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集 大乘般若止观(二)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2  浏览次数:53856
詹正墩老师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电视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系列,这是以 平实导师的著作《起信论讲记》为蓝本,内容主要宣说佛法的根本大意,特以心生灭门与心真如门一心二门之内涵为主轴展开,铺陈法界实相理体如来藏、八识心王与三乘菩提修行的关联性,宣示成佛之道精神所在一切种智的内涵。
  上一集我们为各位菩萨简单说明大乘般若的止观,这一集我们便一起来探讨有关佛法中的修止。大多数学佛的人常被误导,认为修习止观的法门便是打坐,希望藉此能达到一念不生。回顾《大乘起信论》前一段的论文中,也就是修习止观法门的精神,马鸣菩萨说:
  云何修止观门?谓息灭一切戏论境界,是止义;明见因果生灭之相,是观义。初各别修,渐次增长;至于成就,任运双行。(《大乘起信论》卷2)
  可知,既然止的意思是息灭一切戏论境界,便不是简单的透过种种训练觉知心的方法,令意识制心一处而安住于定境之中,心不动摇、不打妄想。无论这个境界是否仍有五尘的存在,或者单纯的只有法尘的境界;无论是仍有语言文字存在,或者离开语言文字的境界;纵使修得很好的禅定功夫,定境中只剩下意识能了知最微细的法尘境界,甚至连意识都不返观、不能自知所住于这样最微细的境界,这些都还是落在三界之中的有为法境界,仍然不是真正的寂灭,还没有离开戏论境界。
  所以,无论是透过以数息、念佛、忆佛、拜佛、观心、内观、持咒、诵经等种种方法摄心而定住自己的觉知心;或者令自己一念不生时,常寂常照的离念灵知心。比方说:有人主张所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一念心;或者这种于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的定心扩散,而出现遍满虚空境界之心;或者在欲界的定境中舍弃了觉知,进入了所谓身心统一、内外统一、时空统一的境界;乃至所谓消融自我,或者虚空粉碎、或者大地落沉的境界。的确,在打坐的时候,由于将本来长时间在世间纷扰境界单纯化后,心念逐渐变得较为清净,许多人会觉得身心轻安;但这一类身心觉受上的清净,可千万不要当作是佛法中的开悟,因为这些都仍是不离意识境界的戏论。
  透过这样境界的观察,也不会出生佛法的智慧,也就是不会明见因果生灭之相,不会出生般若中道的智慧,不会断除无明。若再加上有人以其虚妄想的邪见,把处处作主的心当作是开悟的境界,那更是把第七识末那意根的行相境界当作是开悟。要知道,这个具有恒审思量体性的意根,是与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同属六根之一,也是十八界中的法,同样是被法界实相心如来藏所出生的世间法,仍然是生灭无常的,也是戏论。以上这样种种的主张,无论是由多有名气的大师所说,由于违背了圣教道理,也违背了理证,有智慧的菩萨就应当捐弃这样邪见,不要还紧抱著这种境界当作是宝,自误误人。
  唯有透过佛法三乘菩提的智慧实证,将心决定、不动摇地安住于这个远离戏论、如理作意的智慧当中,才是真正的止。而若想远离一切戏论,首先便是要打破无始无明,意思是说:由于亲证佛菩提,进入如理作意的实证般若实相境界,才能真正地远离戏论。而且,在明心证悟之前,纵使阅读、闻熏、思惟再多的般若、中观、唯识种智的佛法经论,因为不是实证,不能现观般若、中观、唯识种智所依止的核心本体——第一义谛实相心真如法相;无法因亲证的功德转依如来藏真实如如清净体性,所以不得胜解、不能证转,便不能发起般若实相智慧,也不得解脱,仍然还是不离戏论境界,不能得到“止”的功德。而这里所说止观中“观”的意思,是明见因果生灭之相,意思是说:现前观察到世间一切万法,都是由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一切善恶业都是由第八识自心如来记存,因而令因果业报酬偿昭昭不爽。因此,如果没有实证佛菩提—亲证第八识如来藏—又如何能有“明见因果生灭之相”观的功德呢?
