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旭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今天继续讲解《起信论》。在前面已经讲完了菩萨的六度波罗蜜要怎么修行,接下来要讲菩萨从入地以后,他到底是证得什么样的境界?我们来看 马鸣菩萨怎么说。马鸣菩萨说: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证何境界?所谓真如。(《大乘起信论》卷2)
我们稍微简单的用白话来说这一段,“证发心者,从净心地”,净心地就是初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菩萨究竟地就是十地。也就是说,入地的菩萨到十地的菩萨,他到底证得什么样的境界?他所证得的境界就叫作真如。
那我们首先来看看什么叫作证发心者?开悟明心的菩萨,在证得如来藏心体以后,他有了胜解与胜行,然后转依如来藏,在内门当中广修六度万行,而发起了五分法身,这样的人叫作证发心者。然而我们要先来探讨证发心,到底需要经过什么样的过程才能达到证发心?我们修学佛道讲的是信、愿、行,也就是说,你要有信才会发愿,依于你所发的愿然后去行,所以说,必须有经过信、愿、行,才能从凡夫到达佛地。那么我们现在讲证发心,它需要经过的过程,也必须从信开始,在菩萨的阶位当中,在入地之前有四十个阶位,也就是必须从十信位开始;十信位的心性就叫作凡夫性,他还是凡夫,然而他在听闻有三宝之后,他乐于去信受,而且他乐于去行菩萨道,这样的人,他的心性是属于菩萨心性,而不是乐于听闻解脱道法的人,他才能说他信受三宝的时候,就说他是属于十信位的菩萨。
然而十信位到底是信什么?我们首先来探讨,学佛首先要信的就是信受三宝,因为信受具足了,你才会去归依。然而我们来看看,有些人他表面上是信受三宝,然而他所说的一切,其实都是在破三宝;譬如,有人就讲,说一切法缘起性空,终归于灭。然而如果一切法空,终归于断灭,那我们学佛到底要干什么?就如同 龙树菩萨在《中论》里面就说:若一切法空,那就没有法宝、没有四圣谛;然而没有四圣谛,不依于四圣谛来修行,就不会有僧宝;没有法宝也没有僧宝,那佛当然就不是宝了。所以,如果说一切法空,就没有佛法僧三宝了,这样说的人其实就是破三宝;所以说,如果有人讲一切法空,而否定第八识的存在,那么就是破三宝者,虽然他已经归依佛法僧三宝,然而,其实他是不信受佛法僧三宝的。
那么我们来看看,又有人说,行善就可以成佛,然而佛经里面已经讲,行十善是人天善道,他是可以生天的,但是生天以后,他仍然无法出离三界。佛法讲的是要出离三界的束缚;行十善生天——欲界天仍然在三界当中。所以说,如果有人讲一切法空,或者说行善就可以成佛,那么他对于佛法僧三宝,其实是不信受的。那么再谈到说,刚刚讲的一切法空,为什么不是佛法?我们佛法讲的是,要符合三法印的法,才能说它是佛法;三法印的意思就是说,它必须符合这三法来印定,也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最后涅槃寂静。一切法空,它符合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确实这样的说法,如果不把涅槃寂静拿来印定的话,它是符合前面两个的,然而,如果只有前面两个,就叫作断灭,所以必须有涅槃,如果没有涅槃,那么就变成断灭了;所以,法师如果讲一切法空,而否定如来藏,那么他就是不符合三法印。
那么前面讲到信位,除了信三宝以外,还要相信有未来世,如果没有未来世,那么你学佛要干什么?所以说会学佛的人,他都会相信有未来世;然而有些人说,佛没有讲未来世,都是后面的人说的。然而我们来看看,到底 佛有没有说未来世,佛在大乘里面,其实都有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然而说这样的人,他是不信受有大乘的,他说《阿含》里面没有讲人有未来世。然而 佛说修解脱道的人,他如果证得初果,也就是须陀洹果,他最迟钝、最懈怠,他也顶多七次人天往返。我们来看看,说七次人天往返,表示说,他在人间的时候,往生以后他是会生到天界去的;生到天界以后,死了以后又会回到人间来,这样子来回叫作一次,总共七次以后,他就会证得阿罗汉果,死后入无余涅槃。所以 佛在《阿含》就已经说到有未来世了,只是说这一句话的人,不了解 佛在说什么而已。那么,既然信受佛法僧三宝,也相信有常住法,这时候他发起了菩提心;发起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当你在归依的时候发的这四宏誓愿,就表示你已经发起了菩提心了。
