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集 意生身与变易生死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4  浏览次数:1067
正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单元。今天我们来说明“意生身与变易生死”的问题。
  在前面的单元曾经说过众生有二种死,也就是分段死与不思议变易死。所谓的分段死,是五阴的生死,虚伪不真实的众生都不能离开分段死;所谓的不思议变易死,是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上面都还存在着如来藏自心种子不断流注变异的一个情形,必须一直到无上菩提究竟成佛的时候,如来藏中的种子究竟清净了,不再变异了,这样子断尽了变易生死,因此说为常乐我净。
  那么什么是大力菩萨意生身呢?佛告诉我们:入地以上的菩萨在修学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等等功课以后,随着意念来去十方世界摄受众生,无有障碍。菩萨不必依靠飞机、宇宙飞船就可以迅速地依着意生身来去十方世界,这是多么美好而且难以思议的事情,这根本不是美国太空总署发射宇宙飞船探讨宇宙奥秘的科学家们所能够想象的。佛法中告诉我们宇宙生命的奥妙,只要依于正确的佛法修行,大力菩萨们的生命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是多采多姿的;然而这个前提就是必须如实的依法修行。
  所谓的意生身,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当中,如来告诉大慧菩萨说:【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无碍,故名意生。】意生身不是藉由父精母血和合所产生,是意识作意所生的身体,可以随着意念来去迅疾无碍。在《大乘入楞伽经》卷7中圣教记载:【神通力自在,三昧净庄严,种种意生身,是佛净种性。】是说藉由神通力的自在,三昧清净的庄严,如来有种种的意生身产生,意生身是佛的清净功能性。
  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如来告诉大慧菩萨说有三种意生身,也就是【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3)意生身的发起,必须是初地满心位以上的出家菩萨在精勤的修学一段时间,地地次第渐修,同时必须承蒙佛恩进入大乘照明三昧当中得到佛的加持,然后才能够发起的。
  所谓的三昧乐正受意生身,是指戒定直往的初地满心菩萨或戒慧直往的三地菩萨在满心位前完成修学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等三昧中,能够让意识安住于三昧乐受的正受中,与大乘般若无漏慧相应,住于自心寂静的境界,安住藏识心海中,不缘于外境,令五识波浪相不生,了知一切的人、法都是自心所现的境界,其实没有不坏的体性。这种菩萨依着他所实证的神通、禅定等等发起的作用,显现在外面的时候,可以在色界天的境界中,现起高广的意生身,然后可以前往十方世界瞻仰、礼拜、供养诸佛、听受妙法;也可以示现在十方世界色界天中,为众生说法。三地满心菩萨的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身量广大,随着菩萨道的地地增上修学,意生身会更加广大殊胜。这种意生身是由意根与意识的作用力,依于无漏的妙定与自心如来藏所产生,所以称为三昧乐正受意生身。
  所谓觉法自性性意生身,是指菩萨从五地的意生身开始,渐渐地修到了第八地,观察觉了诸法如梦如幻悉无所有,了知诸法的自性,所以身心转变,证得如幻三昧以及无量三昧门,能现无量的妙相跟神力、于相于土自在、具备了五明;所现的轮宝犹如妙华庄严,来往迅疾如意。这种菩萨的意生身,犹如幻化、如梦所现、如水中月、犹如镜像。这种意生身具足色界天人一切的身分与色法庄严,如意自在,可以随入一切佛剎大众之中,因为八地菩萨已经通达诸法的自性的缘故,称为觉法自性性意生身。这种意生身,犹如四禅天人,一切的四肢、五根具足,而较四禅天人高广庄严。菩萨可以乘着广大庄严的妙华宝轮,随着意念到十方一切佛国,去瞻仰、顶礼、供养诸佛、庄严佛的法会,也为众生说法。这种意生身的圆满成就,都是从七住般若慧的证得开始,也就是实证如来藏的根本无分别智是菩萨未来发起意生身的根本。
  所谓的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是觉证一切的佛法,然后缘于自己所证得圣智的法乐之相,称为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九地满心的菩萨修证四无碍智,无漏的胜妙智慧越来越殊胜,因为这样的转变增上,使得九地的菩萨能够在三界当中随意示现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这种意生身不须如八地菩萨进入等持位中才能现行,而是在人间五蕴身运行的时候,就有这种意生身同时现行运作,称为种类俱生。这种意生身自由随意而现,因此称为无行作意生身。
  大力菩萨有以上三种意生身,这三种意生身存在的时候,菩萨都还有变易生死,因此《胜鬘经》中说:【不思议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乃至究竟无上菩提。】也就是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都还有不思议的变易生死,一直到究竟成佛的时候,才断尽不思议变易生死。
  《胜鬘经》这句话并不能够解释为:因为成佛的时候没有变易生死,所以佛没有意生身。然而有位倡导人间佛教并且对佛教界影响力很大的法师,在他所著作的《胜鬘经讲记》书中说:
  
