阿赖耶名,改名异熟识,转名【不增减真如】,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仍是异熟识所摄。若继续精进修行净尽二障随眠之后,便得转名佛地真如,改名无垢识,仍是因地时之阿赖耶识心体,非是别有另一真如心体,亦非别有他法可名佛地真如心体也。此乃一切唯识系之大乘经论所共宣说者。彼等今既不信如是 佛言祖语,则彼等所说之法,尚可谓之为佛法耶?
彼等如今否定【初地真如】心体之阿赖耶识,外于阿赖耶识心体而欲别觅【初地真如】者,终不可得。如是心行,便如愚人舍弃真正之黄金金块,亦复不肯施工于金块而打造金龙,而欲在舍弃金块、在否定真正黄金、不在金块上施工之状况下,平白获得黄金造成之金龙,如是之人,非愚即痴,焉能助人亲证【初地真如】?
复次,【初地真如】之证知者,要依阿赖耶识心体之真如性而现观之,然后进断异生性、进修道种智……等,方能成就,绝非如彼所说:“外于阿赖耶识、上于阿赖耶识而别有真如可证知”也!亦非如彼所说:“阿赖耶识中含藏著真如,阿赖耶识以真如为体,阿赖耶识是真如之性用;只要亲证真如,便可立刻成为初地菩萨。”所以者何?如前347页…等依经依论所言:“亲证阿赖耶识时即名真见道故,亲证阿赖耶识时即名亲证真如之体故;初地真如心体即是第七住位真见道时所证得之阿赖耶识心体故,依此真见道所得之根本智而进修后得智,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及遍计执性等,方能继续前进修除十住位中之异生性,转进十行位中进修,于十行位断尽异生性,满足菩萨性而成为性种性;又进入初回向位中救护众生皆入正法,破斥邪说而显正义,满足初回向位如是广大功德已,方有资粮能入第二回向位,方能迈向十回向位中进修,方能发起道种性,直至十回向位具足道种性而成为修道性,然后熏发十无尽愿而进入初地之入地心时,名为圣种性,此时之阿赖耶识方得名为【初地真如】。”此即是十真如中之初地遍行真如也。是故【初地真如】当如是修,当以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为主体,进修如是相见道位中所应修习之功德,而后方能成为【初地真如】也,不可如彼否定【初地真如】之体阿赖耶识以后,而有【初地真如】可知可证也!
诸经诸论莫不如是宣说此理,是故【初地真如】之修证,要由真见道位所证之阿赖耶识心体,净除识体中所含藏之异生性种子、进修道种智、破邪显正救护一切众生皆离众生相,如是修集功德……,修集如是等法,方能渐次转依,提升转依之层次而成就【初地真如】;如是修行者,方是亲证【初地真如】之正法也!而此初地真如兼名遍行真如,仍是阿赖耶识,非在阿赖耶识心之上别有一心可名初地真如也!
今者彼诸愚人,竟否定初地真如心体之阿赖耶识,否定阿赖耶识而欲别觅另一真如心体,谓之为愚迷之人,谁曰不宜? 如是愚迷之人,如是昧于【初地真如】正理之人,竟能教授佛门四众弟子修证【初地真如】之法,竟倡言能教他人亲证初地道种智,古往今来,乃至未来无量世中,皆不可能有也!三世诸 佛皆不能如是故,三世诸 佛皆必同一说法:由真见道所证之阿赖耶识心体,净除染污种子及进修而转成初地真如。如是方能符合诸经诸论 佛语及 菩萨语也!
如前所举《成唯识论》诸多言句之中,已经分明宣示:真如即是阿赖耶识之真实性,真如即是阿赖耶识自体之所显性,真如即是假名施设之法,真如非有真实体性,真如依阿赖耶识心体而显示。上来举诸教证历历分明,智者读已即知,无庸重述,以免厌烦。
复次,证真如之真实义,学人亦应知之:证真如者,乃是亲证阿赖耶识时,即能现观阿赖耶识之真如性,即名之为证真如。由于此因地真如尚有杂染种子,未除异生性等杂染,故名流转真如、邪行真如……等真如名。既如是,当知阿赖耶识心体即是真如之理体,当知真如实以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示之真如性而为其体,是故 佛说流转真如、邪行真如、正行真如……等名,是故若有人言真如心者,当知即是阿赖耶识心自体,彼等何可否定阿赖耶识心之后,欲再别觅真如心体?便如愚人弃舍黄金之体而欲觅得金龙一般,愚不可及也!
由是故说:彼等诸人久后仍须回归阿赖耶识心体而修、而进,将来必定不得不回归阿赖耶识心体而修、而进。唯除不再修证大乘法要,改为唯修解脱道之法。然而改修解脱道之后,仍然不能推翻或否定阿赖耶识心体也!二乘解脱道之涅槃实际者,仍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改名之异熟识心体故。兹先预记于此,一切大师与学人皆可拭目以待,久后必证余言之不虚也!
譬如成论开示云:【真如是心真实性故。】 又开示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0039c27]】 亦如成论卷二之开示:真如无作用,真如无为非是定有;真如从阿赖耶识变显,依阿赖耶识心体而假名施设为有真如;依阿赖耶识自体之清净法性,假名施设为有真如;真如亦是假施设名,非有实体。如是,真如乃是阿赖耶识之所显性,依附阿赖耶识心体而有而显,是故真如本无实体,故无作用;既是无实体法、无作用法,焉有可能是实体法、有作用法之阿赖耶识之所依本体?能生阿赖耶心体之真如岂可无作用如成论所说?而彼等诸人竟不能了知此一真理,岂非世间 颠倒极成 之邪思?
复次,譬如前举成论所说:【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此句通达位指明心时之真见道位。通达位一名亦含摄真见道位与相见道位故,通达位亦名见道位故;见道一名亦指通达位故,见道一名函盖真见道与相见道故,详见成论前后所说)。】 【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 【在加行位伏除能取所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 【二、通达转,谓通达位。由见道力通达真如(凭藉真见道与相见道之功德力,通达初地真如),断分别生二障粗重(即是断除分别所生--意识相应--之烦恼障现行,断除意识分别所生之所知障),证得一分真实转依(断一分烦恼障及所知障故,名为证得一分真实转依--完成一分转依阿赖耶识之真如性,由此缘故说为初地真如。此初地真如仍是阿赖耶识心体)。】 【真如亦是识之实性(真如亦是阿赖耶识之真实体性),故除识性无别有法(是故除了阿赖耶识之自体性以外,无别有法可名真如)。】 【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 【此(阿赖耶)识无始“恒、转”如流,乃至何位当究竟舍?阿罗汉位方究竟舍。谓诸圣者断烦恼障究竟尽时,名阿罗汉;尔时此识烦恼粗重永远离故,说之为舍。……然阿罗汉断此识中烦恼粗重究竟尽故,不复执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由斯永失阿赖耶名,说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改名异熟识)。】 【然此见道,略说有二:一、真见道……。二、相见道,此复有二:一、…。二、…。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 【七地以前犹有俱生我见爱等,执藏此识为自内我,如何已舍阿赖耶名?(七地以前仍有一分故意所留之思惑未断尽,故其真如理体仍旧名为阿赖耶识,要到八地心时方才改名为异熟识。)】
由上所举成论依经中 佛意而说者,即知亲证阿赖耶识时,即是证真如也!但却只是第七住位之真如。然而初地之第八识真如理体仍是阿赖耶识故,乃至七地时之真如仍是以阿赖耶识为体故,阿赖耶识心体即是真如之体故,离阿赖耶识自体即无真如故,真如是阿赖耶识自体之所显性故,成论说真如是阿赖耶识之真实性故,成论说真如亦是假施设名故。是故,【初地真如】亦名遍行真如,仍是阿赖耶识心,不可如彼等愚人否定阿赖耶识而后欲再别觅真如也!否定阿赖耶识之后,欲再别觅真如者,必将永无取证之日:穷劫苦寻,终将不得。则于此后之长劫中,便因否定真如本体之阿赖耶识心体以后,顿成旷野孤露,无所依靠,不久消殒,说为可怜悯者。
所以者何?一切真悟阿赖耶识之人,依 佛语及菩萨论,转依此阿赖耶识而能生忍、而不退转之后,即可依此阿赖耶识而进修相见道诸法,便能进断分别所生之二障烦恼,使其阿赖耶识成为【初地真如】。若不如是,心生疑惑而否定所证阿赖耶识者,于否定之时即成退失于大乘无生忍者,即失“无明种子及无漏法种所依”之心体,即须重觅想像中之【初地真如】;则将永劫长处无明长夜之中,成为正法中之旷野孤露、长劫无依之人,茫无所依、茫无所证,诚为最可怜悯之人也!阿赖耶识以外即无真如可证得故,阿赖耶识即是一切法所依之本体故,除此别无任何最终、最究竟之法故。
复次,真见道时所谓之【证真如】者,即是亲证阿赖耶识之后,现观阿赖耶识心体之真如性也!如是证者,方可名为证真如也!《成唯识论》前后所说,皆如是一以贯之,极为明确:皆说亲证阿赖耶识心体之时即是真见道,即是根本智,即是证真如,初照真如之理体阿赖耶识心体故。如上所举成论文句皆已如是明言也,自是彼等不能全盘贯通经论真意,因余明告而缺乏参究之体验故,事后又不观行而专作经论研究故,复因他人著作之邪说所迷惑故,乃成为处处断章取义,自生误会之人;便于已证真如之时,否定自己从善知识处所证之真如,欲再别证真如之法、之境界。如斯等人,便如愚人觅得黄金之时,由邪教导故,否定自己已经觅得之黄金,外于真金而欲别觅黄金;说为愚人,谁曰不宜? 彼等诸人亦复如是,亲证真如心体已,却自否认所证阿赖耶识心体,说为非真如,却来否定亲从善知识所悟之阿赖耶识心体,妄说阿赖耶识不是真如,妄说阿赖耶识心体为生灭法;愚痴无智至此,诚可怜悯也! 有智之人,不可效彼愚人:否定阿赖耶识之后,复欲别觅真如。否则即成心外求法之邪见,即成外道见, 佛说真如是阿赖耶识心体之所显性故,诸菩萨论中亦皆如是说故。
复次,彼等所言:《应该证得【初地真如】时,方是真见道;证得初地真如时,一悟即至初地。》然而此等说法,乃是妄说,根本误解【初地真如】之真实意也!是故彼等必将永无亲证初地真如之时也! 余闻彼诸随学四众弟子如是传说已,随后引教及据理而双破之,是故彼等随后改口称说自己尚未亲证【初地真如】,向大众称言:“我将努力半年、一年之后,希望可以亲证初地真如,而后教导大家。”如是之语,其实皆成空话,绝无实义,所以者何?此谓证得【初地真如】者,本是亲证阿赖耶识心,本是依阿赖耶识而修除识体中所含藏之异生性种子,本是依阿赖耶识之相见道诸法而修行成为【初地真如】者,除此无别真如故,初地菩萨之真如仍是阿赖耶识心故,初地真如实即初地阿赖耶识之真实性故。
所谓【初地真如】者,乃是经由七住位之实证阿赖耶识而现观其真如性以后,依阿赖耶识而进修相见道位之种种观行,通达初地入地心所须之道种智;并须修除异生性种子--永远不会再有误谤正法及误谤贤圣之习气种子;永伏性障如阿罗汉--永远伏除瞋慢之现行如阿罗汉;再经多时多劫熏发十无尽愿,方得满足初地心;此时即名阿赖耶识为【初地真如】,五分法身之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所有功德皆已初步生起,由是缘故说名证得一分真如,如是名为证得【初地真如】,即是十真如中之初地真如,是名遍行真如,仍是阿赖耶识也,仍未脱离阿赖耶识名也。
彼等不解佛菩提,不具道种智,受他人邪见著作及言说之影响,又因误会经论中之真实意,便因信不具足故,不信阿赖耶识能如是轻易证得(其实是因善知识之助益方能轻易证得,非是自己苦参所能证得),不信自己轻易证得之阿赖耶识心体即是真如之体,便误会阿赖耶识心体之外别有玄妙之真如心体,误以为阿赖耶识之上、之外,别有所依之玄妙心体真如,执著论文经文中所说真如一名,执言取义,妄谓真如必是另一心体,必是阿赖耶识之所依心、所依法;既如是,则堕第九识之种种过失中,若真如是阿赖耶识之本体者,必是第九识故,如是真如之本质即是第九识故;此乃理证上之极成,乃是事实,不因彼等不说真如为第九识,便非第九识也! 彼说真如出生阿赖耶识故,彼说阿赖耶识是真如之性用故,然而 佛与诸菩萨皆说阿赖耶识是心体而非他法之性用故。
如斯等人,乃是执言取义之人,乃是严重误会佛菩提,严重误会法界实相之人也!由此故说彼等乃是头上安头、画蛇添足,不能忍于“阿赖耶识本来无生”,是故否定阿赖耶识已,欲再别觅阿赖耶识之所依心体,则已退失于大乘无生忍之“阿赖耶识本来无生”者,则是已失大乘无生忍之凡夫也!虽然彼等诸人今时同皆自以为是增上进修,其实却不能免除下堕之实质也!若不能忍于阿赖耶识之本来无生而失其无生忍者,若欲于真实心、根本识阿赖耶之真如性以外别觅真如者,唯有返堕离念灵知意识心体,或堕惟觉法师所堕之意根----处处作主之末那识----然而此等皆非真如。故说阿赖耶识心以外,无别真如可证。
是故彼等今时否定阿赖耶识心以后,欲再别觅真如者,将永无可证之日,假使彼等后来引用古时错悟祖师所说之离念灵知心作为真心,或引用今时错悟之人所提倡之离念灵知心,作为真如心体者,余绝不作诧异之想;否定阿赖耶识之后,唯有离念灵知之意识心,可作为凭藉故。然而离念灵知心夜夜间断,闷绝必断,非如佛地真如无垢识之恒时常不间断,并且恒时常不间断的与五别境心所法相应运作,无有眠梦等法,非如离念灵知之常常间断、夜夜间断也!故说离念灵知绝非真实心也!复次,离念灵知正当现起之时,时时与五种别境、四不定及瞋慢…等心所法相应而转,乃是意识心也!因地真心从来唯以五遍行心所法相应而转故,佛地真如心(无垢识)从来不与瞋慢及不定等心所法相应而转故,离念灵知则与瞋慢及不定等心所法相应而转故。此谓彼等否定阿赖耶识之后,若不忏悔而回归阿赖耶识心者,则唯有返堕意识或意根之中,则以后久时求证阿赖耶识心以外之真如而求不可得之后,必将主张离念灵知心即是初地真如,则堕于常见外道见中;若不如是,则唯有维持现在妄想之真如一法,而永无实证真如之日;除此以外,无别余途,更无别法可修证故。
由如上所说内涵与次第,以阿赖耶识为法体,进修相见道位种种行门而得满足时,说为证得【初地真如】,说为证得初地入地心,说为实证阿赖耶识遍行于诸根、诸识、诸尘,故其阿赖耶识于此位中即得兼名遍行真如,是名【初地真如】,仍是以阿赖耶识心为体;除此以外,无别【初地真如】可证;除了转依阿赖耶识而进修相见道位之种种行门以外,无别有法可证【初地真如】。由此正理,即可了知彼等所说“阿赖耶识性需要靠修行来修除,(初地之)真如则是靠证知”,乃是妄说法者,乃是不解佛法真意者,非唯违教,亦复悖理。所以者何?谓彼等所欲亲证之初地真如心体者,必须于七住位中亲证阿赖耶识心体之后,不否定阿赖耶识心,并以阿赖耶识心为法体,进修相见道位等法,次第通达之后,方能成为初地真如也,初地真如仍是阿赖耶识心之所显性故,初地真如仍然是以阿赖耶识心为所依体故。是故初地真如非是一念之间所可证得者,要由七住心所证之阿赖耶识心转进,历经23心之后而证之,焉可如彼妄想所说之一念之间证知?真乃无智之人也!
