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则 某师云︰《可见见闻觉知全是脑筋作用,与佛性相离甚远,纵见闻觉知不著妄念,只到无始无明境界。》(月溪法师讲无始无明42页、月溪法师讲:金刚经心经释要6页)
辨正︰
见闻觉知确实是脑筋意识的作用,但是它与佛性不即不离,不是相离甚远。在《大般涅槃经》卷32里面,世尊云:“说佛性者亦复如是,非即六法不离六法。善男子,是故我说众生佛性,非色不离色,乃至非我不离我。”卷35中,世尊云:“众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内外合故名为中道。”所以我们从世尊的开示就知道,佛性不离六入见闻觉知,佛性必须在一切见闻觉知中见的缘故。
卷七︰“佛告迦叶︰‘实有杀生,何以故:善男子,众生佛性住五蕴中,若坏五蕴名曰杀生。’”所以佛性不离五蕴。因此佛性与见闻觉知是不即,但是也不离,不是相离甚远。从眼见佛性的体验来说,佛性是不离见闻觉知的,不是相离甚远,不见性者才会说是相离甚远。
见闻觉知不著妄念的时候,不但未到无始无明的境界,也没有离开一念无明境界。设使见闻觉知不著妄念而入定的话,定中如果仍然有个知的话,虽然没有妄念,至多也不过是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的浅定而已。即使在定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时候,仍然只是未到地定的深定而已,尚未到达初禅。即使修得四禅八定,也还没有破一念无明,更不能说已到无始无明境界。何况是粗浅的无念境界,如何能到无始无明境界呢?所以声闻人必须断尽一念无明后才能到达无始无明境界。
菩萨种性的佛子,不须要断尽一念无明,便直接破无始无明。此师不明白一念无明及无始无明境界,又不懂得定学,所以有这种错误知见,详细的情形请诸位参照我们以前发的影印表就知道了。
…………………………………………
第二则
某师云︰《我是一念无明,涅槃是无始无明。我是一念无明,是我执法执,而无始无明是空执。由一念无明入于无始无明,则一切皆空,状若平等矣。》(月溪法师著︰维摩诘所说经疏全集120页)
辨正︰我们分为三点加以辨正。
第一点、他说“我是一念无明,涅槃是无始无明。”我们说︰“我不是一念无明,一念无明也不是我。乃是四住地的一念无明烦恼没有断尽,染著三界诸法,而生起一念执著去执取五阴。“我”是因为一念无明的烦恼种子而生,但是“我”不是一念无明。譬如光从灯而生,但光不是灯。所以《金刚三昧经》本觉利品第四云:“一念心动,五阴俱生。”既是此意。
第二点、他说︰“我是一念无明,是我执法执,而无始无明是空执。”我们说︰未破一念无明的人,仍然还在我执法执蒙蔽之内,但是不可以说我是一念无明,也不可以说一念无明是我执法执。因为一念无明是四种住地烦恼,由四住地烦恼而生我执法执,例如金矿沙石能生黄金,黄金能成为首饰。首饰虽然由金矿沙石来,但不可以说首饰就是金矿沙石。p301
无始无明不是空执,无始无明是不明白真如之体性。这个无始无明从无始以来不与见闻觉知心相应,一直到第一次明心见性后方才相应,所以称为无始无明。
《菩萨璎珞本业经》云:“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名无始无明住地。”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无始无明不是指空执。空执是声闻缘觉证知五蕴空,而执著所证五蕴空境界而取涅槃。阿罗汉辟支佛必须舍弃空执,才能回小向大,求觅真如佛性。所以空执是断尽一念无明而起空执,并不是像他所列出来的表所说是无始无明。
他的表说一念无明是法执和刚才他的这个说法都错误了。法执是八地以上菩萨或阿罗汉、辟支佛断尽一念无明后 未断尽尘沙惑,于佛一切种智未能证得,于佛所应证过恒河沙等法未能证得,而产生法执。所以法执是断尽一念无明以后之境界。断尽一念无明之后,起心寻觅真如佛性,想要修行成佛才知有法执。所以不可说一念无明就是法执。
第三点、他说“由一念无明入于无始无明,则一切皆空,状若平等矣。”但是《胜鬘经》说︰“无明住地有五︰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及无明住地。”而前四种合称为一念无明,后一种即是无始无明。这五种住地同时并存,无始无明不在一念无明之上,一念无明也不在无始无明之上,它们是同时并存。
十住以上菩萨虽然分破无始无明,如果没有断尽一念无明,仍然成不了阿罗汉,进不了第八地。声闻种性的菩萨断尽一念无明而修到第九地,若 未见性而进破一分无始无明,也不能进入第十地。就好像车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这一念无明、无始无明,就好像车子二轮,是二轮并排,不是前后各一。一念无明跟无始无明也是同时并存,不是前后境界。所以不可说一念无明断尽以后才能与无始无明相应。
断尽一念无明的人,无始无明仍然不断不破:无始无明已经断尽的人,一念无明必定断尽。无始无明破而未断尽的人,能够同时断一念无明的见一处住地,其余的三种住地烦恼也必定会渐渐断。短者一生,长者七次人天往来。所以《胜鬘经》云:“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其力最胜,恒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
此外,无始无明所蒙蔽的时候,那个境界并不是一切皆空。阿罗汉、辟支佛断尽一念无明之后,证得五蕴皆空而除去一切起烦恼,所以永无妄想妄念而证得涅槃;但是还有恒河沙数上烦恼 未断,因此并不是一切皆空,状若平等。所以《胜鬘经》云:“阿罗汉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脱乐。作是念︰我离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世尊!阿罗汉辟支佛观察时,得不受后有,观第一苏息处涅槃地。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于法,不由于他,亦自知得有余地。”
又云:“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者,过恒沙等所应断法不断不究竟。过恒沙等所应断法不断故,过恒沙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是故无明住地积聚,生一切修道断烦恼上烦恼:彼生心上烦恼、上上烦恼、观上烦恼、禅上烦恼、正受上烦恼、方便上烦恼、智上烦恼、果上烦恼、得上烦恼、力上烦恼、无畏上烦恼。如是过恒沙等上烦恼,如来菩提智所断,一切皆依无明住地之所建立。一切上烦恼起,皆因无明住地、缘无明住地。”所以依照上开经文,就知道无始无明之中并不是一切皆空,状若平等;而是其中有尘沙数之修道所应断烦恼及上烦恼,显见此师并不明白无始无明真义,何能破无始无明而见佛性?
