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子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演述的主题是以 萧平实导师著作《胜鬘经讲记》为蓝本,依着胜鬘夫人与 世尊的对答内涵,证明唯一佛乘,是 如来示现降生人间宣说佛法的目标。而佛法的内涵,就是要启发有情众生本自具有的本觉智慧,非从外得。然而,佛弟子却得先经由熏习,发起菩萨心性以后,持续随学真正有证量的善知识,才能进修成功,圆满佛菩提的无上智慧。
我们先引用《华严经》中 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的相关开示,经中如是说:
经中的意思是说:“善男子啊!就好像执持一盏明亮的灯,进入一间暗室之中,可以完全破除这间暗室百千年来的黑暗。也是像这样子,大菩萨发起菩提心,经由修行所引发的智慧光明,进入众生心室之内,可以将百千万亿劫说不尽的长久时间,曾经造作各种业所引发的烦恼以及种种无明的遮障都能消除殆尽!”
这也就是说,众生无始劫以来,从来不知生死的来龙去脉,不知生命的究竟真实相,以佛法的名称就是“无始无明”;如同天生的盲者,习惯性地生活在一片黑暗中,所有造作都是依着五阴的感官觉受,又何尝能了解一目了然的情状呢?持续造作引发未来世系缚于三界的各种烦恼业,而被业力牵引,以各种存在的模式,于三界六道中流转生死。经中譬喻,就好像有人拿着一盏明灯进入千百年的暗室之中,一盏灯光可以破尽千百年之久的黑暗而给予暗室光明——就是千年暗室一灯能明啊!当发起菩提心的大菩萨,精进修学而获得生命实相的般若智慧,就如同菩提心灯的光明,能广泛地进入众生的心田,也能将无量百千亿劫说不尽的长久时间,于无明中造作过的各种有漏业引发的烦恼、遮障,依于般若的智慧光明,懂得如说修行而能灭除殆尽!
经中提到一个常使用的名相“业烦恼”,那如何是业呢?如何是烦恼?业就是有情于过去世中所造作的善、恶行为,造作以后就熏成种子,贮存于第八识如来藏中成为业种;随着如来藏携带到这一世,遇到适当的缘,就会引发业种而产生事相;若是有漏的善业、恶业,就成为障碍有情想要学佛、想要解脱的修行道路,称为业障。那如何又是烦恼呢?最简略地说,就是三毒——贪瞋痴。
我们再举《杂宝藏经》的佛典例子。在佛世时,有一位心乐佛法出家学道的王子,名为娑罗那。他在山林树下坐禅摄心系念;那时候,恶生王带着他的婇女众到园林游观,也到了这处林中。恶生王就停下来小睡,而那些婇女们等国王休息了,即共相游戏;于一棵树下,远远见到有比丘坐禅念定,便趋前礼敬问讯;那时候比丘就为这些女众说法。国王醒来以后,寻找他的婇女们,见到远方树下有一位比丘,颜貌端正、年轻壮美,而自己那些婇女众围着比丘听法。国王即向前询问比丘:“汝是否已证得阿罗汉果位?”比丘回答:“不得。”国王继续问:“是否证得阿那含?证得斯陀含、证得须陀洹呢?或者证得不净观?”结果比丘都如实回答:“没有证得。”恶生王便生起瞋恨心,大声骂詈着:“你都没有任何证量,如何以这个生死凡夫之身与这些婇女众共坐一处!”说完就抓起比丘又鞭又打,使得比丘遍体鳞伤。那些婇女们不自觉地惊呼:“比丘没有犯任何过失啊!”国王一听之下更加愤怒,又再一顿狠打;那些女众们见状,都跟着啼哭、伤心懊恼,这一切让恶生王的愤怒更加剧烈到了极点。
比丘被打完,刚开始心里想着:“过去诸佛由于能忍辱的缘故,获得无上道;而我今日还保有全身,况且四肢仍然存在,怎么能不忍这个苦呢?”过后一动弹就全身疼痛,越来越严重,实在不堪忍受,于是转念:“我在世俗法中,好歹还是个可继承王位的王子,拥有的兵众势力不输给那位国王。今日以我出家孤单,便欺负被打。”于是生退转心,预备罢道还俗。返回精舍后就向和尚大迦旃延告别;和尚对比丘说:“汝目前身体受伤疼痛,今晚先小住止息,且待明日再离开吧。”娑罗那也受教休宿。
当夜,尊者大迦旃延便为比丘示现梦境,让娑罗那看见自己大集兵众,讨伐恶生王;结果竟然兵败,身被囚执。那时恶生王遣人持刀砍杀娑罗那,一刀砍下来,娑罗那失声惊叫而吓醒,即向和尚报告梦中所见。尊者对比丘开示说:“我们若想以战斗的方法求胜,这是绝不可能之事啊!像这种两军兴师,发动战斗,无论胜负结果,最终都没有胜利的一方。怎么说呢?由于战斗之法,是要以能够伤害、残杀对方,才能称作胜利;而会动念杀伤众生的这件事,是因为心性愚痴、有烦恼,为了达到目的,逞一时之快,却不懂得因缘果报之理,此后会引来未来无量世堕落三恶道受苦的恶果报啊!比丘啊!汝若想要脱离生死,惧怕被鞭打而产生痛苦,应当观察自己的色身,才能够真正地平息一切的怨恨,以及不受他人的毁辱!”