复次,阿赖耶识心之真如性,乃是本来如是,虽然因地时其心体含藏杂染种子无明等法,然于一切有漏有为法中配合运作之时,却恒显其清净自性,不于六尘万法而起贪厌;此性本来如是,犹如黄金本性清净,非因修有,故名本来性净涅槃。是故吾人若得亲证阿赖耶识心者,便得现前领受真如,现前领受涅槃实际,不须别作触证真如之事修或理证,否则即成不断我见之人,即成不能忍于阿赖耶识心之真如性者,即成头上安头之邪见,名为“于大乘般若不能得忍”。衡于唯识诸经诸论中 佛语 菩萨语所说者,莫非如是,无人能推翻之,而彼等诸人今日竟因事相上之不满而大胆推翻之。
复次,阿赖耶识体恒常住,而离见闻觉知,故名“恒、而不审”,此乃一切精研唯识学之专家所共认者,彼等诸人前曾为众宣说 玄奘菩萨之八识规矩颂时,应已亲自为众解说之,如今云何却不肯承认之?却不肯承认其恒?却又自创学说,妄说阿赖耶识体是生灭,岂但全违圣教?亦违自己以前为众所说《八识规矩颂》之正理,更违亲证阿赖耶识者现观之理证境界,复与彼所举证《起信论》一心二门“不生灭之如来藏与生灭之种子流注,具此一心二门名为阿赖耶识”之说严重相违,违背教证,焉可谓是正说?
彼等法首,后来又对我正觉同修会中之已证阿赖耶识者作如是言说:“真如应是能完全作主者,所以亲证真如之后,若遇刀割色身生痛时,应能以真如作主而令色身不痛,证得如是境界者方可名为证真如者。你们同修会既说已证真如,你能教他不痛吗?”如是邪见妄想,绝非佛法,过失极多故,智者若闻此语时,必定同皆忍俊不住、噗而笑之。有智之人,衡于佛教历史事实,衡于一切种智妙义,即可了知其见虚妄;而彼座下随学之四众法师居士,竟然愚痴无智,不能简择其过,全面信受其说,令人深觉诧异!是故彼之否定阿赖耶识心体,说为生灭法者,实有大过,实已成为破坏正法之大恶行也!
譬如成论云:【余部经中亦密意说阿赖耶识有别自性,谓大众部阿笈摩中密意说此名根本识,是眼识等所依止故,譬如树根是茎等本。 [0015a18]】 又云:【论曰:根本识者阿陀那识,染净诸识生根本故。[0037a17]】 既说阿赖耶识有其别异于他识之自性,而非想像之法;又谓阿赖耶识是根本识,犹如茎叶之根而为万法之根源;乃至彼等诸人之身根、觉知心、六位51心所法之贪瞋、六无为之真如体性……等法,悉由常住不坏之阿赖耶识心体所含藏之种子而出生、而配合94法所显示者,焉可说阿赖耶识为生灭法?能生万法之心体若非是常住者,则无可能是能生万法之心也!若非常住之心,则彼心灭已,尚有何种功德能生万法乎?莫非彼等认为:无法能生万法乎?
是故,能生万法之心体必是常住法,常住法者,其体不应是生灭性也!今者诸经 佛语,诸论 菩萨语,皆说阿赖耶识是根本识,是万法之根源,是出生万法之心体,则知必是常住之法体,彼等诸人竟然愚痴无智而否定之,违教亦复悖理,岂是有智之人? 无智之人云何能指导他人修证无上甚深之佛菩提智?否定阿赖耶识之后云何能教导他人亲证【初地真如】?绝无此理也!一切有智之人,当于此思之。如是,阿赖耶识镇日为其服务,镇日流注彼等诸人之觉知心种子,心所法种子……等等,镇日不断显现其真如性,从来不曾稍时停歇,彼等竟然将此真如理体之根本识加以否定,直是数典忘祖、忘恩负义之人也!
又譬如《述记》云:【述曰:此简他宗,显离本识无别真异熟,谓若离此第八异熟识有别命根及众同分等。 等者,等取“或执别有穷生死蕴等恒时不断、相续生灭、殊胜真实异熟果体”,不可得也;即破萨婆多“命根、众同分是真异熟”,破化地部等“离此别有穷生死蕴”,大众部别有根本识,上座部分别论者“别有有分识等为胜异熟果”不可得也。返显“不离本识恒时相续、胜异熟果可得”之义。恒时之言已显相续,相续之言更何所显?恒时简间断,相续简常,故无失也。[0301b23]】
由如是《述记》中申论《成唯识论》之意,可知他宗所言:“于此阿赖耶根本识之上,离此阿赖耶识心体,别有真如、穷生死蕴、根本识,可为恒时相续不断殊胜真实之异熟果识”者,皆不可得,皆非正理。由述记中如是一文,可知阿赖耶识即是万法根本,真如亦摄在万法之内,乃是阿赖耶识心体之所显性,万不可外于此识别立他法作为真如,万不可颠倒建立真如为阿赖耶识之体也!万法皆以阿赖耶识心体为主体故,真如亦是百法等万法所摄故,而且是四位94法所显示之枝末法故。然而彼等诸人于此圣教正理,竟能否定之,竟能执言取义而别立一法作为阿赖耶根本识之所依心体,将完整之佛菩提道法义加以肢解,使其杂乱无章,则必成就破法重罪,耽误学人道业,真乃胆大妄为也!
述记复言:【述曰:依止 根本识 者,此句(非唯通意根,亦)通下第六识,二俱依止第八识故,显其共依。然依止有二:一、依种子第八识,即是因缘亲依,达磨经中“无始时来界”也;二、依现行第八,即是增上缘依,即达磨经中“一切法等依”也。言六转识皆依本识“种子、现行”而得现起。五十一说:“由有阿赖耶识故执受五根”,乃至“由有此识故得有末那”,第六意识依之而转等是也。[0475b13]】阿赖耶识既是根本识,既是能生万法之根本识,则是一切法所依,是故阿毗达磨经之颂中说为“一切法等依”。既是一切法等之所依体,则是一切法之根本,焉有可能如彼所说之以他法为体?
复次,佛法之旨,必有 最初识 与 最终识 之理;若人违于最初识与最终识之理,必成画蛇添足之举,则成“误认所添蛇足为蛇之本体”之愚人也。是故,佛法中所说众生心者,至多唯有八识心王,不可别有九识、十识之说也! 佛说心者 广说有八种识 ,而不别立九识、十识故。 如是八识心王之法,古时已经有人怀疑不信,认为别有第九识、第十识,为阿赖耶识之所依体。然而是说错误,其过极多,非唯违背理证,亦违教证;由是缘故,唐时 玄奘大师不惜违背专制皇帝之意,干冒生死,私自亲往天竺求法;千里迢迢,历尽风霜雪雨种种苦楚;后来确实亲证而通达其理之后,乃楷定为八识心王,楷定阿赖耶识心体为一切世间与出世间万法之主体识,别无所依心识或法体,亦别无余识可知可证,更于成论中明说:真如亦是假名施设,真如乃是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之真实性。
如是楷定八识心王之后,乃遍历天竺诸国,求见诸国国王,请求召开法义辨正无遮大会,提出“真唯识量”之主张,破尽当时天竺一切法师谬法;如是正本清源、澄清法义,当时少有人敢出面提出辨正者,故令当时天竺佛教普得回归正法,大为复兴。后时回唐,亦于国都长安城门高悬“真唯识量”四个大字,接受任何法师前来要求召开法义辨正无遮大会之请求,随时准备与一切宗派法师作公开之法义辨正;然而终其一生,无人敢来辨正。千余年后之今时,彼等否定阿赖耶识心等诸人,再提出阿赖耶识之所依本体真如之说法,本质仍是第九识,不因彼不以第九识之名而说,便非第九识也!如今彼等诸人主张:“真如能生阿赖耶识。真如出生阿赖耶识之性用。”所说所行,仍只是古人九识、十识主张之余绪罢了,了无新意。彼等今日所说所作之事,只是重炒月溪法师与错悟之古人所遗留之冷饭罢了,只是强词夺理,将八九识硬拗为同一个第八识,并无新创之观念。
若人开悟明心之后,不能于阿赖耶识而得安忍者,本质皆因善知识太过慈悲,令其悟得太过容易所致;亦因自身于悟后不肯如实补作观行之功夫,唯作经论研究之事,是故缺乏观行体验之过程与内涵,因此不能安忍于阿赖耶识心体,便起疑心,便欲别觅更高、更胜、更玄妙之法,作为轻易所悟得之阿赖耶识心体之所依法。然而如是作为,有大过失:谓若彼等今时既能如是,则其所“度”弟子,将来 设使 因彼真有妙法能令弟子亲证阿赖耶识所依之真如体者;其弟子将来亦将因此缘故而效行之,再度否定其法,更欲别觅“阿赖耶识所依真如”之所依体;后后时亦将再度有人欲再别觅真如之所依体再所依体,如是代代转增一法为体,终至辗转无穷,则将永无亲证究竟佛法之时也!是名辗转无穷之过,成为虚妄法,非是实相法,实相法必离辗转无穷之过失故;能离辗转无穷之过失者,方是真正之佛菩提道故。
若有辗转无穷之过失者,彼法即非真正佛法,永无究竟终证之时故,永无成佛之时故,亦将成就“ 释迦世尊尚未成佛”之诬谤故, 世尊未曾说第八识阿赖耶别有所依之体故, 世尊于诸经中皆说阿赖耶识无始本有,性如金刚永不坏灭故。若有人作此主张:“经论中曾说阿赖耶识别有所依之真如体”,则彼所说者皆是误解经论旨意之言,如此书中前来诸多教证理证所破。而彼诸人欲再别觅阿赖耶识之所依体,定名为真如者,其体终不可得,阿赖耶识心体真是 最初识 故,亦是 最终识 故, 佛说此阿赖耶识心无始劫来本自存在故,亦说永无舍时故,亦说此识究竟转依之时成为佛地真如心体故,离此别无真如可得故,此识即是真如所依之主体识故。乃至今时彼等否定阿赖耶识等人所主张之真如,其实亦皆是阿赖耶识心体之真实性,将来彼等设或称说确实别有真如可证者,亦将只是今时所证阿赖耶识之真如性,而彼诸人皆将故弄玄虚,藉以招揽不知内情之人随其修学。
余今公开预记于此,彼等诸人必将永远不能自外于余之预记,大众可以长期拭目以待,证明今时余所预记之言非是虚言也! 是故,彼等诸人否定阿赖耶识心体之后,已成为“不能于实相心阿赖耶、异熟识生忍”之错误心行,已失无生忍,则不能说为真正开悟之人也!则非是正法行者之心行也! 唯除将来悔过,改口承认阿赖耶识心体是根本识、是万法之主体、是真如所依之本体,方能重新再有大乘之无生忍也。
今由上开举证经教之言,证明彼等所主张“阿赖耶识有所依之真如体”者,乃是妄说,乃是自意发明之说,违教亦复悖理,所说邪谬,非是正法,亦违正理。诸经诸论中皆说阿赖耶识无始本有,恒而不断,复于因地中显示本来性净涅槃,即已证明阿赖耶识乃是最初识;亦说阿赖耶识心体灭除阿赖耶识性已,改名异熟识;灭除异熟识性已,改名无垢识,即是佛地真如之无垢识;如是教证,则已显示此一识体无始本有而复恒存不断,亦说此识体最终不灭,成为佛地真如心体,即是最终识,永无舍时。如是最初识与最终识同是一心,不违楞严所说“因地心与果地觉为同一心”之理,即是法界万法之实相也!是故阿赖耶识心体,经中 佛说为“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又说“由有此识故,有涅槃证得”,已证实阿赖耶识即是最初识,亦是最终识,无余涅槃中唯是阿赖耶识(此时改名异熟识)心体故;亦已证实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皆依此阿赖耶识心体所执藏之种子而有、而建立,若离阿赖耶识心体,即无一切法可生,即无涅槃可证,即无佛法可学、可修、可证。如是 佛语菩萨语等,洵非虚言;经论中如是具言,今犹可稽。是故一切佛子当信此言,莫信余说邪见。
由此一书,对于彼等诸人误解佛法之处,依经引论,依教及理加以辨正,令众周知,得以据此修正知见,增长正见。由此书中所辨正之法义,即可了知彼等诸人乃是自行发明佛法,自行解释佛法,非唯违教,亦复悖理,所说不成。后时若再有所言说乃至出书“弘法”者,当知皆同此等书中所辨正之邪见一般,无可信受之处;唯除彼等诸人后来弃舍今时邪见之后,认同经论正义,不再以己私意乱作解释,则其所说之法,方有可能契符 佛意与菩萨意。若能契符 佛意与菩萨意者,则必契符我法,同出一门故,同源于 世尊法教故。
复次,彼等每作是言:“一切都回归经论,萧老师说的统统不算数。”然而经论之意却被彼等诸人严重错解,却被彼等擅依己意妄作解释,彼所说者已非经论之真正本意也!如今彼等所说“回归经论”之义,实非真正回归经论,而是回归彼因邪见所解释之义,已经平实举证为处处错解者,显见平实所说者方是真正依经依论之正法也!显见彼等所说者处处违背经论正义也!
复次,彼之法首,数月以来说法之时,皆不敢将彼所认定“经论所说与平实所说相违之处”加以申论,不敢明确申述何处为违,唯说余法有违经论。彼等唯敢影印经论文句,藉以指称我法错误,有时对人申述:“经论所说与萧老师所说有异,你们自己读了就知道,所以应该回归经论。”但却禁止他人将其申论之义记载成文,禁止他人转述其所申论之意旨,禁止说为其意旨,托言彼所错解经论之意皆是经论本来之义,谓人曰:“我所解释之经论意思,皆不是我自己之意思,皆是经论之意思”。然而余观彼所影印之经论中义,却处处印证余法之正确无讹,却处处证实彼诸经论乃是破斥彼等所说之邪见。
由是缘故,彼等尚不敢将私下对经论之申论落实于文字上,亦禁止随学者说与余知。如是言行,显然是心虚之行为也!真正之理,无一不可说向他人,乃至如余非唯公开申论之,非唯将所申论经文论文之意落实于文字上,更加之以梓行天下,不畏大众知之,不畏一切我所曾经得罪之大法师读之评之,更不畏彼等辨正之。正理必是可以公开申论者故,教证亦是可以公开申论者故,真理必定越辨越明故,申论正理而符佛法正义者即是理证故;是故余数月以来于讲经会上,不断催促彼等印行书籍、公开辨正法义。
复次,彼等座下随学之人,往往抗声而言:“萧老师怎可因为杨老师说阿赖耶识另有所依之本体,怎可因为法莲师说阿赖耶识是生灭法,就将他们的开悟印证加以取消?开悟之事会有‘有时开悟、有时不悟’的事情吗?太荒唐了吧?”如是抗议乃是无理之言也!有智之人,以喻得解:
譬如小儿愚痴,不解算术,师长教之:“一加一等于二,汝知否?”小儿初时不解,师长便谓之为“不懂算术。”小儿勤学之后,忽然得知,确认“一加一等于二”,师长便印证之曰:“你懂算术了。”然而后时小儿因于邪教导故,不再信受师长所教之法,坚持“一加一等于三,老师所说一加一等于二之说法不正确。”复又始终不肯与师长探讨研究修正,由是缘故,师长便取消以前所作言说,改口说言:“你如今却又不懂算术了。我以前说你懂得算术的话,今天收回。”如是收回其言,何曾有错?时空有异故,彼之见解已经有异故。
余亦如是,对学人传授正见,教其体证阿赖耶识心体所在,令彼现前领受阿赖耶识心之真如性;当学人体证之后,认定阿赖耶识心是实相心时,余则为其印证:“汝已开悟明心。”然而后时学人因他人之邪教导,或因他人邪谬著作所误导故,不复信受阿赖耶识为实相心,恣意加以否定,余则 被动回应 而收回以前之印证,说之为“退失于开悟明心之法,今已不是证悟之人。”要待后时,彼若精研经教而得全盘贯通,对阿赖耶识重新观行而确认为实相心、确认为最初识与最终识,如是重新体验,确认阿赖耶识即是真如之体,再公开忏悔之后,余将于确认彼已重新认定阿赖耶识为实相心及已公开忏悔之后,方有可能再度为其印证为悟。便如小儿忽然想通,重新确认“一加一等于二,老师说的确实没错”,舍弃“一加一等于三”之错误观念以后,师长始有可能再度言其“懂得算术”也!