意生身还是生灭变化的,一直到“究竟无上菩提”──成佛,生灭变化的意生身才没有。因为,唯有佛地,障习都清净了,功德都圆满了,无欠无余,再没有变易的可能,所以赞佛为常恒不变清凉。(《胜鬘经讲记》,正闻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页145。)

  他的意思是佛地因为障习都清净了,不会再有变异的可能,所以生灭变化的意生身就没有了。他把意生身跟障习(也就是所知障跟习气种子等等)互相连贯,然后说没有了所知障以及习气种子,就没有再变异的可能,意生身也就不见了。
  为了确定他的想法,经查他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书中说:
  
‘胜鬘经’在一般的烦恼──四种住地(与一般所说,见所断、修所断烦恼相当)外,别立无明住地。在有漏的善恶业外,别立无漏业。在一般的生死,一次又一次的分段生死外,别立意生[成]身的不可思议变易死。无明住地为因,无漏业为缘,得意生身的变易生死。(《印度佛教思想史》,正闻出版社,1989年11月三版,页364。)

  在书中他以佛教学者的态度,把大乘佛法当作是一种思想的演变,所以他认为《胜鬘经》在一般的烦恼——四种住地外,另外安立无明住地。也在一般的生死,也就是生死流转的分段生死外,又安立意生身的不可思议变易死。他把菩萨的三种意生身认为是:因为有无漏业的缘,加上无始无明住地这个因,所以产生有变易生死的意生身。所以他说:“成佛以后没有变易生死,也就没有意生身。”可是他这种说法对吗?经上不是这么说的,而且大力菩萨经过各种禅定以及智慧的修证以后,可以发起意生身,可是成佛以后,意生身竟然不见了,这有道理吗?
  这位法师可能没有想过,如果他所说的“意生身还是生灭变化的,一直到‘究竟无上菩提’——成佛,生灭变化的意生身才没有。”如果这句话的逻辑是对的,也就是成佛的时候所有生灭变化的相关修证都会不见,那么应身佛 释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年前来示现的时候,祂所示现的五蕴身也是生灭变化的,因为 如来示现了八相成道的过程,既然有八相成道的过程,应身佛的五蕴身也是生灭变化的。可是 如来示现成佛以后,祂生灭变化的五蕴身为什么还会在人间说法四十九年?不是成佛的时候所有生灭变化的意生身,乃至五蕴身等等都应该不见吗?如果依这个逻辑推理,佛成佛以后应该马上就不见了,可是这种说法不是很离谱吗?这有道理吗?明明《大乘入楞伽经》说:“种种意生身,是佛净种性。”这位法师为什么偏偏要这么说呢?
  因为这位法师一向主张“大乘非佛亲口所说”,他认为大乘佛法的兴起是因为佛弟子们对佛永恒的怀念所产生,因此在他的想法,佛是阿罗汉,阿罗汉们也是佛。他认为佛法就是一切法缘起性空,大乘佛法所谈的如来藏以及阿赖耶识,都是后代佛学研究者所杜撰的,是不究竟的;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佛也入无余涅槃,他处处都在说:三乘同入无余涅槃。其实佛是证得四种涅槃,当然包括无余涅槃,但是佛并不入无余涅槃,因为入无余涅槃是灭掉七识心,只剩如来藏单独存在的境界,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是灰身泯智的,而佛则是安住在无住处涅槃当中。
  那么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是灰身泯智,对于暗示佛入无余涅槃,这位法师他换个方式以委婉的方式来说,他在他所著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书中说:
  