…………………………………………
第三则 某师云︰《法界体性智即佛性,庵末罗识即无始无明,阿赖耶识即见闻觉知,末那识即一念无明,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月溪法师讲楞伽经102页)
又云:《既明因缘所作虚妄,然后直追向前看,便到无始无明境界,即第九庵摩罗识境界,此为最紧要关头,众生所以不能见佛性者,皆此识所蔽也。》(月溪法师讲楞伽经82页)
我们分为六点来辨正:
第一点、法界体性智是大圆镜智等四种佛地智慧的总名,不是佛性,前面已经说明。
第二点、庵摩罗识不是无始无明。阿赖耶识不是见闻觉知。庵摩罗识是断除一念无明等四住地烦恼后的阿赖耶识,改个名称叫做庵摩罗识或异熟识,是同体二名,不是在阿赖耶识之外或在阿赖耶识之内另外有一个庵摩罗识。如果依照此师所说︰“庵摩罗识即无始无明,阿赖耶识即见闻觉知。”的话,那是同时有阿赖耶识与庵摩罗识,二个识并存。这样的说法,违背一切了义经典,与世尊所说的法正好相反。
无始无明不是庵摩罗识,而是《胜鬘经》所说的无明住地。无明住地就是因为不明白阿赖耶识、庵摩罗识、真如的内容的不同和不明三阶段的演变而产生心上烦恼、上上烦恼……等恒河沙数修所断烦恼,以致过恒沙数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这些上烦恼与修所断烦恼和所应证之法,从无始劫以来与心不相应的缘故,所以称为无始无明。因此庵摩罗识不是无始无明,阿赖耶识不是见闻觉知。阿赖耶识本身也不会有见闻觉知,有见闻觉知的心不是阿赖耶识,是妄心--七转识。
第三点、依照上述的说法,我们就知道末那识不是一念无明。一念无明是阿赖耶识从无始劫以来累积留存下来之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四种烦恼的总称。这四种烦恼能生一切起烦恼,所以没有断尽一念无明的人,时时会产生妄想妄念。这妄想妄念就是起烦恼,明心见性的人,已经断除见一处住地烦恼和一部分的无明住地烦恼,所以妄想妄念比一般人少。悟后精进修行的人,欲爱、色爱、有爱等三种住地烦恼渐渐淡薄,所以妄想妄念又比初悟的人少。修到完全没有欲爱、色爱、有爱住地烦恼的时候,就是断尽一念无明,称为菩萨阿罗汉。声闻阿罗汉断尽一念无明而不破无始无明,菩萨阿罗汉断尽一念无明,也分破无始无明。如果曾经详细阅读《胜鬘经、大宝积经、大集经、楞伽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便会知道末那识不是一念无明,此师显然不明白上述经典之意旨,佛子应明辨之,勿受其误导。
第四点、前六识不是眼耳鼻舌身意。依照《解深密经、楞伽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等所记载世尊的开示:前六识是因为我们内六根接触外六尘,配合阿赖耶识中的六识种子,三事和合因缘而生六识。如果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那就是六根之中自己 具备有六识,那么世尊所说三事和合因缘生眼识,乃至三事和合因缘生意识的法就是错误罗!如果六根自然而然就具备六识的话,那么人死了应该六识还会继续运作,那就应该死后仍有见闻觉知,因为六根还在呀!六根不必阿赖耶识,自己就有六识呀!但我们知道佛世尊是实语说、如语说、不诳语说、不妄语说,所以我们就知道此师是妄说,不如法说。是故前六识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是六识,六根是六根,不相同。
第五点、他说︰“明白因缘所作虚妄而向前直看,就可以到无始无明境界,就到庵摩罗识境界。”但是我们说,虽然明白因缘所作虚妄而向前直看,仍然未与无始无明相应。因为这个向前直看的心,仍然不离妄想意识心。一切众生无始劫来不与无明住地相应,一直到明心见性的时候才第一次与无始无明相应。
尚未明心见性前都没有到达无始无明境界。明心见性以后分断无始无明,仍然还有过恒沙数修所断上烦恼 未断,名为尘沙惑未断,到这个时候才能称为到无始无明境界。未明心见性前,即使妄想不生,即使八万大劫不生一念,乃至证得阿罗汉、辟支佛果位,仍然还没有到达无始无明境界。此师因为没有明心见性,不明白道的次第,也不明白《胜鬘经》的旨意,错以为心中无想无念,直向前看,一念不生处就是无始无明,他错会了。
第六点、第九庵摩罗识一向不曾蒙蔽众生见性。我们不应学此师诬赖第九庵摩罗识蒙蔽众生。因为第九庵摩罗识就是净除人我执以后的第八阿赖耶识,同体二名。这个识一向恒而不审,不是像第七末那识我见我慢我贪我痴恒共相随而障碍见性,所以第八、第九识都不曾蒙蔽众生见佛性。又:未见性之八地以上菩萨及菩萨阿罗汉,其佛性是由庵摩罗识而生,欲见佛性不得离庵摩罗识而求,故不可说庵摩罗识蒙蔽众生见性。
此外欲见佛性,不须先断除一念无明,所以不须先修到第九庵摩罗识境界。修到第九庵摩罗识境界的人,已经离开阿赖耶识的名字,诸经诸论都说这是阿罗汉、辟支佛、或者菩萨阿罗汉、菩萨八地的境界。
此师说︰“欲见佛性必须找到第九庵摩罗识以后,一锤捣碎才能见性。”这样的说法和经论相违背,例如《大般涅槃经》卷27、28、29、世尊都说十住菩萨眼见佛性,我们知道十住、十行、十回向、初地乃至七地菩萨都没有断尽一念无明,尚未离开阿赖耶识境界,未到庵摩罗识境界,就可以眼见佛性了。所以他说要到达第九庵摩罗识境界,然后把它找出来捣碎才能见性,这样的说法是虚妄之说。庵摩罗识也不可捣碎,捣碎了这个本识如来藏,就成为断灭,哪有佛性可见呢?
…………………………………………
第四则
某师云︰《有众生然后有无明,故无明应同众生的根尘识中来。众生非无始便有,故无明亦非无始便有。》(月溪法师著︰大乘绝对论309页)
辨正︰
《胜鬘经》云:“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依照上开经文的说明,我们知道有两种无明︰一者一念无明,二者无始无明。这两种无明都不是从众生的根尘识中来,而是从阿赖耶识来。也不离众生的根尘识,七转识是见分故,六转识须依六根六尘而转故。
众生是无始劫以来便有,不是因为有这个世界然后有众生。还没有这个世界之前,众生于四禅天以上或者他方世界生活。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于十方世界流浪生死,是从无始便有。世尊讲世界悉檀的时候,常常开示这个道理,我们不可以学此师说众生不是无始便有,一神教的信徒才会如此说。众生既然无始以来就有,那么无明必然无始劫以来就伴同众生存在,不可以说有先有后。
依照上开经文说,四住地烦恼能生一切起烦恼,所以众生的妄想妄念随灭随起,烦恼不断。一念才灭,一念又起,所以称为一念无明。这个一念无明乃是因为众生无始劫以来不明白五蕴的空幻,所以对四种住地所涵盖的六尘及五蕴贪爱不舍,业相不减,业种滋长。业种不净的缘故,而生一切起烦恼轮转生死。所以一念无明无始劫以来恒与众生相应,因此《胜鬘经》说︰“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
但是无始无明不是从众生的根尘识中来。因为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不曾与无始无明相应,无始无明是众生不明白真如实相,不明白阿赖耶识、异熟识、真如等演变过程及其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这种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不与众生心相应,一直到菩萨第一次明心以后才第一次相应,而仍然还没有断尽,要到佛地方才断尽。所以说︰“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佛云:“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除四住地烦恼生起以外,无始无明烦恼法不曾生起,所以无始无明自无始劫来与众生心不相应,直到明心见性后才第一次相应。所以无始无明无始劫以来就有,不是因为有众生以后才有,也不是从众生的根尘识中来,故知此师不明佛法。
众生若不是无始便有,那么是什么因缘而有的呢?难道会像《楞伽经》里面所记载那些外道所讲的道理一样?果真如此,则一切有情的真如本性,就不是不生不灭了,这样就违背世尊所说的法,因地真如阿赖耶识本来不生,所以永远不灭,随著个个有情众生的业力,在十方世界处处受生。所以众生是从无始以来便有,并不是“非无始便有”。此师身在佛门,不应学一神教及其他外道的说法,说众生“非无始便有”,这是自坏法城。众生既无始便有,所以无明应该从无始便有,如此方是正说。
…………………………………………
第五则
某师云︰《老子道德经云:“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又云:“后归于无极。”老子以“无”为万物本体。“无”者即佛家所谓无始无明是也。》(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103、104页、10月溪法师著︰禅宗源流与修持法98页)
又云:《参禅错认庄子大宗师篇坐忘为禅宗。颜回复见仲尼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回曰;“回生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回曰:“堕肢体、黜聪明,虽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坐忘的道理就是佛家的无始无明境界。》(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123页、10月溪法师著︰禅宗源流与修持法118页)
又云:《无始无明即发业无明,上文所述窥基法师所言各节,至为详尽。可以想见的,清清净净、黑黑暗暗、空空洞洞,禅宗所指无明窠臼,黑漆桶底,即无记性,即六祖所言无记空是也。》(月溪法师讲无始无明86页)
又云:《可见见闻觉知全是脑筋作用,与佛性相离甚远。纵见闻觉知不著妄念,只到无始无明境界。》(月溪法师讲无始无明42页)
又云:《心中清清净净、明明白白的,这是净缘。净缘断了是见闻觉知。知觉断了:空空洞洞的是无始无明。》(月溪法师问答录72)
又云:《无始无明是空洞黑暗,无知无觉,不起念。》(月溪法师问答录72页)
又云:《思想语言文字同出于一念无明。一念未动时,空洞冥漠,无思想感觉,当然亦无语言文字,此一境界谓之无始无明境界。迨无始无明受刺激,一念已动,思想遂生,由思想而有语言,由语言而有文字。》(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47页、月溪法师著︰大乘绝对论63页、月溪法师问答录20页、月溪法师著︰禅宗源流与修持法45页)
以上分为五点来辨正:
老子所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后归于无极。”这一些说法都是在物象之成住坏空的法相上而说,还 未说到心也。若说心之“无”为万物之本体,亦有大错。若无心,如何能成就万物呢?必须是阿赖耶识这个心,才能成就万物世间。如果用止息妄心之空洞无所有境界,当作是心的话,其实这样仍然 未超越四空定及未到地定范围,仍然未断一念无明,更不明白无始无明是什么。
一切众生如果尚未明心见性,都不可能与无始无明相应,《胜鬘经》云:“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菩萨璎珞本业经》云:“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名无始无明住地。”所以从这两部经的开示,就知道即使修得四禅四空定仍然都是与妄心相应、与意识心相应,仍 未与无始无明相应,何况老子的物象上的无和思惟上的无极呢?所以不可说“无”即是佛门所谓的无始无明。
二、颜回之坐忘、庄子大宗师篇之坐忘,只是粗浅的未到地定境界而已,尚未到达初禅境界,更不要说四禅四空定了;即使修到无所有处定,乃至证得灭受想定,成阿罗汉,仍然 未与无始无明相应,如何可以说“坐忘的道理就是佛家的无始无明境界?”自未证得者,千万莫学此师以推理方式“想当然尔!”