余之否定其开悟明心一事,乃是 被动回应 之举:因彼否定实相心阿赖耶识之故,或因彼于最终识阿赖耶识心体之上别立一法为最终之体,余乃回应其否定之说,回应彼画蛇添足之说,取消其开悟之印证,非是主动之举。后时彼若公开忏悔以前否定阿赖耶识之坏法行为,公开承认阿赖耶识心体真是实相心以后,余将重新为其印证为开悟贤圣。若重新为其印证之后,彼又重新否定阿赖耶识者,余亦将随后再加以取消开悟之印证,重新定位彼为凡夫、外道。如是 被动回应,反覆而作重新取消及重新印证之事,如是之行绝对正当。
要因当事人之否定或确认实相心而因应之,要因当事人于大乘法体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是否得忍而因应之,不许在彼否定阿赖耶识实相心之后,继续承认其开悟之印证也!否定阿赖耶识之人,则是不能于实相心安忍之人;既退此忍,则非是证悟之贤圣故;若外于阿赖耶识心而别求真如者,即成心外求法之外道故。是故始自 世尊在世时,末至未来法灭之时,一切菩萨皆不允许印证之后便永远不变也!是故 世尊亦说有八万人退失于大乘正法,有时有诸弟子退失而不能得忍故,唯除彼等诸人重新确认阿赖耶识心之后,永远不再否定之。
譬如《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有数亿人因于闻 佛说法而悟,其后却又有八万人否定阿赖耶识,致令般若正观不能现前, 佛即说彼八万人退失佛菩提,取消其开悟之印证,说为退失般若正观者;不因前时印证彼等开悟,便永远是开悟者。所以者何?开悟之人唯是七住位尔,要待消除异生性而进入初行位之后,已生起菩萨种性之后,方有真正之位不退,是故十住位中之位不退者,要在持戒不犯、不谤正法等前提之下而说。彼等已经诽谤大乘根本法体阿赖耶识心,因此已严重犯戒者,不可说仍是位不退者, 佛说否定如来藏者即是一阐提人故,楞伽及诸经中 佛语皆说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故。 佛说若人谤法犯戒者,舍寿之后:“三贤十地之修证,一切皆失”故,如是前提不可不知。
复次,彼等既然否定余助其亲证之阿赖耶识心,妄说为生灭法,则是否定余所传授之正法者。既已否定余法,则余以前为彼等所作之开悟印证,对彼等已无实质意义,又何须在意余是否取消其印证? 若认定余法正确,是故余之印证对其未来弘法之作用极为重要,则不应否定余法,更不应妄说阿赖耶识心是生灭法。如是,彼等所思所行者,自相矛盾,岂有正义可言?
彼等若欲余为其重新印证者,则当重回我会中公开忏悔以往谤法之大过,重新确认余法正确,重新确认阿赖耶识心真是万法之根本,重新确认阿赖耶识心即是真如之体;则余绝无理由可以拒绝为彼重新印证也! 彼若不此之图,而欲余为之印证者,而希望余不取消以前对彼等之印证者,殆无可能;乃至求于 世尊,希望饬令余为其重新印证者,亦无可能, 世尊亦必无法同意彼之错误观念与行为故;彼等今时所言所行者,正是破坏 世尊正法之恶行故。
由是缘故,明心之人有退与不退差别,要在不否定正法、不破坏正法、不诽谤贤圣之前提下,方有不退可言,并非人人明心之后皆得不退。譬如《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十劫前之舍利弗尊者、王子法才,退失十劫无恶不造之后,方又成为 世尊座下弟子。亦如《大宝积经》卷77所载:“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本做何罪障,于一劫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还退失?’佛言:‘富楼那!随逐依止恶知识故,又不能广流布法故,汝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还退失。’”是故,明心之人,于般若正观现前之后,仍然常有因为福德及慧力因缘不具足而退失者,福德不具而退失者谓不能广流布法也!亦有因为值遇恶知识而退失者,即是今时我会中部份人随彼邪说而退失者。由是缘故,一切人皆不得主张人人悟后皆得不退也!是故若有人退失,而被平实取消开悟之印证者,亦是常事;自古已有故, 佛在世时已然如是故。
复次,彼等诸人每作不负责任之言:“萧老师的法有错误,你们看这一段经文,看那一段论文,便可知道他的错误。”然而举证经文之后,却又不对经文论文加以申论,任由学人猜测、心中生疑。余等众人依彼所举经文论文观之,却又与余等所证完全无差;询之于彼等随学之人,彼等仍谓“吾等所追随之法主,未曾加以申论,只令我等自行理解”,仍然不对所举经文论文而作申论,不肯示以差异之处,但言我法有误,但言彼法为真。如是之行,乃是不负责任、逃避责任之行为。我则始终不如是作,闻彼所说已,必定依彼所说而逐段、逐句于讲经时公开申论之;申论之后,复又落实于文字上,复又梓行天下,公诸于世,任由大师学人检验之,完全负责,绝不作逃避责任之人也。如是行已,复又于讲经时常常公开催促彼等:尽速落实于文字上,印行天下,然后方能往复辨正而令法义越辨越明,方能广利今时及后世众多学人。
而今余于《学佛之心态》附录四《略说第九识与第八识并存…等之过失》文中,对彼等邪见所作之辨正,彼等皆不能以正理公开回应,不能证明自己所说为正确之理,不能对文中所述一百九十种过失一一具文答辩,一直避就轻、回避辨正;却又继续如前所作不负责任之行为,恣意诬指余法为非,仍然不肯申论余法非处之理证与教证;如是继续不作具文答辩之行,回避余对其法针砭之后彼所应有之文字回应,亦继续禁止其随学者说明彼对余法有误之理论。如是继续其不负责任之身口意行,与余公开申论、落实于文字、完全负责之作为完全相反,焉是真正学佛之人所应为者?直与世俗粗人无异!世俗法中有学养之人,已能远离如是不负责任、违背诚信之行为故!是故说彼为世俗法中之粗人,非是世法中之细人也,何况能是佛法中之真实行人?
彼等如今仍继续影印大量经文论文,继续诬指余法为非,仍然不肯申论余法非处所在,仍然不肯申论自己对经文之释义,继续如是不负责任之行为,继续以语言私下曲解经论意旨,而对学员私下诬称余法有误,已非正心诚意之人也!若非正心诚意之人,所说之法有何正义可言耶?(编案:此书二校之时,已因余之不断公开催促及指称彼等为不负责任故,近日乃有法莲法师出版《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一书,亦有化名为紫莲心海比丘者,自称曾在同修会中共修,出版《辩唯识性相》一书;然此紫莲心海者,经查同修会之共修纪录,未见实有其人,应系化名;书中所说亦是严重误会唯识性相者。彼二书所说法义,将由本会台南地区之老学员加以辨正后,别印《假如来藏、辨唯识性相》二书回应之。)
而彼随学者称言:“我们杨老师欲见萧老师对谈法义,而萧老师始终不肯相见,不肯讨论法义。”然而事实却是:彼自受学余法以来,从来不曾与余探讨法义。自彼于今年(2003年)初农历新年期间,忽然来函辞去亲教师职务时起,三周之内,余以多种方法、多种管道,欲探寻彼辞职之缘由及予挽留;后闻彼对余法有异见,故余欲见彼对谈法义;而彼始终避不见面,亦不肯接余所拨电话(彼电话有来电号码显示之功能),改拨手机号码则皆是关机状态;后时又去电,得语于其夫人,请其转告回电,然彼亦不肯因我之留话而回电;托人送信前往其宅,亦不肯回电或覆函,一向回避于我。而彼随学诸人却继续颠倒事实,言为彼欲见我论法,而我不肯见之。
乃至后时有人对其言曰:“为人弟子者,应先与上师对谈之后,方可辞去教职及否定其法,不可避不见面而私下否定其法;此是作人之基本原则,汝实不应如此。否则尚且不如世俗人,何况是佛法中出世间大法之修学者?”有人以如是正理,邀约于彼,亦邀约于余;彼因此故,不得不承诺与余相见。余欲挽回其心,乃对出面邀约者回应曰:“地点、时间、旁听之人,皆可依汝所说:全部由彼决定。我皆无意见。唯有一事必须坚持:双方各自录音。以免后时各说各话之弊。”我既不计较时地及旁听人物,完全由其指定,故于如是优厚之条件下,彼因此不得不答应见面,但要求须宽缓一、二月时间,彼须先作整理与准备。
然而如是约定,时过二周之后,彼随即又取消与余见面论法之约,令邀约之人功亏一匮。而彼却遮盖此事,不将此事告知随学诸人,致使随学诸人继续向他人倡言:“我们杨老师要求与萧老师见面论法,萧老师都不肯赐见,都不肯见面讨论法义。”彼之追随者如是私下妄言、不断流传,如是误导视听,皆是心不由衷之言,都非诚实之言,非是学佛之人所应有之心态也!言不诚实者,已失人格故。
彼杨老师较早之前,更对促令彼与余对谈之中间人曰:“你不必急著要我跟萧老师见面,以后他自然会来找我。”又曰:“你不必急著要求我写出对萧老师法义上的质询,这种事情不必我亲手来作,以后自然会有别的道场法师写信质疑他。”
由如上举证之事实与言行,可以证知一事:学佛之人若有私心、瞋心、增上慢未断除者,即使亲得善知识为其明言密意,而得证知万法根源之阿赖耶识实相心,然因尚在三贤位之第七住中,尚是习种性人,仍可能因于私心慢心而故意诽谤正法及贤圣,则成未离异生性之人;未除见道所断异生性种子之人,当知更未是通达位之初地菩萨,仍未通达般若之别相智故,仍未具足般若后得智故,尚未发起初分道种智故,尚有见道所断之异生性故。
是故,彼等虽在我法之中,受学我法,因我早期之滥慈悲明言,而得亲证阿赖耶识心体,然因未曾眼见佛性故,福德及慧力二皆欠缺故,遇境则滞,为境所转;便因所思不遂故,对余起瞋起慢而故谤正法,将实相心阿赖耶识妄谤为生灭法,另行别立更高于阿赖耶识之想像之心体真如,即堕第九识邪见中;而此想像中之真如心体,必将成为永远不可知、永远不能证得之妄想真如,真如乃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所显示之真实性故,离此则无真如可证故。故说彼等如是言行,实已成为诽谤正法及谤贤圣、成就地狱业之愚行,而彼等诸人至今犹不自知已经成就谤法之罪,诚可哀悯!
复次,彼等诸人既认定自法真实无讹,然余今已具文及出书评破之;彼等自应就余对其所作之评论,提出反驳或辨正,梓行天下,令众周知。若不能如是加以反驳或辨正,不能证明其法正确者,则应尽速回归阿赖耶识心体之正法,尽速忏悔以往所造诽谤根本正法之大恶业,以救舍离我会而随其修学之四众,亦救自己舍寿之后免受长劫大恶业果报。
由是缘故,今以如是长跋,以举证经论证据为主,对彼等所妄说之法义略作辨正,不广发挥,欲救彼等诸人;余于拙文《略说第九识与第八识并存…等之过失》中,已经多方略论,有智学人读已,略作思惟,便可了知其意故。今复回应彼背后某大道场所指使者之来函及请问,故造此书,申论大乘佛法正义,而以举证经论教证之举证为主;略作申论之后,且于此跋中,劝请诸方学人与诸大师、法师、居士等人,对深妙正法勿作揣测诽谤之言,可免未来世中受诸长劫尤重纯苦。苟违吾言,故造谤法谤人之大恶业,舍寿之时悔之,复有何益?不如此时此际慎始为宜!余所指称彼诸大师之邪谬说法者,多是因彼大师先诬蔑余法,先妄谤余法,令正法被误以为邪法,是故必须回应之,是故余于其后回应之,非是主动之破斥故。是故彼等法师与居士诸人,不应因为余之破斥大法师邪见邪说,致生瞋恚,故意谤我所弘 世尊正法。
余所主动破斥者唯二:一者藏密邪法,二者印顺法师之藏密应成派中观‘恶取空’邪见。此二法者,因藏密全以外道法取代佛法,令佛教从教内之根本开始外道化故,不得不破斥之;因印顺否定如来藏、阿赖耶识,妄说为意识之细分,实无此第八识心,严重斫丧佛教之根本;由彼等二种外道见,贻害学人极为严重、极为深远故,是故不得不主动破斥之。除此以外,皆是被动回应彼等公开或私下之否定正法者。
乃至早年有一极负盛名之法师故谤余法,亦曾蒐集当时广为流通之拙著《护法集》而烧毁之,余知已,亦唯去函婉言说之,而不于书中提及其法号,日后亦将永远不言其法号,唯除后来无因诽谤我法。然而彼等台湾四大法师,前后对余所作之无根诽谤,以及诬谤余法为邪魔外道法、为法义有毒者,其影响力甚大,是故不能如是视而不见,是故当有回应,以警未来。余从来不主动对大法师挑起战端,然而绝不畏惧大法师,亦一向不回避之;却一向不破斥小法师,一向尊重一切小法师,唯除彼主动挑起法战事端者。如是事实,教界法师居士悉应知之,不应因余之 被动回应 彼等大法师而起瞋心也!
复次,余之被动回应而破斥诸大法师者,诸多小法师等应以感激之心态视之;若非余之不畏强权而破斥其法义错谬之处,令众周知者,台湾之所有佛教资源,皆将完全由彼四大法师全部吸取,令诸小法师全无立足弘法之地。如是大利小法师等人,复又建立三乘佛法于不败之地,诸多小法师应予认同方是,岂可因为余之破斥彼四大法师,而因同是出家身分故,便感同身受?更何况是从余得法之法师,获得无生胜妙正法已,焉可恩将仇报、反噬于我?
复次,彼等诸人既否定余所为其指示之阿赖耶识,今又尚未证得自己所主张之初地真如心;事实上,于否定阿赖耶识心以后,亦将永无可能证得初地真如心,初地真如即是初地阿赖耶识之真实性故,除阿赖耶识心体以外别无真如可证故,初地真如即是彼等所否定之阿赖耶识心故。如今彼等诸人却欲在否定阿赖耶识心之后,欲在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示之真如性以外,别觅真如,则与“认定虚空有实体”而欲捉取虚空之愚人无异,必将永无可证之时。是故彼等诸人日后若不回归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正法者,必将反堕离念灵知之意识心境界,重堕常见见中;除此以外,别无他途。余今公开预记于此,大众可以长期冷眼观之,观其能否超出余之预记?唯除后来“偷偷回归”阿赖耶识心之正法。彼诸人众之领导者,既已否定阿赖耶识,说非是真如,则是退转于明心功德之人,则是退失般若正见者,则是退失于第七住位者,已经不是真正开悟之人也,唯除后来私下重新承认余所为其明说之阿赖耶识为实相心、为不生灭之法。
彼等诸人今又对其随学四众宣示曰:“见性与明心是一样的,不用追求见性,有见性跟没见性是一样的。”则是既未明心亦未见性者。而彼首脑人物亦因此故,已经对他人言曰:“我如今全部归零,不承认以前从萧老师处所学得之法为开悟之法,我如今是从头开始求悟初地真如。”如是全无一法,却又误解初地真如之修证,却又误解经论法义如是严重,如是否定三乘佛法根本之阿赖耶识心者,乃是已入邪见之人,尚且不能安住于第七住位中,云何有智、有慧、有力能悟初地真如?云何能利大众?究竟欲弘何法?欲如何利益众生?如何能弘扬正法?真乃令人难以想像理解者!而彼随学之法师与居士等人,却又认同如是现象与事实,不能理解其严重之谬误,真乃天下最令人难以理解之事也。
复次,一切佛弟子,若有从余修学而轻易得证阿赖耶识心体者,或者早年从余明闻阿赖耶识心体所在,而欠缺亲自体验观行之人,务必谨言慎行,莫将阿赖耶识心体所在之密意泄露,以免害人重堕如是心疑而谤正法之过失中,自己已曾如是受害、今又难以放下面子而作公开忏悔故;若真是有慈有悲之人,万勿再令他人重受如是明言之害。若欲助人证悟阿赖耶识心体者,应唯开示正确知见,将亲证之事留与学人亲自参究,令学人于因缘成熟时自己觅得,方免因无参究过程之功德受用以致退失,而复重蹈自己心疑及谤法之覆辙。能如是行,方是有慈有悲之人也!
