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珍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所推出电视弘法节目,佛典故事系列,今天所要赏析故事的内容是“佛法从虔恭当中求”。
在讲这一个题目之前,我们先来看 佛陀是怎么样示现,祂从因地,在菩萨地的时候,在求法的时候是如何的用心,来追求佛法当中的实义。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当中,佛陀说,在过去久远阿僧祇劫的时候,有一位修行人,名字叫作最胜,他住在山林当中,而且已经有了五神通,但是他的心里常常起慈悲的心行,希望能够有那样的福报因缘,能够救助众生。他看到了众生有许多的苦难,但是要如何救助呢?所以他心里就想,应该要多修集关于救助众生的这样的一个法教,才能够灭除众生种种的烦恼。而且也看到许多众生,都堕在邪见当中,那么应该要学习怎么样才是修学正见的方法?怎么样才能够得闻正见?所以他这样想了以后就去作了。
他就到城里面、到聚落当中,到处去求能够说正法正知见的老师,这时候有一个天魔示现,他就跟这位修行人说:“我有一个佛所说的偈子,你如果能够剥皮为纸、能够刺血为墨、能够折骨为笔来写这首偈子,我就对你说。”天魔当然想这个仙人,这位修行人不可能是这样的。但是这个最胜修行人,他听了以后就说:“我从无量劫来,就常常因为救护众生,被人割截身体,或者是受无量的苦,但是都没有得到法上的利益;今天我怎么可以再对这一个不坚固的色身,而产生了坚固实有的这种想法,我应该要用这个无常变异的身,来获取法上的实义。”所以既然天魔出了这样的一个条件,对他来说是可以达到的,所以他听了内心非常的欢喜,就用利刀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折骨为笔,就向这位天魔说:“我已经按照你所说的条件作了,就请你把你所听到佛的偈语,跟我说吧!”这时候天魔一看,他真的是有心要求佛法,听了以后就觉得说,那真的是没有难倒他,于是就跑掉了。
这时候仙人一看,说:“我今天为了法,可以这样不惜身命,我愿意剥皮为纸、我愿意刺血为墨、我愿意折骨为笔,只要能够得到帮助众生利益的法,我这样的诚心是丝毫不虚,到底还有什么地方,有大慈悲的菩萨,有大慈悲的佛,能够现身来为我说法呢?”他的内心非常非常的至诚,在那边恳求著,这时候,从这边到东方有三十二刹的距离的佛国土,有位 佛名字叫作普无垢,这尊 佛祂的号叫净名王,这时候祂就听到了,于是祂就放大光明,然后变身到这一位最胜菩萨的面前。这个时候,这位最胜菩萨,他的苦痛立刻就去除了,然后 佛就为他说,如何修集一切福德的三昧;这时候这位仙人其实已经发起了菩萨心行,他听了以后,立刻就跟他无量劫以来为众生付出、为众生割截身体、为众生行慈无量的这样的一个势力相结合,而得到了无碍辩。佛说完这个法以后,佛就离开了;这个最胜仙人,得到了这样的辩才以后,他就不断地为众生广说妙法,让许多的众生都能够修学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佛在开示这一段话的时候,祂是在对我们说,这位最胜仙人,其实就是 佛的过去身,也因此 佛进一步说:“如果有人愿意恭敬求法,不论 佛有没有在这个世间,但是法不会灭;而且只要恭敬求法,十方诸佛如果听到有人这样的恭敬心恳切求法的话,也都会示现来为他说法。”这就是说恭敬求法的不可思议,因为只要你的心与佛相应,佛从来没有舍弃任何一个众生;众生如果恳切的心念,那十方诸佛因缘相契,自然会示现与这位众生相合的因缘,来为他说出佛法当中的真义。
所以我们的古德 佛果圜悟禅师,他在《碧岩录》里面,引二祖慧可禅师的求法心,来为弟子们开示,二祖慧可禅师说:【昔人求道,敲骨出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如。】(《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10)二祖的意思就是说,他那时候为了跟达摩祖师求道,他就想著说,古人他为了求道,他敲骨头让髓出来,刺血为墨这样子,甚至像 释迦牟尼佛,曾经把头发铺在地上,让 佛陀走过去,也为了求道投崖饲虎,古德都这个样子了,我现在色身好好的,那我更应该要好好地求法。
