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三资粮之三:行
第三目:理行之一:植众德本、广结善缘、修除高慢
理行就是体究念佛,体究念佛除前面讲的事行之外还须要准备别的资粮。这一些资粮,分成三点来说明:第一:是过去生已经修行了许多善根福德;那就是已经植众德本,广结善缘。此外还要修除高慢。
植众德本,就好像在栽种功德树一样,一棵一棵去栽种。就是前面讲的三福净业,一样一样去做,一生又一生去做。不好的远离它,好的就去做。因为植众德本所以能同时广结善缘。广结善缘从过去生就结,今生还需要结。有的人很清楚的知道:“要找一个殊胜的法门很不容易。”实际上有位同修,台湾东西南北大道场都跑遍了,还是学不到他想要的东西。就想:大概真的善知识不求名闻,都躲起来了。他就开始往深山里面到处去找,凡是看到山上有寺院,有出家人就去请求开示。虚过了七八年,仍旧找不到使他得力的修行法门。所以他走过很多道场,山顶上,深山里的,他也知道。后来又找到我们这里来,在上次禅三见性了。那么他为什么能找上来?因为广结善缘,所以人家告诉他“有这个法门,你去试试看。”他因广结善缘而得大利,所以广结善缘很重要。
如果广结恶缘,到处看不起人,高慢到什么地方都觉得我最好,“你们学那个算什么!”到处要跟人家辩论,要降服别人。如此就没有人会告诉他了。这种慢人,跟他介绍好的法门,他一定不相信,所以人家若有好的因缘也不会跟他讲,那他永远就停在那个层次。所以第三部份讲“修除高慢”。慢心最难除。慢不只是高慢,还有卑劣慢。当一个人很自卑时,也会表现出傲慢;因自卑,怕人瞧不起,就摆出高傲的样子。让人家误以为他可能很富有、或可能很有权势、或可能很有地位。这是因为心里面自卑,所以产生了卑劣慢。
有的是高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或觉得自己很有钱(其实不过几佰万、一两仟万就觉得不得了了)。有的人学佛两三年,就说:“佛法我都知道了啦!”真的吗?再学上五六年就知道“唉啊!佛法学不完也!”这叫高慢。在《莲宗宝鉴》卷六里面说:“念佛一门,意含无尽,是故祖师立教,利钝兼收,有实有权有深有浅有顿有渐皆可修持。上根者参究坐禅,中根者观想持念、六时修礼、日夜专精。(下根者)下至十念成功,各有行相次第阶梯。”
聪明伶俐的学佛人,听到念佛法门就说:“唉呀,念佛有什么好念的,四字洪名,六字洪名,谁不会?”瞧不起念佛法门,那是他误会了。真知道念佛法门的人不这样想;上根的人来,有适合他的念佛法,下根的人来,也有适合他的念佛法;念佛门所包含的修行法门非常广泛。净土宗的祖师建立这个教门,利钝兼收。利根的人来,我有利根的法给你,钝根的人来,我有比较浅的法给你。要追求实相的人来,我有实相念佛法给你,要追求权巧方便的人来,我这里也有权巧方便;你要追求什么样的法,给你什么样的法。你说“我跟器不好,要浅一点的”,也有浅一点的法。你说“那些渐修的法我不要,我要顿悟”,也可以,念佛门也有顿悟之法。你说“顿悟是上上根人,我不行”,那好,你就渐修,也有渐修的法门。上根人修十六观,从观想而入理。中根人叫你心念心听,心念心忆,也可以。乃至下根人,说我没时间念佛,(其实是骗人,作个借口。)也好,你没时间念,一天念十个呼吸---每天望空而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个呼吸看能念几句;念五句算五句,念十句算十句,一个呼吸念完,第二个呼吸再念,总共十个呼吸就好,这总有时间吧!不好推辞了,这就是十念法门。每个呼吸念佛号的时候就去想佛,十口气念完了,不念了,不想了,也没问题,临命终时也让你往生,这是下根人。