三、还未至阿罗汉、辟支佛、或八地菩萨境界者,其发业无明有二︰第一,凡夫众生之发业无明,都是属于一念无明的四住地烦恼,不与无始无明相应。第二,佛子已了解第一义而探究真如佛性,欲求明心见性者,其发业无明有二,即一念无明之四住地烦恼及无始无明住地烦恼。这种人虽与无始无明住地烦恼相应,但仍然不知无始无明是什么?未与无始无明相应。直至一念相应,明心见性时,方与无始无明相应。这时仍未断尽无始无明,直到佛地方始断尽。所以禅宗所指无明窠臼、黑漆桶底及六祖所谓无记空,都不是无始无明境界,只是一念不生而不起疑情,落于未到地定或欲界定之境界而已,甚为粗浅,不可便说是无始无明境界。
四、见闻觉知虽然是脑筋意识作用,但和佛性却不即不离,不可谓见闻觉知与佛性相距甚远。眼见佛性的人,绝对不会如此说。若见闻觉知不著妄念,那只是欲界定之粗住而已。再进一步进入未到地定,定中灭掉见闻觉知,尚且未到初禅。即使证得四禅八定,再入灭受想定,仍然还未能与无始无明相应。须明心见性后,方能与无始无明相应,故见闻觉知不著妄念,只是欲界定境界而已,还不到无始无明境界。此师所说进入暗无觉知漆漆黑暗深坑的时候,也只是未到定的深定而已,也未到无始无明境界。
五、犹如前面所述︰灭却见闻觉知还只是未到地定境界,何况在见闻觉知之中明白自己一念不动、空洞冥漠之境界?犹未入未到地定境界也。所以一念 未动、空洞冥漠、无思想感觉时,仍然非无始无明境界。一念忽动而生语言文字,那是由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而生,非无始无明受刺激而起念。众生从无始劫来,念念不断,思想澎湃,皆因“起烦恼”而生,不是由“修道上烦恼”而生,故不与无始无明相应。
起烦恼是一念无明之四住地烦恼所生,所以众生于平常中或四禅四空定中忽生一念,乃是由一念无明的四住地烦恼所生。这一念无明若 未断尽,饶他修得非想非非想处定,往生非想非非想天,八万劫中,必有一朝忽生一念,又于他处受生,不断轮回。
断尽一念无明的人,必定不再起任何妄念,故八地菩萨得意生身,不受分段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得解脱身,也不受分段生死。但是八地菩萨破无始无明而未究竟,七住十住菩萨也破无始无明而未尽。阿罗汉、辟支佛虽断分段生死,却仍 未与无始无明相应。阿罗汉辟支佛尚且未与无始无明相应,何况凡夫众生起心动念如何得与无始无明相应呢?故知一切凡夫众生起心动念产生思想,都是一念无明“起烦恼”相应,无始无明尚未“受刺激”也。
…………………………………………
第六则
某师云︰《注解中以断五住烦恼为见性成佛。五住者︰见惑、思惑、尘沙、烦恼、无明是也。此与小乘断六根,中乘断一念无明相同。六根断倒,如同木石。一念无明无法永断,此非大乘究竟之理也。》(月溪法师语录192页)
辨正︰
窥基法师注解中所说断五住烦恼为见性成佛,绝对正确。但五住烦恼是指一念无明之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四种,以及无始无明,合称五住地烦恼,并不是此师所说之“见惑、思惑 尘沙、烦恼、无明。”
断五住烦恼与小乘断六根、中乘断一念无明不同。而且小乘断六根 是指藏六如龟,防意如城,不于三界中之六尘起任何攀缘,非将六根断倒,如同木石。若将六根断倒,如同木石,那么阿罗汉、辟支佛,为什么饿的时候知道饿?痒的时候知道痒?痛的时候知道痛呢?又为何尚能在人间游行度众?所以小乘之“身心语言悉皆断灭”,乃是六识六根不再喜乐攀缘三界中之六尘,而非将六根断倒,如同木石。
阿罗汉断尽一念无明,辟支佛亦断尽一念无明,不可以说阿罗汉断六根,而不断一念无明。因为同样是断一念无明的缘故,所以辟支佛亦得称为阿罗汉,世尊亦得称为阿罗汉、八地以上菩萨也可以称为阿罗汉。但是声闻阿罗汉以四证净证得五蕴空,它是总相,所以慧浅薄。辟支佛以十二因缘证得五蕴空,虽然也是总相,但其智慧比阿罗汉深细,所以名辟支佛,二者皆永断一念无明,即是断四住地,但仍 未破无明住地,详见《瑜伽师地论》之声闻地及缘觉地即知。
一切经典都不曾说过一念无明无法断,反而处处说一念无明可以断尽,佛子应当断尽一念无明,而且亦说已经有人断尽一念无明,比如《四阿含、楞伽经、圆觉经、胜鬘经、楞严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皆说一念无明断尽已后,永不复生。又如《胜鬘经》云:“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其力最胜,恒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唯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这是说一念无明依附无始无明而同时存在。
但是众生之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的根本,还是在于无始无明里面恒沙等数“上烦恼”即“修道所断烦恼”,因为这修道所断烦恼而产生一念无明“起烦恼”。这个一念无明起烦恼能够久住,也是因为无始无明的缘故。那么这无明住地无始无明,是阿罗汉辟支佛的智慧所不能断,唯有如来菩提智才能断尽。
《胜鬘经》又云:“阿罗汉、辟支佛断四种住地,无漏不尽,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证。无漏不尽者,即是无明住地。”故又云:“阿罗汉辟支佛自知得有余地。” 未得佛世尊之无住处涅槃的缘故,阿罗汉辟支佛所未断尽者,无始无明住地也。无明住地,即是无始无明,不可错会为一念无明,便说一念无明无法永断。
《十地经、十住经》皆说七地菩萨断尽一念无明后才能进入第八地,所以不论大小乘法,皆须求断一念无明,不可说一念无明不可断也。此师这一开示,是错在误解五种住地烦恼以及误解无明住地为一念无明所致。
…………………………………………
第七则
某师云︰《修行人切勿用脑筋去揣测佛性,只可用脑筋去找到无始无明,无始无明找到了,一锤捣碎,佛性自然显现也。》(月溪法师语录164页)
又云:《欲超出三界者,须先找到无始无明,将他打破,然后能见本来佛性。》(月溪法师语录198页)
又云:《大乘禅学,因为我们本有的佛性,被无始无明遮藏,要将无始无明打破,佛性始可出现。》(月溪法师问答录67页)
又云:《我们未见性前,乃见闻觉知作主,见性后乃佛性作主。佛性与见闻觉知中间有无始无明隔阂。》(月溪法师问答录30页)
又云:《我们的佛性被无始无明遮障,要见佛性,必定将无始无明打破方能见佛性。》(月溪法师问答录72页)
辨正︰
一、无始无明不是具体的物质,也不像眼识、耳识乃至阿赖耶识,可以让我们体验祂。依《胜鬘经》说明,无始无明,是众生因为不明真如之实相,乃至明心见性后,有许多人仍然不知真如(阿赖耶)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及修道所断过恒河沙数上烦恼,这样名为无始无明。无始无明是圣人施设的名词,并不像八识心王一样具体存在,怎么可能找到无始无明而将他一锤打破呢?
