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龄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广论”节目,前两集的节目中,我们引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的开示说,一切菩萨要修大乘胜妙的成佛之道法,首要之务就是要亲近真善知识,今天我们的主题要探讨的是“如何选择善知识?”
先请问一个问题,您在学佛吗?台湾号称有几百万的学佛人,很多人也会认为自己在学佛,也自认为是佛教徒;实际上是,很多人表面上看来是在学佛,每天做早课、诵经,也参加佛学读书会,或者也会跟著师父修学、打坐、修定等等,假日偶尔也会找时间到寺院去做志工,甚至去为贫困者或年老无依者做一些义务性工作,然而这样就是在学佛吗?这只不过是造世间善业,或熏习一些表相佛法的佛学常识而已,不算是真正的学佛,可以说是还在外门流转的阶段。又譬如说,现今一般社会慈善团体、外道、民间的鬼神信仰等等,也都在劝善、行善,但这可以说是在学佛吗?这也只能说是公益慈善事业,属于世间有漏善法,实质上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学佛。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学佛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成就佛道,是要具足了知法界的事实、因果的根源正理,以及了知三界一切善法恶法、染法净法,要了知这一切法都是依据因果的根源—第八识如来藏—而有,因此亲证法界的实相第八识如来藏,是学佛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成就佛道最重要的一个前提。而要亲证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最重要的是必须对第八识如来藏有正确的知见,而这是要有善知识的教导,而且还必须发起证悟如来藏实相的大心。如果没有发菩提心、证菩提心的清净善行,只修这些世间善法的结果,最多只是舍报后,生到欲界天享受,消耗此生行善所得的福报而已。
所以如果您说您在学佛,您有这样的认知吗?如果知道,那么您现在所学的,是否也是朝这个目标在前进呢?如果是,那恭喜您走对路了;如果不是,您是否应该检视一下,到底是您的根器不够?还是法不对?如果是法不对,那么是因为师父没有实证、错解,因此导致我们在法上也无法实证?或者是以外道法拿来当作佛法在教导我们,其实讲的根本就不是 佛所说的法呢?这样当然学再久,也不能有所亲证。虽然这样的问题很难以回答,但是要提醒您,如果您想要学佛而有所实证,那么确定所学是不是真实佛法,就是我们开始修学前就应该先要确认的。
再说,有些团体表面上是佛教单位,实际上所作的事,完全不是佛弟子应该作的,而所教的法,也不是 佛所说的正信佛法。台湾这数十年来,一些很有名的佛教团体,在名义上、表相上看来是佛教团体,也会讲经说法,经常也有应时的法会,或者举办一些心灵成长的课程等等,然而这些作为就是佛法的修行吗?他们讲经的内容是否如法?是否依据经论的真实义在演述呢?又有一些佛教团体有自己所属的事业,实际上所得都是纳入团体中,甚至有团体把这些所得拿来供给附佛法外道,成为这外道的主要财力来源。听到这里您是不是觉得说,怎么可能呢?同时是不是又会生起一个疑问,难道佛教中的出家师父不能有自己寺院的事业吗?难道一定要全部都由信众来供养吗?