在现实的人间佛陀的立场,佛入涅槃,是不再存在这个世间了。涅槃,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是有。(《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1989年10月六版,页103。)

  或者说:
  
无漏五蕴为佛法身,可以为众生的归依处,但佛已入涅槃,佛的五分法身,还是与世间没有关涉。(《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1989年10月六版,页164。)

  他所要表达的是:如来已经灰飞烟灭了,也跟阿罗汉一样灰身泯智了,不存在这个世间了。所谓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乃至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他全部都不接受。所以他才会说:“成佛,生灭变化的意生身才没有。”
  可是,如果辛苦的修学佛法,成佛以后,最后却是灰飞烟灭,那么学佛的目的在哪里呢?当菩萨时,辛苦修学所得的五分法身以及三种意生身,在成佛的时候都会不见,与众生没有关系,那到底为什么要成佛呢?成佛的结果与菩萨道的行愿是互相违背的,那成佛之道有什么意义呢?单就初发菩提心的四宏誓愿中的“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无法达成,何况是入地时所发的十无尽愿呢?所以大乘非佛说的主张,其实是充满着矛盾的。
  这位主张大乘非佛说的法师,他心里面想的是:诸佛并不尊贵,只要能够成为阿罗汉就够了,阿罗汉就等于是佛。他其实是想要让大家都如此地认定,从此以后只要修学二乘声闻法而不必再修学佛法,然后在人间努力地行善,实现人间佛教的理想。
  因此他在《胜鬘经讲记》说:【因为,唯有佛地,障习都清净了,功德都圆满了,无欠无余,再没有变易的可能,所以赞佛为常恒不变清凉。】(《胜鬘经讲记》,正闻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页145。)他故意不说诸佛离开变易生死以后,世出世间法的功德完全具足而能永恒的利乐无量有情,反而是要大家想象为:佛地障习都清净了,功德都圆满了,不再有变易了,所以是不会再示现于三界中利乐有情的,是灭尽一切而成为断灭空了。明明是因为障与习都尽净了,所以离开变易生死,如来藏中的所有功德就能够全部圆满地显现出来;但是他不说离开变易生死有这种大功德,反而暗示说佛地是灭尽一切而不再有无漏有为德来利乐众生,说这样的断灭空就是常恒、不变、清凉。
  他这一段话中的意思,跟 胜鬘夫人所说的常恒、不变、清凉无关,反而根本就是断灭空!但是他却故意套进来,闪避了“所知障、烦恼障的断尽,以及习气种子的断尽,所以离开变易生死”的佛法正理。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这位法师是处心积虑用这样的方式来歪曲解释佛法,要将他所误会的声闻罗汉法来取代佛法,这样子曲解大乘经典来附和他自己的立场。其实变易生死从来都不是依意生身的生灭或变易来讲的,可是因为大乘非佛说的这位法师不承认如来藏,就曲解为意生身的变易生死,这样子回避如来藏心中的种子的生灭、变易,这就产生自相矛盾的地方。如果这位法师不是别有居心,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也就是:他是完全不懂佛法的人,才会如此地乱说一气。
  在《妙法莲华经》中 佛说:
  
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妙法莲华经》卷5)

  真正的 释迦牟尼佛并没有离开我们,并没有灰飞烟灭,两千五百年前 佛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成佛,只是一种示现,如来是常住的,并不会有所谓的“佛入涅槃,是不再存在这世间了”,或是说“佛已入涅槃,佛的五分法身还是与世间没有关涉”,而是 如来常住这样子才是正确的大乘佛法。
  再次说明变易生死从来都不是依意生身的生灭变化来说的,我们真修实证佛法的人,不可以胡乱地将佛法的名相作连结,这对于自己或是众生的法身慧命都是没有帮助的。
  以上就是今天为各位菩萨说明“意生身与变易生死”之间的真正关系。欢迎您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读书

本文标题: 第057集 意生身与变易生死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1/288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第057集 意生身与变易生死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