为护诸多修习大乘般若之佛弟子故,为免密意泄露而致佛法弘传灭绝之故,应当善于保持覆护“阿赖耶识心体所在”之密意。 佛曾如是告诫:“诸比丘从今以往,于不信前勿说此经。求‘经’过者慎勿示之。于尼乾子、尼乾部众诸外道中亦勿说之。(佛子若)不恭敬渴请,亦勿为说。若违我教,亏损法事,此人则为 亏损如来。”又如契经中说:“空性随应说,不应演非处;若演于非处,甘露即为毒。”譬如甘露虽为贵重大补之物,然若喂于初生之婴儿,或能害其丧命;如是,空性甘露,要须因缘成熟之人方可令悟;若是缘未熟者,若为其人勉强说之,令其闻知此密意之后,往往能害彼人之法身慧命,乃至害其产生谤法之重罪,舍寿必下地狱,害人无数劫也!恐其难免心生疑惑而谤正法故。
杀害他人身命,虽为重罪,然而如是害人者,所害唯是一世之生命;轻泄阿赖耶识心体之密意者,则是害人心疑而谤正法,害人无量劫中堕于地狱,长劫受苦无间,难可得出。如是害人者,乃是害人最严重之行为,乃是残害众生之重罪中,最为严重之罪也!由是缘故, 佛说空性之毒害人无量世,说此害人之事非唯害人无量世,亦令佛法难可弘传,是故说为 亏损法事、亏损如来 者。
若能如是依 佛教诫、谨慎弘传正法、共同小心覆护第八识心体所在密意,不令缘未熟者知之,方是有慈有悲之人也!已经亲见平实早年滥慈悲所造成之过失故,不应复步平实早年滥慈悲而致彼等退失谤法之后尘,不应复再倾堕于平实前车之辙,而致对今佛门正法产生伤害。
以真如(阿赖耶识心体)及佛性是十方诸佛所弘正法之无上甚深密意故,乃至佛门圣者之定性声闻阿罗汉, 佛亦不为之宣说,不肯强为说之,是故 世尊曾于楞伽经中云:“此如来心阿梨耶识如来藏诸境界,一切声闻、辟支佛、诸外道等,不能分别。”以彼等尚属定性声闻种性之故。定性声闻之阿罗汉, 佛尚不为之宣说,不令其证悟般若,何况缘犹未熟之某部份定性声闻种性之出家凡夫众, 世尊岂有可能令其悟入?更何况是外道众佯作佛弟子而来盗法者?焉可令其知之?是故 弥勒菩萨开示云:“此是 佛世尊甚深密意,是故不说。”是故真如所依之阿赖耶识心所在之密意,不得广传、滥传,是故多有禅宗祖师只度得一人之后,便不再度他人悟入。
于诸经及诸论中,虽然常有明说之处,然而此等“明说”之语句,彼等未曾得值善知识而触证阿赖耶识心体者,读之仍是密意,仍然不能了知其中所说之密意;是故经论中所谓明说者,其实只是对于已悟之人而言,方是明说;对彼等仍未触证第八识心体者而言,仍非是明说者。是故已知心体所在密意之人,应当保持覆护密意,莫再犹如平实早年明说密意之害人生疑谤法,以免害人无量世。余于以前所作明说之过失,已于《护法集》书中公开发露忏悔,数年来已不作之,后亦永不复作。
吾等所谓“经中已经明说”者,其实乃是因为已经亲证阿赖耶识心体之故,读之以为明说;若未亲证之人,读之仍旧不解也!是故彼诸经论中所谓明说之经文论文等句,对彼未悟之人而言仍是密意;吾人若能谨言慎行,不对未悟之人加以解释,则不致于泄露与不应知之人也!则不致于成就 亏损法事、亏损如来 之重罪。是故,吾人悉当遵 佛懿旨,遵照 弥勒尊佛意旨,勿对未悟之人擅自加以明白之解释,更不应为人明说。否则,若因此故而致密意泄露与不应知悉之人时,将遭致公开密意及诽谤正法之事,则将使得正法从此永灭而不能弘传,则将导致正法灭尽之时机因此提早到来,是故其罪严重无比,是故因此而成为亏损如来之重罪,致令 佛之法义弘传提早灭失故。
密意若被公开而致广遭诽谤者,则彼公开指出阿赖耶识心体所在密意之人,便将罪加无数等,其果报则是辗转于十方地狱而不可出;此是 亏损法事、亏损如来 之最重罪故,此是最严重破坏正法之长劫无间地狱罪故,此是害人无量世之重业故。一切已经证悟阿赖耶识之佛弟子,于此务必谨慎,务必三思而后行,莫将平实诚挚之语视作马耳东风!此事关乎传法者自己未来无量世之果报故,是自己切身利害之所在故,亦关乎学人未来无量世之果报故,务请千万慈悲。
复次,对于学人,亦有数言郑重相告:彼等诸人曾作此主张:“大众前来我处修学正法时,我将为大众明说阿赖耶识心所在之密意,然后再为大众宣讲唯识相,令大众证得唯识性;证得唯识性时,即是证得初地真如,即成初地菩萨。不必像萧老师那样辛苦地参禅求证阿赖耶识,再把阿赖耶识心中的异生性修除,我们不须那么辛苦。”然而如是行为,其实正是揠苗助长之行为,其实正是害人之行为。余早年因犯此过失故,导致今日有彼等诸人不肯认定阿赖耶识心即是真如,是故今时头上安头,欲再别觅真如法体,因此而退失大乘无生忍,有此后患发生,自他俱皆受害。学人若无智慧,一心期望他人明说者,仍将重蹈彼等诸人后尘,明闻之后仍将不能忍于阿赖耶识心之真如性,仍将如彼诸人今时之头上安头,欲再别觅真如,仍将如彼诸人外于实相心而别求佛法。
有智之人,应当自己参究寻觅阿赖耶识心,不应求人明说;若有人欲为自己明说者,当速止其所说,当速掩耳离去。凡是听闻他人明说者,或因机锋太过明白而知阿赖耶识心所在者,般若智慧皆难以生起;由无参究之过程而导致智慧难以生起故,“悟后(应说为闻后)”便无慧力简择及进修,便于心中生疑而退失于大乘正法;乃至因此而步彼等诸人后尘,欲别觅真如,则将否定三乘菩提法体之阿赖耶识心,则成就诽谤正法之大恶业。凡此,皆因闻人明说而产生之后遗症也。是故学人万勿希求他人为己明说,务须自己参究,免受他人所害;由有参究之过程故,悟后之智慧方能源源而生,方能自行通达般若系列诸经;然后始有能力追随真善知识进修一切种智,方有可能在此一世进入初地。若不循此,别求近路,当知后遗症之可怕也!
复次,若有人欲为自己明说佛性名义者,更当掩耳速速离去,万勿好奇停留。见性之法特异明心之法故。明心之法,若是善根慧力及福德皆深厚者,明闻之后尚可藉诸经教及种种理证而补救之,摄受其人令不退失,唯除其人太过自信而不接受善知识之摄受。见性之法则不然,若于见性之缘尚未成熟之前闻之,则此世即失眼见之因缘,难可得见也!缘未熟者,谓《大般涅槃经》中 佛所说之三种条件未具足者:见性所须之定力、慧力、福德未具足。此三种中若有欠缺一种者,即不得眼见佛性。若于缘未熟前,先闻佛性名义者,则此世眼见佛性之机会便已丧失,此世再无眼见之缘也!是故,一切学人若欲亲证《大般涅槃经》中 佛所说之眼见佛性现量境界者,当谨记余如是吩咐,千万莫闻他人明说佛性名义之密意,万勿遭人 无智之慈悲 所害。
复次,今由此书之法义辨正,及拙著《八九识并存…等之过失》一文,即知彼等诸人对于唯识性与唯识相等理,对于见道之内涵,悉皆误会至极为严重之地步,乃至将唯识性与唯识相之修证内容与次第颠倒而说;而彼等今又外于真如之体阿赖耶识心,欲再别觅真如,则将成为永无亲证真如法体之虚妄想。堕于如是窘境中之后,必将另行寻觅想像中之真如,有朝一日若得亲证真如者,必成错误之证悟,则必堕于外道法中;除阿赖耶识心以外,别无真如可证故。是故于此奉劝一切学人,应须建立正知正见,应须亲近真善知识,应须自己一步一步稳健前进,千万不可希求一蹴而几、不劳而获,以免种种过患踵继而生;过患踵继而生之时,却又误以为自己所说、所修、所行皆是正修行,误将破坏正法、学外道法诸行,错认为皆是护持正法,则是其情可悯而其行也愚之人也!
复次,彼等今既否定阿赖耶识心,又说佛性不可能眼见,则是亦无见性之法可以助人;复又误会唯识性相…等法理如是严重,则学人随彼修学,纵使真得“明心”,“悟后”将欲如何进修唯识一切种智?已可预知彼等所教授之唯识一切种智诸法,必将是牛头以逗马嘴故,必将成为法义内涵错误、而且是道次第混乱之法,学之何益?有智学人于此当自深思,莫令自己成为受害人。平实今谨作此诚挚之言,唯愿今时后世一切学人,千万忆持此意。
复有经云:【【迦叶!又有八法‘覆’沙门行,何等八?一者不敬顺师长,二、不尊敬法,三、不善思惟,四、所未闻法闻已诽谤,五、闻无众生无我无命无人法已、心生惊畏,六、闻一切行本来无生已,而解有为法,不解无为法;七、闻说次第法已、堕大深处,八、闻一切法无生无性无出已,而心迷没。迦叶!是名八法覆于沙门行。如是八法,出家沙门应当远离。[0640b21前]】】
今者余仍本于以往所持见解:不与诸方大师和稀泥,亦不遮藏同修会中之家丑,事事公开,令天下人皆知,绝不顾虑个人及同修会之面子与形象等问题。要因如是公开而不覆藏之坦荡心行,方能永免或减少后患故,方能消除今时未来同修会中少数人之不正心态故。因此之故,遂有此一书籍公开答覆辨正,及部份事相之略作披露,昭告于今时天下人,亦留下蛛丝马迹与未来世之中国佛教历史研究学者。
如今此书既已完稿,且将私意挚诚,作此数言,以为圆满长跋之言,非唯警醒心存瞋恨之师:“致有今日被平实破斥错误法义之果报者,咎由自己之恣意否定平实正法所致。或者太过大胆,擅自曲解经论而否定正法所致。或者大胆改以外道法、恶取空之法,取代佛教正法所致。”亦举彼等退失之人所说邪谬之言,以示今时后世诸多学人与诸大师,令作前车之监,后时可免复堕画蛇添足之第九识过失,而免招致严重不可爱之长劫异熟果报。
苟能如是,则后世及后后世中,可免复生八九识并存等过失言论,可免复作“否定阿赖耶识”之破法言论,则佛教正法从此永安,则诸佛子从此永安;唯除有人不畏无量世之长劫地狱尤重纯苦重罪,因于私心慢心而转生瞋恨,不肯依 佛所说善为守护密意,故意造作 亏损法事、亏损如来 之大恶业,而将识体所在之密意公开披露,或故意否定阿赖耶识心体。苟能达成此旨,则余月来之辛劳直书者,功不唐捐也! 今于跋末,谨对来函之“求教后学”,再致甚深之谢意与敬意!由 大德来函之故,方能成就如是大功德故! 谨此
祈 愿:
世尊大慈大悲加持众佛子,令得早日觉醒,速谋灭除重罪之行!
再 愿:
佛门四众弟子,因此辨正皆获法益;早证菩提,普得不退!
佛子 平 实 谨跋
公元2003/4/19于喧嚣居 p349-397
(原标题:20 第十五答)
问:【【四、要把阿赖耶识中有漏有为法种子,修到无漏无为法,才能证到真如唯识性。阿赖耶识性需要靠修行来修除,真如(彼等诸人此句所说真如乃是指初地真如)则是靠证知。】】
答:此一说法,乃是不懂唯识增上慧学之人所说者,乃是一知半解之错误知见者所说之语,岂堪为人师表?乃竟以如是邪见而修,更以如是邪见而传与随学之四众弟子,贻误众生,其过大矣! 所以者何?谓彼所说“阿赖耶识中之有漏有为法种子”一语,已经道尽法界之实相了也!而彼等说者竟不能知此一句语中之实相意旨,竟然继续否定阿赖耶识心体,妄说为生灭法;如是之人,何有智慧而可说向他人? 何以故?谓若非是实相心,则绝对不可能是受熏持种、含藏有漏法种之心也! 若是能藏有漏法种之心,则必定亦是能摄藏无漏法种之心也, 佛说有漏无漏法种皆由同一心所执持故, 佛与诸菩萨不曾说由二心分别执持有漏与无漏法种故, 佛不曾别设一心专持无漏法种故, 佛不曾别设一心专作圆成实性之体而不含摄依他起与遍计执性故, 佛亦不曾别设一心专显真如性而不持有漏性诸法故。彼等如是传言主张:圆成实性方是真如理体,圆成实性无有染污,唯有绝对清净之真如方是圆成实,唯有绝对不变易之法方是圆成实,方是真如;真如是从因地开始就已经永不变易者,同修会所证的阿赖耶识心体,却是含藏著有漏法种者,却是可以变成异熟识、无垢识者,要到佛地方才不变;因为不是本来不变,所以不是正法。
此等诸人,即是永明延寿所斥之人:“明知天亲亦用如来藏而成识体,但后释论之人 唯立不变 ,则过归后人。(宗镜录卷五)”今者彼等亦复如是,同堕古来错悟者 唯立不变 之过失中,全违 世亲菩萨唯识30颂等法,永明将此过失归于彼等 唯立不变 之人,终不归过于 天亲菩萨,终不归过于余所说“函盖变与不变等正确圆满之法”。而圆成实性却非彼等所说之理,彼等所解释之圆成实者,全违《解深密经》所说,全违成论所说,今不重赘。
若是能具足摄藏一切有漏与无漏法种之心,则必定是实相心也,诸经诸论中皆以众多篇幅说明“实相心同时含藏有漏及无漏等一切法种”之道理,是故说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也。彼等诸人如是否定阿赖耶识心之一句语中,其实已经道尽正理:执藏有漏法种之阿赖耶识即是实相心。 佛于诸经中说执藏有漏法种之阿赖耶识心,同时亦是执藏一切无漏法种之心故。此一正理之本质,其实正是支持彼自己所反对之阿赖耶识之法性也!正已指出阿赖耶识方是实相心也!可怜彼等诸人自己说已,却未曾知晓如是正理,犹自放言否定阿赖耶识心,岂是愚痴一语便可道尽者?
复次,【初地真如】当如何修证?彼等号称未来可能有法能证【初地真如】之人,皆不可不知也! 随彼诸人修学之四众弟子,于此【初地真如】修证之法,亦应知之也!