所以他为了跟达摩祖师求法,在那一年的十二月,正是冬天大雪的时候,他站在楼梯,跪在那里,求达摩祖师能够传法给他,那时候雪都已经积到了膝盖,达摩祖师也被他感动了,就对他说:“你在雪地这里是要作什么呢?”慧可大师就说:“求达摩祖师您能够慈悲开甘露法门,能够广度我们这些迷茫的众生。”达摩祖师就讲了一句重话,他说:【诸佛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无有是处。】(《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10)达摩祖师的意思是说,像诸佛这么样深妙的法,是经过了无数劫的精进加行用功,经过了非常多的困苦来行菩萨道,在一切众生难以忍的地方,祂都能够修忍;不论是生忍、法忍、无生忍,这样的次第修学上来,哪里只是一个小德小智,对众生会产生轻心慢心的人,想要求得大乘佛菩提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说克勤大师在劝诫弟子的时候,就把禅宗初祖以及二祖之间的这个求法故事,来跟大家说;在求法的时候,一定要以非常殷勤的恭敬心来求法。那么这个以殷重心、以恭敬心来面对世人,不能以慢心来面对世人,其实这个不是只有佛法而已,因为这也是属于世间共通之法。所以在中国古德,于《尚书》当中就写著:“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这句话应该大家都耳熟能详,如果太过自满的人,其实反而会招到不如意的损害,而最大的不如意的损害,是自我无法进步;而谦虚的人,可以受到许多的利益,而《尚书》说这是天道,其实这个天道的意思就是说,这是符合于一切世间的法则,所以能够谦恭,不论是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共通的。
也因此在中国古德,建安七子之一,有一位叫作徐干的,他依世间道理写了一本《中论》,这《中论》和龙树菩萨的《中论》不一样,因为这个《中论》,主要是在讲世间的道理,那您看是不是通用呢?我们来念一下:“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肖也。故人愿告之而不厌,诲之而不倦。”(徐干《中论》)
这意思就是说,君子是经常都抱著一个非常谦虚的心智,然后以一个非常恭敬的态度,不会把自己觉得有非常好、非常高的才干,来加乎在别人之上,而且看到别人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也可以在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的地方,也因此他的心思是谦恭的,他的态度是非常有礼节的,所以别人都愿意告诉他,都能够教诲他,也愿意亲近他。也因为这个样子,他就可以得到许许多多自己可能在思维上不足的地方,而能够加以弥补;自己在许多不足的地方,而能够加以修正,就不会有可能造下不可爱的错处。也因此能够谦恭,那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己。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如果能够值遇到一个纯善的善知识,对他能够谦恭求法,那这样不论是在世间法则上,乃至出世间的法则上,都能够得到无量的利益;而菩萨在行道的过程当中,不论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应该要求其圆满,而要值遇纯善的善知识。在佛道上,我们要怎么样去检视呢?在《大般涅槃经》当中,佛陀有开示,如果我们看到这位善知识,他所作的事情,是自己也作到了,并且也教人这么作,那这样的善知识,是我们可以依止的;另外这位善知识,所说的是纯善的法,所谓的纯善的法,我们大家想什么叫作纯善呢?纯善就是不要害人,纯善就是对自己有帮助、对别人有帮助,那就是纯善之法。但是我要跟诸位解释说,在佛法当中说纯善,纯善它不是一个相对法,它是本来就善的,它是自无始劫以来就没有不善过;如果说以七转识的心,那么那是有经过修正修学,当中杂染的习气给去掉以后,才能够说纯善。因此能够称之为纯善的善知识,那就是他能够开示三界万法实相的这位善知识,他所开示的这个法,是自无始劫以来恒常不变异的法,这才能说是纯善之法,能够教这样的法,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善知识。
