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集 解脱修行的方法与次第(一)-解脱之见道与修道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3  浏览次数:1133
正墩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电视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系列佛法讲座。这一集我们要来讲解有关解脱修行的方法与次第。
  从解脱初果见道的当下,以及之后一生修行之路,有种种差别的现象。见道与修道存在有种种的变异相,见道与修道不可认为就是只有一种状况。见道的同时,有人就是单纯的见道,只发起了见地;有人见道的同时,成为俱解脱或者慧解脱;有人在见道的同时,成为三果人;有人见道的同时,成为二果人;或者有人只能成为初果人。至于见道后一生修道的结果,有人见道后一生修道,不努力的修行,只是初果人;有人不努力修道,但却成为三果、四果。有人努力修道,只成为二果;有人努力修道,却成了慧解脱跟俱解脱。这个现象跟这个道理,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有说到:【问:已得趣入补特伽罗,为有定量,一切时等得般涅槃?为无定量,一切时分而不齐等得般涅槃?答:无有定量,亦非一切时分齐等得般涅槃,然随所应,如所遇缘有差别故而般涅槃。】(《瑜伽师地论》卷21)这里说随所应、所应的缘,指的就是他的善根福德、性障、修定、智慧、精进等;所遇的缘,就指的是此世所遇到的善知识,这世所呈现的异熟果报。
  那么见道时纯粹见道,只发起见地,进入初果之中,而不能成为二果人,那是怎么样的状况呢?就是说,在见道之前没有先修禅定,而且未曾用心在修除五盖,他的心仍在欲界粗重的贪爱,心地就像一般世俗人一样,当有缘遇到实证的大善知识时,听闻解脱的正确的道理,而大善知识也为他讲解五蕴的内容、五蕴的苦集灭道,在他听闻时都具足地听闻而且确实地理解。用这个闻熏的基础,然后自己在闲暇安静的地方,不受他人干扰,仔细思惟通达之后,我见就断了;当断我见,三缚结也跟著断掉了而成为初果。但是这只是见道,虽然知道解脱的道理,但是没有继续修道。他因为因缘不足,不能够继续跟随著大善知识受学、熏习解脱道中见道后有更深妙的法理,在证悟二乘菩提之后,终其一生不能再依善知识的教导修行法门,继续进修二果。一生就只有初果,舍报后就生欲界天;而在没有善知识的指导之下,就必须经历七次的人天往返,最后成为阿罗汉,取证无余涅槃。
  那什么是见道之后只是单纯的见道,只能发起见地而进入初果之中呢?而且即使一生努力地修行之后,也不可能成为二果、三果、四果人?这是说,从往世修行以来时劫其实很短,那善根不具足,虽然遇到善知识帮助他见道,但是他自己本身却仍然贪爱著五欲,瞋心仍然很重,解脱道的法有很多还是不理解;或者欠缺善根,主要的是欠缺了精进根,他不想断欲贪,却想要证阿罗汉果。佛就对这种人指示说:“你只要断欲界爱,尤其是男女细滑触贪,就可以证得。”但这须要有大善知识摄受他,并且开示断贪的法,努力进修就可以。
  那什么是见道时同时成为俱解脱呢?那是说,遇到解脱正法之前,他是在外道曾经修习四禅八定,而且是具足证得。但他自以为是阿罗汉,已经证无余涅槃,这是因为凡夫大师为他印证的关系。后来遇到解脱实证者,知道他自己的所证只是世间的禅定,公开忏悔大妄语业;而善知识为他解说五蕴的内涵,五蕴的苦集灭道,他以禅定证量现观断我见、我执,就能够证灭尽定,入无余涅槃成为俱解脱。未断我见之前,虽然是证四禅八定,但仍然是外道,或者是佛门的凡夫。见道同时成为俱解脱,而我们方便说是先修道、后见道。
  那什么是见道时同时成为慧解脱呢?是因为遇到解脱道的正法之前,也是曾经修过四禅八定,已经证得初果或者是二果;曾经听闻解脱道的法理,但这个道理是不正确的,追随佛门的大师是没有断我见的关系,以离念灵知心作为常住不断的涅槃心,他跟随他修行,他自认为已经证得有余涅槃。后来听闻真善知识教导解脱道的正理,并且破斥自己自认为已经证涅槃,但是是未断我见的识阴境界;所以他想前往去听闻善知识,判断是不是说的有道理?或者要去破他所说来救护他,但事实上,是误会了大善知识说法的缘故。那见到大善知识时,因为具足善根的关系,跟善知识反复辨正的过程,知道自己所证不是正确的,对此公开忏悔;在大善知识的开示下断我见,同时断了有漏、无明漏而证慧解脱果。已经先证初禅而后听闻正法,知道解脱的基本道理,能将过去自己认为已断的我见当场断除;而将以前误以为已经断的我执,藉著闻法的因缘而灭除了无明漏及无色界之有漏,所以在见道的当时,能够成为慧解脱。