那么发起菩提心以后,你就进入了十住位,在住位的菩萨,他的心性都叫作习种性;也就是说,你刚开始进入修行,然而你的性障还是很重,所以要不断地熏习,修除性障。那么在十住位当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位阶,也就是我们在第一住位到六住位的时候,是修学菩萨道,也就是六度;在第一住位的时候修学布施,在第二住位的时候是要持戒的,也就是说,你在第二住位当中,你要持菩萨戒,不但要受菩萨戒还要持菩萨戒;然后到第五住位的时候,你要修学定,虽然不是禅定,但是你必须圆满未到地定,第五住位圆满未到地定的目的,是要在第六住位的时候,他能够依于熏习般若的智慧,来拔除我见的烦恼;那么我见拔除了,开始参禅,然后证得如来藏心体,这时候他般若正观现前,也就是进入了第七住位;般若正观现前的时候,能够现观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体性,到了第七住位,就是禅宗所谓的明心,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说,这个叫作真见道位。
然后,从此以后进入相见道位,然后修行到第十住位的时候,他有了身心世界如幻观的证量,有些人是眼见佛性,有些人是没有眼见佛性,不管你有没有眼见佛性,只要你能够现观身心如幻,这样的人就是习种性满足了。习种性满足以后,就进入十行位,在十行位菩萨的心性,因为他在十住位的当中已经修除了性障,而且已经不断地修除,把自己的性障慢慢地淡薄了,而且他因为外门、内门广修六度万行,所以他有了性种性,所以说十行位的菩萨,主要就是要满足性种性。那么十行位的菩萨,一开始进入以后,就要修除异生性,让凡夫性永伏不起,这样子才能慢慢发起将来要入地的时候所需要的圣性,所以说,如果没有性种性,他是不可能入地的。那么这个心性,与入地所得的圣性不同,所以,虽然他这个心性也是圣性,但是我们把它称为性种性。然后进入了十行位以后,到了第十行位,他必须成就阳焰观,这时候叫作性种性满足的菩萨,而进入了十回向位。
那什么叫作阳焰观呢?也就是说,菩萨在证得如来藏心体以后,他生起了智慧,也就是中道的智慧,然后依于这样所证的中道的智慧,来现观五阴十八界都如阳焰一样;阳焰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看到马路在太阳照射之下,它好像有水气浮在马路上面,这样的叫作阳焰观;也就是说,菩萨现观五阴十八界,都如阳焰,虚幻不实,这样子,他对于五阴就有了解脱的功德,那么满足了性种性的菩萨,他进入了十回向位。十回向位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回向位,在这一位的菩萨,他是不舍众生被邪师来误导,而能奋不顾身地跳出来破邪显正而不畏艰难,想要来救护一切众生来修学正道;同时他以救护一切众生的功德,来回向十地的修道圆满,所以到第十回向圆满的时候,他的道种性就成就了。然而到第十回向位的时候,他同时要成就如梦观,也就是现前观察一切行如梦,亲见菩萨道如梦,这样的人,他就圆满成就道种性,勇猛进入初地。然而一切行,还有行菩萨道,都不是在梦中进行,为何说现观一切行如梦、菩萨道如梦呢?也就是说,菩萨在十回向位圆满的时候,他可以观察过去的一切所行,过去所行的菩萨道,都如同在梦中进行。从这样的观察,他可以知道说,我如果从未来世,来看这一世的一切行,还有所行的一切菩萨道,也如同过去在行菩萨道一样,如同在梦中进行,所以说菩萨可以作这样的现观。
接下来说,经由前面所说的历经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的修行,所以菩萨才有证发心的证量。那么我们来看看前面讲说,菩萨在证得如来藏以后,转依如来藏来修行,在内门当中广修六度万行而发起五分法身,这样的菩萨叫作证发心。然而第七住位的菩萨,虽然可以现前观察如来藏的真如性,但是他仍然需要转依如来藏继续修行;即使到了十住位眼见佛性,仍然无法转依成功,同时他还缺少入地所需要的道种智,所以他就无法发起五分法身,所以我们才说,必须证发心的人,才可以有五分法身,也就是即使你明心见性了,你也不具足五分法身的发起。