彼等舍我而去以后,不断指斥我法有误者,自称有法能证【初地真如】,初时亦以言语显示彼已亲证初地真如,后因余之破斥,则改谓人曰:“我今虽犹未证初地真如,但我会努力修证,今后半年、一年之中,我将努力修证之。”意谓半年一年之后便“有可能”亲证之。然而余闻此语已,又于每周讲经之时渐次举诸教证及理证,破斥其说之谬;彼辗转闻之,即随后改言:“须要一大阿僧祇劫以后方能证得初地真如”,由是缘故,我说随彼修学之四众等人,于此【初地真如】修证之理,亦应知之也!谓彼至今仍然不知【初地真如】应如何证故,彼今所说未来能证【初地真如】之理,根本邪谬而永无可能亲证故,则必将永无助彼四众学人亲证之时也。
【初地真如】当如何证?答曰:要依经中 佛语所说之理而证,不可否定阿赖耶识之后复欲求证【初地真如】也!阿赖耶识心体即是未来【初地真如】之体故,离阿赖耶识心体即无未来之【初地真如】可证故,初地菩萨之【遍行真如】仍是阿赖耶识故,其理如是:
证知阿赖耶识心体后,修除所知障中分别所生之异生性种子、修除凡夫性,进修道种智而得发起五分法身(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此唯是初发,未及十分之一,未具足初地之遍行真如),然后在佛前真实熏发十无尽愿,具足圆满此等条件之时,即已转此阿赖耶识心体成为 初地真如,增名为遍行真如,仍名阿赖耶识,是名初地之入地心也;如是初地心【初地真如】,仍是阿赖耶识也,要至七地满心位以后,方得改名为异熟识也。
此一过程之完成者:若能精进如实履行、夙夜匪懈地破斥邪说、护持正法,不与诸方以常见法取代正法之大师和稀泥,如是精进救护一切学人“回向远离众生相”者,则能具足初回向位功德;若能继续精进弘传正法救护众生,并努力进修道种智、修除性障而不懈怠者,久后即能得 佛加持,一世即可进入初地之入地心中,其第八识虽仍名为阿赖耶识,然因已发圣性而起清净意乐、已证初分道种智、已证增上意乐,说名为证发心,说名亲证初地真如,此时之阿赖耶识心体增一名称:遍行真如。如是正确而迅速的证得【初地真如】,乃至后时复又得 佛加持而继续前进,身证犹如镜像现观而成满地心、身证犹如光影现观而成二地满心,一世成就初地二地满心功德,即名楞伽所说“得 佛加持”者,即名解深密所说“超劫精进”者。
或是菩萨久劫修行,累积功德,至此世中成就护持正法大功德,复又蒙 佛加持,超劫而证,成满初地或二地心而入三地心中……等。若不得 佛加持者,则须几近一大阿僧祇劫,次第历经23心位已,方得进入初地心中。如是二种依教依法修行者,方是真正亲证【初地真如】之行门也! 若能如是超劫而进之人,必定皆是守正不阿之人,皆是唯欲护持正法,而不顾身命、不和稀泥之人;皆是心性梗直,不考虑自己之世间名声利益者;皆是不乐夤缘诸方大师,不乐与诸方大师邪见和稀泥,不欲在此事上获得世间利益者,方有可能得 佛加持而超劫精进。
若人执著出家之身分,一心欲与诸方大师邪见和稀泥,执著“身穿僧衣之大法师即是自家人”,而不顾彼诸大法师破坏 佛所传正法之事实者,则成我见者,则是堕在身分之执著上,名为“我见尚未断尽者、不肯实事求是者”;由此我见及不肯实事求是之故,执著自己出家僧宝之身分,生起“同是出家僧宝身分”之想,是故明知诸方大法师之法义邪谬、误导众生而又暗中不断抵制 佛之正法,却因表相身分之相同而曲意维护之,不肯正视彼大法师之诽谤 佛之正法、抵制 佛之正法之事实,不肯为所应为、以护 佛之正法,乃是情执深重之人,非是愿意为 世尊正法久住而努力之人,焉有可能得 佛加持而超劫精进?
如是之人欲证【初地真如】者,必须整整一大阿僧祇劫,方能得证。其下焉者,乃至一大阿僧祇劫之后,仍在凡夫位中,仍未修除异生性:由因善知识破斥诸方出家在家大师之诽谤正法故,见已心生不忍,起而诽谤及抵制善知识所弘 佛之正法,舍寿后下堕地狱,沦转三途;久后辗转得生人间,又因如是习气种子未除故,再遇善知识破斥诸方大师之抵制正法等事,又起瞋心再谤善知识所弘正法,复又下堕。如是轮转不停,尚且难入十住位中,尚且难住七住位中安忍不退,何况能再进修而证【初地真如】?
由此缘故,说诸学人欲证【初地真如】者,必须断尽我见,必须断尽对自己出家身分之执著,必须断尽一己身分之私,然后为 佛之正法弘传,夙夜匪懈,全力护持;不为一己之私而夤缘诸方大师,不生“自己同为出家僧宝身分”之想,乃至不生一己“身命贵重”之想,精进为护正法而作,方有可能得 佛加持,在一世中超劫精进而入初地等。(注:异生性者,谓尚在十住位中,其阿赖耶识中仍含藏邪见种子--即是所知障中分别所生异生性种子--尚未全部修除,致令有时因于邪见而破坏正法,造作堕落三恶道之业行,却自以为是在弘扬正法、护持正法。亦如十住位中菩萨,尚有种种法性应修应学,故是习种性人;亦因仍有俱生之瞋慢种子现行,因于瞋慢而造作诽谤善知识及正法之行为。如是身口意行,皆导致其舍寿后堕落三恶道中,成为异生;由于第八识中尚有如是异生性之种子,故名异生性。第八识中若无此种子者,则是已除异生性者,则是进入十行位中,开始发起菩萨性者,是名性种性人。明心之人若不于此痛下功夫以求断此异生性者,后因瞋慢或邪见故,或因二者兼具故,仍将因之谤法及谤贤圣,舍寿后成为异生。如是退转于阿赖耶识心体之后,欲再别觅真如者,便如《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十劫之中无恶不作。明心者唯在七住位故,见性者唯在十住位故,尚是习种性人故,异生性尚未修除故;虽然亲证真如,尚未确实转依故,未入初行位中发起菩萨性故。)
如是精进护持 佛之正法,戮力弘扬 佛之正法,绝不考虑自己之名声与身命,然后方有可能得 佛加持,而在一世之中得证【初地真如】--遍行真如,若不如是,终此一生必无其分。若欲故作人情予诸方大师,不肯如是拚命为 佛正法而护持、而破邪显正、而救护众生皆归正道,却欲无因无缘而纯依研究经论,在一世之中超劫精进者,绝无可能也! 此为一切欲在一世之中得证【初地真如】--遍行真如者,所不能不知之真相与事实。
如是精进少障之人,复又进修而除二障随眠,次第进修、地地增上之后,始入八地,其【初地真如阿赖耶识】至此已舍阿赖耶名,改名异熟识,转名【不增减真如】,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仍是异熟识所摄。若继续精进修行净尽二障随眠之后,便得转名佛地真如,改名无垢识,仍是因地时之阿赖耶识心体,非是别有另一真如心体,亦非别有他法可名佛地真如心体也。此乃一切唯识系之大乘经论所共宣说者。彼等今既不信如是 佛言祖语,则彼等所说之法,尚可谓之为佛法耶?
彼等如今否定【初地真如】心体之阿赖耶识,外于阿赖耶识心体而欲别觅【初地真如】者,终不可得。如是心行,便如愚人舍弃真正之黄金金块,亦复不肯施工于金块而打造金龙,而欲在舍弃金块、在否定真正黄金、不在金块上施工之状况下,平白获得黄金造成之金龙,如是之人,非愚即痴,焉能助人亲证【初地真如】?
复次,【初地真如】之证知者,要依阿赖耶识心体之真如性而现观之,然后进断异生性、进修道种智……等,方能成就,绝非如彼所说:“外于阿赖耶识、上于阿赖耶识而别有真如可证知”也!亦非如彼所说:“阿赖耶识中含藏著真如,阿赖耶识以真如为体,阿赖耶识是真如之性用;只要亲证真如,便可立刻成为初地菩萨。”所以者何?如前347页…等依经依论所言:“亲证阿赖耶识时即名真见道故,亲证阿赖耶识时即名亲证真如之体故;初地真如心体即是第七住位真见道时所证得之阿赖耶识心体故,依此真见道所得之根本智而进修后得智,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及遍计执性等,方能继续前进修除十住位中之异生性,转进十行位中进修,于十行位断尽异生性,满足菩萨性而成为性种性;又进入初回向位中救护众生皆入正法,破斥邪说而显正义,满足初回向位如是广大功德已,方有资粮能入第二回向位,方能迈向十回向位中进修,方能发起道种性,直至十回向位具足道种性而成为修道性,然后熏发十无尽愿而进入初地之入地心时,名为圣种性,此时之阿赖耶识方得名为【初地真如】。”此即是十真如中之初地遍行真如也。是故【初地真如】当如是修,当以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为主体,进修如是相见道位中所应修习之功德,而后方能成为【初地真如】也,不可如彼否定【初地真如】之体阿赖耶识以后,而有【初地真如】可知可证也!
诸经诸论莫不如是宣说此理,是故【初地真如】之修证,要由真见道位所证之阿赖耶识心体,净除识体中所含藏之异生性种子、进修道种智、破邪显正救护一切众生皆离众生相,如是修集功德……,修集如是等法,方能渐次转依,提升转依之层次而成就【初地真如】;如是修行者,方是亲证【初地真如】之正法也!而此初地真如兼名遍行真如,仍是阿赖耶识,非在阿赖耶识心之上别有一心可名初地真如也!
今者彼诸愚人,竟否定初地真如心体之阿赖耶识,否定阿赖耶识而欲别觅另一真如心体,谓之为愚迷之人,谁曰不宜? 如是愚迷之人,如是昧于【初地真如】正理之人,竟能教授佛门四众弟子修证【初地真如】之法,竟倡言能教他人亲证初地道种智,古往今来,乃至未来无量世中,皆不可能有也!三世诸 佛皆不能如是故,三世诸 佛皆必同一说法:由真见道所证之阿赖耶识心体,净除染污种子及进修而转成初地真如。如是方能符合诸经诸论 佛语及 菩萨语也!
如前所举《成唯识论》诸多言句之中,已经分明宣示:真如即是阿赖耶识之真实性,真如即是阿赖耶识自体之所显性,真如即是假名施设之法,真如非有真实体性,真如依阿赖耶识心体而显示。上来举诸教证历历分明,智者读已即知,无庸重述,以免厌烦。
复次,证真如之真实义,学人亦应知之:证真如者,乃是亲证阿赖耶识时,即能现观阿赖耶识之真如性,即名之为证真如。由于此因地真如尚有杂染种子,未除异生性等杂染,故名流转真如、邪行真如……等真如名。既如是,当知阿赖耶识心体即是真如之理体,当知真如实以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示之真如性而为其体,是故 佛说流转真如、邪行真如、正行真如……等名,是故若有人言真如心者,当知即是阿赖耶识心自体,彼等何可否定阿赖耶识心之后,欲再别觅真如心体?便如愚人弃舍黄金之体而欲觅得金龙一般,愚不可及也!
由是故说:彼等诸人久后仍须回归阿赖耶识心体而修、而进,将来必定不得不回归阿赖耶识心体而修、而进。唯除不再修证大乘法要,改为唯修解脱道之法。然而改修解脱道之后,仍然不能推翻或否定阿赖耶识心体也!二乘解脱道之涅槃实际者,仍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改名之异熟识心体故。兹先预记于此,一切大师与学人皆可拭目以待,久后必证余言之不虚也!
譬如成论开示云:【真如是心真实性故。】 又开示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0039c27]】 亦如成论卷二之开示:真如无作用,真如无为非是定有;真如从阿赖耶识变显,依阿赖耶识心体而假名施设为有真如;依阿赖耶识自体之清净法性,假名施设为有真如;真如亦是假施设名,非有实体。如是,真如乃是阿赖耶识之所显性,依附阿赖耶识心体而有而显,是故真如本无实体,故无作用;既是无实体法、无作用法,焉有可能是实体法、有作用法之阿赖耶识之所依本体?能生阿赖耶心体之真如岂可无作用如成论所说?而彼等诸人竟不能了知此一真理,岂非世间 颠倒极成 之邪思?
复次,譬如前举成论所说:【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此句通达位指明心时之真见道位。通达位一名亦含摄真见道位与相见道位故,通达位亦名见道位故;见道一名亦指通达位故,见道一名函盖真见道与相见道故,详见成论前后所说)。】 【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 【在加行位伏除能取所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 【二、通达转,谓通达位。由见道力通达真如(凭藉真见道与相见道之功德力,通达初地真如),断分别生二障粗重(即是断除分别所生--意识相应--之烦恼障现行,断除意识分别所生之所知障),证得一分真实转依(断一分烦恼障及所知障故,名为证得一分真实转依--完成一分转依阿赖耶识之真如性,由此缘故说为初地真如。此初地真如仍是阿赖耶识心体)。】 【真如亦是识之实性(真如亦是阿赖耶识之真实体性),故除识性无别有法(是故除了阿赖耶识之自体性以外,无别有法可名真如)。】 【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 【此(阿赖耶)识无始“恒、转”如流,乃至何位当究竟舍?阿罗汉位方究竟舍。谓诸圣者断烦恼障究竟尽时,名阿罗汉;尔时此识烦恼粗重永远离故,说之为舍。……然阿罗汉断此识中烦恼粗重究竟尽故,不复执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由斯永失阿赖耶名,说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改名异熟识)。】 【然此见道,略说有二:一、真见道……。二、相见道,此复有二:一、…。二、…。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 【七地以前犹有俱生我见爱等,执藏此识为自内我,如何已舍阿赖耶名?(七地以前仍有一分故意所留之思惑未断尽,故其真如理体仍旧名为阿赖耶识,要到八地心时方才改名为异熟识。)】
由上所举成论依经中 佛意而说者,即知亲证阿赖耶识时,即是证真如也!但却只是第七住位之真如。然而初地之第八识真如理体仍是阿赖耶识故,乃至七地时之真如仍是以阿赖耶识为体故,阿赖耶识心体即是真如之体故,离阿赖耶识自体即无真如故,真如是阿赖耶识自体之所显性故,成论说真如是阿赖耶识之真实性故,成论说真如亦是假施设名故。是故,【初地真如】亦名遍行真如,仍是阿赖耶识心,不可如彼等愚人否定阿赖耶识而后欲再别觅真如也!否定阿赖耶识之后,欲再别觅真如者,必将永无取证之日:穷劫苦寻,终将不得。则于此后之长劫中,便因否定真如本体之阿赖耶识心体以后,顿成旷野孤露,无所依靠,不久消殒,说为可怜悯者。
所以者何?一切真悟阿赖耶识之人,依 佛语及菩萨论,转依此阿赖耶识而能生忍、而不退转之后,即可依此阿赖耶识而进修相见道诸法,便能进断分别所生之二障烦恼,使其阿赖耶识成为【初地真如】。若不如是,心生疑惑而否定所证阿赖耶识者,于否定之时即成退失于大乘无生忍者,即失“无明种子及无漏法种所依”之心体,即须重觅想像中之【初地真如】;则将永劫长处无明长夜之中,成为正法中之旷野孤露、长劫无依之人,茫无所依、茫无所证,诚为最可怜悯之人也!阿赖耶识以外即无真如可证得故,阿赖耶识即是一切法所依之本体故,除此别无任何最终、最究竟之法故。
复次,真见道时所谓之【证真如】者,即是亲证阿赖耶识之后,现观阿赖耶识心体之真如性也!如是证者,方可名为证真如也!《成唯识论》前后所说,皆如是一以贯之,极为明确:皆说亲证阿赖耶识心体之时即是真见道,即是根本智,即是证真如,初照真如之理体阿赖耶识心体故。如上所举成论文句皆已如是明言也,自是彼等不能全盘贯通经论真意,因余明告而缺乏参究之体验故,事后又不观行而专作经论研究故,复因他人著作之邪说所迷惑故,乃成为处处断章取义,自生误会之人;便于已证真如之时,否定自己从善知识处所证之真如,欲再别证真如之法、之境界。如斯等人,便如愚人觅得黄金之时,由邪教导故,否定自己已经觅得之黄金,外于真金而欲别觅黄金;说为愚人,谁曰不宜? 彼等诸人亦复如是,亲证真如心体已,却自否认所证阿赖耶识心体,说为非真如,却来否定亲从善知识所悟之阿赖耶识心体,妄说阿赖耶识不是真如,妄说阿赖耶识心体为生灭法;愚痴无智至此,诚可怜悯也! 有智之人,不可效彼愚人:否定阿赖耶识之后,复欲别觅真如。否则即成心外求法之邪见,即成外道见, 佛说真如是阿赖耶识心体之所显性故,诸菩萨论中亦皆如是说故。
复次,彼等所言:《应该证得【初地真如】时,方是真见道;证得初地真如时,一悟即至初地。》然而此等说法,乃是妄说,根本误解【初地真如】之真实意也!是故彼等必将永无亲证初地真如之时也! 余闻彼诸随学四众弟子如是传说已,随后引教及据理而双破之,是故彼等随后改口称说自己尚未亲证【初地真如】,向大众称言:“我将努力半年、一年之后,希望可以亲证初地真如,而后教导大家。”如是之语,其实皆成空话,绝无实义,所以者何?此谓证得【初地真如】者,本是亲证阿赖耶识心,本是依阿赖耶识而修除识体中所含藏之异生性种子,本是依阿赖耶识之相见道诸法而修行成为【初地真如】者,除此无别真如故,初地菩萨之真如仍是阿赖耶识心故,初地真如实即初地阿赖耶识之真实性故。
所谓【初地真如】者,乃是经由七住位之实证阿赖耶识而现观其真如性以后,依阿赖耶识而进修相见道位之种种观行,通达初地入地心所须之道种智;并须修除异生性种子--永远不会再有误谤正法及误谤贤圣之习气种子;永伏性障如阿罗汉--永远伏除瞋慢之现行如阿罗汉;再经多时多劫熏发十无尽愿,方得满足初地心;此时即名阿赖耶识为【初地真如】,五分法身之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所有功德皆已初步生起,由是缘故说名证得一分真如,如是名为证得【初地真如】,即是十真如中之初地真如,是名遍行真如,仍是阿赖耶识也,仍未脱离阿赖耶识名也。
彼等不解佛菩提,不具道种智,受他人邪见著作及言说之影响,又因误会经论中之真实意,便因信不具足故,不信阿赖耶识能如是轻易证得(其实是因善知识之助益方能轻易证得,非是自己苦参所能证得),不信自己轻易证得之阿赖耶识心体即是真如之体,便误会阿赖耶识心体之外别有玄妙之真如心体,误以为阿赖耶识之上、之外,别有所依之玄妙心体真如,执著论文经文中所说真如一名,执言取义,妄谓真如必是另一心体,必是阿赖耶识之所依心、所依法;既如是,则堕第九识之种种过失中,若真如是阿赖耶识之本体者,必是第九识故,如是真如之本质即是第九识故;此乃理证上之极成,乃是事实,不因彼等不说真如为第九识,便非第九识也! 彼说真如出生阿赖耶识故,彼说阿赖耶识是真如之性用故,然而 佛与诸菩萨皆说阿赖耶识是心体而非他法之性用故。
如斯等人,乃是执言取义之人,乃是严重误会佛菩提,严重误会法界实相之人也!由此故说彼等乃是头上安头、画蛇添足,不能忍于“阿赖耶识本来无生”,是故否定阿赖耶识已,欲再别觅阿赖耶识之所依心体,则已退失于大乘无生忍之“阿赖耶识本来无生”者,则是已失大乘无生忍之凡夫也!虽然彼等诸人今时同皆自以为是增上进修,其实却不能免除下堕之实质也!若不能忍于阿赖耶识之本来无生而失其无生忍者,若欲于真实心、根本识阿赖耶之真如性以外别觅真如者,唯有返堕离念灵知意识心体,或堕惟觉法师所堕之意根----处处作主之末那识----然而此等皆非真如。故说阿赖耶识心以外,无别真如可证。
是故彼等今时否定阿赖耶识心以后,欲再别觅真如者,将永无可证之日,假使彼等后来引用古时错悟祖师所说之离念灵知心作为真心,或引用今时错悟之人所提倡之离念灵知心,作为真如心体者,余绝不作诧异之想;否定阿赖耶识之后,唯有离念灵知之意识心,可作为凭藉故。然而离念灵知心夜夜间断,闷绝必断,非如佛地真如无垢识之恒时常不间断,并且恒时常不间断的与五别境心所法相应运作,无有眠梦等法,非如离念灵知之常常间断、夜夜间断也!故说离念灵知绝非真实心也!复次,离念灵知正当现起之时,时时与五种别境、四不定及瞋慢…等心所法相应而转,乃是意识心也!因地真心从来唯以五遍行心所法相应而转故,佛地真如心(无垢识)从来不与瞋慢及不定等心所法相应而转故,离念灵知则与瞋慢及不定等心所法相应而转故。此谓彼等否定阿赖耶识之后,若不忏悔而回归阿赖耶识心者,则唯有返堕意识或意根之中,则以后久时求证阿赖耶识心以外之真如而求不可得之后,必将主张离念灵知心即是初地真如,则堕于常见外道见中;若不如是,则唯有维持现在妄想之真如一法,而永无实证真如之日;除此以外,无别余途,更无别法可修证故。
由如上所说内涵与次第,以阿赖耶识为法体,进修相见道位种种行门而得满足时,说为证得【初地真如】,说为证得初地入地心,说为实证阿赖耶识遍行于诸根、诸识、诸尘,故其阿赖耶识于此位中即得兼名遍行真如,是名【初地真如】,仍是以阿赖耶识心为体;除此以外,无别【初地真如】可证;除了转依阿赖耶识而进修相见道位之种种行门以外,无别有法可证【初地真如】。由此正理,即可了知彼等所说“阿赖耶识性需要靠修行来修除,(初地之)真如则是靠证知”,乃是妄说法者,乃是不解佛法真意者,非唯违教,亦复悖理。所以者何?谓彼等所欲亲证之初地真如心体者,必须于七住位中亲证阿赖耶识心体之后,不否定阿赖耶识心,并以阿赖耶识心为法体,进修相见道位等法,次第通达之后,方能成为初地真如也,初地真如仍是阿赖耶识心之所显性故,初地真如仍然是以阿赖耶识心为所依体故。是故初地真如非是一念之间所可证得者,要由七住心所证之阿赖耶识心转进,历经23心之后而证之,焉可如彼妄想所说之一念之间证知?真乃无智之人也!