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到底这些佛教团体这样的行为如不如法、合不合乎戒律的规定。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22记载著,因为有六群比丘以利求利,让当时的外道讥嫌轻贱而说:“云何沙门释子出物求利,与俗何殊?”意思是轻嫌出家人,而说出家人贩卖物品求取利润,跟世俗人有什么差异?当时其他的比丘们就向 佛陀禀告这个情况。佛陀于是为了这件事情,制了一个戒说:“若复苾刍种种出纳求利者,泥萨只波逸底迦。”如此明白制了一条戒相,禁止比丘们作种种银钱出纳而求利的事,否则就是犯戒,因此出家众是不应该作营利的事情。俗话说“杀头的生意有人作,赔钱的生意没人作”,可知一般人作生意买卖,目的是为了获利,而出家众作营利的事情,所为何事?当然也是为了求利,不然何必这么辛苦,不好好清心修行,还要去开店作生意呢。
可是有人可能又想到了,有些宗教团体作生意,可都不是出家众在作的哟!都是由信众在作志工的,这样他们就不算在营利了嘛。欸!听似有理,但是到底有理否,我们来看看。佛教团体开店作生意,不是由僧众执事,而是由信众在执事,表面上看来,僧众们并未做这些工作,应该是没有违犯戒律的规定啊;我们暂且当作没有违犯戒律,我们再深入来看一下,僧众没有直接参与买卖的工作,是由信众们来承担这些工作,但是信众们都是志工、义工,他们都不支领薪水,这表面上看来是在培植福德(大家都知道佛法的修行需要有福德),这看来很正当也很合理,但是各位菩萨您有没有想过,这些商店开店作生意,不必支付员工的薪水,因为员工都是志工,这不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吗?您想到了吗?获得更多的利润是从信众的义务付出而得的,他们有没有把这个利润拿出来与信众分享呢?再说您可有想到,因为某些佛教团体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这些商店周遭的商家没有生意可作,或者同类的商家无法生存下去,这样不就是直接、间接在与民争利吗?这样实质上就是在营利嘛,因此还是违犯了戒律啊!
再说他们获取这些财利,到底用到哪里去了?是用来弘扬如来的正法吗?或者是另有用途而我们不知道?即使是用来弘扬佛法也还是不如法的,僧众有僧众应有的威仪,与一般世间人就应该有所不同,而另有用途又是用在哪里呢?在《广论之平议》这本书中这样讲:
再说凤山寺的“广论团体”,比之于这些行世间善法之慈善团体则更是等而下之,他们表面是说造善业,其实是以寺院名义在做佛所禁止的出家人买卖营谋的赚钱事业,使得与他们所经营项目同性质的民间数种买卖行业受到挤压;是与世间诸百工行业争利,表面是说利益众生,其实是在损恼众生;像他们这样的团体,学人跟随著努力做义工,结果是共同成就破坏出家戒的三涂之业,未来世将承受破戒共业之不可爱异熟果。……凤山寺“广论团体”又以开店赚得之钱财,提供给专弘《广论》之深重邪见团体而广弘传之,共同成就误导众生之共业;而学人最初乃是欲发大愿、欲学佛道,结果却因《广论》之无明邪见及邪教导而误入歧途,此乃世上最冤枉的事情。所以学人自己应该要有简择的智慧,要善选真善知识,善选法义正确的佛教团体,才能学到真正第一义谛的佛法,这才是此生学佛最重要的事。[《广论之平议》(一),正智出版社,页169~170。]
所以说,出家人作生意赚钱,这已经违犯出家戒了,又再把所得盈余拿去提供专门弘扬《广论》邪淫法的邪见团体,不但自己破戒,还误导众生跟著一起造这个共业,随学者真的是很无辜也很冤枉。以前不知道“广论团体”这样的本质,被误导还情有可原,现在知道了就得赶快离开,不要一心想要修学佛法,却学到外道法,又与弘扬、推广外道法的人,一起造下不可爱的三恶道共业,真是情何以堪!诚心劝请您要舍离僧衣崇拜,不要再盲从迷信下去了!人身难得,一失人身,难可得复!
