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娴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您正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单元。
假使有人非以 佛之真实意旨而修、而学佛法者,往往断章取义,乃至断句取义,借用似是而非、混淆视听的手段,达成其转易正法为妄想法的目的;有时则因为不具法眼,加以崇古贱今,便将错说佛法的古时未悟论师所造论著,乃至将安慧等破坏大乘正法,譬如说《大乘广五蕴论》、《破大乘论》的邪法,奉为绝对正确佛法,加以援用,藉以印证自己所预设的妄想见解。修学大乘法的人必须谨慎,在未真入初地之前,随时皆有可能因为极为深细宽广的所知障中异生性所障,便因事相上所求不遂,因而对善知识心生不满,便故意“为反对而反对”,造作诽谤根本正法的大恶业;便以既设之立场,以自己的成见,寻觅诸经、诸论中的法句,搜求似是而非的古人邪论,断章取义、断句取义而证成自己破法之说,颠倒说成为 佛的正说,颠倒说为护持正法,其实所说诸法义理,都是反 佛所说的,都是违反圣教量言论,都是破坏根本大法的身口意行。
就像二乘菩提所断烦恼障中的异生性极易修断,但得真断我见,三缚结真实断除,便得消灭永不复生;绝不会对二乘菩提之解脱道产生误会,而加以毁谤,解脱道中见道所断的异生性狭而浅故,因我见的内容浅狭,极易断除。然而彼声闻初果圣人若回心向大,也只是第六住贤位菩萨而已,他们仅断烦恼障中见道所断异生性,不只未断修道所断异生性种,也还有所知障中见道所断异生性待断,并非已无所知障中见道所断的异生性;此唯有初地菩萨能断尽之,唯有证悟大乘菩提者能分断,非定性声闻的四众凡夫弟子所能断之。因此 佛欲说《法华》时,仍有五千定性声闻四众,认为阿罗汉的证境同于 世尊,认为解脱道就是成佛之道,未证谓证而起增上慢,更不信 佛之证境与声闻罗汉的证境大有差异,是故当众公然退席,对 佛欲以《法华经》宣示佛地修证境界大不同于阿罗汉一事,公然表示无言抗议,这也是所知障中见道所断异生性种子尚未断除所致。
任凭任何人修上三大阿僧祇劫以后,仍然是第六意识心,绝无可能转变成第八识实相心阿赖耶,第六意识永远是第六意识,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永远是第八识心,绝对不会互相变来变去,这是佛法中永远不变,而且是绝对不变的真理。如果有人想要将第六意识修行无念而变成第八识如来藏心,那就等于煮沙而欲成饭,古人说“蒸沙作饭”,永无成功之时。我们这个意识心——见闻觉知的心,修除妄想以后,虽然能够入定出定,其实还是落在两边:入定一边,出定又是另一边。可是我们的第八识真如,从来没有入定与出定,从来不曾住在定中与定外,所以祂不落两边,祂才是真正的中道心。但是现在佛门中的大法师与大居士,普遍都不知道这个道理,都是想要将妄心修除妄念而变成真心;知见错误到如此严重的地步,如何能有因缘证悟呢?因此说,正知见非常重要,必须有善知识告诉您:“明心是找到另一个真相心,是和我们的觉知心同时在一起的心,是真心与妄心同时并存的。”这样参禅而证得“恒而不审”的如来藏,才叫作明心,这样才能够经得起小乘、中乘以及大乘佛法的检验,所以正知见很重要。