尊者于经文中如是开示:“所以者何?是身者众苦之本。”(《杂宝藏经》卷2)经文意思说:“如何这么说呢?我们这个色身才是引发各种苦恼的根本啊!”这个色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饥饿,冬天发冷、夏天热,几十年的生命要经历生、老、病等等身心的创伤,天灾人祸各种侵害、病痛不断,最后还要面对最恐怖的死亡。像这样子说不尽的种种怨怼,你却不想解决报复,却独独针对恶生王还要兴兵讨伐?经中尊者如是开示说:
经文中开示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想要灭除掉真正的怨家,应当是要灭除掉烦恼。这烦恼怨家所引发的病痛过失,会伤害我们无量世的身心;而世间的怨家虽然也严重地伤害我们,却只加害于这一世的有漏、发臭又污秽的身子啊!然而烦恼无明所招引的仇怨,却是伤害了我们原本可以好好修行的法身慧命啊!”
各位菩萨!从佛法的教导可知,有情之所以会产生怨怼、憎恨之心,都是因为心中有烦恼为根本而生起的啊!比方说,经文里的恶生王,他已经是国王了,拥有众多婇女,却对无辜的年轻比丘生起嫉妒、瞋恚之心,而对比丘抓打伤害。这就是无明—迷事无明—不知我们的蕴处界身心情绪,仅仅是因缘和合而短暂存在;经由色身领纳外环境五尘,引发觉知心意识的各种相应烦恼;更不明了任何的恶业造作,尔后必得承受果报。而那些婇女众替无辜的比丘求情,基于善良、不忍之心,属于觉知心在欲界中有爱的事相上的执取,熏习成种子,贮藏于如来藏之中,也属于三界有,都是有漏业因,会让我们系属于三界内。
各位菩萨!经文所说“业烦恼”,就是无量劫以来的五蕴身心觉受,因于顺逆之境而产生各种相应的烦恼,所造作之身口意业,使众生不停地流转于三界生死海,没有佛法的智慧光明,无有出期;像这样子,佛法中有时称作漫漫长夜,还有形容五蕴被无明遮盖,如同树荫遮住阳光,无法解脱生死,所以被称为五阴。
佛陀时代的胜鬘夫人就是谈到有关烦恼、遮障的主题。从佛法的角度而言,烦恼分为两大类:一念无明、无始无明。一念无明的内涵包括了我见与我执,而我见就是一念无明的根本,是在二乘法中解脱三界分段生死的主修。无始无明简约地说,就是迷理无明,我们无始劫以来都无知于法界的真实相,这个实相就是二乘涅槃中所依的本际。大乘行者下手实修的目的,是在探究万法的根源,而探究到究竟无可探究又圆满了,那才是成佛的时候;既然能成佛,必然也函盖了二乘的修道内容。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又称为四住地烦恼。
从胜鬘夫人回禀 如来的佛法内涵,显然她是大菩萨示现于娑婆。《胜鬘经》中这么说:
经中是说,胜鬘夫人敬禀 世尊:“世尊!就像前面所讲的,无始无明住地的力量,对于可以数得出有爱数四住地来说,其实无始无明住地力的力量是最大的。”也就是说,众生心自无始劫以来,不曾与万法的本源相应,而无从了知祂的内容,这就是无始无明;对于我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如何会有种种的生起等,全然无知,所以会沉沦于三界有的贪爱,以及执著邪见,持续于三界内流转生死。