接下来我们来看,寻找真善知识应该要注意些什么事情。首先要破除自己不如理思惟的心防,伏除慢心,以智慧为前导来简择,不可以著相,就是说不应该执著善知识的表相,著相者必定不能找到真善知识。因此,简择善知识须注意六点:
第一点,善知识没有性别之分,善知识只有大丈夫性,也就是菩萨性;世间法上色身所现男女相,在佛法的修证上,只要明心、见性,便可以离男女相,便能为众生宣说第一义谛法,这就是大丈夫性,因此大家选择善知识时,切记不可以著于男女相。
第二点,善知识相貌没有美丑之分,美或丑是世间法才有的主观分别相,只要明心或见性便是庄严相,依止真心如来藏的本来清净法相,才是真正的庄严相,因此我们在选择善知识时,不可著于外表美丑的相貌。
第三点,善知识没有世间贵贱之分,因为有些善知识从来不贪名闻利养,一向安忍于贫贱工作,却是菩萨示现,大家不可不知。
第四点,假善知识大多伶牙俐齿,善于辩说世间法,纵然讲得三藏十二部经,因为未证悟,顶多也只能依文解义,甚至错解经义;有些真善知识,虽然拙于言辞、口才不辨给,但凡有所说都是第一义谛法,因此我们应以智慧来辨别。
第五点,有大名声或有大道场,却不一定是真善知识,因为未悟、错悟的假名大师所讲的都是戏论、都是世间法;而有些真善知识可能默默无闻,也不为名闻利养,因此有缘弟子才能亲承他的法教而承受法益。
第六点,善知识不一定现声闻出家之比丘、比丘尼相,而现声闻相的法师不一定是善知识,因为未证悟故,所说的法非第一义谛法,他们身现声闻出家相,但心却未必已出家,执著于世间法,只能称为凡夫僧。而胜义菩萨僧可能现在家白衣相,菩萨出家相的童子、童女相,或少数现声闻出家相,可能已悟得真心,或是已眼见佛性,更有地上菩萨摩诃萨,能为大众宣说少分或多分胜妙的第一义谛法,虽然有不同身相或身分的示现,却都是身未出家,但心已出家,才是大乘胜义菩萨僧,才是佛的真子。而声闻僧就算初果乃至四果阿罗汉,都还不是佛的真子,因为他们都不敢也不能荷担如来的成佛之道、弘法家业的缘故。就像禅宗初祖达摩祖师曾经说过:
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达磨大师血脉论》
另外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有四位是一生补处菩萨,有六位是现声闻出家相的菩萨,而现在家相的出家菩萨,甚至现外道相的菩萨,则有四十四位之多,所以大家一定要打破“现声闻相的出家法师才是善知识,而现白衣在家相的出家、在家菩萨不懂佛法”的错误观念。因此不可以表相来衡量善知识,如果执著声闻出家相才是善知识,当我们遇到这四十八位现在家菩萨相的大善知识时,就会大失佛道增上的利益,就很可惜,也不是有智慧的人了。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提醒您注意的是,不要看善财童子参访的善知识中,有现外道身相的菩萨,就认为外道也是善知识,这不能一概而论,要看这个人的本质,如果他所说的法或者他所作的行为,都背离佛法的正见与正行,那就不能视之为善知识,否则满街的外道就都可以称为善知识了,这不可不慎!
那么在这五浊恶世末法之际,应该怎么样才可以值遇善知识呢?我们可以效法善财童子对于善知识应该虔心恭求,并回向发愿与善知识一样的愿心、正直心,愿意为众生无怨无悔地付出,而且我们也要相信,佛陀为了护佑众生,一定会有所安排,而有真实善知识受 佛之命来此五浊恶世度众说法,只是我们有没有因缘和智慧来分别,以及我们能不能信受“不一定只有出家师父才是善知识”,那么要值遇善知识,就不是不可得了。
因此,各位菩萨修学佛法,想要寻觅真善知识,应先在佛前发菩萨清净大愿,才能与善知识的悲心相应,如此才能有因缘能够亲遇真善知识,亲遇后才容易得善知识的摄受;另外,发菩萨清净大愿之后,还要亲自在 佛前祈求值遇大乘了义究竟正法的因缘早日成熟。
以下提供正觉同修会学员发愿文供您参考:
(胡跪叉手唱念一遍:)
微妙甚深无上法 百千万劫难值遇
我今见闻得证悟 愿解如来究竟义
(起)
南无本师 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
正觉发愿文
(胡跪叉手唱念:)
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
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
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
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
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
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
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
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
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
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
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
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成大愿。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一切佛,