当善知识所开示的知见错误的时候,您就会错将意识妄心的无念离念境界当作是真如,您就无法证得真正的真如心;如果自以为这样就是开悟了,就以圣人自居,那就变成大妄语业,那是地狱罪,这个问题很严重喔!所以,我们同修会的这些书出版了以后,已经救了很多人免除大妄语的地狱罪了。前六识是因为我们内六根接触外六尘,配合阿赖耶识中的六识种子,三事和合因缘而生六识。如果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那就是六根之中自己具备有六识,那么 世尊所说三事和合因缘生眼识,乃至三事和合因缘生意识的法就是错误啰!如果六根自然而然就具备六识的话,那么人死了应该六识还会继续运作,那就应该死后仍有见闻觉知,因为六根还在啊!六根不必阿赖耶识,自己就有六识啊!但我们知道 佛世尊是实语说、如语说、不诳语说、不妄语说,是故前六识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是六识,六根是六根,不相同。
众生一直都以为:我们能见、能闻、能知、能觉的心,祂是真实的。其实不然,您每天晚上睡着了,祂就断了,祂要靠另外一个本来就不了知六尘的如来藏心,以及似有知、似无知的意根,才能让这个能见闻觉知的心重新再现起。您这个能知觉的心,既然眠熟时就间断了、不在了,那就是无,就是没有;不存在的“无”法,怎么可能明天早上自己又生出来了呢?那不就是变成无中生有了吗?一定要有个能生祂的法,祂才能够在第二天早上再生出来而出现知觉性,所以觉醒过来。这个被生出来的见闻觉知的心,就是在摄取六尘的现象中现行的意识心,一般人没有深入去观察时,总以为祂是真实有的法,可是祂并不真实。
对于见闻觉知的心,先说第一种勘验法:观察所悟的心,是否为觉知心?若是觉知心,则非真实心。再观察所悟的心,是否能领受五尘与法尘?若是能领受痛痒冷暖的心,能领受色、声、香、味的心,能了知法尘的心,当知即是意识心,不论所住境界相如何胜妙,都仍然是意识境界。综而言之,若是一念不生之际,仍然能领受六尘,仍然能触知六尘的心,皆仍是意识心。经言“无觉无观,是名心性”,又言“一切诸法……无觉无观,无觉观者是名心性。”(《大方等大集经》卷11)又说:“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维摩诘所说经》卷2)又说:“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维摩诘所说经》卷1)像这样所言离见闻觉知的开示,处处经中同此一说,是故所悟的心,若是有见闻觉知而能触知六尘者,当知是非胜义菩提心,当知皆是意识妄心。此是初勘验的粗法。
次说第二种勘验法:五别境相应的心所法。什么是为五种了别境界的心所法?也就是说,欲、胜解、念、定、慧。若所悟的心是于六尘能起欲者,不论所起的欲是善法欲或是恶法欲,都是意识觉知心。譬如住于定境中时,起欲希望常住定中而不受干扰,也就是欲心所;或是起欲更求胜进的定境,也是欲心所;定中的觉知心必定与欲心所相应,则知此定中的觉知心乃是意识心,为何这样说?因为第七识末那识心不与欲心所相应,第八阿赖耶识真心也不与欲心所相应,则知这个能够与欲心所相应的觉知心必定是意识心。
若所悟的心处在一念不生的境界中时,仍然能闻人说法而得胜解;或一念不生之时,听闻他人命令或示意之际,仍然能起胜解而了知其意者,都是意识心。譬如有人正住于一念不生的静坐境界中,忽然听闻父母师长呼叫,心中不需要别起语言文字,就能直接了知呼叫自己的人是父、是母、是师、是长辈,也同时能分辨了知呼唤自己的父母师长于呼唤时,是恶心呼唤或是善心呼唤,或是心喜而呼唤,或是心急而呼唤等等,都不须在觉知心中别起语言文字或者细心加以分别之后才能知道。由此可知,一念不生时的觉知心就是意识心,都与胜解心所法相应故,诸佛菩萨于诸经论中都说意识心能与别境心所法中的胜解心所法相应。由此证知:一念不生的觉知心乃是意识心。