  因此,我们便可知道论文中接下来所说的修止的内容:
  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虚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分别想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灭皆无相故。(《大乘起信论》卷2)
  都是以佛菩提般若胜义止观的前提来说的,马鸣菩萨在这里所说的修止的法门,指的并不是单纯的四禅八定的止观,而是依心真如三昧来说的大乘般若“大止观”的正修。这里说修止的实行方法,首先是要让你的心能减少攀缘,不受外境的干扰,所以马鸣菩萨说“修止”要住于寂静处结跏趺坐,也就是要盘腿打坐;这是因为在寂静处不受打扰,减少了对于外界五尘的攀缘,较容易参究这个体性非常微细、远离戏论的实相心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
  进一步来说,也是因为有了定力,所亲证的智慧,才能因此实际产生功德受用的力量,不会退转于所证智慧。所以,这里所说的修定的重点,并不是为打坐而打坐,更不是盘腿练腿功;而是要透过在不被打扰的寂静环境中,先让心安定下来。所以在此要提醒各位菩萨,学佛也好、修定也罢,先要有这样的认识:修定不是修学佛法的目的,往往是一种工具,藉著修定的功德而能实证智慧。
  为了接引具有菩萨种性的有缘众生,能有机会实证佛菩提般若中道智慧,亲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从此成为内门修行的实义菩萨;有了更多实义菩萨来加入护持正法、破邪显正的阵容,则如来家业可以更加巩固、永续不断。正觉同修会在 平实导师的带领下,施设了四天三夜禅三精进共修,透过这样排除攀缘、排除障碍,修禅的场合,可以专心参禅、参究而不会被人打扰;更重要的是有深具道种智大善知识的引导,让已经具足条件的学人能够有机会参究、开悟明心。也因此,不会刻意强调要求参禅的人在坐姿上要如何端坐。在此,虽然马鸣菩萨对于修止要求,还规定要结跏趺坐,但用意都还是在能够摄心、不打妄想为主,符合马鸣菩萨接下来的开示修止要“端身正意”,这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关止观门的修习止来说,包括智慧上的止,以及修禅定上面的止;若想要得定,不管是于法心得决定,或者制心一处,都必须要在寂静的地方,没有外缘、没有人来打扰,先让你的心安定下来而不受外境的干扰。
  而刚刚提到的要参究实相的菩萨,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其中便包括了定力、慧力、福德、除性障等。在此,由于相关于我们的主题“修止”,所以便单独针对定力的部分来说明。在参禅过程当中能一念相应,虽然所用的是参禅的方法,但也需要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帮助,因为当你的定力不够的时候,意识心的觉观作用是很粗糙的;觉知心粗糙的时候,所能观察的都是在粗糙的五尘境界,那么,你想要找到那个行相很微细的真如心就很困难了!因此,在正觉同修会所施设禅净班佛法基础课程当中,首先便会教导学员无相念佛的功夫,以培养定力;除了帮助降伏性障,也能依此定力可以帮助参禅。并且这个无相念佛的定力,不是只在打坐才能保有的静中的定力,而是能在行住坐卧当中骑声盖色的动中定力。
  此外,我们来说明定力中对于佛法修证中所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的道理。有些人破参明心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开悟明心这件事的本身,和无相念佛、看话头的定力功夫,似乎无直接相关。的确,定力所相应的定境并不是开悟,这点是绝对不能混淆的;但是定力也不能说与开悟毫无关联,因为没有定力,心很散乱而且粗糙,这样处处攀缘、充满烦恼的心,根本无法在参禅的法上用功,哪有可能破参明心悟入实相呢?