假使能够找到生命的实相——找到如来藏了,就能现前观察万法都从祂而生,蕴处界都从祂而生,当然“有爱数四住地”也是从祂而生;那么从这个时候开始,三界爱以及错误、偏邪的恶见,对我们来讲都是可以当下断除,或者逐渐分分断除的,没有不能断的。因此说,无始无明住地对于有爱数四住地具有绝对的影响力,其力量是很大的。胜鬘夫人向 世尊禀白有关“无明”的内容,短短一句主题陈述,囊括有情流转于三界有的缘因,以及解脱三界、成就佛道的佛法法要。
胜鬘夫人于经中所说的“有爱数四住地”,“住地”是指觉知心意识所住的境界,是说有四种觉知心所住的境界,让我们执爱三界有而无法出离。为什么要讲“数”?因为这四种境界的内涵,是可以计算得出来,不是不可量、不可计的,所以称为“有爱数四住地”;其内容分别为: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我们先说为什么称作见一处?也就是说,处处生起“我见”。在哪几个处所呢?就是三界世间的处所:欲界处、色界处、无色界处。而三界爱中的无色界爱,所讲的无色界中并不是一切都无喔!仍然有“名色”中的“名”,也就是受想行识仍然继续存在,所以“名”又称为三界有、无色有。有情会产生这些“有”的贪爱,无非就是觉知心的自我贪爱,由于缺乏佛法正知见,不知道“名”仍然属于三界有的境界,所以在佛法里胜鬘夫人称为“有爱住地”。
我们今天说明到此,下一集再继续和大家分享。
敬祝各位菩萨:福慧增长!
阿弥陀佛!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演述的主题是以 萧平实导师著作《胜鬘经讲记》为蓝本,依着胜鬘夫人与 世尊的对答内涵,证明唯一佛乘,是 如来示现降生人间宣说佛法的目标。而佛法的内涵,就是要启发有情众生本自具有的本觉智慧,非从外得。然而,佛弟子却得先经由熏习,发起菩萨心性以后,持续随学真正有证量的善知识,才能进修成功,圆满佛菩提的无上智慧。
我们先引用《华严经》中 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的相关开示,经中如是说:
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闇室,百千年闇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闇障悉能除尽。(《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8)
经中的意思是说:“善男子啊!就好像执持一盏明亮的灯,进入一间暗室之中,可以完全破除这间暗室百千年来的黑暗。也是像这样子,大菩萨发起菩提心,经由修行所引发的智慧光明,进入众生心室之内,可以将百千万亿劫说不尽的长久时间,曾经造作各种业所引发的烦恼以及种种无明的遮障都能消除殆尽!”
这也就是说,众生无始劫以来,从来不知生死的来龙去脉,不知生命的究竟真实相,以佛法的名称就是“无始无明”;如同天生的盲者,习惯性地生活在一片黑暗中,所有造作都是依着五阴的感官觉受,又何尝能了解一目了然的情状呢?持续造作引发未来世系缚于三界的各种烦恼业,而被业力牵引,以各种存在的模式,于三界六道中流转生死。经中譬喻,就好像有人拿着一盏明灯进入千百年的暗室之中,一盏灯光可以破尽千百年之久的黑暗而给予暗室光明——就是千年暗室一灯能明啊!当发起菩提心的大菩萨,精进修学而获得生命实相的般若智慧,就如同菩提心灯的光明,能广泛地进入众生的心田,也能将无量百千亿劫说不尽的长久时间,于无明中造作过的各种有漏业引发的烦恼、遮障,依于般若的智慧光明,懂得如说修行而能灭除殆尽!