若所悟的心,对于曾经亲历的境界能回忆、能忆念者,或于所念的佛能生起忆念的念者,都是意识心。譬如有人修习无相念佛的法成功了,觉知心常处于净念相继境界中,而不起世俗法上的妄念,却能继续忆念所忆所念的佛或大菩萨,则知一念不生之觉知心是与念心所相应的,当知依佛菩萨圣教所说即是意识心也!又如有人修习念佛法门,打佛七的静坐无声时,正处于一念不生的定境中,然而却无妨提起净念忆佛念佛,保持自己对佛菩萨的忆念,当知能念的觉知心就是意识心。又例如有人正在静坐而处于一念不生的境界中时,忽然忆起往昔多年前所曾熏习的某一个法义,心生欢喜;像这样一念不生而又能忆念的觉知心,当知就是意识心也!为何这样说?因为佛菩萨经论中开示凡能忆念之心就是意识。今观定中能忆念往昔事的觉知心,正当忆起某事、某法等法,虽然仍无语言文字相,然而已是忆念往昔所经历过、所听闻的事,故知能念的觉知心不论处于何种境界相中,都仍然是意识心,常常与念心所相应的缘故。
若所悟的心,能制心一处,或住于一种境界相中而不移动,或住于一种见解而不转易者,都是与定心所相应的心,皆是意识。譬如有人学习定而有所成,能够粗住于一念不生而不离五尘的欲界定中,像是制心一处而不移转、不攀缘者,也就是与定心所相应的心;像是这样与定心所相应的觉知心,当知就是意识心。若有人能安住于无觉有观三昧中,乃至有人能安住无觉无观三昧中,譬如安住于二禅等至位中,离五尘而安住于定中、清楚分明而无昏昧;像这样离五尘而安住定中的觉知心,当知就是与定心所相应的心,诸佛菩萨于圣教中说意识心与定心所相应,当知像这样与定心所相应的觉知心就是意识心。
若所悟的心,是能了别五尘、法尘之知觉心的人,就是与慧心所相应的心,也就是意识心。如是像这样一念不生,而始终不起语言文字,就是即已了知的分别性,就是五种了别境界心所法的慧心所,诸佛菩萨圣教中开示:像这样与慧心所相应的觉知心,就是意识心。真心不与如是慧心所相应故,末那识虽能有少分的慧心所法,但也无能力去了别那个说话的人是谁,也只是极少分了别法尘,而无力了别对象为谁;由这个缘故,可以得知定中离于语言文字而能了别的觉知心,即是意识心。所悟的心若符合五别境心所法其中的一种,当知就是意识心,不论彼觉知心有妄想杂念、抑或无妄想杂念,不论彼觉知心是一念不生、抑或有语言文字妄想,都是意识心。
由此检验而知是意识心,就应该要断邪见,莫再像常见外道一般,莫再如民间信仰者一般,误认此觉知心为常住不坏法。若能实际观行而非纯依思惟,像这样实际观行而确实了知这样觉知心就是意识心,是名初知意识体性的人,当知已得暖法、顶法,但仍未断身见、我见。正断身见、我见的初果人,则是断除了意识觉知心常住不坏的恶见,也是了知意识心确属生灭有为之法,才是断除意识心常住不坏的我见者,才是证得声闻初果的人,才是大乘通教中的初果菩萨!是故此时仍然非是证果的人,是故了知觉知心即是意识心时,应当再进一步而观意识觉知心的生灭易断体性。
然而确认与五种别境心所法相应的觉知心为意识心,却是首要的观行法门,能确认觉知心之种种变相皆是意识心者,这样才能确实断除我见;若不能确认种种觉知心变相境界都是意识心境界,则不能确实断除我见,是故观察意识心的种种变相境界极为重要。若不能如此确实观行的人,则我见不能确实断除,往往堕于意识觉知心的某一种变相境界中,而不知其中的觉知心仍然是意识心,则不能确实断除我见。