纯善的道理,其实在 佛陀与央掘魔罗之间在对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也就是说当央掘魔罗,他为了最后一根指头,要杀他的母亲的时候,佛陀就示现,当时央掘魔罗就追著 佛陀说:“这位沙门您这么样的庄严,我现在只要一个东西,就是一根指头,我只要一根指头,我的老师跟我说,我的修道就已经圆满了;你停下来!你停下来!你如果要行大布施,你就布施给我一根指头。”结果 佛陀就对央掘魔罗说,祂说:“我早就停下来了,是你没有停下来。”佛陀对央掘魔罗说:“我是等正觉,我要给你的是非常锐利的智慧剑,我本来就已经住下来了,而且是住在纯善之际,你并不觉知。”所以 佛陀对央掘魔罗说,祂住在纯善际,那到底什么叫作纯善呢?纯善就是指我们身中的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因为祂在六尘万法,从来都不会起分别、爱染、厌憎、觉观,所以祂是可以称之为纯善。
所以在佛法当中,你所要值遇的善知识,就是能不能对您述说纯善之法的善知识。如果有因缘遇到可以对您说纯善之法的善知识,那是相当有福报的。如果有这样的一个福报,就应该要用功的加行,当有问题的时候,不断地请教求法。所以我们在经典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当天人或者其他世界的大菩萨来到这个世界,在听 佛陀开示的时候,常常会用四个字,叫作目不暂舍。也就是说能够听到 佛陀说法,那内心的欢喜跟踊跃,整个就形容在外表,所以当看到 佛陀说法的时候,眼睛看著 佛陀,连一刹那的眼神要离开 佛陀的这样的念都没有,这样的动作都不起行。为什么?因为佛法难值难遇,能够听到 佛陀讲这样的出世间法,这样胜妙的法,那是多劫以来的福报。
那为什么这些大菩萨们,听到 佛陀说法的时候,能够这样的目不暂舍呢?包括俱解脱的大阿罗汉,这些大菩萨们,他们很多都已经证得了种种的神通,所以他们能够知道过去世的事,也能够知道未来的结果,他们也可以看到自己和过去为众生所误导,或者是说造了种种恶业所受的种种苦处,都是因为没有值遇正法,没有值遇真正的解脱法,没有值遇真正的解脱到彼岸的法,所以他们今天能够听到 佛陀说法,一听到就知道,那绝对是可以真正的让众生修行到彼岸的法,所以都会示现出那样目不暂舍的神情,而那样是由内心,非常非常深切的发出的一种肢体语言动作。
也因此,普贤菩萨已经是非常高的位阶,祂的十大愿的第一个大愿就是:礼敬诸佛,第三个愿就是:广修供养。所以我们这些还在因地修学的菩萨,仰望这些大菩萨们对于佛的恭敬、对于法的恭敬,乃至对于胜义僧的恭敬,那比之祂们,我们是否应该要更加恭敬于三宝,更加对于诸佛礼敬赞叹的心,要能够由衷而发呢?其实礼敬诸佛,在 佛陀开示当中,不在于说你今天供养佛,是多么名贵的东西,而是您只要以一分的恭敬心来供养佛,自然能够得到那一分殊胜庄严的果报。
所以在《阿含经》写著,有一次 佛陀到城中乞食,这时候有两个孩童正在玩沙子,他们遥远的看到 佛陀过来,其中有一个孩子他就捧著沙,然后奉上供养 佛陀;另外一个童子,就在旁边合掌,随喜赞叹。所以这时候,佛陀就授记这个孩子说,这个孩子以后,会当一个非常殊胜的、有福报的国王,来带领阎浮提的众生,他的名字就叫作阿育王,他会广布我的舍利,一日之中当造八万四千塔。这个阿育王,其实 佛陀会这样的授记,也跟他当初奉沙给 佛的时候,心中所发的愿有关,因为当初他奉沙给 佛的时候,心中想著,希望我这一个奉沙的功德,以后能够得到一个转轮王的位子,然后以这一个福报,以后我能够行广大的布施跟供养。所以后来阿育王,他在统领世界的时候,统领印度这个国家的时候,他当时真的就行广大的布施以及供养,这是他对 佛的一分恭敬。
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会有一时之间失言的时候,就是他在供养许多的僧人的时候,那时候他就看到两位小沙弥,他们得到了阿育王所供养的面团子,然后他们拿著面团子,彼此互相给与,于是国王就笑著说:“你看这个小沙弥,在玩这个小儿的把戏。”这时候立刻有人跟他说:“你不可以轻视这两位小沙弥,他们也是阿罗汉喔!”这时候阿育王听了,也吓了一跳说:“是这样吗?那这样子我真的要忏悔,我希望能够更加多的供养众生,绢布以及钱财。”没想到这两位小沙弥,就感应到了阿育王的心念,于是就对阿育王说:“来!我们一个给你一个大锅子,一个给你可以染布的草,这样子呢,你就可以让你的绢布,可以得到非常好的供养。”
所以由上面几段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能够恭敬诚敬的修学佛法、求佛法,自然会有他相对应的福报;菩萨一定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要能够圆满圆融,而这必须在虔恭当中求。