所以,要什么法门,有什么法门。因此,不应该有高傲的心,傲慢的心;不能轻视念佛法门,不能轻视念佛人。也不能轻视别的念佛人,说“我念佛念得最好,你们太差了。”这样的话,人家若有好的法门,就不会和我们讲。所以修除高慢才能广结善缘,广结善缘才好植众德本,这是第一个资粮。
**********************************
第四目:理行之二:建立定慧知见
理行的第二个资粮,就是“今生要有定慧知见。”定力慧力是累生累劫去修行累积上来的。定根慧根,每个人都有,多与少的差别而已。但是,知见,今生要去修学。知见,分两个部份,第一个部份要有定的知见。第二个部份要有第一义的知见。
定的知见如果缺乏,就不知道要转折;不知道转折,定力就不能升起。譬如我们讲持名,心念心听,心念心忆,然后转为忆佛---无相念佛。定的知见如果不够,他就会排斥:“没有佛号怎么算念佛?不观佛的形像怎么算念佛?”他不知道持佛名号的目的,除了往生之外,同时也在训练定力,齐头并进。如果本身当了师父,当了老师,没有这个知见的话,就劝人不要学无相念佛,不要修念佛三昧,就会障住了很多人。这就是缺乏定的知见,不知道“念佛必须要随同定力去提升他的层次”。经由定的知见来指导,便知道在那个地方应该转换另一个方法。
譬如一条道路,遇到墙壁,他就转弯了。我们不应愚痴地把胸膛贴著墙壁,两脚一直推。走不过去的!一定要转弯。持名到了心念心听的阶段,要想再突破,一定要转为心念心忆。它有一个次第。如果心念心听一直修下去,最后会变成入定。结果,心里面没有在想佛,入定去了,所以一定要转。
入了那个定好不好?有人也许讲:“不是说要修定力吗?现在能入定,不是更好?”不对!因为那个定派不上用场,入定了就无所觉知,佛来感应,你也不知道。定力跟定境不同,我们要的是定力,不是要入定境。有定力的时候,动中照样在定的状态,对外境能够觉知,而一样有定的作用,这叫定力。有这个定力的时候,临命终时凭借这个定力,佛来的时候清清楚楚,心不散乱,轻轻松松,就往生了。如果是往心念心听的方向一直深入,结果入了定,变成一念不生;佛来接引的时候,你入定了,没感觉到佛来了,结果,佛一看到你入定、不想去,就走了。等你出定的时候,已经往生到他化自在天去了。天福享尽,可就倒霉了。所以我们要定力,不要定境,不要定相。
这个时候我们说心念心听的功夫已成熟了,要转为心念心忆,忆佛忆到净念很强而不会忘失,这时定力升起来了,若没有定的知见就会烦恼。因为忆佛的念很强,想定下来,可是心里面佛号一直不断,觉得吵死了,就会很讨厌。如果功夫真的好,佛号自然而然起不来,而心里仍然一直在想佛。这时心里会想:“糟糕,善知识讲过,佛号不能断。现在佛号起不来,怎么办?”心中起冲突,越来越紧张,然后就弄出毛病来。
有定的知见,就知道这个时候是功夫好,定力现前了,佛号应当舍掉。为什么?四字洪名---阿弥陀佛,一个字是一个妄念,一个声音是一个妄念,(忆佛的念叫净念),四个字就是四个妄念。心念心忆是一个忆佛的净念伴随著四个佛号的妄念不停的在转。若想提升念佛的层次,应当舍掉佛号。专心想佛就对了。所以修学功夫要定的知见,理行也要定的知见,理行就是体究念佛,如果没有定的知见,会在相上去寻觅,会在相上去执著,舍不掉一切的相---佛相、名号的相(声相)。教里面有各种教相,人有出家相、在家相、声闻相、菩萨相。在一切相上执著的时候,定力便不易成就,这就表示理行的资粮不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态?因为定的知见不足。