南无大乘胜义僧,南无究竟第一义。
(每遍就地一拜,三遍圆满)
每念一遍就地一拜,三遍圆满。
接著简单来说明发愿文中的一些名相。“见道”就是指亲证空性心如来藏,这个见道是进入佛门一窥堂奥的最基本条件。“重关”就是《大般涅槃经》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导师”是指能教导我们明心见性修学第一义谛,更能在悟后指导进修别相智,乃至种智的大善知识。“入宗门”是说进入佛法实证大门,正式开始学佛,这是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的开始,因为未明心之前不能说真正在学佛,只能说是随顺行世间善法,属外门修的相似佛法,是在修集见道应有的资粮。“人无我”是说依于如来藏所生的五蕴身心都是无常的空相。“种智”是指地上菩萨应学应证的道种智。“法无我”则是深观如来藏更细腻的法无我相,以及现观如来藏辗转所生无量法的无我相,现观一切法都是依第八识如来藏心所生所显,外于如来藏即无一法可说,不只可以确认见闻知觉性的人无我性,亦可证验八识心王及蕴处界百法的法无我性,通达以后即可证得初地菩萨一分无生法忍智。“圣性”是指初地以上菩萨的圣者心性,是大乘修道位的圣种性,是圣位菩萨,而圣位菩萨已经性障永伏如阿罗汉,可以取证无余涅槃而不取证,故意留惑润生,来行菩萨道利益众生;又因为见道所断二障,异生性永除的缘故,分证五分法身,而这不是凡夫、阿罗汉愚人及贤位菩萨所能思议。“十无尽大愿”是说十回向位满心,即将入初地心的菩萨,所应发起的尽未来际都不暂舍的十项大悲愿,发这十无尽大愿来成就初地菩萨所需要的增上意乐。“无生法忍”则是证得二种法无我后,能安忍不退,这是地上菩萨所证增上三学的智慧功德。
各位菩萨,如果能够理解其中的义理,并经常于佛前如此发愿,在心中以至诚心真实发起愿文中的心向以后,一定可以蒙诸佛菩萨摄受加持,此生想要值遇善知识绝对不难。
由于时间的关系,说明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萨:色身康泰,一切无碍,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28集 如何选择善知识?)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广论”节目,前两集的节目中,我们引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的开示说,一切菩萨要修大乘胜妙的成佛之道法,首要之务就是要亲近真善知识,今天我们的主题要探讨的是“如何选择善知识?”
先请问一个问题,您在学佛吗?台湾号称有几百万的学佛人,很多人也会认为自己在学佛,也自认为是佛教徒;实际上是,很多人表面上看来是在学佛,每天做早课、诵经,也参加佛学读书会,或者也会跟著师父修学、打坐、修定等等,假日偶尔也会找时间到寺院去做志工,甚至去为贫困者或年老无依者做一些义务性工作,然而这样就是在学佛吗?这只不过是造世间善业,或熏习一些表相佛法的佛学常识而已,不算是真正的学佛,可以说是还在外门流转的阶段。又譬如说,现今一般社会慈善团体、外道、民间的鬼神信仰等等,也都在劝善、行善,但这可以说是在学佛吗?这也只能说是公益慈善事业,属于世间有漏善法,实质上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学佛。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学佛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成就佛道,是要具足了知法界的事实、因果的根源正理,以及了知三界一切善法恶法、染法净法,要了知这一切法都是依据因果的根源—第八识如来藏—而有,因此亲证法界的实相第八识如来藏,是学佛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成就佛道最重要的一个前提。而要亲证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最重要的是必须对第八识如来藏有正确的知见,而这是要有善知识的教导,而且还必须发起证悟如来藏实相的大心。如果没有发菩提心、证菩提心的清净善行,只修这些世间善法的结果,最多只是舍报后,生到欲界天享受,消耗此生行善所得的福报而已。
所以如果您说您在学佛,您有这样的认知吗?如果知道,那么您现在所学的,是否也是朝这个目标在前进呢?如果是,那恭喜您走对路了;如果不是,您是否应该检视一下,到底是您的根器不够?还是法不对?如果是法不对,那么是因为师父没有实证、错解,因此导致我们在法上也无法实证?或者是以外道法拿来当作佛法在教导我们,其实讲的根本就不是 佛所说的法呢?这样当然学再久,也不能有所亲证。虽然这样的问题很难以回答,但是要提醒您,如果您想要学佛而有所实证,那么确定所学是不是真实佛法,就是我们开始修学前就应该先要确认的。
再说,有些团体表面上是佛教单位,实际上所作的事,完全不是佛弟子应该作的,而所教的法,也不是 佛所说的正信佛法。台湾这数十年来,一些很有名的佛教团体,在名义上、表相上看来是佛教团体,也会讲经说法,经常也有应时的法会,或者举办一些心灵成长的课程等等,然而这些作为就是佛法的修行吗?他们讲经的内容是否如法?是否依据经论的真实义在演述呢?又有一些佛教团体有自己所属的事业,实际上所得都是纳入团体中,甚至有团体把这些所得拿来供给附佛法外道,成为这外道的主要财力来源。听到这里您是不是觉得说,怎么可能呢?同时是不是又会生起一个疑问,难道佛教中的出家师父不能有自己寺院的事业吗?难道一定要全部都由信众来供养吗?