复次,阿赖耶识心之真如性,乃是本来如是,虽然因地时其心体含藏杂染种子无明等法,然于一切有漏有为法中配合运作之时,却恒显其清净自性,不于六尘万法而起贪厌;此性本来如是,犹如黄金本性清净,非因修有,故名本来性净涅槃。是故吾人若得亲证阿赖耶识心者,便得现前领受真如,现前领受涅槃实际,不须别作触证真如之事修或理证,否则即成不断我见之人,即成不能忍于阿赖耶识心之真如性者,即成头上安头之邪见,名为“于大乘般若不能得忍”。衡于唯识诸经诸论中 佛语 菩萨语所说者,莫非如是,无人能推翻之,而彼等诸人今日竟因事相上之不满而大胆推翻之。
复次,阿赖耶识体恒常住,而离见闻觉知,故名“恒、而不审”,此乃一切精研唯识学之专家所共认者,彼等诸人前曾为众宣说 玄奘菩萨之八识规矩颂时,应已亲自为众解说之,如今云何却不肯承认之?却不肯承认其恒?却又自创学说,妄说阿赖耶识体是生灭,岂但全违圣教?亦违自己以前为众所说《八识规矩颂》之正理,更违亲证阿赖耶识者现观之理证境界,复与彼所举证《起信论》一心二门“不生灭之如来藏与生灭之种子流注,具此一心二门名为阿赖耶识”之说严重相违,违背教证,焉可谓是正说?
彼等法首,后来又对我正觉同修会中之已证阿赖耶识者作如是言说:“真如应是能完全作主者,所以亲证真如之后,若遇刀割色身生痛时,应能以真如作主而令色身不痛,证得如是境界者方可名为证真如者。你们同修会既说已证真如,你能教他不痛吗?”如是邪见妄想,绝非佛法,过失极多故,智者若闻此语时,必定同皆忍俊不住、噗而笑之。有智之人,衡于佛教历史事实,衡于一切种智妙义,即可了知其见虚妄;而彼座下随学之四众法师居士,竟然愚痴无智,不能简择其过,全面信受其说,令人深觉诧异!是故彼之否定阿赖耶识心体,说为生灭法者,实有大过,实已成为破坏正法之大恶行也!
譬如成论云:【余部经中亦密意说阿赖耶识有别自性,谓大众部阿笈摩中密意说此名根本识,是眼识等所依止故,譬如树根是茎等本。 [0015a18]】 又云:【论曰:根本识者阿陀那识,染净诸识生根本故。[0037a17]】 既说阿赖耶识有其别异于他识之自性,而非想像之法;又谓阿赖耶识是根本识,犹如茎叶之根而为万法之根源;乃至彼等诸人之身根、觉知心、六位51心所法之贪瞋、六无为之真如体性……等法,悉由常住不坏之阿赖耶识心体所含藏之种子而出生、而配合94法所显示者,焉可说阿赖耶识为生灭法?能生万法之心体若非是常住者,则无可能是能生万法之心也!若非常住之心,则彼心灭已,尚有何种功德能生万法乎?莫非彼等认为:无法能生万法乎?
是故,能生万法之心体必是常住法,常住法者,其体不应是生灭性也!今者诸经 佛语,诸论 菩萨语,皆说阿赖耶识是根本识,是万法之根源,是出生万法之心体,则知必是常住之法体,彼等诸人竟然愚痴无智而否定之,违教亦复悖理,岂是有智之人? 无智之人云何能指导他人修证无上甚深之佛菩提智?否定阿赖耶识之后云何能教导他人亲证【初地真如】?绝无此理也!一切有智之人,当于此思之。如是,阿赖耶识镇日为其服务,镇日流注彼等诸人之觉知心种子,心所法种子……等等,镇日不断显现其真如性,从来不曾稍时停歇,彼等竟然将此真如理体之根本识加以否定,直是数典忘祖、忘恩负义之人也!
又譬如《述记》云:【述曰:此简他宗,显离本识无别真异熟,谓若离此第八异熟识有别命根及众同分等。 等者,等取“或执别有穷生死蕴等恒时不断、相续生灭、殊胜真实异熟果体”,不可得也;即破萨婆多“命根、众同分是真异熟”,破化地部等“离此别有穷生死蕴”,大众部别有根本识,上座部分别论者“别有有分识等为胜异熟果”不可得也。返显“不离本识恒时相续、胜异熟果可得”之义。恒时之言已显相续,相续之言更何所显?恒时简间断,相续简常,故无失也。[0301b23]】
由如是《述记》中申论《成唯识论》之意,可知他宗所言:“于此阿赖耶根本识之上,离此阿赖耶识心体,别有真如、穷生死蕴、根本识,可为恒时相续不断殊胜真实之异熟果识”者,皆不可得,皆非正理。由述记中如是一文,可知阿赖耶识即是万法根本,真如亦摄在万法之内,乃是阿赖耶识心体之所显性,万不可外于此识别立他法作为真如,万不可颠倒建立真如为阿赖耶识之体也!万法皆以阿赖耶识心体为主体故,真如亦是百法等万法所摄故,而且是四位94法所显示之枝末法故。然而彼等诸人于此圣教正理,竟能否定之,竟能执言取义而别立一法作为阿赖耶根本识之所依心体,将完整之佛菩提道法义加以肢解,使其杂乱无章,则必成就破法重罪,耽误学人道业,真乃胆大妄为也!
述记复言:【述曰:依止 根本识 者,此句(非唯通意根,亦)通下第六识,二俱依止第八识故,显其共依。然依止有二:一、依种子第八识,即是因缘亲依,达磨经中“无始时来界”也;二、依现行第八,即是增上缘依,即达磨经中“一切法等依”也。言六转识皆依本识“种子、现行”而得现起。五十一说:“由有阿赖耶识故执受五根”,乃至“由有此识故得有末那”,第六意识依之而转等是也。[0475b13]】阿赖耶识既是根本识,既是能生万法之根本识,则是一切法所依,是故阿毗达磨经之颂中说为“一切法等依”。既是一切法等之所依体,则是一切法之根本,焉有可能如彼所说之以他法为体?
复次,佛法之旨,必有 最初识 与 最终识 之理;若人违于最初识与最终识之理,必成画蛇添足之举,则成“误认所添蛇足为蛇之本体”之愚人也。是故,佛法中所说众生心者,至多唯有八识心王,不可别有九识、十识之说也! 佛说心者 广说有八种识 ,而不别立九识、十识故。 如是八识心王之法,古时已经有人怀疑不信,认为别有第九识、第十识,为阿赖耶识之所依体。然而是说错误,其过极多,非唯违背理证,亦违教证;由是缘故,唐时 玄奘大师不惜违背专制皇帝之意,干冒生死,私自亲往天竺求法;千里迢迢,历尽风霜雪雨种种苦楚;后来确实亲证而通达其理之后,乃楷定为八识心王,楷定阿赖耶识心体为一切世间与出世间万法之主体识,别无所依心识或法体,亦别无余识可知可证,更于成论中明说:真如亦是假名施设,真如乃是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之真实性。
如是楷定八识心王之后,乃遍历天竺诸国,求见诸国国王,请求召开法义辨正无遮大会,提出“真唯识量”之主张,破尽当时天竺一切法师谬法;如是正本清源、澄清法义,当时少有人敢出面提出辨正者,故令当时天竺佛教普得回归正法,大为复兴。后时回唐,亦于国都长安城门高悬“真唯识量”四个大字,接受任何法师前来要求召开法义辨正无遮大会之请求,随时准备与一切宗派法师作公开之法义辨正;然而终其一生,无人敢来辨正。千余年后之今时,彼等否定阿赖耶识心等诸人,再提出阿赖耶识之所依本体真如之说法,本质仍是第九识,不因彼不以第九识之名而说,便非第九识也!如今彼等诸人主张:“真如能生阿赖耶识。真如出生阿赖耶识之性用。”所说所行,仍只是古人九识、十识主张之余绪罢了,了无新意。彼等今日所说所作之事,只是重炒月溪法师与错悟之古人所遗留之冷饭罢了,只是强词夺理,将八九识硬拗为同一个第八识,并无新创之观念。
若人开悟明心之后,不能于阿赖耶识而得安忍者,本质皆因善知识太过慈悲,令其悟得太过容易所致;亦因自身于悟后不肯如实补作观行之功夫,唯作经论研究之事,是故缺乏观行体验之过程与内涵,因此不能安忍于阿赖耶识心体,便起疑心,便欲别觅更高、更胜、更玄妙之法,作为轻易所悟得之阿赖耶识心体之所依法。然而如是作为,有大过失:谓若彼等今时既能如是,则其所“度”弟子,将来 设使 因彼真有妙法能令弟子亲证阿赖耶识所依之真如体者;其弟子将来亦将因此缘故而效行之,再度否定其法,更欲别觅“阿赖耶识所依真如”之所依体;后后时亦将再度有人欲再别觅真如之所依体再所依体,如是代代转增一法为体,终至辗转无穷,则将永无亲证究竟佛法之时也!是名辗转无穷之过,成为虚妄法,非是实相法,实相法必离辗转无穷之过失故;能离辗转无穷之过失者,方是真正之佛菩提道故。
若有辗转无穷之过失者,彼法即非真正佛法,永无究竟终证之时故,永无成佛之时故,亦将成就“ 释迦世尊尚未成佛”之诬谤故, 世尊未曾说第八识阿赖耶别有所依之体故, 世尊于诸经中皆说阿赖耶识无始本有,性如金刚永不坏灭故。若有人作此主张:“经论中曾说阿赖耶识别有所依之真如体”,则彼所说者皆是误解经论旨意之言,如此书中前来诸多教证理证所破。而彼诸人欲再别觅阿赖耶识之所依体,定名为真如者,其体终不可得,阿赖耶识心体真是 最初识 故,亦是 最终识 故, 佛说此阿赖耶识心无始劫来本自存在故,亦说永无舍时故,亦说此识究竟转依之时成为佛地真如心体故,离此别无真如可得故,此识即是真如所依之主体识故。乃至今时彼等否定阿赖耶识等人所主张之真如,其实亦皆是阿赖耶识心体之真实性,将来彼等设或称说确实别有真如可证者,亦将只是今时所证阿赖耶识之真如性,而彼诸人皆将故弄玄虚,藉以招揽不知内情之人随其修学。
余今公开预记于此,彼等诸人必将永远不能自外于余之预记,大众可以长期拭目以待,证明今时余所预记之言非是虚言也! 是故,彼等诸人否定阿赖耶识心体之后,已成为“不能于实相心阿赖耶、异熟识生忍”之错误心行,已失无生忍,则不能说为真正开悟之人也!则非是正法行者之心行也! 唯除将来悔过,改口承认阿赖耶识心体是根本识、是万法之主体、是真如所依之本体,方能重新再有大乘之无生忍也。
今由上开举证经教之言,证明彼等所主张“阿赖耶识有所依之真如体”者,乃是妄说,乃是自意发明之说,违教亦复悖理,所说邪谬,非是正法,亦违正理。诸经诸论中皆说阿赖耶识无始本有,恒而不断,复于因地中显示本来性净涅槃,即已证明阿赖耶识乃是最初识;亦说阿赖耶识心体灭除阿赖耶识性已,改名异熟识;灭除异熟识性已,改名无垢识,即是佛地真如之无垢识;如是教证,则已显示此一识体无始本有而复恒存不断,亦说此识体最终不灭,成为佛地真如心体,即是最终识,永无舍时。如是最初识与最终识同是一心,不违楞严所说“因地心与果地觉为同一心”之理,即是法界万法之实相也!是故阿赖耶识心体,经中 佛说为“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又说“由有此识故,有涅槃证得”,已证实阿赖耶识即是最初识,亦是最终识,无余涅槃中唯是阿赖耶识(此时改名异熟识)心体故;亦已证实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皆依此阿赖耶识心体所执藏之种子而有、而建立,若离阿赖耶识心体,即无一切法可生,即无涅槃可证,即无佛法可学、可修、可证。如是 佛语菩萨语等,洵非虚言;经论中如是具言,今犹可稽。是故一切佛子当信此言,莫信余说邪见。
由此一书,对于彼等诸人误解佛法之处,依经引论,依教及理加以辨正,令众周知,得以据此修正知见,增长正见。由此书中所辨正之法义,即可了知彼等诸人乃是自行发明佛法,自行解释佛法,非唯违教,亦复悖理,所说不成。后时若再有所言说乃至出书“弘法”者,当知皆同此等书中所辨正之邪见一般,无可信受之处;唯除彼等诸人后来弃舍今时邪见之后,认同经论正义,不再以己私意乱作解释,则其所说之法,方有可能契符 佛意与菩萨意。若能契符 佛意与菩萨意者,则必契符我法,同出一门故,同源于 世尊法教故。
复次,彼等每作是言:“一切都回归经论,萧老师说的统统不算数。”然而经论之意却被彼等诸人严重错解,却被彼等擅依己意妄作解释,彼所说者已非经论之真正本意也!如今彼等所说“回归经论”之义,实非真正回归经论,而是回归彼因邪见所解释之义,已经平实举证为处处错解者,显见平实所说者方是真正依经依论之正法也!显见彼等所说者处处违背经论正义也!