二、佛性与见闻觉知中间,并没有无始无明隔阂,因为见闻觉知之心,从无始劫以来不与无始无明相应。如果无始无明在佛性与见闻觉知之间隔阂,那么这见闻觉知应该与无始无明相应,不须等到明心见性后方才相应。故《胜鬘经》云:“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无始无明并未在见闻觉知与佛性之间隔阂。
三、明心见性是因为一念相应慧出现,才破无始无明。不是先打破无始无明,然后才明心见性;或找出无始无明,一锤捣碎而见佛性,不可以倒因为果。
四、十住菩萨乃至十地菩萨明心见性后,仍有部份无始无明,尚未断尽,所以大慧菩萨虽是明心见性的初地以上菩萨摩诃萨,仍须求佛开示。所以《胜鬘经》云︰“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此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不思议如来境界。何以故?刹那善心非烦恼所染,刹那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如实知见。”
从这段经文开示便知道无始无明并非一锤捣碎、或明心见性后便断除净尽,只有佛能够如实知见,乃至等觉菩萨还 未断除究竟。故《胜鬘经》云:“胜鬘夫人说是难解之法问于佛时,佛即随喜︰“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词萨乃能听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
所以明心见性后,仍有许多无始无明尚未断尽,应随佛学。故《八十华严》善财大士五十三参,第二参时得念佛三昧--明心见性以后仍须再经过五十一参,方得入等觉位。所以明心见性后虽已经获得大乘无生智,仍须断尽一念无明,才能出三界。进入八地后仍须断尽尘沙惑,尘沙惑断尽则无始无明断尽究竟,方得成佛也。
五、十住菩萨,尚未究竟断尽无始无明,已能眼见佛性,所以无须断尽无始无明方能见性;此师仍 未见性,而且对无始无明错解,故说法错乱混淆,学人千万不可学他。
…………………………………………
第八则
某师云︰
《由有法执故有所知障,有变易死。我执法执皆破,落于空执,二烦恼未断,即无始虚妄种子及虚妄习气,又名无始无明。……空执破,则二烦恼除,明心见性矣。》(月溪法师讲楞伽经245页)
又云:《法执虽破,尚有空执(即无所有地,无始无明是也)。须再破空执,然后得如来法身,然非先破法执不可,故曰:善当分别。分别乃阿赖耶识作用,不分别是无始无明(即第九白净识境界),未到如来境界也。》(月溪法师讲楞伽经142页)
又云:《小乘所修之法门为断六根,即破我执;二乘所修法门,为破一念无明,即破法执;大乘所修者为破无始无明,即破空执。破我执法执皆不彻底,唯有破空执,然后能见佛性。》(月溪法师著: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疏31页、月溪法师著: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疏32页)
又云:《小乘破我执,而落于法执;中乘破法执,而落于空执;唯大乘破空执,始能见本来佛性。其实我执(即六根见闻觉知)法执即一念无明,皆不可破,唯空执及无始无明可破。》(月溪法师讲:金刚经心经释要84页)
分句辨正︰
一、“由有法执故有所知障,有变易死。”这种说法是倒果为因。由于有所知障,对阿赖耶识、庵摩罗识、真如之实相不明不证,不知一切法由此根本识而来,不知一切法实际本然空寂,才有法执。有法执故有变易死,不是有法执故有所知障、有变易死。不可颠倒错置。
二、“我执法执皆破,落于空执,二烦恼 未断,即无始虚妄种子及虚妄习气,又名无始无明。”我们说︰所谓空执是说阿罗汉辟支佛亲证五蕴空,断尽一念无明,而执著此五蕴空,害怕再受生死,而趣入涅槃,这方是空执。破我执者是声闻与缘觉二乘人,断尽一念无明,而落于空执。
破法执的人,必先被我执而后破法执,破法执者是究竟佛,故我执法执皆破的人,已无一切烦恼,怎么可以说破法执的人还有二烦恼 未断?破法执即是究竟佛,怎可能落入二乘的空执?
二烦恼者,不是无始虚妄种子及虚妄习气,但是也不离此二者,《圆觉经》云:“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若此二障 未得断灭,名未成佛。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大涅槃。”
这段经文世尊告诉我们,只要事理二障永断无余,即是究竟佛地。事障断尽,则破我执,落于空执。回小向大则破空执。理障断尽,则破尽法执。二障断已,即是究竟佛,何来空执?所以《楞伽经》云:“佛告大慧:觉人法无我,了知二障,离二种死,断二烦恼,是名佛之知觉,声闻缘觉得此法者亦名为佛。以是因缘故,我说一乘。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善知二无我,二障烦恼断,永离二种死,是名佛知觉。””
《楞伽经》又云:“如来无虑无察而演说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妄故无虑无察。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二烦恼断。离二种死,觉人法无我及二障断。”二烦恼者︰一、人我执︰即是事障, 未断尽一念无明,续诸生死,受分段生死;破一念无明是破我执,不是此师说的破法执。二、法我执︰即是理障,无始无明 未破或破而未断尽者须受变易生死(八地以上)乃至分段生死(七地以下)。破无始无明是破法执,不是破空执。法执究竟断尽即是佛地。此师不明我执、法执、空执、二烦恼、无始无明之真义,胡乱说法,误认破我执法执后,落于空执,即是无始无明。佛子们应深入经典,贯通诸经,建立正知正见,乃免被说法错误百出之邪知邪见所误也。
三、“空执破,二烦恼除,明心见性也。”明心见性不必先破空执、我执、法执才能见性。破我执是阿罗汉辟支佛,破空执是菩萨境界,破法执是佛世尊的境界,既已破我执法执空执,即是究竟佛,何须再求明心见性?
菩萨七住明心,十住见性,都 未断尽一念无明,犹有我执习气,生空未具足得,尚无空执可言。菩萨阿罗汉或七地菩萨断尽一念无明,证得生空具足,乃落空执。世尊恐七地菩萨取涅槃而落于空执,乃予加持,授予“引发如来妙智三昧”,七地菩萨因此进入第八地,而不取涅槃。但仍有法执,至佛地断尽无始无明,法执才究竟破尽。故知菩萨明心见性,不须以断一念无明及无始无明为条件。乃至最后身菩萨于人间成佛时,亦是先明心见性后而断尽无始无明破尽法执,不是先找到无始无明,将它打破而明心见性。此师不明此理,故以为明心见性即是究竟佛,便误认为悟后不须修行。(至于他说︰分别乃阿赖耶识作用,这句话错了,我们留到后面第七章第一节中再付辨正。)
…………………………………………
第九则
某师云︰《中乘人认为借助于“法我”而得到的暂时解脱,不是究竟的解脱,于是进一步把“一念无明”完全停止(就是把思想感觉完全灭尽),这时的境界是可怕的、无知无觉的,除了呼吸还没停止外,全同木石一样:空空洞洞,一无所有(叔本华之无,不过是理论上之无,而此则是实验上的无。老子的无极,亦是实验上的无。)此实验所得“无”的境界,便是“无始无明”的境界了。》(月溪法师著︰大乘绝对论171页、月溪法师著︰大乘绝对论172页)
辨正︰
一、此师对于法执我执及一念无明之错解,前面已经说过,兹不赘述。
二、缘觉由十二因缘观而断尽一念无明,实证涅槃,在这涅槃之中安稳寂静,无诸脑患,亦无喜乐,永离生死,是一切佛子乃至十方三世诸佛所应证境界。此境界中无有境界,亦无心行,一切菩萨及十方三世佛皆应亲证而不取涅槃,这是究竟解脱安乐,不是可怕的。误认见闻觉知心为佛性,放不下见闻觉知心“佛性”的人,才会觉得这是可怕的境界。
一切阿罗汉证此涅槃后,在舍报前,安住于灭受想定时,呼吸停住,心脉亦停住,并不是像此师所说尚有呼吸也。一般人在灭除觉知,空空洞洞,只剩呼吸时,那只是未到地定境界而已,不可说即是阿罗汉、辟支佛之断一念无明,而剩下无始无明境界。
三、老子道德经,总共有八十一章,其所言多属欲界器世间事情。有关修证者唯有七章:道冲章第四、视之章第十四、致虚章第十六、孔德章第二十一、有物章第二十五、道生章第四十二、为学章第四十八。观乎其境界, 未离受想行识,或在未到地定,或在想像中之无色界定,仍未亲证。大部份是在欲界之器世间之中,未见其有初禅以上修证之描述。其所认知之生命宇宙本体之实相,仍未离四住地烦恼,尚未断一念无明之见一处住地,更未断尽一念无明,如何能说便是无始无明境界?
综观全部道德经脉络,多在欲界器世间法上而已。所以不可认为老子道德经境界相等于阿罗汉辟支佛境界也。这样的说法,只显示他对佛法的无知而已。
…………………………………………
第十则
某师云︰《小乘断六根,其结果为获得三昧寂灭之乐,然未能超过无色界、无始无明,仍属相对之境。》(月溪法师著︰大乘绝对论30页)
辨正︰
一、小乘阿罗汉、中乘辟支佛所证的境界,都已超过三界,不能说他们是在相对境界,也不能说他们未超过无色界。小乘阿罗汉已出三界,佛在大小乘经已曾多次开示,佛子鲜有不知者,此师竟说小乘未出三界,连基本佛法都不明白,其开示语录可信乎?