为何意识心能与五种了别境界的心所法相应呢?为何以此五种了别境界的心所法为其亲所缘缘、为其功能差别?这就是意识心的自性即是六尘上的分别心故,本是《楞伽经》中 佛所说的“分别事识”故。分别事识者,也就是说能于六尘种种事相上分别了知的觉知心。为何说意识觉知心是分别事识呢?因为意识能见闻觉知,故有像这样五种别境心所法,由这个缘故,即能了别六尘所摄的一切诸法。譬如有人静坐时闭目,一念不生清净自住时,虽然在座上四个小时的过程中,心中都不会生起语言文字妄想,欲界定或未到地定极为稳定;但是定中忽然有雷声、若有痛痒、若有特别殊胜的香尘,或者吹起刺冷的风,虽然在定中尚未生起语言文字之运作,已经了知那是雷声、那是痛痒、那是何种香味,然后语言文字之后才会随之生起;像这种状况都是意识所拥有的五种别境心所法的运作,不必经由语言文字的分别才能了知的。
这种定境中的觉知心意识就是这样,于初禅等至位中,仍然可以离文字语言而了别六尘;对于无觉有观的二禅前未到地定中也是同样情况,对于无觉无观的二禅等至位中也是如是可以了知二禅等至位中的定境,不用等待语言文字分别,就能随时了知定境中的单种或数种的定境法尘;乃至三禅、四禅定中、四空定中的前三种定境莫不如是,皆离语言文字而与定境中的种种定境法尘相应,也就是说,皆能随时分别定境中的一切法尘。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知道像这样定境中的觉知心,都是意识心,何况未能与定境相应五尘中的觉知心呢!当然更能理解是意识心。
话说回来,若想要证得“明心”,并不是说由听闻三乘菩提久了,去整理思惟就叫作明心,而是要亲自去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所在;当您证得了祂,现观祂如何运作,而且您还可以玩祂,并且认定祂才是自己的真我,然后转依祂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住,我见彻底断除而不再常常生起贪、瞋、痴,这才叫作明心啦!得要转依成功,弃舍五阴我见等等,才能说是明心。
因为时间关系,留待下一集解说。
祝愿福慧增长、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您正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单元。
假使有人非以 佛之真实意旨而修、而学佛法者,往往断章取义,乃至断句取义,借用似是而非、混淆视听的手段,达成其转易正法为妄想法的目的;有时则因为不具法眼,加以崇古贱今,便将错说佛法的古时未悟论师所造论著,乃至将安慧等破坏大乘正法,譬如说《大乘广五蕴论》、《破大乘论》的邪法,奉为绝对正确佛法,加以援用,藉以印证自己所预设的妄想见解。修学大乘法的人必须谨慎,在未真入初地之前,随时皆有可能因为极为深细宽广的所知障中异生性所障,便因事相上所求不遂,因而对善知识心生不满,便故意“为反对而反对”,造作诽谤根本正法的大恶业;便以既设之立场,以自己的成见,寻觅诸经、诸论中的法句,搜求似是而非的古人邪论,断章取义、断句取义而证成自己破法之说,颠倒说成为 佛的正说,颠倒说为护持正法,其实所说诸法义理,都是反 佛所说的,都是违反圣教量言论,都是破坏根本大法的身口意行。
就像二乘菩提所断烦恼障中的异生性极易修断,但得真断我见,三缚结真实断除,便得消灭永不复生;绝不会对二乘菩提之解脱道产生误会,而加以毁谤,解脱道中见道所断的异生性狭而浅故,因我见的内容浅狭,极易断除。然而彼声闻初果圣人若回心向大,也只是第六住贤位菩萨而已,他们仅断烦恼障中见道所断异生性,不只未断修道所断异生性种,也还有所知障中见道所断异生性待断,并非已无所知障中见道所断的异生性;此唯有初地菩萨能断尽之,唯有证悟大乘菩提者能分断,非定性声闻的四众凡夫弟子所能断之。因此 佛欲说《法华》时,仍有五千定性声闻四众,认为阿罗汉的证境同于 世尊,认为解脱道就是成佛之道,未证谓证而起增上慢,更不信 佛之证境与声闻罗汉的证境大有差异,是故当众公然退席,对 佛欲以《法华经》宣示佛地修证境界大不同于阿罗汉一事,公然表示无言抗议,这也是所知障中见道所断异生性种子尚未断除所致。