今天就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79集 佛法从虔恭当中求)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所推出电视弘法节目,佛典故事系列,今天所要赏析故事的内容是“佛法从虔恭当中求”。
在讲这一个题目之前,我们先来看 佛陀是怎么样示现,祂从因地,在菩萨地的时候,在求法的时候是如何的用心,来追求佛法当中的实义。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当中,佛陀说,在过去久远阿僧祇劫的时候,有一位修行人,名字叫作最胜,他住在山林当中,而且已经有了五神通,但是他的心里常常起慈悲的心行,希望能够有那样的福报因缘,能够救助众生。他看到了众生有许多的苦难,但是要如何救助呢?所以他心里就想,应该要多修集关于救助众生的这样的一个法教,才能够灭除众生种种的烦恼。而且也看到许多众生,都堕在邪见当中,那么应该要学习怎么样才是修学正见的方法?怎么样才能够得闻正见?所以他这样想了以后就去作了。
他就到城里面、到聚落当中,到处去求能够说正法正知见的老师,这时候有一个天魔示现,他就跟这位修行人说:“我有一个佛所说的偈子,你如果能够剥皮为纸、能够刺血为墨、能够折骨为笔来写这首偈子,我就对你说。”天魔当然想这个仙人,这位修行人不可能是这样的。但是这个最胜修行人,他听了以后就说:“我从无量劫来,就常常因为救护众生,被人割截身体,或者是受无量的苦,但是都没有得到法上的利益;今天我怎么可以再对这一个不坚固的色身,而产生了坚固实有的这种想法,我应该要用这个无常变异的身,来获取法上的实义。”所以既然天魔出了这样的一个条件,对他来说是可以达到的,所以他听了内心非常的欢喜,就用利刀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折骨为笔,就向这位天魔说:“我已经按照你所说的条件作了,就请你把你所听到佛的偈语,跟我说吧!”这时候天魔一看,他真的是有心要求佛法,听了以后就觉得说,那真的是没有难倒他,于是就跑掉了。
这时候仙人一看,说:“我今天为了法,可以这样不惜身命,我愿意剥皮为纸、我愿意刺血为墨、我愿意折骨为笔,只要能够得到帮助众生利益的法,我这样的诚心是丝毫不虚,到底还有什么地方,有大慈悲的菩萨,有大慈悲的佛,能够现身来为我说法呢?”他的内心非常非常的至诚,在那边恳求著,这时候,从这边到东方有三十二刹的距离的佛国土,有位 佛名字叫作普无垢,这尊 佛祂的号叫净名王,这时候祂就听到了,于是祂就放大光明,然后变身到这一位最胜菩萨的面前。这个时候,这位最胜菩萨,他的苦痛立刻就去除了,然后 佛就为他说,如何修集一切福德的三昧;这时候这位仙人其实已经发起了菩萨心行,他听了以后,立刻就跟他无量劫以来为众生付出、为众生割截身体、为众生行慈无量的这样的一个势力相结合,而得到了无碍辩。佛说完这个法以后,佛就离开了;这个最胜仙人,得到了这样的辩才以后,他就不断地为众生广说妙法,让许多的众生都能够修学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佛在开示这一段话的时候,祂是在对我们说,这位最胜仙人,其实就是 佛的过去身,也因此 佛进一步说:“如果有人愿意恭敬求法,不论 佛有没有在这个世间,但是法不会灭;而且只要恭敬求法,十方诸佛如果听到有人这样的恭敬心恳切求法的话,也都会示现来为他说法。”这就是说恭敬求法的不可思议,因为只要你的心与佛相应,佛从来没有舍弃任何一个众生;众生如果恳切的心念,那十方诸佛因缘相契,自然会示现与这位众生相合的因缘,来为他说出佛法当中的真义。
所以我们的古德 佛果圜悟禅师,他在《碧岩录》里面,引二祖慧可禅师的求法心,来为弟子们开示,二祖慧可禅师说:【昔人求道,敲骨出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如。】(《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10)二祖的意思就是说,他那时候为了跟达摩祖师求道,他就想著说,古人他为了求道,他敲骨头让髓出来,刺血为墨这样子,甚至像 释迦牟尼佛,曾经把头发铺在地上,让 佛陀走过去,也为了求道投崖饲虎,古德都这个样子了,我现在色身好好的,那我更应该要好好地求法。