  那什么是见道时同时成为三果阿那含呢?那是因为在修解脱道之前,跟随著外道或者是佛门中误会解脱道的大师们修证禅定,以修定作为声闻解脱道之禅观。见道之前已经证初禅,证得离生喜乐定,已经离开了欲界生,所以遇到大善知识之前,由于没有大妄语业,而大善知识帮助他断我见时,已经离开了欲界生的关系,所以在断我见时变成了三果人,不再受生欲界天或者是人间。在舍报时候,依照见道的这个修行的差别,有不同的状况来取证涅槃;这就是说,从中般涅槃到上流色天中而取涅槃。三果中有五类七种的差别,包括了中般涅槃有三种,还有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除受生后少用功力就能证涅槃),或者是有行般涅槃(受生后要多用功力才能证涅槃),乃至于上流处处般涅槃(要受生后不断地受生,在色界天或者是无色界天来证涅槃)。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在五下分结断除的程度,或者初禅发起的质量,乃至于福德的差别。
  那么什么是见道时同时成为二果斯陀含呢?那是因为见道前,已经努力修除五欲贪、色界瞋;但却无法确实断除五欲贪爱及色界瞋,断不了五盖,初禅自然不能发起。但是他有善因缘,极力想要远离五欲贪爱及瞋心,在他遇到善知识为他开示五阴一一阴,每一阴的苦、集、灭、道的时候,当场就断了我见;在断我见、断三缚结时,就成为二果人──成了薄贪瞋痴。他如果没有再继续努力修行,只是随分而修,那当然舍报之后就只能生欲界天,在欲界天报尽舍寿时,再下生人间修行,在人间一世而能够成阿罗汉果,在舍报时取现般涅槃。
  那什么是见道后一生不努力修道,只是初果人?就是因为往世曾经跟大善知识结下了法缘,所以获得善知识为他开示,能够断我见成为初果人。他在往世不曾精勤修集福德、不曾精勤修习布施行,所以见道之后无力再继续修道,必须要在世间法上努力的谋生,才能够得到温饱,所以一世之中无法努力修道,终其一生只是初果人而已。
  那么什么又是见道后努力修道,终生精进地修行,他的结果却只能原地踏步,不能成为二果人呢?那是因为他的性障很深重,贪瞋痴心一向都很重的关系;但由于在往世曾与大善知识结过善法缘,那在这一世缘成熟了,能够遇到大善知识为他开示五阴一一阴,每一阴的苦、集、灭、道的道理;但是他的性障深重,不能当场信受、现观;后来独处闲静处的时候,努力地去思惟及观察,方能够确认五蕴每一蕴皆是因缘假合而成,最后最后终于断了我见、断了三缚结;确认每一蕴都无法离开苦跟集,但他的深心之中仍不乐于五蕴的灭除,在他的意识层面努力地修习灭除五蕴的法义,但是在他的深心当中,对五蕴的灭除之道却无所用心。由于性障深重、贪著极强的情况之下,一生虽然努力精进修行,但是仍然无法达到薄贪瞋痴。
  那什么是见道后一生努力修道,却只能成为二果人呢?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说他的性障深重,无法断除欲界爱,所以终其一生只能进入薄贪瞋痴的薄地境界,永远保持二果的证量。见道之后未继续跟随大善知识,对于修道中所应听闻的正法没有多闻熏习,这样对见道后所应修断的五盖也不了知,也不能够精进修行,那又不知道见道之后要取证三果时,必须发起初禅才能够取证三果的道理,也不知道发起初禅必须远离五盖的道理。所以在见道后一世精勤的修道,仍然没有办法取证三果或者四果,永远停留在初果、二果的境界当中。
  那么什么又是见道后一生不需要努力修道,单单凭著闻法思惟,便能够取证三果乃至于四果呢?那是因为在他见道之前,早已用心于修除各种的贪爱,但由于没有因缘遇到大善知识,所以他努力修行一世,都是以定为禅;因为证初禅,成就了离生喜乐定的功德,所以在他亲遇大善知识而能够听闻正法得以见道之后,他的五下分结立刻就断尽,当下成为三果人。在表相上,似乎他见道后是没有努力修道的,但实质上他是在见道前,已经将烦恼伏除了很多了。将来舍寿时,将成中般涅槃或者是生般涅槃。还有如果因为见道而入三果后,能够一再地深入有漏、无明漏的内容,终于确认色界、无色界一切的意识心统统都是识阴所摄的无常法,这样子灭除了有漏、无明漏,灭除了我执,证得了慧解脱的果证。