任凭任何人修上三大阿僧祇劫以后,仍然是第六意识心,绝无可能转变成第八识实相心阿赖耶,第六意识永远是第六意识,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永远是第八识心,绝对不会互相变来变去,这是佛法中永远不变,而且是绝对不变的真理。如果有人想要将第六意识修行无念而变成第八识如来藏心,那就等于煮沙而欲成饭,古人说“蒸沙作饭”,永无成功之时。我们这个意识心——见闻觉知的心,修除妄想以后,虽然能够入定出定,其实还是落在两边:入定一边,出定又是另一边。可是我们的第八识真如,从来没有入定与出定,从来不曾住在定中与定外,所以祂不落两边,祂才是真正的中道心。但是现在佛门中的大法师与大居士,普遍都不知道这个道理,都是想要将妄心修除妄念而变成真心;知见错误到如此严重的地步,如何能有因缘证悟呢?因此说,正知见非常重要,必须有善知识告诉您:“明心是找到另一个真相心,是和我们的觉知心同时在一起的心,是真心与妄心同时并存的。”这样参禅而证得“恒而不审”的如来藏,才叫作明心,这样才能够经得起小乘、中乘以及大乘佛法的检验,所以正知见很重要。
当善知识所开示的知见错误的时候,您就会错将意识妄心的无念离念境界当作是真如,您就无法证得真正的真如心;如果自以为这样就是开悟了,就以圣人自居,那就变成大妄语业,那是地狱罪,这个问题很严重喔!所以,我们同修会的这些书出版了以后,已经救了很多人免除大妄语的地狱罪了。前六识是因为我们内六根接触外六尘,配合阿赖耶识中的六识种子,三事和合因缘而生六识。如果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那就是六根之中自己具备有六识,那么 世尊所说三事和合因缘生眼识,乃至三事和合因缘生意识的法就是错误啰!如果六根自然而然就具备六识的话,那么人死了应该六识还会继续运作,那就应该死后仍有见闻觉知,因为六根还在啊!六根不必阿赖耶识,自己就有六识啊!但我们知道 佛世尊是实语说、如语说、不诳语说、不妄语说,是故前六识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是六识,六根是六根,不相同。
众生一直都以为:我们能见、能闻、能知、能觉的心,祂是真实的。其实不然,您每天晚上睡着了,祂就断了,祂要靠另外一个本来就不了知六尘的如来藏心,以及似有知、似无知的意根,才能让这个能见闻觉知的心重新再现起。您这个能知觉的心,既然眠熟时就间断了、不在了,那就是无,就是没有;不存在的“无”法,怎么可能明天早上自己又生出来了呢?那不就是变成无中生有了吗?一定要有个能生祂的法,祂才能够在第二天早上再生出来而出现知觉性,所以觉醒过来。这个被生出来的见闻觉知的心,就是在摄取六尘的现象中现行的意识心,一般人没有深入去观察时,总以为祂是真实有的法,可是祂并不真实。
对于见闻觉知的心,先说第一种勘验法:观察所悟的心,是否为觉知心?若是觉知心,则非真实心。再观察所悟的心,是否能领受五尘与法尘?若是能领受痛痒冷暖的心,能领受色、声、香、味的心,能了知法尘的心,当知即是意识心,不论所住境界相如何胜妙,都仍然是意识境界。综而言之,若是一念不生之际,仍然能领受六尘,仍然能触知六尘的心,皆仍是意识心。经言“无觉无观,是名心性”,又言“一切诸法……无觉无观,无觉观者是名心性。”(《大方等大集经》卷11)又说:“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维摩诘所说经》卷2)又说:“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维摩诘所说经》卷1)像这样所言离见闻觉知的开示,处处经中同此一说,是故所悟的心,若是有见闻觉知而能触知六尘者,当知是非胜义菩提心,当知皆是意识妄心。此是初勘验的粗法。