接下来我们来讲,五分法身到底指的是什么?五分法身指的是“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我们首先来讲戒身,戒身也就是说,开悟的菩萨经由十行位、十回向位的修行,他已经修除了许多的性障,心也清净了,所以他就会有一分的增上戒学:因为他可以在历缘对境当中修除习气种子,所以他有了增上戒学。从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来看,阿罗汉只修除了烦恼障,但是他没有修除烦恼障的习气种子,修除习气种子是入地的菩萨以后才可以断除的。入地的菩萨,他从进入初地以后开始修除习气种子,到了三地满心的时候,他修除了色阴的习气种子;到五地满心的时候,修除了受阴的习气种子;到七地满心的时候,他修除了想阴的习气种子;乃至到十地的时候,他修除了行阴的习气种子:最后到成佛的时候,他修除了识阴的习气种子;也就是,习气种子唯有 佛可以修除断尽。刚刚讲戒身,指的是增上戒学,有增上戒学的菩萨,都不是以蕴处界的法为身,他是以如来藏为根本,来转依增上戒法;所以说,他的第八识是以增上戒学的种种妙法为身,所以说为法身,这是属于戒身的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讲定身,定身的意思就是说,它是属于增上定学。增上定学是说入地的菩萨,因为增上慧学的初分成就的缘故,使得他的心不再动转了,谁也无法转变他而使他退转于他所修证的见地,与他想要修行成佛之道,绝对不会想要入无余涅槃,心得决定而不动摇,必定能够这样子来安住;由于这个心得决定,而有了增上定学,他的第八识就以这个增上定学的妙法为身,所以说为法身。接下来,慧身指的就是增上慧学,进入初地的时候,已经得到了入地心的道种智,这是增上慧学的初分成就,这样的菩萨,他的第八识就以增上慧学为身,所以就叫作法身。那么,接下来讲第四个叫作解脱身,入地的菩萨他都能够证得涅槃解脱而不取证无余涅槃,他都有这样的证量,所以他的第八识就以能证得涅槃解脱,而不取证无余涅槃的证境为身,所以说为法身。接下来讲解脱知见身,菩萨有了增上慧学、增上戒学、增上定学,又加上亲证解脱的证量,所以他一定是具足解脱知见的,他的第八识就同时以解脱知见的种种妙法为身,所以叫作法身。就这样子以第八识的心体为根本,而具足了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这样子的五法,因此说他的第八识有了五分法身。这就是 马鸣菩萨所说的证发心。
今天因为时间已经到了,谢谢各位菩萨的收看。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43集 菩萨证发心)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今天继续讲解《起信论》。在前面已经讲完了菩萨的六度波罗蜜要怎么修行,接下来要讲菩萨从入地以后,他到底是证得什么样的境界?我们来看 马鸣菩萨怎么说。马鸣菩萨说: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证何境界?所谓真如。(《大乘起信论》卷2)
我们稍微简单的用白话来说这一段,“证发心者,从净心地”,净心地就是初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菩萨究竟地就是十地。也就是说,入地的菩萨到十地的菩萨,他到底证得什么样的境界?他所证得的境界就叫作真如。
那我们首先来看看什么叫作证发心者?开悟明心的菩萨,在证得如来藏心体以后,他有了胜解与胜行,然后转依如来藏,在内门当中广修六度万行,而发起了五分法身,这样的人叫作证发心者。然而我们要先来探讨证发心,到底需要经过什么样的过程才能达到证发心?我们修学佛道讲的是信、愿、行,也就是说,你要有信才会发愿,依于你所发的愿然后去行,所以说,必须有经过信、愿、行,才能从凡夫到达佛地。那么我们现在讲证发心,它需要经过的过程,也必须从信开始,在菩萨的阶位当中,在入地之前有四十个阶位,也就是必须从十信位开始;十信位的心性就叫作凡夫性,他还是凡夫,然而他在听闻有三宝之后,他乐于去信受,而且他乐于去行菩萨道,这样的人,他的心性是属于菩萨心性,而不是乐于听闻解脱道法的人,他才能说他信受三宝的时候,就说他是属于十信位的菩萨。
然而十信位到底是信什么?我们首先来探讨,学佛首先要信的就是信受三宝,因为信受具足了,你才会去归依。然而我们来看看,有些人他表面上是信受三宝,然而他所说的一切,其实都是在破三宝;譬如,有人就讲,说一切法缘起性空,终归于灭。然而如果一切法空,终归于断灭,那我们学佛到底要干什么?就如同 龙树菩萨在《中论》里面就说:若一切法空,那就没有法宝、没有四圣谛;然而没有四圣谛,不依于四圣谛来修行,就不会有僧宝;没有法宝也没有僧宝,那佛当然就不是宝了。所以,如果说一切法空,就没有佛法僧三宝了,这样说的人其实就是破三宝;所以说,如果有人讲一切法空,而否定第八识的存在,那么就是破三宝者,虽然他已经归依佛法僧三宝,然而,其实他是不信受佛法僧三宝的。