二、无始无明打破而未断尽时,全部都在菩萨地,仍在相对境界。无始无明断尽,乃至佛地,才是绝对境界。请诸位参照我们影印的表解就知道了,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原标题:第七节 某师对无始无明之误解)
辨正︰
见闻觉知确实是脑筋意识的作用,但是它与佛性不即不离,不是相离甚远。在《大般涅槃经》卷32里面,世尊云:“说佛性者亦复如是,非即六法不离六法。善男子,是故我说众生佛性,非色不离色,乃至非我不离我。”卷35中,世尊云:“众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内外合故名为中道。”所以我们从世尊的开示就知道,佛性不离六入见闻觉知,佛性必须在一切见闻觉知中见的缘故。
卷七︰“佛告迦叶︰‘实有杀生,何以故:善男子,众生佛性住五蕴中,若坏五蕴名曰杀生。’”所以佛性不离五蕴。因此佛性与见闻觉知是不即,但是也不离,不是相离甚远。从眼见佛性的体验来说,佛性是不离见闻觉知的,不是相离甚远,不见性者才会说是相离甚远。
见闻觉知不著妄念的时候,不但未到无始无明的境界,也没有离开一念无明境界。设使见闻觉知不著妄念而入定的话,定中如果仍然有个知的话,虽然没有妄念,至多也不过是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的浅定而已。即使在定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时候,仍然只是未到地定的深定而已,尚未到达初禅。即使修得四禅八定,也还没有破一念无明,更不能说已到无始无明境界。何况是粗浅的无念境界,如何能到无始无明境界呢?所以声闻人必须断尽一念无明后才能到达无始无明境界。
菩萨种性的佛子,不须要断尽一念无明,便直接破无始无明。此师不明白一念无明及无始无明境界,又不懂得定学,所以有这种错误知见,详细的情形请诸位参照我们以前发的影印表就知道了。
…………………………………………
第二则
某师云︰《我是一念无明,涅槃是无始无明。我是一念无明,是我执法执,而无始无明是空执。由一念无明入于无始无明,则一切皆空,状若平等矣。》(月溪法师著︰维摩诘所说经疏全集120页)
辨正︰我们分为三点加以辨正。
第一点、他说“我是一念无明,涅槃是无始无明。”我们说︰“我不是一念无明,一念无明也不是我。乃是四住地的一念无明烦恼没有断尽,染著三界诸法,而生起一念执著去执取五阴。“我”是因为一念无明的烦恼种子而生,但是“我”不是一念无明。譬如光从灯而生,但光不是灯。所以《金刚三昧经》本觉利品第四云:“一念心动,五阴俱生。”既是此意。
第二点、他说︰“我是一念无明,是我执法执,而无始无明是空执。”我们说︰未破一念无明的人,仍然还在我执法执蒙蔽之内,但是不可以说我是一念无明,也不可以说一念无明是我执法执。因为一念无明是四种住地烦恼,由四住地烦恼而生我执法执,例如金矿沙石能生黄金,黄金能成为首饰。首饰虽然由金矿沙石来,但不可以说首饰就是金矿沙石。p301
无始无明不是空执,无始无明是不明白真如之体性。这个无始无明从无始以来不与见闻觉知心相应,一直到第一次明心见性后方才相应,所以称为无始无明。
《菩萨璎珞本业经》云:“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名无始无明住地。”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无始无明不是指空执。空执是声闻缘觉证知五蕴空,而执著所证五蕴空境界而取涅槃。阿罗汉辟支佛必须舍弃空执,才能回小向大,求觅真如佛性。所以空执是断尽一念无明而起空执,并不是像他所列出来的表所说是无始无明。
他的表说一念无明是法执和刚才他的这个说法都错误了。法执是八地以上菩萨或阿罗汉、辟支佛断尽一念无明后 未断尽尘沙惑,于佛一切种智未能证得,于佛所应证过恒河沙等法未能证得,而产生法执。所以法执是断尽一念无明以后之境界。断尽一念无明之后,起心寻觅真如佛性,想要修行成佛才知有法执。所以不可说一念无明就是法执。
第三点、他说“由一念无明入于无始无明,则一切皆空,状若平等矣。”但是《胜鬘经》说︰“无明住地有五︰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及无明住地。”而前四种合称为一念无明,后一种即是无始无明。这五种住地同时并存,无始无明不在一念无明之上,一念无明也不在无始无明之上,它们是同时并存。
十住以上菩萨虽然分破无始无明,如果没有断尽一念无明,仍然成不了阿罗汉,进不了第八地。声闻种性的菩萨断尽一念无明而修到第九地,若 未见性而进破一分无始无明,也不能进入第十地。就好像车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这一念无明、无始无明,就好像车子二轮,是二轮并排,不是前后各一。一念无明跟无始无明也是同时并存,不是前后境界。所以不可说一念无明断尽以后才能与无始无明相应。
断尽一念无明的人,无始无明仍然不断不破:无始无明已经断尽的人,一念无明必定断尽。无始无明破而未断尽的人,能够同时断一念无明的见一处住地,其余的三种住地烦恼也必定会渐渐断。短者一生,长者七次人天往来。所以《胜鬘经》云:“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其力最胜,恒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
此外,无始无明所蒙蔽的时候,那个境界并不是一切皆空。阿罗汉、辟支佛断尽一念无明之后,证得五蕴皆空而除去一切起烦恼,所以永无妄想妄念而证得涅槃;但是还有恒河沙数上烦恼 未断,因此并不是一切皆空,状若平等。所以《胜鬘经》云:“阿罗汉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脱乐。作是念︰我离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世尊!阿罗汉辟支佛观察时,得不受后有,观第一苏息处涅槃地。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于法,不由于他,亦自知得有余地。”
又云:“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者,过恒沙等所应断法不断不究竟。过恒沙等所应断法不断故,过恒沙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是故无明住地积聚,生一切修道断烦恼上烦恼:彼生心上烦恼、上上烦恼、观上烦恼、禅上烦恼、正受上烦恼、方便上烦恼、智上烦恼、果上烦恼、得上烦恼、力上烦恼、无畏上烦恼。如是过恒沙等上烦恼,如来菩提智所断,一切皆依无明住地之所建立。一切上烦恼起,皆因无明住地、缘无明住地。”所以依照上开经文,就知道无始无明之中并不是一切皆空,状若平等;而是其中有尘沙数之修道所应断烦恼及上烦恼,显见此师并不明白无始无明真义,何能破无始无明而见佛性?
