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集 修学三士道的下士道可以让我们往生善趣与解脱生死吗?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3  浏览次数:32431
甘正祺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广论”单元。
  在这一集我们要继续探讨三士道的建立,是否符合佛法的正义?《广论》三士道的下士道与中士道,是希求来世善趣安乐与解脱生死。可是正确的佛法中,让我们能够往生善趣,甚至最后证得解脱,最简单也最为首要的方法就是断除三缚结,也就是要证解脱道的初果;从往生善趣到解脱生死,这其实是除灭烦恼的过程,烦恼的减少就是福德的增加,烦恼减少可以让众生往生人天善趣,烦恼深厚的众生,福德相对的也比较少,也就会下堕三恶道。因此烦恼的内容,应该要清楚地告诉众生;什么是烦恼?烦恼的作用是什么?也要告诉众生清楚,若是不让众生清楚烦恼的内涵,想要让众生往生善趣,甚至最后能够证得解脱,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解脱道上,所谓的烦恼,是会障碍出离三界生死的心行,这些都叫作烦恼。烦恼有见惑、有思惑,见惑是见道所断的烦恼,也就是三缚结;思惑是修道所断的烦恼,也就是对三界的一切贪爱。三缚结是三种烦恼,首先是我见,又称萨迦耶见,其次是戒禁取见,第三是疑见;众生要解脱生死,首先就是必须断除三缚结。我见,就是把五阴当中的某一阴,或是部分的特性,认定为真实常住不灭的我,这种见解就是我见;戒禁取见,就是对于真正的解脱不清楚,因此施设种种不如理的戒禁,想要来求得真正的解脱,这种的见解就是戒禁取见;疑见,就是对五阴的虚妄有所疑惑、对四圣谛的法有所怀疑、对有一个真实常住的诸法实相有所怀疑,这样的疑,会障碍出离三界生死;这三缚结在《别译杂阿含经》卷8中记载:
  断除三结:身见、戒取及疑网等;断三结已,成须陀洹,更不复受三途之身,于无上道,生决定信,人天七返,尽诸苦际,入于涅槃,是名优婆塞得须陀洹。
  如来在经中开示说,断除三缚结以后就成为初果人须陀洹,从此不再受生于三恶道,于解脱道上会产生决定的正信,在人间及天上七次往返以后,就可以穷尽一切苦的边际,可以证得无余涅槃,这就是在家佛弟子证得须陀洹果。如来如此直接了当地开示,佛弟子就是应该以断除三缚结作为修证的目标,何必再去画蛇添足,提出三士道的修行过程呢?断除三缚结证得须陀洹果,是解脱道的见道,三缚结当中以我见为主,所谓我见就是误认为意识心常住,不坏的法,认为意识心是可以从过去来到现在,甚至去到未来、或者结生相续的根本;这种将意识觉知心,认为常住不坏的法时,就是落在识阴我之中,以这种见解而坚持执著觉知心——意识常住不坏的人,这种见解就是我见。想要证得解脱,必须先断除我见,想要断除我见,要先了解意识心,不可以落于意识心中而自己以为不堕于意识心中,不可以将意识心的各种变相境界错认为是第八识如来藏的境界,也不可以将第八识如来藏的种种功能认为是意识心的功能,这样才能真实断除我见。
  《广论》在三士道中,也有说要断除我见,也就是萨迦耶见。但是《广论》提出应该断除萨迦耶见的明确说法,却是在最后上士道修习止观当中,在想要悟入真实义的次第的时候所提出来的,因为宗喀巴认为断除萨迦耶见是初地菩萨,他在《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中说:
  住初地之菩萨,过一切异生二乘地故,内身已生定趣佛地之道故,名生于如来家中。谓于自道种姓决定,不复更趣余道也。又此菩萨已现见补特伽罗无我,故萨迦耶见及随眠疑、戒禁取等三结,一切永断,不复生。此说已断三结种子。其萨迦耶见,是见所断之分别起者,非俱生者。(《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2)
  断三缚结的次第应该在修证解脱道的开始,因为断见惑三缚结是解脱道的见道,大乘菩萨则在七住位见道,证得如来藏实相心之前必须先断除三缚结,否则会落入五阴当中而无法证得诸法的实相如来藏;若是未能先断除三缚结,在解脱道上未能先看见解脱道这条道路,在佛菩提道上也无法见道明心。如此,如何能够修证佛法呢?