复次,彼之法首,数月以来说法之时,皆不敢将彼所认定“经论所说与平实所说相违之处”加以申论,不敢明确申述何处为违,唯说余法有违经论。彼等唯敢影印经论文句,藉以指称我法错误,有时对人申述:“经论所说与萧老师所说有异,你们自己读了就知道,所以应该回归经论。”但却禁止他人将其申论之义记载成文,禁止他人转述其所申论之意旨,禁止说为其意旨,托言彼所错解经论之意皆是经论本来之义,谓人曰:“我所解释之经论意思,皆不是我自己之意思,皆是经论之意思”。然而余观彼所影印之经论中义,却处处印证余法之正确无讹,却处处证实彼诸经论乃是破斥彼等所说之邪见。
由是缘故,彼等尚不敢将私下对经论之申论落实于文字上,亦禁止随学者说与余知。如是言行,显然是心虚之行为也!真正之理,无一不可说向他人,乃至如余非唯公开申论之,非唯将所申论经文论文之意落实于文字上,更加之以梓行天下,不畏大众知之,不畏一切我所曾经得罪之大法师读之评之,更不畏彼等辨正之。正理必是可以公开申论者故,教证亦是可以公开申论者故,真理必定越辨越明故,申论正理而符佛法正义者即是理证故;是故余数月以来于讲经会上,不断催促彼等印行书籍、公开辨正法义。
复次,彼等座下随学之人,往往抗声而言:“萧老师怎可因为杨老师说阿赖耶识另有所依之本体,怎可因为法莲师说阿赖耶识是生灭法,就将他们的开悟印证加以取消?开悟之事会有‘有时开悟、有时不悟’的事情吗?太荒唐了吧?”如是抗议乃是无理之言也!有智之人,以喻得解:
譬如小儿愚痴,不解算术,师长教之:“一加一等于二,汝知否?”小儿初时不解,师长便谓之为“不懂算术。”小儿勤学之后,忽然得知,确认“一加一等于二”,师长便印证之曰:“你懂算术了。”然而后时小儿因于邪教导故,不再信受师长所教之法,坚持“一加一等于三,老师所说一加一等于二之说法不正确。”复又始终不肯与师长探讨研究修正,由是缘故,师长便取消以前所作言说,改口说言:“你如今却又不懂算术了。我以前说你懂得算术的话,今天收回。”如是收回其言,何曾有错?时空有异故,彼之见解已经有异故。
余亦如是,对学人传授正见,教其体证阿赖耶识心体所在,令彼现前领受阿赖耶识心之真如性;当学人体证之后,认定阿赖耶识心是实相心时,余则为其印证:“汝已开悟明心。”然而后时学人因他人之邪教导,或因他人邪谬著作所误导故,不复信受阿赖耶识为实相心,恣意加以否定,余则 被动回应 而收回以前之印证,说之为“退失于开悟明心之法,今已不是证悟之人。”要待后时,彼若精研经教而得全盘贯通,对阿赖耶识重新观行而确认为实相心、确认为最初识与最终识,如是重新体验,确认阿赖耶识即是真如之体,再公开忏悔之后,余将于确认彼已重新认定阿赖耶识为实相心及已公开忏悔之后,方有可能再度为其印证为悟。便如小儿忽然想通,重新确认“一加一等于二,老师说的确实没错”,舍弃“一加一等于三”之错误观念以后,师长始有可能再度言其“懂得算术”也!
余之否定其开悟明心一事,乃是 被动回应 之举:因彼否定实相心阿赖耶识之故,或因彼于最终识阿赖耶识心体之上别立一法为最终之体,余乃回应其否定之说,回应彼画蛇添足之说,取消其开悟之印证,非是主动之举。后时彼若公开忏悔以前否定阿赖耶识之坏法行为,公开承认阿赖耶识心体真是实相心以后,余将重新为其印证为开悟贤圣。若重新为其印证之后,彼又重新否定阿赖耶识者,余亦将随后再加以取消开悟之印证,重新定位彼为凡夫、外道。如是 被动回应,反覆而作重新取消及重新印证之事,如是之行绝对正当。
要因当事人之否定或确认实相心而因应之,要因当事人于大乘法体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是否得忍而因应之,不许在彼否定阿赖耶识实相心之后,继续承认其开悟之印证也!否定阿赖耶识之人,则是不能于实相心安忍之人;既退此忍,则非是证悟之贤圣故;若外于阿赖耶识心而别求真如者,即成心外求法之外道故。是故始自 世尊在世时,末至未来法灭之时,一切菩萨皆不允许印证之后便永远不变也!是故 世尊亦说有八万人退失于大乘正法,有时有诸弟子退失而不能得忍故,唯除彼等诸人重新确认阿赖耶识心之后,永远不再否定之。
譬如《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有数亿人因于闻 佛说法而悟,其后却又有八万人否定阿赖耶识,致令般若正观不能现前, 佛即说彼八万人退失佛菩提,取消其开悟之印证,说为退失般若正观者;不因前时印证彼等开悟,便永远是开悟者。所以者何?开悟之人唯是七住位尔,要待消除异生性而进入初行位之后,已生起菩萨种性之后,方有真正之位不退,是故十住位中之位不退者,要在持戒不犯、不谤正法等前提之下而说。彼等已经诽谤大乘根本法体阿赖耶识心,因此已严重犯戒者,不可说仍是位不退者, 佛说否定如来藏者即是一阐提人故,楞伽及诸经中 佛语皆说如来藏即是阿赖耶识故。 佛说若人谤法犯戒者,舍寿之后:“三贤十地之修证,一切皆失”故,如是前提不可不知。
复次,彼等既然否定余助其亲证之阿赖耶识心,妄说为生灭法,则是否定余所传授之正法者。既已否定余法,则余以前为彼等所作之开悟印证,对彼等已无实质意义,又何须在意余是否取消其印证? 若认定余法正确,是故余之印证对其未来弘法之作用极为重要,则不应否定余法,更不应妄说阿赖耶识心是生灭法。如是,彼等所思所行者,自相矛盾,岂有正义可言?
彼等若欲余为其重新印证者,则当重回我会中公开忏悔以往谤法之大过,重新确认余法正确,重新确认阿赖耶识心真是万法之根本,重新确认阿赖耶识心即是真如之体;则余绝无理由可以拒绝为彼重新印证也! 彼若不此之图,而欲余为之印证者,而希望余不取消以前对彼等之印证者,殆无可能;乃至求于 世尊,希望饬令余为其重新印证者,亦无可能, 世尊亦必无法同意彼之错误观念与行为故;彼等今时所言所行者,正是破坏 世尊正法之恶行故。
由是缘故,明心之人有退与不退差别,要在不否定正法、不破坏正法、不诽谤贤圣之前提下,方有不退可言,并非人人明心之后皆得不退。譬如《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十劫前之舍利弗尊者、王子法才,退失十劫无恶不造之后,方又成为 世尊座下弟子。亦如《大宝积经》卷77所载:“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本做何罪障,于一劫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还退失?’佛言:‘富楼那!随逐依止恶知识故,又不能广流布法故,汝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还退失。’”是故,明心之人,于般若正观现前之后,仍然常有因为福德及慧力因缘不具足而退失者,福德不具而退失者谓不能广流布法也!亦有因为值遇恶知识而退失者,即是今时我会中部份人随彼邪说而退失者。由是缘故,一切人皆不得主张人人悟后皆得不退也!是故若有人退失,而被平实取消开悟之印证者,亦是常事;自古已有故, 佛在世时已然如是故。
复次,彼等诸人每作不负责任之言:“萧老师的法有错误,你们看这一段经文,看那一段论文,便可知道他的错误。”然而举证经文之后,却又不对经文论文加以申论,任由学人猜测、心中生疑。余等众人依彼所举经文论文观之,却又与余等所证完全无差;询之于彼等随学之人,彼等仍谓“吾等所追随之法主,未曾加以申论,只令我等自行理解”,仍然不对所举经文论文而作申论,不肯示以差异之处,但言我法有误,但言彼法为真。如是之行,乃是不负责任、逃避责任之行为。我则始终不如是作,闻彼所说已,必定依彼所说而逐段、逐句于讲经时公开申论之;申论之后,复又落实于文字上,复又梓行天下,公诸于世,任由大师学人检验之,完全负责,绝不作逃避责任之人也。如是行已,复又于讲经时常常公开催促彼等:尽速落实于文字上,印行天下,然后方能往复辨正而令法义越辨越明,方能广利今时及后世众多学人。
而今余于《学佛之心态》附录四《略说第九识与第八识并存…等之过失》文中,对彼等邪见所作之辨正,彼等皆不能以正理公开回应,不能证明自己所说为正确之理,不能对文中所述一百九十种过失一一具文答辩,一直避就轻、回避辨正;却又继续如前所作不负责任之行为,恣意诬指余法为非,仍然不肯申论余法非处之理证与教证;如是继续不作具文答辩之行,回避余对其法针砭之后彼所应有之文字回应,亦继续禁止其随学者说明彼对余法有误之理论。如是继续其不负责任之身口意行,与余公开申论、落实于文字、完全负责之作为完全相反,焉是真正学佛之人所应为者?直与世俗粗人无异!世俗法中有学养之人,已能远离如是不负责任、违背诚信之行为故!是故说彼为世俗法中之粗人,非是世法中之细人也,何况能是佛法中之真实行人?
彼等如今仍继续影印大量经文论文,继续诬指余法为非,仍然不肯申论余法非处所在,仍然不肯申论自己对经文之释义,继续如是不负责任之行为,继续以语言私下曲解经论意旨,而对学员私下诬称余法有误,已非正心诚意之人也!若非正心诚意之人,所说之法有何正义可言耶?(编案:此书二校之时,已因余之不断公开催促及指称彼等为不负责任故,近日乃有法莲法师出版《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一书,亦有化名为紫莲心海比丘者,自称曾在同修会中共修,出版《辩唯识性相》一书;然此紫莲心海者,经查同修会之共修纪录,未见实有其人,应系化名;书中所说亦是严重误会唯识性相者。彼二书所说法义,将由本会台南地区之老学员加以辨正后,别印《假如来藏、辨唯识性相》二书回应之。)
而彼随学者称言:“我们杨老师欲见萧老师对谈法义,而萧老师始终不肯相见,不肯讨论法义。”然而事实却是:彼自受学余法以来,从来不曾与余探讨法义。自彼于今年(2003年)初农历新年期间,忽然来函辞去亲教师职务时起,三周之内,余以多种方法、多种管道,欲探寻彼辞职之缘由及予挽留;后闻彼对余法有异见,故余欲见彼对谈法义;而彼始终避不见面,亦不肯接余所拨电话(彼电话有来电号码显示之功能),改拨手机号码则皆是关机状态;后时又去电,得语于其夫人,请其转告回电,然彼亦不肯因我之留话而回电;托人送信前往其宅,亦不肯回电或覆函,一向回避于我。而彼随学诸人却继续颠倒事实,言为彼欲见我论法,而我不肯见之。
乃至后时有人对其言曰:“为人弟子者,应先与上师对谈之后,方可辞去教职及否定其法,不可避不见面而私下否定其法;此是作人之基本原则,汝实不应如此。否则尚且不如世俗人,何况是佛法中出世间大法之修学者?”有人以如是正理,邀约于彼,亦邀约于余;彼因此故,不得不承诺与余相见。余欲挽回其心,乃对出面邀约者回应曰:“地点、时间、旁听之人,皆可依汝所说:全部由彼决定。我皆无意见。唯有一事必须坚持:双方各自录音。以免后时各说各话之弊。”我既不计较时地及旁听人物,完全由其指定,故于如是优厚之条件下,彼因此不得不答应见面,但要求须宽缓一、二月时间,彼须先作整理与准备。
然而如是约定,时过二周之后,彼随即又取消与余见面论法之约,令邀约之人功亏一匮。而彼却遮盖此事,不将此事告知随学诸人,致使随学诸人继续向他人倡言:“我们杨老师要求与萧老师见面论法,萧老师都不肯赐见,都不肯见面讨论法义。”彼之追随者如是私下妄言、不断流传,如是误导视听,皆是心不由衷之言,都非诚实之言,非是学佛之人所应有之心态也!言不诚实者,已失人格故。
彼杨老师较早之前,更对促令彼与余对谈之中间人曰:“你不必急著要我跟萧老师见面,以后他自然会来找我。”又曰:“你不必急著要求我写出对萧老师法义上的质询,这种事情不必我亲手来作,以后自然会有别的道场法师写信质疑他。”
由如上举证之事实与言行,可以证知一事:学佛之人若有私心、瞋心、增上慢未断除者,即使亲得善知识为其明言密意,而得证知万法根源之阿赖耶识实相心,然因尚在三贤位之第七住中,尚是习种性人,仍可能因于私心慢心而故意诽谤正法及贤圣,则成未离异生性之人;未除见道所断异生性种子之人,当知更未是通达位之初地菩萨,仍未通达般若之别相智故,仍未具足般若后得智故,尚未发起初分道种智故,尚有见道所断之异生性故。
是故,彼等虽在我法之中,受学我法,因我早期之滥慈悲明言,而得亲证阿赖耶识心体,然因未曾眼见佛性故,福德及慧力二皆欠缺故,遇境则滞,为境所转;便因所思不遂故,对余起瞋起慢而故谤正法,将实相心阿赖耶识妄谤为生灭法,另行别立更高于阿赖耶识之想像之心体真如,即堕第九识邪见中;而此想像中之真如心体,必将成为永远不可知、永远不能证得之妄想真如,真如乃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所显示之真实性故,离此则无真如可证故。故说彼等如是言行,实已成为诽谤正法及谤贤圣、成就地狱业之愚行,而彼等诸人至今犹不自知已经成就谤法之罪,诚可哀悯!