所以他为了跟达摩祖师求法,在那一年的十二月,正是冬天大雪的时候,他站在楼梯,跪在那里,求达摩祖师能够传法给他,那时候雪都已经积到了膝盖,达摩祖师也被他感动了,就对他说:“你在雪地这里是要作什么呢?”慧可大师就说:“求达摩祖师您能够慈悲开甘露法门,能够广度我们这些迷茫的众生。”达摩祖师就讲了一句重话,他说:【诸佛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无有是处。】(《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10)达摩祖师的意思是说,像诸佛这么样深妙的法,是经过了无数劫的精进加行用功,经过了非常多的困苦来行菩萨道,在一切众生难以忍的地方,祂都能够修忍;不论是生忍、法忍、无生忍,这样的次第修学上来,哪里只是一个小德小智,对众生会产生轻心慢心的人,想要求得大乘佛菩提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说克勤大师在劝诫弟子的时候,就把禅宗初祖以及二祖之间的这个求法故事,来跟大家说;在求法的时候,一定要以非常殷勤的恭敬心来求法。那么这个以殷重心、以恭敬心来面对世人,不能以慢心来面对世人,其实这个不是只有佛法而已,因为这也是属于世间共通之法。所以在中国古德,于《尚书》当中就写著:“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这句话应该大家都耳熟能详,如果太过自满的人,其实反而会招到不如意的损害,而最大的不如意的损害,是自我无法进步;而谦虚的人,可以受到许多的利益,而《尚书》说这是天道,其实这个天道的意思就是说,这是符合于一切世间的法则,所以能够谦恭,不论是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共通的。
也因此在中国古德,建安七子之一,有一位叫作徐干的,他依世间道理写了一本《中论》,这《中论》和龙树菩萨的《中论》不一样,因为这个《中论》,主要是在讲世间的道理,那您看是不是通用呢?我们来念一下:“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肖也。故人愿告之而不厌,诲之而不倦。”(徐干《中论》)
这意思就是说,君子是经常都抱著一个非常谦虚的心智,然后以一个非常恭敬的态度,不会把自己觉得有非常好、非常高的才干,来加乎在别人之上,而且看到别人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也可以在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的地方,也因此他的心思是谦恭的,他的态度是非常有礼节的,所以别人都愿意告诉他,都能够教诲他,也愿意亲近他。也因为这个样子,他就可以得到许许多多自己可能在思维上不足的地方,而能够加以弥补;自己在许多不足的地方,而能够加以修正,就不会有可能造下不可爱的错处。也因此能够谦恭,那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己。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如果能够值遇到一个纯善的善知识,对他能够谦恭求法,那这样不论是在世间法则上,乃至出世间的法则上,都能够得到无量的利益;而菩萨在行道的过程当中,不论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应该要求其圆满,而要值遇纯善的善知识。在佛道上,我们要怎么样去检视呢?在《大般涅槃经》当中,佛陀有开示,如果我们看到这位善知识,他所作的事情,是自己也作到了,并且也教人这么作,那这样的善知识,是我们可以依止的;另外这位善知识,所说的是纯善的法,所谓的纯善的法,我们大家想什么叫作纯善呢?纯善就是不要害人,纯善就是对自己有帮助、对别人有帮助,那就是纯善之法。但是我要跟诸位解释说,在佛法当中说纯善,纯善它不是一个相对法,它是本来就善的,它是自无始劫以来就没有不善过;如果说以七转识的心,那么那是有经过修正修学,当中杂染的习气给去掉以后,才能够说纯善。因此能够称之为纯善的善知识,那就是他能够开示三界万法实相的这位善知识,他所开示的这个法,是自无始劫以来恒常不变异的法,这才能说是纯善之法,能够教这样的法,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善知识。