…………………………………………
第三则 某师云︰《法界体性智即佛性,庵末罗识即无始无明,阿赖耶识即见闻觉知,末那识即一念无明,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月溪法师讲楞伽经102页)
又云:《既明因缘所作虚妄,然后直追向前看,便到无始无明境界,即第九庵摩罗识境界,此为最紧要关头,众生所以不能见佛性者,皆此识所蔽也。》(月溪法师讲楞伽经82页)
我们分为六点来辨正:
第一点、法界体性智是大圆镜智等四种佛地智慧的总名,不是佛性,前面已经说明。
第二点、庵摩罗识不是无始无明。阿赖耶识不是见闻觉知。庵摩罗识是断除一念无明等四住地烦恼后的阿赖耶识,改个名称叫做庵摩罗识或异熟识,是同体二名,不是在阿赖耶识之外或在阿赖耶识之内另外有一个庵摩罗识。如果依照此师所说︰“庵摩罗识即无始无明,阿赖耶识即见闻觉知。”的话,那是同时有阿赖耶识与庵摩罗识,二个识并存。这样的说法,违背一切了义经典,与世尊所说的法正好相反。
无始无明不是庵摩罗识,而是《胜鬘经》所说的无明住地。无明住地就是因为不明白阿赖耶识、庵摩罗识、真如的内容的不同和不明三阶段的演变而产生心上烦恼、上上烦恼……等恒河沙数修所断烦恼,以致过恒沙数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这些上烦恼与修所断烦恼和所应证之法,从无始劫以来与心不相应的缘故,所以称为无始无明。因此庵摩罗识不是无始无明,阿赖耶识不是见闻觉知。阿赖耶识本身也不会有见闻觉知,有见闻觉知的心不是阿赖耶识,是妄心--七转识。
第三点、依照上述的说法,我们就知道末那识不是一念无明。一念无明是阿赖耶识从无始劫以来累积留存下来之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四种烦恼的总称。这四种烦恼能生一切起烦恼,所以没有断尽一念无明的人,时时会产生妄想妄念。这妄想妄念就是起烦恼,明心见性的人,已经断除见一处住地烦恼和一部分的无明住地烦恼,所以妄想妄念比一般人少。悟后精进修行的人,欲爱、色爱、有爱等三种住地烦恼渐渐淡薄,所以妄想妄念又比初悟的人少。修到完全没有欲爱、色爱、有爱住地烦恼的时候,就是断尽一念无明,称为菩萨阿罗汉。声闻阿罗汉断尽一念无明而不破无始无明,菩萨阿罗汉断尽一念无明,也分破无始无明。如果曾经详细阅读《胜鬘经、大宝积经、大集经、楞伽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便会知道末那识不是一念无明,此师显然不明白上述经典之意旨,佛子应明辨之,勿受其误导。
第四点、前六识不是眼耳鼻舌身意。依照《解深密经、楞伽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等所记载世尊的开示:前六识是因为我们内六根接触外六尘,配合阿赖耶识中的六识种子,三事和合因缘而生六识。如果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那就是六根之中自己 具备有六识,那么世尊所说三事和合因缘生眼识,乃至三事和合因缘生意识的法就是错误罗!如果六根自然而然就具备六识的话,那么人死了应该六识还会继续运作,那就应该死后仍有见闻觉知,因为六根还在呀!六根不必阿赖耶识,自己就有六识呀!但我们知道佛世尊是实语说、如语说、不诳语说、不妄语说,所以我们就知道此师是妄说,不如法说。是故前六识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是六识,六根是六根,不相同。
第五点、他说︰“明白因缘所作虚妄而向前直看,就可以到无始无明境界,就到庵摩罗识境界。”但是我们说,虽然明白因缘所作虚妄而向前直看,仍然未与无始无明相应。因为这个向前直看的心,仍然不离妄想意识心。一切众生无始劫来不与无明住地相应,一直到明心见性的时候才第一次与无始无明相应。
尚未明心见性前都没有到达无始无明境界。明心见性以后分断无始无明,仍然还有过恒沙数修所断上烦恼 未断,名为尘沙惑未断,到这个时候才能称为到无始无明境界。未明心见性前,即使妄想不生,即使八万大劫不生一念,乃至证得阿罗汉、辟支佛果位,仍然还没有到达无始无明境界。此师因为没有明心见性,不明白道的次第,也不明白《胜鬘经》的旨意,错以为心中无想无念,直向前看,一念不生处就是无始无明,他错会了。
第六点、第九庵摩罗识一向不曾蒙蔽众生见性。我们不应学此师诬赖第九庵摩罗识蒙蔽众生。因为第九庵摩罗识就是净除人我执以后的第八阿赖耶识,同体二名。这个识一向恒而不审,不是像第七末那识我见我慢我贪我痴恒共相随而障碍见性,所以第八、第九识都不曾蒙蔽众生见佛性。又:未见性之八地以上菩萨及菩萨阿罗汉,其佛性是由庵摩罗识而生,欲见佛性不得离庵摩罗识而求,故不可说庵摩罗识蒙蔽众生见性。
此外欲见佛性,不须先断除一念无明,所以不须先修到第九庵摩罗识境界。修到第九庵摩罗识境界的人,已经离开阿赖耶识的名字,诸经诸论都说这是阿罗汉、辟支佛、或者菩萨阿罗汉、菩萨八地的境界。
此师说︰“欲见佛性必须找到第九庵摩罗识以后,一锤捣碎才能见性。”这样的说法和经论相违背,例如《大般涅槃经》卷27、28、29、世尊都说十住菩萨眼见佛性,我们知道十住、十行、十回向、初地乃至七地菩萨都没有断尽一念无明,尚未离开阿赖耶识境界,未到庵摩罗识境界,就可以眼见佛性了。所以他说要到达第九庵摩罗识境界,然后把它找出来捣碎才能见性,这样的说法是虚妄之说。庵摩罗识也不可捣碎,捣碎了这个本识如来藏,就成为断灭,哪有佛性可见呢?
…………………………………………
第四则
某师云︰《有众生然后有无明,故无明应同众生的根尘识中来。众生非无始便有,故无明亦非无始便有。》(月溪法师著︰大乘绝对论309页)
辨正︰
《胜鬘经》云:“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依照上开经文的说明,我们知道有两种无明︰一者一念无明,二者无始无明。这两种无明都不是从众生的根尘识中来,而是从阿赖耶识来。也不离众生的根尘识,七转识是见分故,六转识须依六根六尘而转故。
众生是无始劫以来便有,不是因为有这个世界然后有众生。还没有这个世界之前,众生于四禅天以上或者他方世界生活。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于十方世界流浪生死,是从无始便有。世尊讲世界悉檀的时候,常常开示这个道理,我们不可以学此师说众生不是无始便有,一神教的信徒才会如此说。众生既然无始以来就有,那么无明必然无始劫以来就伴同众生存在,不可以说有先有后。
依照上开经文说,四住地烦恼能生一切起烦恼,所以众生的妄想妄念随灭随起,烦恼不断。一念才灭,一念又起,所以称为一念无明。这个一念无明乃是因为众生无始劫以来不明白五蕴的空幻,所以对四种住地所涵盖的六尘及五蕴贪爱不舍,业相不减,业种滋长。业种不净的缘故,而生一切起烦恼轮转生死。所以一念无明无始劫以来恒与众生相应,因此《胜鬘经》说︰“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
但是无始无明不是从众生的根尘识中来。因为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不曾与无始无明相应,无始无明是众生不明白真如实相,不明白阿赖耶识、异熟识、真如等演变过程及其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这种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不与众生心相应,一直到菩萨第一次明心以后才第一次相应,而仍然还没有断尽,要到佛地方才断尽。所以说︰“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佛云:“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除四住地烦恼生起以外,无始无明烦恼法不曾生起,所以无始无明自无始劫来与众生心不相应,直到明心见性后才第一次相应。所以无始无明无始劫以来就有,不是因为有众生以后才有,也不是从众生的根尘识中来,故知此师不明佛法。
众生若不是无始便有,那么是什么因缘而有的呢?难道会像《楞伽经》里面所记载那些外道所讲的道理一样?果真如此,则一切有情的真如本性,就不是不生不灭了,这样就违背世尊所说的法,因地真如阿赖耶识本来不生,所以永远不灭,随著个个有情众生的业力,在十方世界处处受生。所以众生是从无始以来便有,并不是“非无始便有”。此师身在佛门,不应学一神教及其他外道的说法,说众生“非无始便有”,这是自坏法城。众生既无始便有,所以无明应该从无始便有,如此方是正说。
…………………………………………
第五则
某师云︰《老子道德经云:“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又云:“后归于无极。”老子以“无”为万物本体。“无”者即佛家所谓无始无明是也。》(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103、104页、10月溪法师著︰禅宗源流与修持法98页)
又云:《参禅错认庄子大宗师篇坐忘为禅宗。颜回复见仲尼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回曰;“回生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回曰:“堕肢体、黜聪明,虽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坐忘的道理就是佛家的无始无明境界。》(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123页、10月溪法师著︰禅宗源流与修持法118页)
又云:《无始无明即发业无明,上文所述窥基法师所言各节,至为详尽。可以想见的,清清净净、黑黑暗暗、空空洞洞,禅宗所指无明窠臼,黑漆桶底,即无记性,即六祖所言无记空是也。》(月溪法师讲无始无明86页)
又云:《可见见闻觉知全是脑筋作用,与佛性相离甚远。纵见闻觉知不著妄念,只到无始无明境界。》(月溪法师讲无始无明42页)
又云:《心中清清净净、明明白白的,这是净缘。净缘断了是见闻觉知。知觉断了:空空洞洞的是无始无明。》(月溪法师问答录72)
又云:《无始无明是空洞黑暗,无知无觉,不起念。》(月溪法师问答录72页)
又云:《思想语言文字同出于一念无明。一念未动时,空洞冥漠,无思想感觉,当然亦无语言文字,此一境界谓之无始无明境界。迨无始无明受刺激,一念已动,思想遂生,由思想而有语言,由语言而有文字。》(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47页、月溪法师著︰大乘绝对论63页、月溪法师问答录20页、月溪法师著︰禅宗源流与修持法45页)
以上分为五点来辨正:
老子所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后归于无极。”这一些说法都是在物象之成住坏空的法相上而说,还 未说到心也。若说心之“无”为万物之本体,亦有大错。若无心,如何能成就万物呢?必须是阿赖耶识这个心,才能成就万物世间。如果用止息妄心之空洞无所有境界,当作是心的话,其实这样仍然 未超越四空定及未到地定范围,仍然未断一念无明,更不明白无始无明是什么。
一切众生如果尚未明心见性,都不可能与无始无明相应,《胜鬘经》云:“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菩萨璎珞本业经》云:“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名无始无明住地。”所以从这两部经的开示,就知道即使修得四禅四空定仍然都是与妄心相应、与意识心相应,仍 未与无始无明相应,何况老子的物象上的无和思惟上的无极呢?所以不可说“无”即是佛门所谓的无始无明。
二、颜回之坐忘、庄子大宗师篇之坐忘,只是粗浅的未到地定境界而已,尚未到达初禅境界,更不要说四禅四空定了;即使修到无所有处定,乃至证得灭受想定,成阿罗汉,仍然 未与无始无明相应,如何可以说“坐忘的道理就是佛家的无始无明境界?”自未证得者,千万莫学此师以推理方式“想当然尔!”