次说第二种勘验法:五别境相应的心所法。什么是为五种了别境界的心所法?也就是说,欲、胜解、念、定、慧。若所悟的心是于六尘能起欲者,不论所起的欲是善法欲或是恶法欲,都是意识觉知心。譬如住于定境中时,起欲希望常住定中而不受干扰,也就是欲心所;或是起欲更求胜进的定境,也是欲心所;定中的觉知心必定与欲心所相应,则知此定中的觉知心乃是意识心,为何这样说?因为第七识末那识心不与欲心所相应,第八阿赖耶识真心也不与欲心所相应,则知这个能够与欲心所相应的觉知心必定是意识心。
若所悟的心处在一念不生的境界中时,仍然能闻人说法而得胜解;或一念不生之时,听闻他人命令或示意之际,仍然能起胜解而了知其意者,都是意识心。譬如有人正住于一念不生的静坐境界中,忽然听闻父母师长呼叫,心中不需要别起语言文字,就能直接了知呼叫自己的人是父、是母、是师、是长辈,也同时能分辨了知呼唤自己的父母师长于呼唤时,是恶心呼唤或是善心呼唤,或是心喜而呼唤,或是心急而呼唤等等,都不须在觉知心中别起语言文字或者细心加以分别之后才能知道。由此可知,一念不生时的觉知心就是意识心,都与胜解心所法相应故,诸佛菩萨于诸经论中都说意识心能与别境心所法中的胜解心所法相应。由此证知:一念不生的觉知心乃是意识心。
若所悟的心,对于曾经亲历的境界能回忆、能忆念者,或于所念的佛能生起忆念的念者,都是意识心。譬如有人修习无相念佛的法成功了,觉知心常处于净念相继境界中,而不起世俗法上的妄念,却能继续忆念所忆所念的佛或大菩萨,则知一念不生之觉知心是与念心所相应的,当知依佛菩萨圣教所说即是意识心也!又如有人修习念佛法门,打佛七的静坐无声时,正处于一念不生的定境中,然而却无妨提起净念忆佛念佛,保持自己对佛菩萨的忆念,当知能念的觉知心就是意识心。又例如有人正在静坐而处于一念不生的境界中时,忽然忆起往昔多年前所曾熏习的某一个法义,心生欢喜;像这样一念不生而又能忆念的觉知心,当知就是意识心也!为何这样说?因为佛菩萨经论中开示凡能忆念之心就是意识。今观定中能忆念往昔事的觉知心,正当忆起某事、某法等法,虽然仍无语言文字相,然而已是忆念往昔所经历过、所听闻的事,故知能念的觉知心不论处于何种境界相中,都仍然是意识心,常常与念心所相应的缘故。
若所悟的心,能制心一处,或住于一种境界相中而不移动,或住于一种见解而不转易者,都是与定心所相应的心,皆是意识。譬如有人学习定而有所成,能够粗住于一念不生而不离五尘的欲界定中,像是制心一处而不移转、不攀缘者,也就是与定心所相应的心;像是这样与定心所相应的觉知心,当知就是意识心。若有人能安住于无觉有观三昧中,乃至有人能安住无觉无观三昧中,譬如安住于二禅等至位中,离五尘而安住于定中、清楚分明而无昏昧;像这样离五尘而安住定中的觉知心,当知就是与定心所相应的心,诸佛菩萨于圣教中说意识心与定心所相应,当知像这样与定心所相应的觉知心就是意识心。
若所悟的心,是能了别五尘、法尘之知觉心的人,就是与慧心所相应的心,也就是意识心。如是像这样一念不生,而始终不起语言文字,就是即已了知的分别性,就是五种了别境界心所法的慧心所,诸佛菩萨圣教中开示:像这样与慧心所相应的觉知心,就是意识心。真心不与如是慧心所相应故,末那识虽能有少分的慧心所法,但也无能力去了别那个说话的人是谁,也只是极少分了别法尘,而无力了别对象为谁;由这个缘故,可以得知定中离于语言文字而能了别的觉知心,即是意识心。所悟的心若符合五别境心所法其中的一种,当知就是意识心,不论彼觉知心有妄想杂念、抑或无妄想杂念,不论彼觉知心是一念不生、抑或有语言文字妄想,都是意识心。