经中提到一个常使用的名相“业烦恼”,那如何是业呢?如何是烦恼?业就是有情于过去世中所造作的善、恶行为,造作以后就熏成种子,贮存于第八识如来藏中成为业种;随着如来藏携带到这一世,遇到适当的缘,就会引发业种而产生事相;若是有漏的善业、恶业,就成为障碍有情想要学佛、想要解脱的修行道路,称为业障。那如何又是烦恼呢?最简略地说,就是三毒——贪瞋痴。
我们再举《杂宝藏经》的佛典例子。在佛世时,有一位心乐佛法出家学道的王子,名为娑罗那。他在山林树下坐禅摄心系念;那时候,恶生王带着他的婇女众到园林游观,也到了这处林中。恶生王就停下来小睡,而那些婇女们等国王休息了,即共相游戏;于一棵树下,远远见到有比丘坐禅念定,便趋前礼敬问讯;那时候比丘就为这些女众说法。国王醒来以后,寻找他的婇女们,见到远方树下有一位比丘,颜貌端正、年轻壮美,而自己那些婇女众围着比丘听法。国王即向前询问比丘:“汝是否已证得阿罗汉果位?”比丘回答:“不得。”国王继续问:“是否证得阿那含?证得斯陀含、证得须陀洹呢?或者证得不净观?”结果比丘都如实回答:“没有证得。”恶生王便生起瞋恨心,大声骂詈着:“你都没有任何证量,如何以这个生死凡夫之身与这些婇女众共坐一处!”说完就抓起比丘又鞭又打,使得比丘遍体鳞伤。那些婇女们不自觉地惊呼:“比丘没有犯任何过失啊!”国王一听之下更加愤怒,又再一顿狠打;那些女众们见状,都跟着啼哭、伤心懊恼,这一切让恶生王的愤怒更加剧烈到了极点。
比丘被打完,刚开始心里想着:“过去诸佛由于能忍辱的缘故,获得无上道;而我今日还保有全身,况且四肢仍然存在,怎么能不忍这个苦呢?”过后一动弹就全身疼痛,越来越严重,实在不堪忍受,于是转念:“我在世俗法中,好歹还是个可继承王位的王子,拥有的兵众势力不输给那位国王。今日以我出家孤单,便欺负被打。”于是生退转心,预备罢道还俗。返回精舍后就向和尚大迦旃延告别;和尚对比丘说:“汝目前身体受伤疼痛,今晚先小住止息,且待明日再离开吧。”娑罗那也受教休宿。
当夜,尊者大迦旃延便为比丘示现梦境,让娑罗那看见自己大集兵众,讨伐恶生王;结果竟然兵败,身被囚执。那时恶生王遣人持刀砍杀娑罗那,一刀砍下来,娑罗那失声惊叫而吓醒,即向和尚报告梦中所见。尊者对比丘开示说:“我们若想以战斗的方法求胜,这是绝不可能之事啊!像这种两军兴师,发动战斗,无论胜负结果,最终都没有胜利的一方。怎么说呢?由于战斗之法,是要以能够伤害、残杀对方,才能称作胜利;而会动念杀伤众生的这件事,是因为心性愚痴、有烦恼,为了达到目的,逞一时之快,却不懂得因缘果报之理,此后会引来未来无量世堕落三恶道受苦的恶果报啊!比丘啊!汝若想要脱离生死,惧怕被鞭打而产生痛苦,应当观察自己的色身,才能够真正地平息一切的怨恨,以及不受他人的毁辱!”
尊者于经文中如是开示:“所以者何?是身者众苦之本。”(《杂宝藏经》卷2)经文意思说:“如何这么说呢?我们这个色身才是引发各种苦恼的根本啊!”这个色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饥饿,冬天发冷、夏天热,几十年的生命要经历生、老、病等等身心的创伤,天灾人祸各种侵害、病痛不断,最后还要面对最恐怖的死亡。像这样子说不尽的种种怨怼,你却不想解决报复,却独独针对恶生王还要兴兵讨伐?经中尊者如是开示说:
欲灭怨者,当灭烦恼。烦恼之怨,害无量身;世怨虽重,正害一身,烦恼之怨,害善法身。(《杂宝藏经》卷2)
经文中开示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想要灭除掉真正的怨家,应当是要灭除掉烦恼。这烦恼怨家所引发的病痛过失,会伤害我们无量世的身心;而世间的怨家虽然也严重地伤害我们,却只加害于这一世的有漏、发臭又污秽的身子啊!然而烦恼无明所招引的仇怨,却是伤害了我们原本可以好好修行的法身慧命啊!”