那么我们来看看,又有人说,行善就可以成佛,然而佛经里面已经讲,行十善是人天善道,他是可以生天的,但是生天以后,他仍然无法出离三界。佛法讲的是要出离三界的束缚;行十善生天——欲界天仍然在三界当中。所以说,如果有人讲一切法空,或者说行善就可以成佛,那么他对于佛法僧三宝,其实是不信受的。那么再谈到说,刚刚讲的一切法空,为什么不是佛法?我们佛法讲的是,要符合三法印的法,才能说它是佛法;三法印的意思就是说,它必须符合这三法来印定,也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最后涅槃寂静。一切法空,它符合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确实这样的说法,如果不把涅槃寂静拿来印定的话,它是符合前面两个的,然而,如果只有前面两个,就叫作断灭,所以必须有涅槃,如果没有涅槃,那么就变成断灭了;所以,法师如果讲一切法空,而否定如来藏,那么他就是不符合三法印。
那么前面讲到信位,除了信三宝以外,还要相信有未来世,如果没有未来世,那么你学佛要干什么?所以说会学佛的人,他都会相信有未来世;然而有些人说,佛没有讲未来世,都是后面的人说的。然而我们来看看,到底 佛有没有说未来世,佛在大乘里面,其实都有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然而说这样的人,他是不信受有大乘的,他说《阿含》里面没有讲人有未来世。然而 佛说修解脱道的人,他如果证得初果,也就是须陀洹果,他最迟钝、最懈怠,他也顶多七次人天往返。我们来看看,说七次人天往返,表示说,他在人间的时候,往生以后他是会生到天界去的;生到天界以后,死了以后又会回到人间来,这样子来回叫作一次,总共七次以后,他就会证得阿罗汉果,死后入无余涅槃。所以 佛在《阿含》就已经说到有未来世了,只是说这一句话的人,不了解 佛在说什么而已。那么,既然信受佛法僧三宝,也相信有常住法,这时候他发起了菩提心;发起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当你在归依的时候发的这四宏誓愿,就表示你已经发起了菩提心了。
那么发起菩提心以后,你就进入了十住位,在住位的菩萨,他的心性都叫作习种性;也就是说,你刚开始进入修行,然而你的性障还是很重,所以要不断地熏习,修除性障。那么在十住位当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位阶,也就是我们在第一住位到六住位的时候,是修学菩萨道,也就是六度;在第一住位的时候修学布施,在第二住位的时候是要持戒的,也就是说,你在第二住位当中,你要持菩萨戒,不但要受菩萨戒还要持菩萨戒;然后到第五住位的时候,你要修学定,虽然不是禅定,但是你必须圆满未到地定,第五住位圆满未到地定的目的,是要在第六住位的时候,他能够依于熏习般若的智慧,来拔除我见的烦恼;那么我见拔除了,开始参禅,然后证得如来藏心体,这时候他般若正观现前,也就是进入了第七住位;般若正观现前的时候,能够现观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体性,到了第七住位,就是禅宗所谓的明心,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说,这个叫作真见道位。
然后,从此以后进入相见道位,然后修行到第十住位的时候,他有了身心世界如幻观的证量,有些人是眼见佛性,有些人是没有眼见佛性,不管你有没有眼见佛性,只要你能够现观身心如幻,这样的人就是习种性满足了。习种性满足以后,就进入十行位,在十行位菩萨的心性,因为他在十住位的当中已经修除了性障,而且已经不断地修除,把自己的性障慢慢地淡薄了,而且他因为外门、内门广修六度万行,所以他有了性种性,所以说十行位的菩萨,主要就是要满足性种性。那么十行位的菩萨,一开始进入以后,就要修除异生性,让凡夫性永伏不起,这样子才能慢慢发起将来要入地的时候所需要的圣性,所以说,如果没有性种性,他是不可能入地的。那么这个心性,与入地所得的圣性不同,所以,虽然他这个心性也是圣性,但是我们把它称为性种性。然后进入了十行位以后,到了第十行位,他必须成就阳焰观,这时候叫作性种性满足的菩萨,而进入了十回向位。