  那什么又是见道后一生努力修道成为慧解脱呢?那是因为见道之前,没有修除五盖的关系,尚未离开欲界生,不能够发起初禅;见道前曾多世的修集福德,因此见道后无须为家庭生活奔波,有闲暇来努力修道;继续追随大善知识闻法修道,修除了五盖,以求远离欲界爱,成为二果人。随后他又努力地修定,于未到地定成熟后,加上先前已修的消除五盖发起初禅,能够入三果功德正受;深入的观行后,也能够断尽五下分结。在三果最高位中仍继续地精进修道,进断五上分结。这原因是:在亲近大善知识闻熏更深入的五蕴苦集灭道的道理,或者是因缘法,了知五上分结的内容,努力修断,乃至五上分结中最难断的我慢也断除了。此时色界有、无色界有已经没有贪爱了,也对于识阴中最微细而且极难断的三界微细意识心─意识极细心─也已经没有贪爱了;而且对于已经舍弃最细意识心,而最细意识的这个舍心也都已经灭除了,这个就是有漏、无明漏的断除,因此成为慧解脱。
  那什么又是见道之后一生努力地修道,而成为俱解脱呢?那是因为他见道之后,咨询大善知识的意见,了知慧解脱是可以迅速修成的,因此依照前一项的方法与次第,依次一一断除了五盖等欲界贪瞋烦恼,而断五下分结;再进一步断色贪、无色贪,以及我慢、掉举、无明,而断了五上分结;努力修证慧解脱的行门,先成为慧解脱后,自知自证“梵行已修,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再藉此世的余生继续进修禅定,从二禅到四空定的修证,然后取证灭尽定,成为俱解脱。
  那什么是见道之后一生努力修道,而成为三明六通呢?那是因为当他成就了俱解脱之后,可随时入无余涅槃。如果这一世还有剩余的时间,进修五神通、三明(也就是天眼、宿命、漏尽这三明),将五神通修成之后加以精炼,能够见未来八万大劫事,这个就是天眼明;能够观过去八万大劫,那就是宿命明;还有将解脱道所有的细节都能够一一深入观察而没有遗漏,这个就是漏尽明;这样就是所谓的三明六通。
  什么是先修道后见道,但是见道前,事实上是没有修道的道理呢?那是因为先在外道修禅定后,再入佛门修解脱。意思是说,一直在外道中以定为禅,或者追随佛门中表相大师,而且即便确实他也已经证了四禅八定,但是却错将禅定修证当作是声闻禅的禅观智慧境界,一世当中精进地修行之后,成为非想非非想定实证者。这样的人往往误以为就是实证涅槃。后来他遇到了大善知识为他开示我见的内容,令他能够当场断我见,这样就可以立即成为俱解脱。当成为俱解脱的时候,那以前所修的四禅八定降伏我见、我执的过程,就可以追认为二乘菩提解脱道的修证。由于见道是在修道-就是所谓的修四禅八定-之后,所以说是“先修道、后见道”之人。但如果有人修成四禅八定之后,他却一世未遇到大善知识开示我见的内容;在他见道前的修道,统统不能够算是修道,只能在后来确实见道之后,才可以追认是先修道。
  但这也是由于跟随表相大师修证四禅八定,而且已经满足四禅八定之后的人,才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然而,综观当今世间并没有发现可以教授禅定的表相大师,所以也不复见这种状况,因为当代表相大师自身连初禅都没有曾经实证。如果有人先证四禅八定的功夫,后来又曾经遇到大善知识,但他的心中没有丝毫信受的意思,所以不乐于前往请教,更不乐于听闻大善知识宣说解脱道的正法,却自以为已经实证了阿罗汉果,那这样子先前所证的四禅八定的过程,当然不许称作是修道。如果以此先证四禅八定后,再藉著大善知识的因缘而断我见,顿成俱解脱,我们就可以称为是“先修道而后见道”之人。
  由于时间的关系,有关于解脱修行的次第与方法,讲解到此。
  阿弥陀佛!
 
标签: 佛法读书

本文标题: 第007集 解脱修行的方法与次第(一)-解脱之见道与修道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1/280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第007集 解脱修行的方法与次第(一)-解脱之见道与修道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