各位菩萨!从佛法的教导可知,有情之所以会产生怨怼、憎恨之心,都是因为心中有烦恼为根本而生起的啊!比方说,经文里的恶生王,他已经是国王了,拥有众多婇女,却对无辜的年轻比丘生起嫉妒、瞋恚之心,而对比丘抓打伤害。这就是无明—迷事无明—不知我们的蕴处界身心情绪,仅仅是因缘和合而短暂存在;经由色身领纳外环境五尘,引发觉知心意识的各种相应烦恼;更不明了任何的恶业造作,尔后必得承受果报。而那些婇女众替无辜的比丘求情,基于善良、不忍之心,属于觉知心在欲界中有爱的事相上的执取,熏习成种子,贮藏于如来藏之中,也属于三界有,都是有漏业因,会让我们系属于三界内。
各位菩萨!经文所说“业烦恼”,就是无量劫以来的五蕴身心觉受,因于顺逆之境而产生各种相应的烦恼,所造作之身口意业,使众生不停地流转于三界生死海,没有佛法的智慧光明,无有出期;像这样子,佛法中有时称作漫漫长夜,还有形容五蕴被无明遮盖,如同树荫遮住阳光,无法解脱生死,所以被称为五阴。
佛陀时代的胜鬘夫人就是谈到有关烦恼、遮障的主题。从佛法的角度而言,烦恼分为两大类:一念无明、无始无明。一念无明的内涵包括了我见与我执,而我见就是一念无明的根本,是在二乘法中解脱三界分段生死的主修。无始无明简约地说,就是迷理无明,我们无始劫以来都无知于法界的真实相,这个实相就是二乘涅槃中所依的本际。大乘行者下手实修的目的,是在探究万法的根源,而探究到究竟无可探究又圆满了,那才是成佛的时候;既然能成佛,必然也函盖了二乘的修道内容。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又称为四住地烦恼。
从胜鬘夫人回禀 如来的佛法内涵,显然她是大菩萨示现于娑婆。《胜鬘经》中这么说:
世尊!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经中是说,胜鬘夫人敬禀 世尊:“世尊!就像前面所讲的,无始无明住地的力量,对于可以数得出有爱数四住地来说,其实无始无明住地力的力量是最大的。”也就是说,众生心自无始劫以来,不曾与万法的本源相应,而无从了知祂的内容,这就是无始无明;对于我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如何会有种种的生起等,全然无知,所以会沉沦于三界有的贪爱,以及执著邪见,持续于三界内流转生死。
假使能够找到生命的实相——找到如来藏了,就能现前观察万法都从祂而生,蕴处界都从祂而生,当然“有爱数四住地”也是从祂而生;那么从这个时候开始,三界爱以及错误、偏邪的恶见,对我们来讲都是可以当下断除,或者逐渐分分断除的,没有不能断的。因此说,无始无明住地对于有爱数四住地具有绝对的影响力,其力量是很大的。胜鬘夫人向 世尊禀白有关“无明”的内容,短短一句主题陈述,囊括有情流转于三界有的缘因,以及解脱三界、成就佛道的佛法法要。
胜鬘夫人于经中所说的“有爱数四住地”,“住地”是指觉知心意识所住的境界,是说有四种觉知心所住的境界,让我们执爱三界有而无法出离。为什么要讲“数”?因为这四种境界的内涵,是可以计算得出来,不是不可量、不可计的,所以称为“有爱数四住地”;其内容分别为: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我们先说为什么称作见一处?也就是说,处处生起“我见”。在哪几个处所呢?就是三界世间的处所:欲界处、色界处、无色界处。而三界爱中的无色界爱,所讲的无色界中并不是一切都无喔!仍然有“名色”中的“名”,也就是受想行识仍然继续存在,所以“名”又称为三界有、无色有。有情会产生这些“有”的贪爱,无非就是觉知心的自我贪爱,由于缺乏佛法正知见,不知道“名”仍然属于三界有的境界,所以在佛法里胜鬘夫人称为“有爱住地”。
我们今天说明到此,下一集再继续和大家分享。
敬祝各位菩萨:福慧增长!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