纯善的道理,其实在 佛陀与央掘魔罗之间在对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也就是说当央掘魔罗,他为了最后一根指头,要杀他的母亲的时候,佛陀就示现,当时央掘魔罗就追著 佛陀说:“这位沙门您这么样的庄严,我现在只要一个东西,就是一根指头,我只要一根指头,我的老师跟我说,我的修道就已经圆满了;你停下来!你停下来!你如果要行大布施,你就布施给我一根指头。”结果 佛陀就对央掘魔罗说,祂说:“我早就停下来了,是你没有停下来。”佛陀对央掘魔罗说:“我是等正觉,我要给你的是非常锐利的智慧剑,我本来就已经住下来了,而且是住在纯善之际,你并不觉知。”所以 佛陀对央掘魔罗说,祂住在纯善际,那到底什么叫作纯善呢?纯善就是指我们身中的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因为祂在六尘万法,从来都不会起分别、爱染、厌憎、觉观,所以祂是可以称之为纯善。
所以在佛法当中,你所要值遇的善知识,就是能不能对您述说纯善之法的善知识。如果有因缘遇到可以对您说纯善之法的善知识,那是相当有福报的。如果有这样的一个福报,就应该要用功的加行,当有问题的时候,不断地请教求法。所以我们在经典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当天人或者其他世界的大菩萨来到这个世界,在听 佛陀开示的时候,常常会用四个字,叫作目不暂舍。也就是说能够听到 佛陀说法,那内心的欢喜跟踊跃,整个就形容在外表,所以当看到 佛陀说法的时候,眼睛看著 佛陀,连一刹那的眼神要离开 佛陀的这样的念都没有,这样的动作都不起行。为什么?因为佛法难值难遇,能够听到 佛陀讲这样的出世间法,这样胜妙的法,那是多劫以来的福报。
那为什么这些大菩萨们,听到 佛陀说法的时候,能够这样的目不暂舍呢?包括俱解脱的大阿罗汉,这些大菩萨们,他们很多都已经证得了种种的神通,所以他们能够知道过去世的事,也能够知道未来的结果,他们也可以看到自己和过去为众生所误导,或者是说造了种种恶业所受的种种苦处,都是因为没有值遇正法,没有值遇真正的解脱法,没有值遇真正的解脱到彼岸的法,所以他们今天能够听到 佛陀说法,一听到就知道,那绝对是可以真正的让众生修行到彼岸的法,所以都会示现出那样目不暂舍的神情,而那样是由内心,非常非常深切的发出的一种肢体语言动作。
也因此,普贤菩萨已经是非常高的位阶,祂的十大愿的第一个大愿就是:礼敬诸佛,第三个愿就是:广修供养。所以我们这些还在因地修学的菩萨,仰望这些大菩萨们对于佛的恭敬、对于法的恭敬,乃至对于胜义僧的恭敬,那比之祂们,我们是否应该要更加恭敬于三宝,更加对于诸佛礼敬赞叹的心,要能够由衷而发呢?其实礼敬诸佛,在 佛陀开示当中,不在于说你今天供养佛,是多么名贵的东西,而是您只要以一分的恭敬心来供养佛,自然能够得到那一分殊胜庄严的果报。
所以在《阿含经》写著,有一次 佛陀到城中乞食,这时候有两个孩童正在玩沙子,他们遥远的看到 佛陀过来,其中有一个孩子他就捧著沙,然后奉上供养 佛陀;另外一个童子,就在旁边合掌,随喜赞叹。所以这时候,佛陀就授记这个孩子说,这个孩子以后,会当一个非常殊胜的、有福报的国王,来带领阎浮提的众生,他的名字就叫作阿育王,他会广布我的舍利,一日之中当造八万四千塔。这个阿育王,其实 佛陀会这样的授记,也跟他当初奉沙给 佛的时候,心中所发的愿有关,因为当初他奉沙给 佛的时候,心中想著,希望我这一个奉沙的功德,以后能够得到一个转轮王的位子,然后以这一个福报,以后我能够行广大的布施跟供养。所以后来阿育王,他在统领世界的时候,统领印度这个国家的时候,他当时真的就行广大的布施以及供养,这是他对 佛的一分恭敬。
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会有一时之间失言的时候,就是他在供养许多的僧人的时候,那时候他就看到两位小沙弥,他们得到了阿育王所供养的面团子,然后他们拿著面团子,彼此互相给与,于是国王就笑著说:“你看这个小沙弥,在玩这个小儿的把戏。”这时候立刻有人跟他说:“你不可以轻视这两位小沙弥,他们也是阿罗汉喔!”这时候阿育王听了,也吓了一跳说:“是这样吗?那这样子我真的要忏悔,我希望能够更加多的供养众生,绢布以及钱财。”没想到这两位小沙弥,就感应到了阿育王的心念,于是就对阿育王说:“来!我们一个给你一个大锅子,一个给你可以染布的草,这样子呢,你就可以让你的绢布,可以得到非常好的供养。”
所以由上面几段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能够恭敬诚敬的修学佛法、求佛法,自然会有他相对应的福报;菩萨一定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要能够圆满圆融,而这必须在虔恭当中求。
今天就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原标题:第079集 佛法从虔恭当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