众生的种种烦恼像是有庞大根系的树木一样深植在你的心田里,非常坚固,牢牢不动;想要单用智慧直接把烦恼大树连根拔起,是毫无可能的事;因为没有定力相佐,是没有力量的。有智慧的人,得要先用定力摇动这棵烦恼树,左摇右晃、前后摇动,把它晃动一段时间,这棵烦恼树便逐渐松动了,才好用断烦恼的智慧进一步的拔除。同理,众生的无明、烦恼根深柢固,没有智慧力、定力的情况下,要徒手拔除是很困难的,因此必须先修定;修定的用意就是用制心一处的功夫,把心猿意马的觉知心系缚在法上,绑久了自然就驯服乖顺了,不会再到处攀缘种种法,才能专心一意用般若的智慧、参禅的知见来参禅,也才能因此有机会破参明心而打破无始无明,同时断除见惑烦恼。
  所以,《大般涅槃经》也有如是开示:
  善男子!如拔坚木,先以手动,后则易出;菩萨定慧亦复如是,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大般涅槃经》卷31)
  有些人喜爱参加禅七,甚至还以参加连续七次四十九天的禅七感到自豪,但我们要了解学习佛法不是比在身体上磨练的苦功谁比较多;若在智慧上没有真实的证量,不能解脱生死,用错力气在错误的地方,付出再多的汗水、泪水,也是枉然。所以若是以定为禅的禅七,所教授引导的证悟内容和禅毫无关联,打再多次的禅七也毫无意义;并且,若在打禅七过程当中,无论数息、或是参禅,心中却妄想一堆,因为平时并没有锻炼定力功夫,想要临时抱佛脚,哪里能真正的定下心止于禅法呢?因此在正觉同修会的学习课程中,首先施设无相念佛方法,循序渐进长期的功夫锻炼,再加上看话头、参话头的方法。用忆佛的念把你原来躁动攀缘的心定下来,烦恼就不容易进来,身心便觉轻安,因此就能得到受用;以这个功夫的基础,在能专心一意地参禅时,包括所有微细的部分都不会放过,很微细的机锋都可以领受到,因此便容易悟入。
  所以,若证悟的条件不具足,除非有人为你明讲,否则是不会有因缘破参的。万一有人为你明讲,由于缺乏参究的过程,智慧无法生起,将会发觉自己破参前与破参后的智慧,似乎没有什么差别;相较之下,若是经过如丧考妣、辛勤参究的过程而得悟的人来说,他的所悟却是有功德的,悟后可以将般若说得头头是道!这其中的差异,就在于有没有自己亲自经历参禅的过程,是不是自己亲自走过来的。因此,参禅的过程是很辛苦,但极为重要,辛苦换得的代价,绝对不会白费功夫;黄蘖禅师说:“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我们以“十年磨一剑”来比喻,勉励所有参禅求悟的菩萨,对于证悟条件的满足,包括定力的修证,平时便应努力不懈地用功;而在参禅的过程当中,亲自参究才是正途。
  不仅如此,在禅门第一关“明心”后的第二关“眼见佛性“,先前所提到的证悟的条件,包括定力、慧力、福德等资粮修集,更是比明心还要大的许多;若定力与慧力都差一点,却是自己参出来的,虽然多多少少都会看得见一些佛性,但却不能早计成熟的先作引导,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引导的结果,会成为解悟佛性,而很难眼见佛性。动态定力若尚未具足,是无法证得眼见佛性的证境。此外,若已眼见佛性者,却荒废无相念佛的功夫,退失了定力,不多时佛性也渐渐地看不著了;当定力恢复时,则可以重新看得见佛性,这也是说明定力的重要。
  虽然说,烦恼的灭除,靠的是智慧,而不是禅定;但智慧的实证,却往往被烦恼所障碍,而难以亲证,同样地也是强调定力在佛法修证的重要性。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说明到这里。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72集 大乘般若止观(二))
 

本文标题: 第72集 大乘般若止观(二)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1/216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第72集 大乘般若止观(二)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