念佛要的是净念,叫做净念相继。净念相继必须维持一念相续而不断,如果断了,立刻再提起来。断了再提,叫净念断续。然后因为有定的知见,知道一切的相要去除掉,只剩下一个忆佛的念连续不断,功夫便成就了,称之为净念相继。体究之前,必需要有这些定的知见---不离定力而去寻找、体究。没有定力而要寻找自性弥陀,非常非常困难,因为会以妄为真。有了定的知见,知道转折,知道要提升,然后功夫有了,凭借这个功夫来体究念佛,才能够真实的亲见自性弥陀,不会落入意识思惟的妄觉里面去。
**********************************
第五目:理行之三:深解第一义。
理行的第三个资粮---第一义的知见。那就要去阅读了义的经典。要体究念佛,先要知道个大概。什么叫自性弥陀?如果不了解什么叫自性弥陀,就会著相,在相里面要找自性弥陀,找不到。因为自性弥陀叫做真如佛性,真如佛性虽然不离一切相,但是一切相不是真如佛性,无相而不离相,是空而又是有;空即是有,有即是空。不见之前空是空,有是有;不见的人,空不是那个真如的空,叫做顽空。所以要先知解第一义。
什么是第一义?也就是了义。说的是空性,但不是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顽空。是指一切有情众生生命的本源、根源,我们称之为真如、真心、自性弥陀、菩提、涅槃、佛性、如来藏……许多名称,这些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
一般人听到第一义的知见会害怕,当他看到《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到最后连一法也无,心中起了烦恼,认为修行修到后来什么都没有,还修什么?若能深入这方面的知见,且不害怕的人,表示他过去生种下很多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与了义的法门有缘。
一般念佛人有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往生极乐世界,就不用修行了。到那边花开见佛,悟无生忍,就结束了。不是这样的,花开见佛时为何能悟无生忍呢?是因为弥陀世尊和两大菩萨向我们开示什么是真心,开示第一义的意旨。我们了解了,才能悟无生忍,悟了后还有许多要学的。
要往生极乐国土,有时需要第一义的知见,有时不需要;端视求生极乐的众生,所求品位是高是低而有差别。想求上品中生的人要体究,体究之前要先思惟第一义,并深入了解。想求上品上生,就要亲见自性弥陀,想亲见自性弥陀;就要体究念佛;就是体究“如何是无量寿佛?”或体究“念佛是谁?”体究念佛即是念佛门的理行。而体究要有第一义的知见,所以当我们要体究念佛时,必须先阅读了义的经典,知道经典中是如何解释真如佛性,读了不害怕,并乐于体究。除此之外,还要知道体究的方向和方法。具备第一义的知见,才能开始理行的修持,理行就是禅门所说的参禅,即是净土宗之“参禅念佛三昧究竟法门”,一般称为体究念佛。若能悟明心性、亲见自性弥陀,以此功德,十方诸佛净土随愿往生。至于体究,我们将于第二篇第六章中加以说明。
在念佛方面要补充说明:所谓念佛有广义、狭义的念佛。狭义的念佛是专指持名、观想、忆佛。广义的念佛,就说之不尽了。譬如说体究念佛也是念佛;以“念佛心”修各种禅定、布施修福、修无量百千三昧等,可以说不离念佛之心、忆佛之心,以佛为中心而修学各种法门,都是广义的念佛。
若是读过《莲宗宝鉴》,就知道其中所列的念佛法门就有十余种之多,而藏经里提到的更多。因此念佛不该定义在持名上,应该说念佛有很多法门。我们也说过:“一切修学解脱道的法门,乃至佛门中一切修行方法,皆是念佛法门,而且必然在某些层次当中,定与慧相应。”其实彼此是互通互摄的,不能各持一门,而排斥其它法门。(第一篇完)