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到底这些佛教团体这样的行为如不如法、合不合乎戒律的规定。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22记载著,因为有六群比丘以利求利,让当时的外道讥嫌轻贱而说:“云何沙门释子出物求利,与俗何殊?”意思是轻嫌出家人,而说出家人贩卖物品求取利润,跟世俗人有什么差异?当时其他的比丘们就向 佛陀禀告这个情况。佛陀于是为了这件事情,制了一个戒说:“若复苾刍种种出纳求利者,泥萨只波逸底迦。”如此明白制了一条戒相,禁止比丘们作种种银钱出纳而求利的事,否则就是犯戒,因此出家众是不应该作营利的事情。俗话说“杀头的生意有人作,赔钱的生意没人作”,可知一般人作生意买卖,目的是为了获利,而出家众作营利的事情,所为何事?当然也是为了求利,不然何必这么辛苦,不好好清心修行,还要去开店作生意呢。
可是有人可能又想到了,有些宗教团体作生意,可都不是出家众在作的哟!都是由信众在作志工的,这样他们就不算在营利了嘛。欸!听似有理,但是到底有理否,我们来看看。佛教团体开店作生意,不是由僧众执事,而是由信众在执事,表面上看来,僧众们并未做这些工作,应该是没有违犯戒律的规定啊;我们暂且当作没有违犯戒律,我们再深入来看一下,僧众没有直接参与买卖的工作,是由信众们来承担这些工作,但是信众们都是志工、义工,他们都不支领薪水,这表面上看来是在培植福德(大家都知道佛法的修行需要有福德),这看来很正当也很合理,但是各位菩萨您有没有想过,这些商店开店作生意,不必支付员工的薪水,因为员工都是志工,这不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吗?您想到了吗?获得更多的利润是从信众的义务付出而得的,他们有没有把这个利润拿出来与信众分享呢?再说您可有想到,因为某些佛教团体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这些商店周遭的商家没有生意可作,或者同类的商家无法生存下去,这样不就是直接、间接在与民争利吗?这样实质上就是在营利嘛,因此还是违犯了戒律啊!