复次,彼等诸人既认定自法真实无讹,然余今已具文及出书评破之;彼等自应就余对其所作之评论,提出反驳或辨正,梓行天下,令众周知。若不能如是加以反驳或辨正,不能证明其法正确者,则应尽速回归阿赖耶识心体之正法,尽速忏悔以往所造诽谤根本正法之大恶业,以救舍离我会而随其修学之四众,亦救自己舍寿之后免受长劫大恶业果报。
由是缘故,今以如是长跋,以举证经论证据为主,对彼等所妄说之法义略作辨正,不广发挥,欲救彼等诸人;余于拙文《略说第九识与第八识并存…等之过失》中,已经多方略论,有智学人读已,略作思惟,便可了知其意故。今复回应彼背后某大道场所指使者之来函及请问,故造此书,申论大乘佛法正义,而以举证经论教证之举证为主;略作申论之后,且于此跋中,劝请诸方学人与诸大师、法师、居士等人,对深妙正法勿作揣测诽谤之言,可免未来世中受诸长劫尤重纯苦。苟违吾言,故造谤法谤人之大恶业,舍寿之时悔之,复有何益?不如此时此际慎始为宜!余所指称彼诸大师之邪谬说法者,多是因彼大师先诬蔑余法,先妄谤余法,令正法被误以为邪法,是故必须回应之,是故余于其后回应之,非是主动之破斥故。是故彼等法师与居士诸人,不应因为余之破斥大法师邪见邪说,致生瞋恚,故意谤我所弘 世尊正法。
余所主动破斥者唯二:一者藏密邪法,二者印顺法师之藏密应成派中观‘恶取空’邪见。此二法者,因藏密全以外道法取代佛法,令佛教从教内之根本开始外道化故,不得不破斥之;因印顺否定如来藏、阿赖耶识,妄说为意识之细分,实无此第八识心,严重斫丧佛教之根本;由彼等二种外道见,贻害学人极为严重、极为深远故,是故不得不主动破斥之。除此以外,皆是被动回应彼等公开或私下之否定正法者。
乃至早年有一极负盛名之法师故谤余法,亦曾蒐集当时广为流通之拙著《护法集》而烧毁之,余知已,亦唯去函婉言说之,而不于书中提及其法号,日后亦将永远不言其法号,唯除后来无因诽谤我法。然而彼等台湾四大法师,前后对余所作之无根诽谤,以及诬谤余法为邪魔外道法、为法义有毒者,其影响力甚大,是故不能如是视而不见,是故当有回应,以警未来。余从来不主动对大法师挑起战端,然而绝不畏惧大法师,亦一向不回避之;却一向不破斥小法师,一向尊重一切小法师,唯除彼主动挑起法战事端者。如是事实,教界法师居士悉应知之,不应因余之 被动回应 彼等大法师而起瞋心也!
复次,余之被动回应而破斥诸大法师者,诸多小法师等应以感激之心态视之;若非余之不畏强权而破斥其法义错谬之处,令众周知者,台湾之所有佛教资源,皆将完全由彼四大法师全部吸取,令诸小法师全无立足弘法之地。如是大利小法师等人,复又建立三乘佛法于不败之地,诸多小法师应予认同方是,岂可因为余之破斥彼四大法师,而因同是出家身分故,便感同身受?更何况是从余得法之法师,获得无生胜妙正法已,焉可恩将仇报、反噬于我?
复次,彼等诸人既否定余所为其指示之阿赖耶识,今又尚未证得自己所主张之初地真如心;事实上,于否定阿赖耶识心以后,亦将永无可能证得初地真如心,初地真如即是初地阿赖耶识之真实性故,除阿赖耶识心体以外别无真如可证故,初地真如即是彼等所否定之阿赖耶识心故。如今彼等诸人却欲在否定阿赖耶识心之后,欲在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示之真如性以外,别觅真如,则与“认定虚空有实体”而欲捉取虚空之愚人无异,必将永无可证之时。是故彼等诸人日后若不回归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正法者,必将反堕离念灵知之意识心境界,重堕常见见中;除此以外,别无他途。余今公开预记于此,大众可以长期冷眼观之,观其能否超出余之预记?唯除后来“偷偷回归”阿赖耶识心之正法。彼诸人众之领导者,既已否定阿赖耶识,说非是真如,则是退转于明心功德之人,则是退失般若正见者,则是退失于第七住位者,已经不是真正开悟之人也,唯除后来私下重新承认余所为其明说之阿赖耶识为实相心、为不生灭之法。
彼等诸人今又对其随学四众宣示曰:“见性与明心是一样的,不用追求见性,有见性跟没见性是一样的。”则是既未明心亦未见性者。而彼首脑人物亦因此故,已经对他人言曰:“我如今全部归零,不承认以前从萧老师处所学得之法为开悟之法,我如今是从头开始求悟初地真如。”如是全无一法,却又误解初地真如之修证,却又误解经论法义如是严重,如是否定三乘佛法根本之阿赖耶识心者,乃是已入邪见之人,尚且不能安住于第七住位中,云何有智、有慧、有力能悟初地真如?云何能利大众?究竟欲弘何法?欲如何利益众生?如何能弘扬正法?真乃令人难以想像理解者!而彼随学之法师与居士等人,却又认同如是现象与事实,不能理解其严重之谬误,真乃天下最令人难以理解之事也。
复次,一切佛弟子,若有从余修学而轻易得证阿赖耶识心体者,或者早年从余明闻阿赖耶识心体所在,而欠缺亲自体验观行之人,务必谨言慎行,莫将阿赖耶识心体所在之密意泄露,以免害人重堕如是心疑而谤正法之过失中,自己已曾如是受害、今又难以放下面子而作公开忏悔故;若真是有慈有悲之人,万勿再令他人重受如是明言之害。若欲助人证悟阿赖耶识心体者,应唯开示正确知见,将亲证之事留与学人亲自参究,令学人于因缘成熟时自己觅得,方免因无参究过程之功德受用以致退失,而复重蹈自己心疑及谤法之覆辙。能如是行,方是有慈有悲之人也!
为护诸多修习大乘般若之佛弟子故,为免密意泄露而致佛法弘传灭绝之故,应当善于保持覆护“阿赖耶识心体所在”之密意。 佛曾如是告诫:“诸比丘从今以往,于不信前勿说此经。求‘经’过者慎勿示之。于尼乾子、尼乾部众诸外道中亦勿说之。(佛子若)不恭敬渴请,亦勿为说。若违我教,亏损法事,此人则为 亏损如来。”又如契经中说:“空性随应说,不应演非处;若演于非处,甘露即为毒。”譬如甘露虽为贵重大补之物,然若喂于初生之婴儿,或能害其丧命;如是,空性甘露,要须因缘成熟之人方可令悟;若是缘未熟者,若为其人勉强说之,令其闻知此密意之后,往往能害彼人之法身慧命,乃至害其产生谤法之重罪,舍寿必下地狱,害人无数劫也!恐其难免心生疑惑而谤正法故。
杀害他人身命,虽为重罪,然而如是害人者,所害唯是一世之生命;轻泄阿赖耶识心体之密意者,则是害人心疑而谤正法,害人无量劫中堕于地狱,长劫受苦无间,难可得出。如是害人者,乃是害人最严重之行为,乃是残害众生之重罪中,最为严重之罪也!由是缘故, 佛说空性之毒害人无量世,说此害人之事非唯害人无量世,亦令佛法难可弘传,是故说为 亏损法事、亏损如来 者。
若能如是依 佛教诫、谨慎弘传正法、共同小心覆护第八识心体所在密意,不令缘未熟者知之,方是有慈有悲之人也!已经亲见平实早年滥慈悲所造成之过失故,不应复步平实早年滥慈悲而致彼等退失谤法之后尘,不应复再倾堕于平实前车之辙,而致对今佛门正法产生伤害。
以真如(阿赖耶识心体)及佛性是十方诸佛所弘正法之无上甚深密意故,乃至佛门圣者之定性声闻阿罗汉, 佛亦不为之宣说,不肯强为说之,是故 世尊曾于楞伽经中云:“此如来心阿梨耶识如来藏诸境界,一切声闻、辟支佛、诸外道等,不能分别。”以彼等尚属定性声闻种性之故。定性声闻之阿罗汉, 佛尚不为之宣说,不令其证悟般若,何况缘犹未熟之某部份定性声闻种性之出家凡夫众, 世尊岂有可能令其悟入?更何况是外道众佯作佛弟子而来盗法者?焉可令其知之?是故 弥勒菩萨开示云:“此是 佛世尊甚深密意,是故不说。”是故真如所依之阿赖耶识心所在之密意,不得广传、滥传,是故多有禅宗祖师只度得一人之后,便不再度他人悟入。
于诸经及诸论中,虽然常有明说之处,然而此等“明说”之语句,彼等未曾得值善知识而触证阿赖耶识心体者,读之仍是密意,仍然不能了知其中所说之密意;是故经论中所谓明说者,其实只是对于已悟之人而言,方是明说;对彼等仍未触证第八识心体者而言,仍非是明说者。是故已知心体所在密意之人,应当保持覆护密意,莫再犹如平实早年明说密意之害人生疑谤法,以免害人无量世。余于以前所作明说之过失,已于《护法集》书中公开发露忏悔,数年来已不作之,后亦永不复作。
吾等所谓“经中已经明说”者,其实乃是因为已经亲证阿赖耶识心体之故,读之以为明说;若未亲证之人,读之仍旧不解也!是故彼诸经论中所谓明说之经文论文等句,对彼未悟之人而言仍是密意;吾人若能谨言慎行,不对未悟之人加以解释,则不致于泄露与不应知之人也!则不致于成就 亏损法事、亏损如来 之重罪。是故,吾人悉当遵 佛懿旨,遵照 弥勒尊佛意旨,勿对未悟之人擅自加以明白之解释,更不应为人明说。否则,若因此故而致密意泄露与不应知悉之人时,将遭致公开密意及诽谤正法之事,则将使得正法从此永灭而不能弘传,则将导致正法灭尽之时机因此提早到来,是故其罪严重无比,是故因此而成为亏损如来之重罪,致令 佛之法义弘传提早灭失故。
密意若被公开而致广遭诽谤者,则彼公开指出阿赖耶识心体所在密意之人,便将罪加无数等,其果报则是辗转于十方地狱而不可出;此是 亏损法事、亏损如来 之最重罪故,此是最严重破坏正法之长劫无间地狱罪故,此是害人无量世之重业故。一切已经证悟阿赖耶识之佛弟子,于此务必谨慎,务必三思而后行,莫将平实诚挚之语视作马耳东风!此事关乎传法者自己未来无量世之果报故,是自己切身利害之所在故,亦关乎学人未来无量世之果报故,务请千万慈悲。
复次,对于学人,亦有数言郑重相告:彼等诸人曾作此主张:“大众前来我处修学正法时,我将为大众明说阿赖耶识心所在之密意,然后再为大众宣讲唯识相,令大众证得唯识性;证得唯识性时,即是证得初地真如,即成初地菩萨。不必像萧老师那样辛苦地参禅求证阿赖耶识,再把阿赖耶识心中的异生性修除,我们不须那么辛苦。”然而如是行为,其实正是揠苗助长之行为,其实正是害人之行为。余早年因犯此过失故,导致今日有彼等诸人不肯认定阿赖耶识心即是真如,是故今时头上安头,欲再别觅真如法体,因此而退失大乘无生忍,有此后患发生,自他俱皆受害。学人若无智慧,一心期望他人明说者,仍将重蹈彼等诸人后尘,明闻之后仍将不能忍于阿赖耶识心之真如性,仍将如彼诸人今时之头上安头,欲再别觅真如,仍将如彼诸人外于实相心而别求佛法。
有智之人,应当自己参究寻觅阿赖耶识心,不应求人明说;若有人欲为自己明说者,当速止其所说,当速掩耳离去。凡是听闻他人明说者,或因机锋太过明白而知阿赖耶识心所在者,般若智慧皆难以生起;由无参究之过程而导致智慧难以生起故,“悟后(应说为闻后)”便无慧力简择及进修,便于心中生疑而退失于大乘正法;乃至因此而步彼等诸人后尘,欲别觅真如,则将否定三乘菩提法体之阿赖耶识心,则成就诽谤正法之大恶业。凡此,皆因闻人明说而产生之后遗症也。是故学人万勿希求他人为己明说,务须自己参究,免受他人所害;由有参究之过程故,悟后之智慧方能源源而生,方能自行通达般若系列诸经;然后始有能力追随真善知识进修一切种智,方有可能在此一世进入初地。若不循此,别求近路,当知后遗症之可怕也!
复次,若有人欲为自己明说佛性名义者,更当掩耳速速离去,万勿好奇停留。见性之法特异明心之法故。明心之法,若是善根慧力及福德皆深厚者,明闻之后尚可藉诸经教及种种理证而补救之,摄受其人令不退失,唯除其人太过自信而不接受善知识之摄受。见性之法则不然,若于见性之缘尚未成熟之前闻之,则此世即失眼见之因缘,难可得见也!缘未熟者,谓《大般涅槃经》中 佛所说之三种条件未具足者:见性所须之定力、慧力、福德未具足。此三种中若有欠缺一种者,即不得眼见佛性。若于缘未熟前,先闻佛性名义者,则此世眼见佛性之机会便已丧失,此世再无眼见之缘也!是故,一切学人若欲亲证《大般涅槃经》中 佛所说之眼见佛性现量境界者,当谨记余如是吩咐,千万莫闻他人明说佛性名义之密意,万勿遭人 无智之慈悲 所害。
复次,今由此书之法义辨正,及拙著《八九识并存…等之过失》一文,即知彼等诸人对于唯识性与唯识相等理,对于见道之内涵,悉皆误会至极为严重之地步,乃至将唯识性与唯识相之修证内容与次第颠倒而说;而彼等今又外于真如之体阿赖耶识心,欲再别觅真如,则将成为永无亲证真如法体之虚妄想。堕于如是窘境中之后,必将另行寻觅想像中之真如,有朝一日若得亲证真如者,必成错误之证悟,则必堕于外道法中;除阿赖耶识心以外,别无真如可证故。是故于此奉劝一切学人,应须建立正知正见,应须亲近真善知识,应须自己一步一步稳健前进,千万不可希求一蹴而几、不劳而获,以免种种过患踵继而生;过患踵继而生之时,却又误以为自己所说、所修、所行皆是正修行,误将破坏正法、学外道法诸行,错认为皆是护持正法,则是其情可悯而其行也愚之人也!
复次,彼等今既否定阿赖耶识心,又说佛性不可能眼见,则是亦无见性之法可以助人;复又误会唯识性相…等法理如是严重,则学人随彼修学,纵使真得“明心”,“悟后”将欲如何进修唯识一切种智?已可预知彼等所教授之唯识一切种智诸法,必将是牛头以逗马嘴故,必将成为法义内涵错误、而且是道次第混乱之法,学之何益?有智学人于此当自深思,莫令自己成为受害人。平实今谨作此诚挚之言,唯愿今时后世一切学人,千万忆持此意。
复有经云:【【迦叶!又有八法‘覆’沙门行,何等八?一者不敬顺师长,二、不尊敬法,三、不善思惟,四、所未闻法闻已诽谤,五、闻无众生无我无命无人法已、心生惊畏,六、闻一切行本来无生已,而解有为法,不解无为法;七、闻说次第法已、堕大深处,八、闻一切法无生无性无出已,而心迷没。迦叶!是名八法覆于沙门行。如是八法,出家沙门应当远离。[0640b21前]】】
今者余仍本于以往所持见解:不与诸方大师和稀泥,亦不遮藏同修会中之家丑,事事公开,令天下人皆知,绝不顾虑个人及同修会之面子与形象等问题。要因如是公开而不覆藏之坦荡心行,方能永免或减少后患故,方能消除今时未来同修会中少数人之不正心态故。因此之故,遂有此一书籍公开答覆辨正,及部份事相之略作披露,昭告于今时天下人,亦留下蛛丝马迹与未来世之中国佛教历史研究学者。
如今此书既已完稿,且将私意挚诚,作此数言,以为圆满长跋之言,非唯警醒心存瞋恨之师:“致有今日被平实破斥错误法义之果报者,咎由自己之恣意否定平实正法所致。或者太过大胆,擅自曲解经论而否定正法所致。或者大胆改以外道法、恶取空之法,取代佛教正法所致。”亦举彼等退失之人所说邪谬之言,以示今时后世诸多学人与诸大师,令作前车之监,后时可免复堕画蛇添足之第九识过失,而免招致严重不可爱之长劫异熟果报。
苟能如是,则后世及后后世中,可免复生八九识并存等过失言论,可免复作“否定阿赖耶识”之破法言论,则佛教正法从此永安,则诸佛子从此永安;唯除有人不畏无量世之长劫地狱尤重纯苦重罪,因于私心慢心而转生瞋恨,不肯依 佛所说善为守护密意,故意造作 亏损法事、亏损如来 之大恶业,而将识体所在之密意公开披露,或故意否定阿赖耶识心体。苟能达成此旨,则余月来之辛劳直书者,功不唐捐也! 今于跋末,谨对来函之“求教后学”,再致甚深之谢意与敬意!由 大德来函之故,方能成就如是大功德故! 谨此
祈 愿:
世尊大慈大悲加持众佛子,令得早日觉醒,速谋灭除重罪之行!
再 愿:
佛门四众弟子,因此辨正皆获法益;早证菩提,普得不退!
佛子 平 实 谨跋
公元2003/4/19于喧嚣居 p349-397
(原标题:20 第十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