三、还未至阿罗汉、辟支佛、或八地菩萨境界者,其发业无明有二︰第一,凡夫众生之发业无明,都是属于一念无明的四住地烦恼,不与无始无明相应。第二,佛子已了解第一义而探究真如佛性,欲求明心见性者,其发业无明有二,即一念无明之四住地烦恼及无始无明住地烦恼。这种人虽与无始无明住地烦恼相应,但仍然不知无始无明是什么?未与无始无明相应。直至一念相应,明心见性时,方与无始无明相应。这时仍未断尽无始无明,直到佛地方始断尽。所以禅宗所指无明窠臼、黑漆桶底及六祖所谓无记空,都不是无始无明境界,只是一念不生而不起疑情,落于未到地定或欲界定之境界而已,甚为粗浅,不可便说是无始无明境界。
四、见闻觉知虽然是脑筋意识作用,但和佛性却不即不离,不可谓见闻觉知与佛性相距甚远。眼见佛性的人,绝对不会如此说。若见闻觉知不著妄念,那只是欲界定之粗住而已。再进一步进入未到地定,定中灭掉见闻觉知,尚且未到初禅。即使证得四禅八定,再入灭受想定,仍然还未能与无始无明相应。须明心见性后,方能与无始无明相应,故见闻觉知不著妄念,只是欲界定境界而已,还不到无始无明境界。此师所说进入暗无觉知漆漆黑暗深坑的时候,也只是未到定的深定而已,也未到无始无明境界。
五、犹如前面所述︰灭却见闻觉知还只是未到地定境界,何况在见闻觉知之中明白自己一念不动、空洞冥漠之境界?犹未入未到地定境界也。所以一念 未动、空洞冥漠、无思想感觉时,仍然非无始无明境界。一念忽动而生语言文字,那是由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而生,非无始无明受刺激而起念。众生从无始劫来,念念不断,思想澎湃,皆因“起烦恼”而生,不是由“修道上烦恼”而生,故不与无始无明相应。
起烦恼是一念无明之四住地烦恼所生,所以众生于平常中或四禅四空定中忽生一念,乃是由一念无明的四住地烦恼所生。这一念无明若 未断尽,饶他修得非想非非想处定,往生非想非非想天,八万劫中,必有一朝忽生一念,又于他处受生,不断轮回。
断尽一念无明的人,必定不再起任何妄念,故八地菩萨得意生身,不受分段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得解脱身,也不受分段生死。但是八地菩萨破无始无明而未究竟,七住十住菩萨也破无始无明而未尽。阿罗汉、辟支佛虽断分段生死,却仍 未与无始无明相应。阿罗汉辟支佛尚且未与无始无明相应,何况凡夫众生起心动念如何得与无始无明相应呢?故知一切凡夫众生起心动念产生思想,都是一念无明“起烦恼”相应,无始无明尚未“受刺激”也。
…………………………………………
第六则
某师云︰《注解中以断五住烦恼为见性成佛。五住者︰见惑、思惑、尘沙、烦恼、无明是也。此与小乘断六根,中乘断一念无明相同。六根断倒,如同木石。一念无明无法永断,此非大乘究竟之理也。》(月溪法师语录192页)
辨正︰
窥基法师注解中所说断五住烦恼为见性成佛,绝对正确。但五住烦恼是指一念无明之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四种,以及无始无明,合称五住地烦恼,并不是此师所说之“见惑、思惑 尘沙、烦恼、无明。”
断五住烦恼与小乘断六根、中乘断一念无明不同。而且小乘断六根 是指藏六如龟,防意如城,不于三界中之六尘起任何攀缘,非将六根断倒,如同木石。若将六根断倒,如同木石,那么阿罗汉、辟支佛,为什么饿的时候知道饿?痒的时候知道痒?痛的时候知道痛呢?又为何尚能在人间游行度众?所以小乘之“身心语言悉皆断灭”,乃是六识六根不再喜乐攀缘三界中之六尘,而非将六根断倒,如同木石。
阿罗汉断尽一念无明,辟支佛亦断尽一念无明,不可以说阿罗汉断六根,而不断一念无明。因为同样是断一念无明的缘故,所以辟支佛亦得称为阿罗汉,世尊亦得称为阿罗汉、八地以上菩萨也可以称为阿罗汉。但是声闻阿罗汉以四证净证得五蕴空,它是总相,所以慧浅薄。辟支佛以十二因缘证得五蕴空,虽然也是总相,但其智慧比阿罗汉深细,所以名辟支佛,二者皆永断一念无明,即是断四住地,但仍 未破无明住地,详见《瑜伽师地论》之声闻地及缘觉地即知。
一切经典都不曾说过一念无明无法断,反而处处说一念无明可以断尽,佛子应当断尽一念无明,而且亦说已经有人断尽一念无明,比如《四阿含、楞伽经、圆觉经、胜鬘经、楞严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皆说一念无明断尽已后,永不复生。又如《胜鬘经》云:“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其力最胜,恒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唯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这是说一念无明依附无始无明而同时存在。
但是众生之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的根本,还是在于无始无明里面恒沙等数“上烦恼”即“修道所断烦恼”,因为这修道所断烦恼而产生一念无明“起烦恼”。这个一念无明起烦恼能够久住,也是因为无始无明的缘故。那么这无明住地无始无明,是阿罗汉辟支佛的智慧所不能断,唯有如来菩提智才能断尽。
《胜鬘经》又云:“阿罗汉、辟支佛断四种住地,无漏不尽,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证。无漏不尽者,即是无明住地。”故又云:“阿罗汉辟支佛自知得有余地。” 未得佛世尊之无住处涅槃的缘故,阿罗汉辟支佛所未断尽者,无始无明住地也。无明住地,即是无始无明,不可错会为一念无明,便说一念无明无法永断。
《十地经、十住经》皆说七地菩萨断尽一念无明后才能进入第八地,所以不论大小乘法,皆须求断一念无明,不可说一念无明不可断也。此师这一开示,是错在误解五种住地烦恼以及误解无明住地为一念无明所致。
…………………………………………
第七则
某师云︰《修行人切勿用脑筋去揣测佛性,只可用脑筋去找到无始无明,无始无明找到了,一锤捣碎,佛性自然显现也。》(月溪法师语录164页)
又云:《欲超出三界者,须先找到无始无明,将他打破,然后能见本来佛性。》(月溪法师语录198页)
又云:《大乘禅学,因为我们本有的佛性,被无始无明遮藏,要将无始无明打破,佛性始可出现。》(月溪法师问答录67页)
又云:《我们未见性前,乃见闻觉知作主,见性后乃佛性作主。佛性与见闻觉知中间有无始无明隔阂。》(月溪法师问答录30页)
又云:《我们的佛性被无始无明遮障,要见佛性,必定将无始无明打破方能见佛性。》(月溪法师问答录72页)
辨正︰
一、无始无明不是具体的物质,也不像眼识、耳识乃至阿赖耶识,可以让我们体验祂。依《胜鬘经》说明,无始无明,是众生因为不明真如之实相,乃至明心见性后,有许多人仍然不知真如(阿赖耶)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及修道所断过恒河沙数上烦恼,这样名为无始无明。无始无明是圣人施设的名词,并不像八识心王一样具体存在,怎么可能找到无始无明而将他一锤打破呢?