再说他们获取这些财利,到底用到哪里去了?是用来弘扬如来的正法吗?或者是另有用途而我们不知道?即使是用来弘扬佛法也还是不如法的,僧众有僧众应有的威仪,与一般世间人就应该有所不同,而另有用途又是用在哪里呢?在《广论之平议》这本书中这样讲:
再说凤山寺的“广论团体”,比之于这些行世间善法之慈善团体则更是等而下之,他们表面是说造善业,其实是以寺院名义在做佛所禁止的出家人买卖营谋的赚钱事业,使得与他们所经营项目同性质的民间数种买卖行业受到挤压;是与世间诸百工行业争利,表面是说利益众生,其实是在损恼众生;像他们这样的团体,学人跟随著努力做义工,结果是共同成就破坏出家戒的三涂之业,未来世将承受破戒共业之不可爱异熟果。……凤山寺“广论团体”又以开店赚得之钱财,提供给专弘《广论》之深重邪见团体而广弘传之,共同成就误导众生之共业;而学人最初乃是欲发大愿、欲学佛道,结果却因《广论》之无明邪见及邪教导而误入歧途,此乃世上最冤枉的事情。所以学人自己应该要有简择的智慧,要善选真善知识,善选法义正确的佛教团体,才能学到真正第一义谛的佛法,这才是此生学佛最重要的事。[《广论之平议》(一),正智出版社,页169~170。]
所以说,出家人作生意赚钱,这已经违犯出家戒了,又再把所得盈余拿去提供专门弘扬《广论》邪淫法的邪见团体,不但自己破戒,还误导众生跟著一起造这个共业,随学者真的是很无辜也很冤枉。以前不知道“广论团体”这样的本质,被误导还情有可原,现在知道了就得赶快离开,不要一心想要修学佛法,却学到外道法,又与弘扬、推广外道法的人,一起造下不可爱的三恶道共业,真是情何以堪!诚心劝请您要舍离僧衣崇拜,不要再盲从迷信下去了!人身难得,一失人身,难可得复!
接下来我们来看,寻找真善知识应该要注意些什么事情。首先要破除自己不如理思惟的心防,伏除慢心,以智慧为前导来简择,不可以著相,就是说不应该执著善知识的表相,著相者必定不能找到真善知识。因此,简择善知识须注意六点:
第一点,善知识没有性别之分,善知识只有大丈夫性,也就是菩萨性;世间法上色身所现男女相,在佛法的修证上,只要明心、见性,便可以离男女相,便能为众生宣说第一义谛法,这就是大丈夫性,因此大家选择善知识时,切记不可以著于男女相。
第二点,善知识相貌没有美丑之分,美或丑是世间法才有的主观分别相,只要明心或见性便是庄严相,依止真心如来藏的本来清净法相,才是真正的庄严相,因此我们在选择善知识时,不可著于外表美丑的相貌。
第三点,善知识没有世间贵贱之分,因为有些善知识从来不贪名闻利养,一向安忍于贫贱工作,却是菩萨示现,大家不可不知。
第四点,假善知识大多伶牙俐齿,善于辩说世间法,纵然讲得三藏十二部经,因为未证悟,顶多也只能依文解义,甚至错解经义;有些真善知识,虽然拙于言辞、口才不辨给,但凡有所说都是第一义谛法,因此我们应以智慧来辨别。
第五点,有大名声或有大道场,却不一定是真善知识,因为未悟、错悟的假名大师所讲的都是戏论、都是世间法;而有些真善知识可能默默无闻,也不为名闻利养,因此有缘弟子才能亲承他的法教而承受法益。
第六点,善知识不一定现声闻出家之比丘、比丘尼相,而现声闻相的法师不一定是善知识,因为未证悟故,所说的法非第一义谛法,他们身现声闻出家相,但心却未必已出家,执著于世间法,只能称为凡夫僧。而胜义菩萨僧可能现在家白衣相,菩萨出家相的童子、童女相,或少数现声闻出家相,可能已悟得真心,或是已眼见佛性,更有地上菩萨摩诃萨,能为大众宣说少分或多分胜妙的第一义谛法,虽然有不同身相或身分的示现,却都是身未出家,但心已出家,才是大乘胜义菩萨僧,才是佛的真子。而声闻僧就算初果乃至四果阿罗汉,都还不是佛的真子,因为他们都不敢也不能荷担如来的成佛之道、弘法家业的缘故。就像禅宗初祖达摩祖师曾经说过:
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达磨大师血脉论》
另外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有四位是一生补处菩萨,有六位是现声闻出家相的菩萨,而现在家相的出家菩萨,甚至现外道相的菩萨,则有四十四位之多,所以大家一定要打破“现声闻相的出家法师才是善知识,而现白衣在家相的出家、在家菩萨不懂佛法”的错误观念。因此不可以表相来衡量善知识,如果执著声闻出家相才是善知识,当我们遇到这四十八位现在家菩萨相的大善知识时,就会大失佛道增上的利益,就很可惜,也不是有智慧的人了。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提醒您注意的是,不要看善财童子参访的善知识中,有现外道身相的菩萨,就认为外道也是善知识,这不能一概而论,要看这个人的本质,如果他所说的法或者他所作的行为,都背离佛法的正见与正行,那就不能视之为善知识,否则满街的外道就都可以称为善知识了,这不可不慎!