(原标题:08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三节 第三至五目)
第三目:理行之一:植众德本、广结善缘、修除高慢
理行就是体究念佛,体究念佛除前面讲的事行之外还须要准备别的资粮。这一些资粮,分成三点来说明:第一:是过去生已经修行了许多善根福德;那就是已经植众德本,广结善缘。此外还要修除高慢。
植众德本,就好像在栽种功德树一样,一棵一棵去栽种。就是前面讲的三福净业,一样一样去做,一生又一生去做。不好的远离它,好的就去做。因为植众德本所以能同时广结善缘。广结善缘从过去生就结,今生还需要结。有的人很清楚的知道:“要找一个殊胜的法门很不容易。”实际上有位同修,台湾东西南北大道场都跑遍了,还是学不到他想要的东西。就想:大概真的善知识不求名闻,都躲起来了。他就开始往深山里面到处去找,凡是看到山上有寺院,有出家人就去请求开示。虚过了七八年,仍旧找不到使他得力的修行法门。所以他走过很多道场,山顶上,深山里的,他也知道。后来又找到我们这里来,在上次禅三见性了。那么他为什么能找上来?因为广结善缘,所以人家告诉他“有这个法门,你去试试看。”他因广结善缘而得大利,所以广结善缘很重要。
如果广结恶缘,到处看不起人,高慢到什么地方都觉得我最好,“你们学那个算什么!”到处要跟人家辩论,要降服别人。如此就没有人会告诉他了。这种慢人,跟他介绍好的法门,他一定不相信,所以人家若有好的因缘也不会跟他讲,那他永远就停在那个层次。所以第三部份讲“修除高慢”。慢心最难除。慢不只是高慢,还有卑劣慢。当一个人很自卑时,也会表现出傲慢;因自卑,怕人瞧不起,就摆出高傲的样子。让人家误以为他可能很富有、或可能很有权势、或可能很有地位。这是因为心里面自卑,所以产生了卑劣慢。
有的是高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或觉得自己很有钱(其实不过几佰万、一两仟万就觉得不得了了)。有的人学佛两三年,就说:“佛法我都知道了啦!”真的吗?再学上五六年就知道“唉啊!佛法学不完也!”这叫高慢。在《莲宗宝鉴》卷六里面说:“念佛一门,意含无尽,是故祖师立教,利钝兼收,有实有权有深有浅有顿有渐皆可修持。上根者参究坐禅,中根者观想持念、六时修礼、日夜专精。(下根者)下至十念成功,各有行相次第阶梯。”
聪明伶俐的学佛人,听到念佛法门就说:“唉呀,念佛有什么好念的,四字洪名,六字洪名,谁不会?”瞧不起念佛法门,那是他误会了。真知道念佛法门的人不这样想;上根的人来,有适合他的念佛法,下根的人来,也有适合他的念佛法;念佛门所包含的修行法门非常广泛。净土宗的祖师建立这个教门,利钝兼收。利根的人来,我有利根的法给你,钝根的人来,我有比较浅的法给你。要追求实相的人来,我有实相念佛法给你,要追求权巧方便的人来,我这里也有权巧方便;你要追求什么样的法,给你什么样的法。你说“我跟器不好,要浅一点的”,也有浅一点的法。你说“那些渐修的法我不要,我要顿悟”,也可以,念佛门也有顿悟之法。你说“顿悟是上上根人,我不行”,那好,你就渐修,也有渐修的法门。上根人修十六观,从观想而入理。中根人叫你心念心听,心念心忆,也可以。乃至下根人,说我没时间念佛,(其实是骗人,作个借口。)也好,你没时间念,一天念十个呼吸---每天望空而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个呼吸看能念几句;念五句算五句,念十句算十句,一个呼吸念完,第二个呼吸再念,总共十个呼吸就好,这总有时间吧!不好推辞了,这就是十念法门。每个呼吸念佛号的时候就去想佛,十口气念完了,不念了,不想了,也没问题,临命终时也让你往生,这是下根人。