  宗喀巴《广论》的三士道修证的次第,其实是相当的混乱的。其次《广论》卷17中引用月称论师的《明显句论》说:
  修观行者,若于真实起悟入欲,而欲无余永断烦恼及诸过失,应如是观何者为此生死之本。彼若如是正观察已,则见生死以萨迦耶见而为其本。又见我是萨迦耶见所缘境界,由我不可得故,则能断除萨迦耶见。由断彼故,永断烦恼及诸过失。
  宗喀巴依月称的论述认为:如果修观行的人想要悟入真实法、想要永远断除所有的烦恼以及过失,应该先观察什么是生死的根本,他如此地观察以后,则可以看见生死是以我见,即萨迦耶见为根本,又见到有真实我就是萨迦耶见,如果知道没有一个真实我可得,则能断除萨迦耶见。宗喀巴认为,因为断除我见的缘故,就可以永远断除所有的烦恼以及过失,月称是中观应成派的思想,主张一切法空,认为没有如来藏阿赖耶识等真实法的存在,他们的所谓真实,就是一切法空,认为一切法依缘而起,这样子就是真实。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真实法,必须在排除一切法有真实自性以后才能够显现,所以他们的真实法,也是依缘而起,是虚妄不实。由于月称与宗喀巴主张一切法空,所以他们的断我见也是以一切法空为基础,认为说没有一个我真实存在就是断除了萨迦耶见,宗喀巴所谓的我,依《广论》说:
  所言我者,谓若诸法不依仗他,自性自体。若无此者,是为无我。(《菩提道次第广论》卷20)
  宗喀巴认为在世间与出世间一切法当中,有某一个法不必依靠其他的外缘就能够自己存在;这个法自己有自性、有自体,这样就是落在我见当中,如果不这么认为则是无我,也就是在胜义谛与世俗谛二谛当中,全部都没有自性,全部依缘而起。这种说法与正确佛法的知见,完全定义不同;正确的我见是把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当中的某一个法,或是衍生的性质认定为真实常住不灭的我。但是前提是,必须承认有个真实法的存在,这个真实法能够藉缘出生蕴处界各种法;这个真实法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祂本身是无我性的、是真实存在,祂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当中都时时刻刻显示祂的不变异性,因此显示祂真实与如如的真如性。然而宗喀巴继承月称《入中论》的思想,认为 如来从未说过有真实法的存在,月称在《入中论》说:诸佛未说有实法。(《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8)宗喀巴因此也否定诸法实相——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存在;他在《胜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中说:
  如是摄行论说,佛为广大胜解者,说八识等令通达者,亦仅显示经有是说。非自宗许,离六识外,别有异体阿赖耶识,……释菩提心论,虽说阿赖耶识之名。然义说意识,为一切染净法之根本。(《胜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卷15)
  月称否定 如来曾经说过有真实法的存在,宗喀巴则是直接表示他不同意 如来的说法,他认为即使 如来曾经为让广大的菩萨们通达佛法的缘故,述说众生有八个识,这也只是在经中如此说说而已。宗喀巴所遵奉的中观应成派是六识论,就是不承认有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存在,所以他不允许在六识之外还有一个不同体性的阿赖耶识;如来你说你的,宗喀巴还是坚持虚妄的意识心就是心识的主体,而且他认为说意识这个法是一切染净法的根本。因此在《广论》卷6,宗喀巴提出:
  此复父母贪爱俱极,最后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犹如熟乳凝结之时,与此同时中有俱灭,与灭同时,即由阿赖耶识力故,有余微细诸根大种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尔时识住,即名结生。诸有不许阿赖耶者,许为意识结生相续。(《菩提道次第广论》卷6)