由此检验而知是意识心,就应该要断邪见,莫再像常见外道一般,莫再如民间信仰者一般,误认此觉知心为常住不坏法。若能实际观行而非纯依思惟,像这样实际观行而确实了知这样觉知心就是意识心,是名初知意识体性的人,当知已得暖法、顶法,但仍未断身见、我见。正断身见、我见的初果人,则是断除了意识觉知心常住不坏的恶见,也是了知意识心确属生灭有为之法,才是断除意识心常住不坏的我见者,才是证得声闻初果的人,才是大乘通教中的初果菩萨!是故此时仍然非是证果的人,是故了知觉知心即是意识心时,应当再进一步而观意识觉知心的生灭易断体性。
然而确认与五种别境心所法相应的觉知心为意识心,却是首要的观行法门,能确认觉知心之种种变相皆是意识心者,这样才能确实断除我见;若不能确认种种觉知心变相境界都是意识心境界,则不能确实断除我见,是故观察意识心的种种变相境界极为重要。若不能如此确实观行的人,则我见不能确实断除,往往堕于意识觉知心的某一种变相境界中,而不知其中的觉知心仍然是意识心,则不能确实断除我见。
为何意识心能与五种了别境界的心所法相应呢?为何以此五种了别境界的心所法为其亲所缘缘、为其功能差别?这就是意识心的自性即是六尘上的分别心故,本是《楞伽经》中 佛所说的“分别事识”故。分别事识者,也就是说能于六尘种种事相上分别了知的觉知心。为何说意识觉知心是分别事识呢?因为意识能见闻觉知,故有像这样五种别境心所法,由这个缘故,即能了别六尘所摄的一切诸法。譬如有人静坐时闭目,一念不生清净自住时,虽然在座上四个小时的过程中,心中都不会生起语言文字妄想,欲界定或未到地定极为稳定;但是定中忽然有雷声、若有痛痒、若有特别殊胜的香尘,或者吹起刺冷的风,虽然在定中尚未生起语言文字之运作,已经了知那是雷声、那是痛痒、那是何种香味,然后语言文字之后才会随之生起;像这种状况都是意识所拥有的五种别境心所法的运作,不必经由语言文字的分别才能了知的。
这种定境中的觉知心意识就是这样,于初禅等至位中,仍然可以离文字语言而了别六尘;对于无觉有观的二禅前未到地定中也是同样情况,对于无觉无观的二禅等至位中也是如是可以了知二禅等至位中的定境,不用等待语言文字分别,就能随时了知定境中的单种或数种的定境法尘;乃至三禅、四禅定中、四空定中的前三种定境莫不如是,皆离语言文字而与定境中的种种定境法尘相应,也就是说,皆能随时分别定境中的一切法尘。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知道像这样定境中的觉知心,都是意识心,何况未能与定境相应五尘中的觉知心呢!当然更能理解是意识心。
话说回来,若想要证得“明心”,并不是说由听闻三乘菩提久了,去整理思惟就叫作明心,而是要亲自去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所在;当您证得了祂,现观祂如何运作,而且您还可以玩祂,并且认定祂才是自己的真我,然后转依祂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住,我见彻底断除而不再常常生起贪、瞋、痴,这才叫作明心啦!得要转依成功,弃舍五阴我见等等,才能说是明心。
因为时间关系,留待下一集解说。
祝愿福慧增长、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