那什么叫作阳焰观呢?也就是说,菩萨在证得如来藏心体以后,他生起了智慧,也就是中道的智慧,然后依于这样所证的中道的智慧,来现观五阴十八界都如阳焰一样;阳焰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看到马路在太阳照射之下,它好像有水气浮在马路上面,这样的叫作阳焰观;也就是说,菩萨现观五阴十八界,都如阳焰,虚幻不实,这样子,他对于五阴就有了解脱的功德,那么满足了性种性的菩萨,他进入了十回向位。十回向位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回向位,在这一位的菩萨,他是不舍众生被邪师来误导,而能奋不顾身地跳出来破邪显正而不畏艰难,想要来救护一切众生来修学正道;同时他以救护一切众生的功德,来回向十地的修道圆满,所以到第十回向圆满的时候,他的道种性就成就了。然而到第十回向位的时候,他同时要成就如梦观,也就是现前观察一切行如梦,亲见菩萨道如梦,这样的人,他就圆满成就道种性,勇猛进入初地。然而一切行,还有行菩萨道,都不是在梦中进行,为何说现观一切行如梦、菩萨道如梦呢?也就是说,菩萨在十回向位圆满的时候,他可以观察过去的一切所行,过去所行的菩萨道,都如同在梦中进行。从这样的观察,他可以知道说,我如果从未来世,来看这一世的一切行,还有所行的一切菩萨道,也如同过去在行菩萨道一样,如同在梦中进行,所以说菩萨可以作这样的现观。
接下来说,经由前面所说的历经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的修行,所以菩萨才有证发心的证量。那么我们来看看前面讲说,菩萨在证得如来藏以后,转依如来藏来修行,在内门当中广修六度万行而发起五分法身,这样的菩萨叫作证发心。然而第七住位的菩萨,虽然可以现前观察如来藏的真如性,但是他仍然需要转依如来藏继续修行;即使到了十住位眼见佛性,仍然无法转依成功,同时他还缺少入地所需要的道种智,所以他就无法发起五分法身,所以我们才说,必须证发心的人,才可以有五分法身,也就是即使你明心见性了,你也不具足五分法身的发起。
接下来我们来讲,五分法身到底指的是什么?五分法身指的是“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我们首先来讲戒身,戒身也就是说,开悟的菩萨经由十行位、十回向位的修行,他已经修除了许多的性障,心也清净了,所以他就会有一分的增上戒学:因为他可以在历缘对境当中修除习气种子,所以他有了增上戒学。从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来看,阿罗汉只修除了烦恼障,但是他没有修除烦恼障的习气种子,修除习气种子是入地的菩萨以后才可以断除的。入地的菩萨,他从进入初地以后开始修除习气种子,到了三地满心的时候,他修除了色阴的习气种子;到五地满心的时候,修除了受阴的习气种子;到七地满心的时候,他修除了想阴的习气种子;乃至到十地的时候,他修除了行阴的习气种子:最后到成佛的时候,他修除了识阴的习气种子;也就是,习气种子唯有 佛可以修除断尽。刚刚讲戒身,指的是增上戒学,有增上戒学的菩萨,都不是以蕴处界的法为身,他是以如来藏为根本,来转依增上戒法;所以说,他的第八识是以增上戒学的种种妙法为身,所以说为法身,这是属于戒身的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讲定身,定身的意思就是说,它是属于增上定学。增上定学是说入地的菩萨,因为增上慧学的初分成就的缘故,使得他的心不再动转了,谁也无法转变他而使他退转于他所修证的见地,与他想要修行成佛之道,绝对不会想要入无余涅槃,心得决定而不动摇,必定能够这样子来安住;由于这个心得决定,而有了增上定学,他的第八识就以这个增上定学的妙法为身,所以说为法身。接下来,慧身指的就是增上慧学,进入初地的时候,已经得到了入地心的道种智,这是增上慧学的初分成就,这样的菩萨,他的第八识就以增上慧学为身,所以就叫作法身。那么,接下来讲第四个叫作解脱身,入地的菩萨他都能够证得涅槃解脱而不取证无余涅槃,他都有这样的证量,所以他的第八识就以能证得涅槃解脱,而不取证无余涅槃的证境为身,所以说为法身。接下来讲解脱知见身,菩萨有了增上慧学、增上戒学、增上定学,又加上亲证解脱的证量,所以他一定是具足解脱知见的,他的第八识就同时以解脱知见的种种妙法为身,所以叫作法身。就这样子以第八识的心体为根本,而具足了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这样子的五法,因此说他的第八识有了五分法身。这就是 马鸣菩萨所说的证发心。
今天因为时间已经到了,谢谢各位菩萨的收看。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43集 菩萨证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