二、佛性与见闻觉知中间,并没有无始无明隔阂,因为见闻觉知之心,从无始劫以来不与无始无明相应。如果无始无明在佛性与见闻觉知之间隔阂,那么这见闻觉知应该与无始无明相应,不须等到明心见性后方才相应。故《胜鬘经》云:“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无始无明并未在见闻觉知与佛性之间隔阂。
三、明心见性是因为一念相应慧出现,才破无始无明。不是先打破无始无明,然后才明心见性;或找出无始无明,一锤捣碎而见佛性,不可以倒因为果。
四、十住菩萨乃至十地菩萨明心见性后,仍有部份无始无明,尚未断尽,所以大慧菩萨虽是明心见性的初地以上菩萨摩诃萨,仍须求佛开示。所以《胜鬘经》云︰“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此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不思议如来境界。何以故?刹那善心非烦恼所染,刹那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如实知见。”
从这段经文开示便知道无始无明并非一锤捣碎、或明心见性后便断除净尽,只有佛能够如实知见,乃至等觉菩萨还 未断除究竟。故《胜鬘经》云:“胜鬘夫人说是难解之法问于佛时,佛即随喜︰“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词萨乃能听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
所以明心见性后,仍有许多无始无明尚未断尽,应随佛学。故《八十华严》善财大士五十三参,第二参时得念佛三昧--明心见性以后仍须再经过五十一参,方得入等觉位。所以明心见性后虽已经获得大乘无生智,仍须断尽一念无明,才能出三界。进入八地后仍须断尽尘沙惑,尘沙惑断尽则无始无明断尽究竟,方得成佛也。
五、十住菩萨,尚未究竟断尽无始无明,已能眼见佛性,所以无须断尽无始无明方能见性;此师仍 未见性,而且对无始无明错解,故说法错乱混淆,学人千万不可学他。
…………………………………………
第八则
某师云︰
《由有法执故有所知障,有变易死。我执法执皆破,落于空执,二烦恼未断,即无始虚妄种子及虚妄习气,又名无始无明。……空执破,则二烦恼除,明心见性矣。》(月溪法师讲楞伽经245页)
又云:《法执虽破,尚有空执(即无所有地,无始无明是也)。须再破空执,然后得如来法身,然非先破法执不可,故曰:善当分别。分别乃阿赖耶识作用,不分别是无始无明(即第九白净识境界),未到如来境界也。》(月溪法师讲楞伽经142页)
又云:《小乘所修之法门为断六根,即破我执;二乘所修法门,为破一念无明,即破法执;大乘所修者为破无始无明,即破空执。破我执法执皆不彻底,唯有破空执,然后能见佛性。》(月溪法师著: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疏31页、月溪法师著: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疏32页)
又云:《小乘破我执,而落于法执;中乘破法执,而落于空执;唯大乘破空执,始能见本来佛性。其实我执(即六根见闻觉知)法执即一念无明,皆不可破,唯空执及无始无明可破。》(月溪法师讲:金刚经心经释要84页)
分句辨正︰
一、“由有法执故有所知障,有变易死。”这种说法是倒果为因。由于有所知障,对阿赖耶识、庵摩罗识、真如之实相不明不证,不知一切法由此根本识而来,不知一切法实际本然空寂,才有法执。有法执故有变易死,不是有法执故有所知障、有变易死。不可颠倒错置。
二、“我执法执皆破,落于空执,二烦恼 未断,即无始虚妄种子及虚妄习气,又名无始无明。”我们说︰所谓空执是说阿罗汉辟支佛亲证五蕴空,断尽一念无明,而执著此五蕴空,害怕再受生死,而趣入涅槃,这方是空执。破我执者是声闻与缘觉二乘人,断尽一念无明,而落于空执。
破法执的人,必先被我执而后破法执,破法执者是究竟佛,故我执法执皆破的人,已无一切烦恼,怎么可以说破法执的人还有二烦恼 未断?破法执即是究竟佛,怎可能落入二乘的空执?
二烦恼者,不是无始虚妄种子及虚妄习气,但是也不离此二者,《圆觉经》云:“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若此二障 未得断灭,名未成佛。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大涅槃。”
这段经文世尊告诉我们,只要事理二障永断无余,即是究竟佛地。事障断尽,则破我执,落于空执。回小向大则破空执。理障断尽,则破尽法执。二障断已,即是究竟佛,何来空执?所以《楞伽经》云:“佛告大慧:觉人法无我,了知二障,离二种死,断二烦恼,是名佛之知觉,声闻缘觉得此法者亦名为佛。以是因缘故,我说一乘。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善知二无我,二障烦恼断,永离二种死,是名佛知觉。””
《楞伽经》又云:“如来无虑无察而演说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妄故无虑无察。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二烦恼断。离二种死,觉人法无我及二障断。”二烦恼者︰一、人我执︰即是事障, 未断尽一念无明,续诸生死,受分段生死;破一念无明是破我执,不是此师说的破法执。二、法我执︰即是理障,无始无明 未破或破而未断尽者须受变易生死(八地以上)乃至分段生死(七地以下)。破无始无明是破法执,不是破空执。法执究竟断尽即是佛地。此师不明我执、法执、空执、二烦恼、无始无明之真义,胡乱说法,误认破我执法执后,落于空执,即是无始无明。佛子们应深入经典,贯通诸经,建立正知正见,乃免被说法错误百出之邪知邪见所误也。
三、“空执破,二烦恼除,明心见性也。”明心见性不必先破空执、我执、法执才能见性。破我执是阿罗汉辟支佛,破空执是菩萨境界,破法执是佛世尊的境界,既已破我执法执空执,即是究竟佛,何须再求明心见性?
菩萨七住明心,十住见性,都 未断尽一念无明,犹有我执习气,生空未具足得,尚无空执可言。菩萨阿罗汉或七地菩萨断尽一念无明,证得生空具足,乃落空执。世尊恐七地菩萨取涅槃而落于空执,乃予加持,授予“引发如来妙智三昧”,七地菩萨因此进入第八地,而不取涅槃。但仍有法执,至佛地断尽无始无明,法执才究竟破尽。故知菩萨明心见性,不须以断一念无明及无始无明为条件。乃至最后身菩萨于人间成佛时,亦是先明心见性后而断尽无始无明破尽法执,不是先找到无始无明,将它打破而明心见性。此师不明此理,故以为明心见性即是究竟佛,便误认为悟后不须修行。(至于他说︰分别乃阿赖耶识作用,这句话错了,我们留到后面第七章第一节中再付辨正。)
…………………………………………
第九则
某师云︰《中乘人认为借助于“法我”而得到的暂时解脱,不是究竟的解脱,于是进一步把“一念无明”完全停止(就是把思想感觉完全灭尽),这时的境界是可怕的、无知无觉的,除了呼吸还没停止外,全同木石一样:空空洞洞,一无所有(叔本华之无,不过是理论上之无,而此则是实验上的无。老子的无极,亦是实验上的无。)此实验所得“无”的境界,便是“无始无明”的境界了。》(月溪法师著︰大乘绝对论171页、月溪法师著︰大乘绝对论172页)
辨正︰
一、此师对于法执我执及一念无明之错解,前面已经说过,兹不赘述。
二、缘觉由十二因缘观而断尽一念无明,实证涅槃,在这涅槃之中安稳寂静,无诸脑患,亦无喜乐,永离生死,是一切佛子乃至十方三世诸佛所应证境界。此境界中无有境界,亦无心行,一切菩萨及十方三世佛皆应亲证而不取涅槃,这是究竟解脱安乐,不是可怕的。误认见闻觉知心为佛性,放不下见闻觉知心“佛性”的人,才会觉得这是可怕的境界。
一切阿罗汉证此涅槃后,在舍报前,安住于灭受想定时,呼吸停住,心脉亦停住,并不是像此师所说尚有呼吸也。一般人在灭除觉知,空空洞洞,只剩呼吸时,那只是未到地定境界而已,不可说即是阿罗汉、辟支佛之断一念无明,而剩下无始无明境界。
三、老子道德经,总共有八十一章,其所言多属欲界器世间事情。有关修证者唯有七章:道冲章第四、视之章第十四、致虚章第十六、孔德章第二十一、有物章第二十五、道生章第四十二、为学章第四十八。观乎其境界, 未离受想行识,或在未到地定,或在想像中之无色界定,仍未亲证。大部份是在欲界之器世间之中,未见其有初禅以上修证之描述。其所认知之生命宇宙本体之实相,仍未离四住地烦恼,尚未断一念无明之见一处住地,更未断尽一念无明,如何能说便是无始无明境界?
综观全部道德经脉络,多在欲界器世间法上而已。所以不可认为老子道德经境界相等于阿罗汉辟支佛境界也。这样的说法,只显示他对佛法的无知而已。
…………………………………………
第十则
某师云︰《小乘断六根,其结果为获得三昧寂灭之乐,然未能超过无色界、无始无明,仍属相对之境。》(月溪法师著︰大乘绝对论30页)
辨正︰
一、小乘阿罗汉、中乘辟支佛所证的境界,都已超过三界,不能说他们是在相对境界,也不能说他们未超过无色界。小乘阿罗汉已出三界,佛在大小乘经已曾多次开示,佛子鲜有不知者,此师竟说小乘未出三界,连基本佛法都不明白,其开示语录可信乎?
二、无始无明打破而未断尽时,全部都在菩萨地,仍在相对境界。无始无明断尽,乃至佛地,才是绝对境界。请诸位参照我们影印的表解就知道了,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原标题:第七节 某师对无始无明之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