  宗喀巴认为,在众生受生的当下,经中虽然说是由阿赖耶识的力量,所以有微细四大种与父母精血和合生起成为受精卵,那个时候有一个识安住其中,就称为结生。而中观应成派如宗喀巴、月称等,不接受 如来的说法,他们提出了与 如来分庭抗礼的讲法,认为不接受有阿赖耶识者,则是可以由生灭、变异、虚妄、无常的意识来结生相续。从这个观点来看,中观应成派虽然所使用的名相与佛法相同,但不能说他们就是佛法。宗喀巴认为,如果把三界世间的某一个法认为是真实有,则是落入有我,他的萨迦耶见就是没有这个想法,可是他否定阿赖耶识,他认为不必阿赖耶识就可以结生相续;根本不必阿赖耶识,虚妄缘起的意识就可以是一切染净法的根本。可是虚妄无常的意识时时会断灭,意识如何能结生相续呢?意识断灭时,祂所执藏的业种就不见了,如何能作为染净法的根本呢?如果宗喀巴所认为:意识可以结生相续、可以是染净法的根本,那么意识必定是有结生相续的自性,也就必定有能够执藏染净法的体性,如此意识就必须是有自性、有自体。那这就不落入《广论》中所说:“所言我者,谓若诸法不依仗他,自性自体”中的我了吗?宗喀巴这种主张,不就是认为自己萨迦耶见未断吗?也就是以意识作为结生相续与染净法的根本;意识本身必定有自性、有自体,否则无法有结生相续,与作为染净法的根本。如此,宗喀巴自相矛盾,因为宗喀巴认为,若有一个不必依缘而起的法,这个法有自性、有自体,则是落在我见当中,可是他认为意识可以结生相续、意识可以作为一切染净法的根本,显然他的意识有自性,也有自体、也有本体,否则怎么可能结生相续,以及成为染净法的根本呢?我们再来考虑,意识可能结生相续吗?意识可能是染净法的根本吗?所谓结生相续就是轮回转生,以及经由中阴身而托生于母胎。首先,结生相续若是以意识为主体,那么我们应该能够记得过去世的一切事情,我们应该一出生,就可以马上知道过去世曾经所修学过的种种法,我们也可以将珠宝、黄金埋藏在我们自己一个人知道的地方,等待下一世投胎转世以后挖出来享用,可是为什么我们都无法记得过去世的事情呢?显然意识心,是根本无法结生相续的。
  其次,宗喀巴说意识是染净法的根本。一个法要能够成为一切染净法的根本,这应该要来探讨熏习的道理,因为要能执持不清净的染法与清净的善法,必须要有能熏与所熏的心识共同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就像衣服本身没有气味,若是用有香气的香末、香油,或是香花来熏,衣服才会有香的气味。在《大乘起信论》与《成唯识论》中都说明,能够熏习善染法的七转识与被熏习的如来藏阿赖耶识,必须各具有四种体性,熏习的功能才能够成就。被熏习的如来藏,首先必须是坚住性,也就是心体是坚固常住的,永远不会变异坏灭的,祂的体性是永远不会有断灭的时候,因为这样才能够执持业种不会断灭;可是中观应成派是否定有一个坚固常住的,如来藏存在的。其次,如来藏必须是无记性,也就是祂不可以有善恶性的分别能力,也不可以有善性与恶性的自性,如果祂有善恶性的分别能力,祂就变成能熏的七识心,那么熏习的因果与道理就没有办法成立;因为如来藏如果不是无记性,世间应该没有三恶道的众生,因为当我们造作不清净的恶业时,如来藏本身若是有抉择性,祂就可以选择善业种子来储存,抛弃恶业种子;如此造恶时就不会有恶报,当然世间就不会有三恶道,可是明明我们欲界当中,就是有很多三恶道的众生。因此宗喀巴说意识是染净法的根本,这种说法与法界的真实状况是完全不相符合的。第三,如来藏必须是可熏性,也就是祂必须是能够将熏习的内容放进去,譬如用香来熏玻璃,熏了老半天,用水一冲,抹布一擦就不见了;如来藏熏习善恶业,善恶业种子都可以保存在如来藏当中,是不会不见的。最后,如来藏必须能够与能熏的七识心,有共同和合运作的特性,也就是如来藏与七识心,必须同时同处共同运作。
  接下来,能够熏习的七转识,也必须具备有四种体性,熏习的功能它才能够成就。首先,七转识必须是有生灭性,因为念念生灭地变化,所以能够在六尘中时时刻刻作种种的转变;其次,七转识必须有胜用,也就是有殊胜的作用,有这种殊胜的作用,才能够造作种种的业行;第三,七转识的体性必须是有所增减,祂经过熏习后,在善法与恶法上面必须是会有所增减的;最后,七转识祂必须与所熏的如来藏,同时同处能够和合运作。从上面能熏与所熏的四种必须具备的体性,可以知道所熏的如来藏,必须有坚住性,祂不是因缘所生的法,不能够随著因缘而变化。可是这是宗喀巴所不能接受的,而宗喀巴将意识作为一切染净法的根本,如此意识心就必须有坚住性,必须有无记性,这样根本违背了 如来的教导,也完全违反了我们现前所知道的事实;如此将意识心作为结生相续的根本,因此我们说《广论》是常见外道法。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单元就为您说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39集 修学三士道的下士道可以让我们往生善趣与解脱生死吗?)
 

本文标题: 第39集 修学三士道的下士道可以让我们往生善趣与解脱生死吗?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1/232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第39集 修学三士道的下士道可以让我们往生善趣与解脱生死吗?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