那么在这五浊恶世末法之际,应该怎么样才可以值遇善知识呢?我们可以效法善财童子对于善知识应该虔心恭求,并回向发愿与善知识一样的愿心、正直心,愿意为众生无怨无悔地付出,而且我们也要相信,佛陀为了护佑众生,一定会有所安排,而有真实善知识受 佛之命来此五浊恶世度众说法,只是我们有没有因缘和智慧来分别,以及我们能不能信受“不一定只有出家师父才是善知识”,那么要值遇善知识,就不是不可得了。
因此,各位菩萨修学佛法,想要寻觅真善知识,应先在佛前发菩萨清净大愿,才能与善知识的悲心相应,如此才能有因缘能够亲遇真善知识,亲遇后才容易得善知识的摄受;另外,发菩萨清净大愿之后,还要亲自在 佛前祈求值遇大乘了义究竟正法的因缘早日成熟。
以下提供正觉同修会学员发愿文供您参考:
(胡跪叉手唱念一遍:)
微妙甚深无上法 百千万劫难值遇
我今见闻得证悟 愿解如来究竟义
(起)
南无本师 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
正觉发愿文
(胡跪叉手唱念:)
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
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
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
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
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
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
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
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
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
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
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
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成大愿。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一切佛,
南无大乘胜义僧,南无究竟第一义。
(每遍就地一拜,三遍圆满)
每念一遍就地一拜,三遍圆满。
接著简单来说明发愿文中的一些名相。“见道”就是指亲证空性心如来藏,这个见道是进入佛门一窥堂奥的最基本条件。“重关”就是《大般涅槃经》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导师”是指能教导我们明心见性修学第一义谛,更能在悟后指导进修别相智,乃至种智的大善知识。“入宗门”是说进入佛法实证大门,正式开始学佛,这是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的开始,因为未明心之前不能说真正在学佛,只能说是随顺行世间善法,属外门修的相似佛法,是在修集见道应有的资粮。“人无我”是说依于如来藏所生的五蕴身心都是无常的空相。“种智”是指地上菩萨应学应证的道种智。“法无我”则是深观如来藏更细腻的法无我相,以及现观如来藏辗转所生无量法的无我相,现观一切法都是依第八识如来藏心所生所显,外于如来藏即无一法可说,不只可以确认见闻知觉性的人无我性,亦可证验八识心王及蕴处界百法的法无我性,通达以后即可证得初地菩萨一分无生法忍智。“圣性”是指初地以上菩萨的圣者心性,是大乘修道位的圣种性,是圣位菩萨,而圣位菩萨已经性障永伏如阿罗汉,可以取证无余涅槃而不取证,故意留惑润生,来行菩萨道利益众生;又因为见道所断二障,异生性永除的缘故,分证五分法身,而这不是凡夫、阿罗汉愚人及贤位菩萨所能思议。“十无尽大愿”是说十回向位满心,即将入初地心的菩萨,所应发起的尽未来际都不暂舍的十项大悲愿,发这十无尽大愿来成就初地菩萨所需要的增上意乐。“无生法忍”则是证得二种法无我后,能安忍不退,这是地上菩萨所证增上三学的智慧功德。
各位菩萨,如果能够理解其中的义理,并经常于佛前如此发愿,在心中以至诚心真实发起愿文中的心向以后,一定可以蒙诸佛菩萨摄受加持,此生想要值遇善知识绝对不难。
由于时间的关系,说明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萨:色身康泰,一切无碍,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28集 如何选择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