所以,要什么法门,有什么法门。因此,不应该有高傲的心,傲慢的心;不能轻视念佛法门,不能轻视念佛人。也不能轻视别的念佛人,说“我念佛念得最好,你们太差了。”这样的话,人家若有好的法门,就不会和我们讲。所以修除高慢才能广结善缘,广结善缘才好植众德本,这是第一个资粮。
**********************************
第四目:理行之二:建立定慧知见
理行的第二个资粮,就是“今生要有定慧知见。”定力慧力是累生累劫去修行累积上来的。定根慧根,每个人都有,多与少的差别而已。但是,知见,今生要去修学。知见,分两个部份,第一个部份要有定的知见。第二个部份要有第一义的知见。
定的知见如果缺乏,就不知道要转折;不知道转折,定力就不能升起。譬如我们讲持名,心念心听,心念心忆,然后转为忆佛---无相念佛。定的知见如果不够,他就会排斥:“没有佛号怎么算念佛?不观佛的形像怎么算念佛?”他不知道持佛名号的目的,除了往生之外,同时也在训练定力,齐头并进。如果本身当了师父,当了老师,没有这个知见的话,就劝人不要学无相念佛,不要修念佛三昧,就会障住了很多人。这就是缺乏定的知见,不知道“念佛必须要随同定力去提升他的层次”。经由定的知见来指导,便知道在那个地方应该转换另一个方法。
譬如一条道路,遇到墙壁,他就转弯了。我们不应愚痴地把胸膛贴著墙壁,两脚一直推。走不过去的!一定要转弯。持名到了心念心听的阶段,要想再突破,一定要转为心念心忆。它有一个次第。如果心念心听一直修下去,最后会变成入定。结果,心里面没有在想佛,入定去了,所以一定要转。
入了那个定好不好?有人也许讲:“不是说要修定力吗?现在能入定,不是更好?”不对!因为那个定派不上用场,入定了就无所觉知,佛来感应,你也不知道。定力跟定境不同,我们要的是定力,不是要入定境。有定力的时候,动中照样在定的状态,对外境能够觉知,而一样有定的作用,这叫定力。有这个定力的时候,临命终时凭借这个定力,佛来的时候清清楚楚,心不散乱,轻轻松松,就往生了。如果是往心念心听的方向一直深入,结果入了定,变成一念不生;佛来接引的时候,你入定了,没感觉到佛来了,结果,佛一看到你入定、不想去,就走了。等你出定的时候,已经往生到他化自在天去了。天福享尽,可就倒霉了。所以我们要定力,不要定境,不要定相。
这个时候我们说心念心听的功夫已成熟了,要转为心念心忆,忆佛忆到净念很强而不会忘失,这时定力升起来了,若没有定的知见就会烦恼。因为忆佛的念很强,想定下来,可是心里面佛号一直不断,觉得吵死了,就会很讨厌。如果功夫真的好,佛号自然而然起不来,而心里仍然一直在想佛。这时心里会想:“糟糕,善知识讲过,佛号不能断。现在佛号起不来,怎么办?”心中起冲突,越来越紧张,然后就弄出毛病来。
有定的知见,就知道这个时候是功夫好,定力现前了,佛号应当舍掉。为什么?四字洪名---阿弥陀佛,一个字是一个妄念,一个声音是一个妄念,(忆佛的念叫净念),四个字就是四个妄念。心念心忆是一个忆佛的净念伴随著四个佛号的妄念不停的在转。若想提升念佛的层次,应当舍掉佛号。专心想佛就对了。所以修学功夫要定的知见,理行也要定的知见,理行就是体究念佛,如果没有定的知见,会在相上去寻觅,会在相上去执著,舍不掉一切的相---佛相、名号的相(声相)。教里面有各种教相,人有出家相、在家相、声闻相、菩萨相。在一切相上执著的时候,定力便不易成就,这就表示理行的资粮不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态?因为定的知见不足。
念佛要的是净念,叫做净念相继。净念相继必须维持一念相续而不断,如果断了,立刻再提起来。断了再提,叫净念断续。然后因为有定的知见,知道一切的相要去除掉,只剩下一个忆佛的念连续不断,功夫便成就了,称之为净念相继。体究之前,必需要有这些定的知见---不离定力而去寻找、体究。没有定力而要寻找自性弥陀,非常非常困难,因为会以妄为真。有了定的知见,知道转折,知道要提升,然后功夫有了,凭借这个功夫来体究念佛,才能够真实的亲见自性弥陀,不会落入意识思惟的妄觉里面去。
**********************************
第五目:理行之三:深解第一义。
理行的第三个资粮---第一义的知见。那就要去阅读了义的经典。要体究念佛,先要知道个大概。什么叫自性弥陀?如果不了解什么叫自性弥陀,就会著相,在相里面要找自性弥陀,找不到。因为自性弥陀叫做真如佛性,真如佛性虽然不离一切相,但是一切相不是真如佛性,无相而不离相,是空而又是有;空即是有,有即是空。不见之前空是空,有是有;不见的人,空不是那个真如的空,叫做顽空。所以要先知解第一义。
什么是第一义?也就是了义。说的是空性,但不是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顽空。是指一切有情众生生命的本源、根源,我们称之为真如、真心、自性弥陀、菩提、涅槃、佛性、如来藏……许多名称,这些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
一般人听到第一义的知见会害怕,当他看到《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到最后连一法也无,心中起了烦恼,认为修行修到后来什么都没有,还修什么?若能深入这方面的知见,且不害怕的人,表示他过去生种下很多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与了义的法门有缘。
一般念佛人有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往生极乐世界,就不用修行了。到那边花开见佛,悟无生忍,就结束了。不是这样的,花开见佛时为何能悟无生忍呢?是因为弥陀世尊和两大菩萨向我们开示什么是真心,开示第一义的意旨。我们了解了,才能悟无生忍,悟了后还有许多要学的。
要往生极乐国土,有时需要第一义的知见,有时不需要;端视求生极乐的众生,所求品位是高是低而有差别。想求上品中生的人要体究,体究之前要先思惟第一义,并深入了解。想求上品上生,就要亲见自性弥陀,想亲见自性弥陀;就要体究念佛;就是体究“如何是无量寿佛?”或体究“念佛是谁?”体究念佛即是念佛门的理行。而体究要有第一义的知见,所以当我们要体究念佛时,必须先阅读了义的经典,知道经典中是如何解释真如佛性,读了不害怕,并乐于体究。除此之外,还要知道体究的方向和方法。具备第一义的知见,才能开始理行的修持,理行就是禅门所说的参禅,即是净土宗之“参禅念佛三昧究竟法门”,一般称为体究念佛。若能悟明心性、亲见自性弥陀,以此功德,十方诸佛净土随愿往生。至于体究,我们将于第二篇第六章中加以说明。
在念佛方面要补充说明:所谓念佛有广义、狭义的念佛。狭义的念佛是专指持名、观想、忆佛。广义的念佛,就说之不尽了。譬如说体究念佛也是念佛;以“念佛心”修各种禅定、布施修福、修无量百千三昧等,可以说不离念佛之心、忆佛之心,以佛为中心而修学各种法门,都是广义的念佛。
若是读过《莲宗宝鉴》,就知道其中所列的念佛法门就有十余种之多,而藏经里提到的更多。因此念佛不该定义在持名上,应该说念佛有很多法门。我们也说过:“一切修学解脱道的法门,乃至佛门中一切修行方法,皆是念佛法门,而且必然在某些层次当中,定与慧相应。”其实彼此是互通互摄的,不能各持一门,而排斥其它法门。(第一篇完)
(原标题:08 第一篇 第三章 求生诸佛净土之三资粮 第三节 第三至五目)